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小地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五章 賑(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五章 賑(上)

李石還在夢中的時候就被周大福的敲門聲驚醒,李石眼裡閃過片刻的迷茫,然後就瞬間清醒過來,邊披了一件衣服起身,邊問道:“誰?”

“老爺,是我!”周大福聲音遲緩,但李石還是聽出了裡面的焦躁。

“怎麼了?”李石打開門,周大福身上落滿了雪,李石見了心一跳,目光越過他直接看向外面。

天空正飄飄灑灑的飄著雪花,地上已經鋪了一層白得刺眼的雪。

“老爺,知府大人派人來接您過去。”

“這雪是什麼時候開始下的?”李石回身邊套上衣服邊問道,他沒想到會下這麼大的雪,他一點訊息都沒有收到。

李石有些懊悔,他睡的太沉了。

“從亥時開始下的,看著趨勢,竟是越來越大,知府派來的人說北城門發生了騷動,現在已經被安撫,但我們搭建的棚子塌了兩間。這場雪太突然,還有許多人的被子棉衣之類的沒備齊。”

李石穿衣服的手一頓,然後就加快了速度,“有人傷亡嗎?”

“聽說傷了人,但現在還沒死人……”但這樣的天氣誰又說的一定?

李石帶好帽子,又披了一件披風,這才疾步出去。

周大福跟在李石身邊,周冬背了李石的藥箱在二門裡等著。

李石見了他不由皺眉,上前接過藥箱,不悅的道:“不是讓你在屋裡休息嗎?我這兒現在還用不到你,趕緊回去吧。”

“老爺,讓小的去給您打下手吧。”周冬跟了李石幾年,一些簡單的傷病處理還是拿手的。

李石卻回頭對周大福道:“將他押回去,不許他再往外面跑。”李石認真的對周冬道:“你若是不聽話,以後我也不用你伺候了。這樣的天,你跟著我跑一個晚上,你的手還要不要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周冬傷的嚴重,就算現在已經好了,傷痛卻沒有完全除去,這樣的天氣,肩膀一般都會痠痛,若是嚴重些,只怕會昏厥過去,那是一種從骨子裡泛出來的疼痛。

現在要是不保養好,以後就更難治癒了。

周冬臉色微白,但卻不敢再忤逆李石,眼巴巴的看著他走了,周大福就一巴掌拍在兒子的後腦勺上,低聲喝道:“現在是爭表現的時候嗎?還不快回去睡覺?將炭火升起來,別凍著了。”

周冬就捂著隱隱作痛的肩膀跑回去。

知府對李石很重視,怕他出事,還特意拍了八個人高馬大的衙役過來接他,李石也不與他們寒暄,一邊爬上馬車,一邊問北城門的情況。

在靠近南城門的時候,李石撩開簾子往外看,發現新搭的棚子裡生起了火堆,偶爾李石聽到有喧譁和孩子的哭聲,但好在沒有發生大的亂子。

旁邊騎著馬的衙役循著李石的眼睛看過去,就解釋道:“大人派了駐軍過去,今天晚上,棚子裡的災民都生了火,好在前一段時間大家收集的柴禾不少。”

“可再多的柴禾也經不起這樣燒,”李石眼睛深沉的看著那綿延看不到頭尾的火光,“一旦連取暖的柴禾都沒有了……”

聽到李石說話的衙役心中都發沉。

其中有經歷過十多年前那場災難的人更是心有戚戚焉。

李石趕到北城門的時候已經有兩個大夫在救治受傷生病的人了。

知府看見李石忙迎上去,他將李石請來,主要卻不是讓他治病救人。

以前知府是不將李石看在眼裡的,他畢竟只是一個小小的大夫,就算底下的弟弟和小舅子都是進士,當了知縣,他也只是抱著結善緣的思想罷了,一個大夫還不到讓他屈尊降貴的去結交。

但這次賑災最開始卻來源於李石的義診,幾番接觸下來,知府也不得不佩服李石的心機手段,在他看來,這人只是去做大夫實在是可惜了。

今晚災民有些騷亂,知府將兩個心腹叫來外,就是去請李石,李石的智慧說不定能助他走過這次劫難,“……朝廷的賑災銀子和糧食都到了,只是這災民日漸增多,最要緊的是,天氣越發的冷了,只怕到時這些賑災銀子和糧食都不夠。”知府滿臉發愁,“我們蓋的棚子也不夠呀。”

而且只是木頭和乾草蓋起來的棚子,根本就不保暖,今天晚上的一場大雪就逼的大家不得不生火取暖,而在棚子裡生活,還得時時有人盯著……

李石沉思,對知府拱手道:“大人不如先想對策,石先去救人。”說著點了兩個藥童就揹著藥箱朝受傷的災民而去。

知府的智囊有些不滿,“這李石也忒不識好歹,大人問他是看得起他,竟是不回答一聲就走了。”

