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蜀漢復興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0章 劉尋在幹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0章 劉尋在幹嘛

姜維和李輔在經過一輪你爭我搶的談判之後,總算是合則兩利,鬥則兩傷。於是兩人在各種細節上先後達成了一致意見。

姜維還算大方,設宴款待李輔。當然,吃完飯之後李輔就拿著鍾會的親筆詔令,請通知各個城市的守將了。

這些守將得到訊息,還不放心。特意再三檢視了李輔和詔令的真實性,才聽從命令。

說起來這種情況還是姜維害的。他之前拿著鍾會的令牌招搖撞騙,騙取了好幾座城池,搞得各城守將風聲鶴唳。鍾會萬分氣氛之餘,也只好放棄了令牌不用,改為親手寫詔書了。

這些守將認清了命令,紛紛帶兵離開城池,帶了一些糧食和一些人質。

他們前腳剛走,姜維就命令部下前去鎮守。收復失地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等所有大軍都集合完畢了,點一點人數,發現有將近三萬人。李輔乖乖地帶著他們默默地向漢中行走。

經過劍閣關的時候,姜維把剩下的軍隊全都抽調出來,在劍閣關鍵處嚴防死守,免得李輔突然變卦,搶了劍閣關!

當然,李輔也怕姜維突然變卦,趁機把他們殺死在劍閣關。

不知道是姜維的防守太好,還是李輔真的沒有壞心思。鍾會軍一路上都老老實實的。而姜維軍也沒有做出任何不友好的動作。就這樣,直到所有人出了劍閣關,兩方人馬才都長長出了一口氣。

姜維派了一員偏將過去,用皇甫闓等人把老百姓人質給換回來。這中間雙方一直遵守約定,誰也沒有輕舉妄動。

看到李輔帶領著大軍越走越遠,姜維知道,蜀漢的地盤,基本上已經收復了!大漢復國,只差劉尋登基稱帝這一個儀式了!

那劉尋在滅了南中叛亂,回到建寧郡滇城以後,做了什麼呢?

北伐大計進行得如此轟轟烈烈,他卻只在遠端指揮,現在又在幹什麼呢?

當姜維最近的一封信,也就是認為該先攻破原蜀漢京都的那封信,到達新興王宮的時候,劉尋正在主持新增了黜落法的孝廉擴大性考核!

所謂擴大性,就是除了孝廉人數比正常情況下多了一半,還多了招賢館中人,各縣鄉百姓推舉出來的人!

這事兒還要從劉尋剛回建寧郡時慢慢說起。

劉尋當時匆匆讓霍戈北伐了。然後他找來御醫,讓御醫看看螢火有沒有懷孕。因為劉尋走之前的那一夜,可是吃了螢火的。這事兒還讓郭紫馭羨慕嫉妒恨,並且立志等劉尋回來了,一定要把自己的身體給奉獻出去!

再次見到劉尋,螢火二女十分興奮。上來一陣噓寒問暖。還前前後後檢查著劉尋的身體,生怕有一絲損傷。要是沒有外人在場,估計都會興奮的直接撲到他懷裡吧!

劉尋笑著看著圍著自己轉的兩位小美人,道:“本王一般都是在戰陣的中間,最安全的地方,能有什麼事兒呢?”

郭紫馭遺憾道:“若是帶上臣妾,會更加安全和快樂的!”

她特意把快樂兩個字咬得很重,明顯是也想要螢火的待遇。

“到時候別怕就好!”劉尋威脅道。他食髓知味,知曉了男女魚水之歡的美好。然後就出征去了,那麼長時間沒有得到快樂,當然要狠狠發洩在兩位小美人的身上了。

郭紫馭臉紅了,低下頭不說話。劉尋便讓御醫給看看螢火的情況。

御醫水平還是很棒的。用一根金絲纏在螢火的手腕上,用手指搭在金絲上感應了幾下,就一臉遺憾地告訴劉尋,螢火還沒有懷孕。

螢火一臉遺憾,有點沮喪。劉尋倒覺得正常,畢竟也才一夜。要是只要了一夜都能懷孕,那現代的中國只怕已經二十億人了!

當晚,二女爭相侍寢。劉尋覺得自己的身體經過這些時日的行軍,已經變得棒棒的了,完全可以以一次享用兩個!於是照單全收,一左一右抱進寢宮,道:“敢在本王面前相爭,兩個要一起懲罰!”

二女只是期待地嬌笑。

在穿越之初,劉尋覺得二女年齡尚小,擱現代才相當於高一的學生,所以下不去手。現在,他已經漸漸被古代同化了。十三歲豆蔻說媒,十五歲及笄嫁人,不是很正常嗎?君王享用自己的妃嬪,不是再正常和隨意不過的了嗎?

當夜**不提。

第二天,劉尋便宣佈了黜落法。引來了一些士族“祖宗之法不可廢”的反對聲音。

但是劉尋不管不顧,以行政手段和軍事力量為保障,表示一定把黜落法不折不扣地執行下去!

同時,使人宣傳有利於自己的理論。如:祖宗之法是用來治理祖宗之地的。如今祖宗之地都要沒了,祖宗之法也要改的更適合眼前的情況!用這些理論來制造輿論攻勢。

還好,黜落法暫時沒表現出來多少對士族利益的侵犯,只有幾個老古板發聲反對。在劉尋的堅持下,大家接受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沒幾天,西路軍傳來收復漢嘉郡的喜訊。大漢政權力量的再一次強大,讓所有聲音都沉寂了下去。

趁此機會,劉尋還讓各郡縣加舉一次孝廉,而且數量增多五成!這道命令對大家都有好處,沒人反對。

劉尋又命令各處百姓向官府舉薦人才。這種方法古已有之,倒也沒有多少反對的聲音。

這期間,劉尋還接待了這段時間內招賢館裡儲備的人才。

第一個非常大名鼎鼎,叫陳壽。沒錯,就是那個寫《三國志》的陳壽!

此人在後世很是有名,雖然沒有曹操劉備等人有名,但是用一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也許我沒有你牛逼,但是你有多牛逼,取決於我!”

這個比喻聽起來是在吹大氣,但實際上很恰當。畢竟是玩弄筆桿子的,在寫史書的過程中,很難避免個人感情。你讓我不爽了,我就把你寫的垃圾一些!

陳壽在蜀漢的官職是散騎黃門侍郎。

但他跟李密不同,他是個純學者,難以擔當軍政大事。因此劉尋一番考校後,留他在王宮中擔任書令掾,還是拿筆桿子記載一些東西的,也適合他。

第二章送上。第三章和第四章在下午五點左右釋出。第五章和第六章在晚上九點多釋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