知府卻眯起了眼睛,也捲起袖子道:“走吧,我們也去幫幫忙。”

知府身後的智囊張大了嘴巴。

知府自然不可能一直埋頭幹活,還要不斷的調停大家,控制全域性,但就是這樣,他的思路也得到了一個擴充套件,

知府今年不過三十五歲,能在朝代更迭中一直穩坐知府位置,又能在三大家族中中立,自然不可能是笨蛋。

剛才李石分明是想不出什麼好主意,但對方卻沒有一時回絕他,以他對李石的瞭解,李石必然是有了思緒,卻還不夠成熟,這才透過幹活的空隙來完善自己。

知府知道,有時候苦思一件事不得其果時,暫時放開反而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石的義診很有名,這段時間又一直遊走在災民之中,因此大家都熟悉他,見到他都客氣的叫一聲“李大夫”。

李石衝他們點頭,將披風接下來蓋在一個孩子的身上,抓起一個燒得人事不知的孩子的手把脈,他快速的給孩子扎了幾針,然後就從藥箱裡拿出一瓶藥倒出一顆藥丸給孩子服下,對抱著孩子的大人道:“將孩子抱緊來,靠近一些火堆,別讓他再受寒,用東西包一些雪來給他降溫。”

李石細細的囑咐一番,就去看下一個病人。

木棚倒下來之前凍醒了不少人,因此大家出來蹦著腳,也因此,倒沒有傷到幾個人,傷到的人也不多嚴重,但就是這樣也讓大家騷亂了一陣,好在知府一聽到訊息就趕了過來,因為知府這幾天的賑災態度深入人心,倒是讓大家很快就冷靜下來了。

李石主要看的是那些受不住凍生病的人。

不過才半個時辰,李石的後背出了一層薄薄的汗,但雪卻越下越大,現在鵝毛般的雪就落在了李石的額頭上。

李石擔憂的看了一眼天際,知府也氣微踹的走到李石身邊,“這樣下去不行,就算我們有吃的,大家沒住的,身上的衣服又不夠厚,根本就活不下去……”最後一句話,知府將聲音壓得很低,低到只有李石和他聽到。

李石安撫性的拍了拍病患,拉著知府到僻靜地方,“大人有什麼主意?”

知府呼出一口氣,眉頭緊皺,沉吟道:“我在郊外有兩個莊子,裡頭並沒有多少東西,倒是能容下五六百人,而府城中在郊外有莊子的人家不在少數,其中尤以蘇家周家楊家為盛……”

所以這是要吃大戶了。

李石挑眉,沒想到知府會想出這樣一個主意,但這主意也的確是不錯。

“只怕幾位大人不會同意。”

知府垂下眼眸,“並不是多貴重的莊子,誰家外頭沒有幾個貧瘠一些的莊子?”

莊子,有良田的莊子,有玩樂奢華的莊子,自然也有沒有多少產出,棄之卻又可惜的莊子,而知府說的就是這種。

若是那種盛產糧食,有庫存的莊子他還不敢將災民帶過去呢,若是發生**怎麼辦?

“但這樣一來災民就太過分散,大人管理起來只怕有些困難。”

這也正是知府煩惱的事,現在不過在四個城門設立據點,他就覺得分身乏術了,若是再分散在各個莊子,他覺得他不用等朝廷因為他失職而砍頭,直接就會累死了,所以他才來徵求李石的意見。

李石沉吟片刻道:“這倒不失為一個好主意,以後災民只怕還會增多,大人可以先和幾位大人商議一下。”

知府眯眼,“那眼下你可有什麼好主意?”

“幾位大人那裡一時還說服不了,倒不如先將災民安排在寺廟之中。”

“寺廟?”知府眉眼一跳,“只怕會褻瀆神靈。”

“佛祖以慈悲為懷,一定不忍心這麼多的百姓受苦受難,菩薩也一定會同意伸出援手普渡眾生的。

李石點頭,和知府對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錢塘是大城,可以說在江南是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寺廟自然不會少,加上南北朝時寺廟尤盛,雖然經歷兩朝,和尚尼姑還俗了不少,寺廟也減少了許多,但那些大的廟宇卻還豎立在那裡,不說其他,就說東郊的大悲寺,等閒就可以容下三五千人,擠一擠七八千人是不成問題的,而向大悲寺這麼寬敞的廟宇還有兩座,而其他中型的廟宇更不少。

知府不過是想讓災民有一個避風避雪的地方,盡量減少傷亡。

知府嘿嘿一笑,壓低了聲音道:“如此一來,就要將駐軍派進寺廟裡了,畢竟是佛門重地,總不能衝突了佛祖。”

“大人說的是,不過也不必如此憂心,相信寺廟裡師傅們是很樂意幫忙的。”這個時代的百姓或多或少都信鬼神之說,對佛祖也還算恭敬,再有寺廟裡的小沙彌們舌燦蓮花,李石相信,他們會相處得很愉快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