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一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3章察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3章察情

雖然羅忠正沒有再因為韓忠衛的外貌而懷疑他的身份,但是交接儀式完成後,羅知縣卻沒有像以往那樣在在縣衙後面設宴,而是端起茶杯,很客氣的將韓忠衛送出縣衙。

韓忠衛感覺得出羅忠正對自己的冷淡,大宋一向重文輕武,文臣就算是見到品階比自己高的武臣也會不屑一顧,何況自己的品階還比他低好幾級,更是他的直接下屬。

因此韓忠衛很有自知之明,從縣衙離開就回到了羅忠正給他安排的住所也就是他的辦公地點。他的辦公地點並不在縣衙,而是在縣衙旁邊的一處院子,那裡是歷任縣尉的法定居住地,也是他的辦公地點。

大人,要不要晚上給韓縣尉接風昌化縣的主薄關青山與羅忠正的關係不錯,否則他也不可能代替羅忠正掌管文書和賬簿。

接風等他坐穩縣尉之位再說吧。羅忠正冷哼一聲,在他看來,韓忠衛不學無術乳臭未乾,要不是藉著他父親的餘蔭,怎麼可能來昌化當這個縣尉只是韓家也將這縣尉太不放在眼裡了,這可不是隨便什麼人就能勝任的,就更別說沒讀幾天書,連毛也沒長齊的韓忠衛了。

韓縣尉乃是朝廷命官,豈有坐不穩之理關青山訝道,一縣之內也只有知縣主薄縣尉才是真正的官員,其他的要麼是吏,要麼就是衙役,誰敢對官員不敬

黃口小兒而已,關主薄,待你見到了韓忠衛之後就會明白我所說為何了。羅忠正冷笑一聲,不再理會關青山,飄飄然的去了衙門後院休息。

剛才韓忠衛與知縣羅忠正交接時關青山並不在衙門內,他作為昌化三名官員之一,在得知新任縣尉已經到任之後,當然得去拜會。問清韓忠衛還是住在原來縣尉的房子後,關青山放下手頭的事情,準備去拜見新上任的韓縣尉。

對於韓忠衛的住處,關青山是輕車熟路,畢竟前任縣尉與他關係相當不錯,這裡也是他常來之處。縣尉府是一棟三進的宅子,第一進住下人,第二進會客,最後面住家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站住,來者何人

關青山還沒靠近縣尉府,就聽一聲大喝傳來,他抬頭一看,原來縣尉府前已經站了兩名家丁,虎背熊腰目不斜視,讓人一見之下就覺威武。關青山心中暗想,韓縣尉果然不虧是京城官宦子弟,這排場恐怕連知縣老爺也沒有。

下官關青山,乃昌化縣主薄,特來拜見新上任之韓縣尉韓大人,煩請小哥通報一聲。關青山並沒有生氣,反而面帶微笑的說道。

韓忠衛聽得關青山上門拜訪,親自出迎。倒不是韓忠衛覺得關青山特別重要,而是他得遵守官場規則。在大宋官場,同官階的文官比武官要牛x,甚至是文官的官階比武官低,如果同治一地,武官也得受低於他官階的文官節制。

而現在韓忠衛與關青山的官階都一樣,兩人都是從八品。只是韓忠衛的縣尉屬於武官,而關青山卻是文官,按大宋官場潛規則,韓忠衛應該受關青山節制才對。雖然在韓忠衛看來,不要說關青山,哪怕就是知縣羅忠正他也不會放在心,但既然自己現在只是縣尉,有些必要的禮節還是得遵守,不為自己也得為吳翠兒著想。

韓忠衛謀得昌化縣尉的武職,最高興的並不是他自己,而是吳翠兒。當韓忠衛的任命文書下達之後,吳翠兒接連幾天都睡不著覺,整個人都處於亢奮之中。韓忠衛實在想不到,要是自己突然決定不來當這什勞子縣尉,將會給她帶來多大的打擊。

韓忠衛三兄弟,現在他是第一個被外放的官員,而且還是皇上御筆親批,這樣的榮耀非比尋常。也正是因為如此,吳翠兒在韓府的地位一下子處於然地位,原本她不過是一平妻,但現在韓府的下人已經將她當成半個女主人,這些下人是最勢利的,兒子的地位決定了母親的待遇,母憑子貴。韓忠衛正是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他才只好規規矩矩的來昌化縣當他的縣尉。

見過關主薄。

孔中海與張金良在韓忠衛回到這裡辦公後,作為韓忠衛今後的下屬,他們今天就在這裡協助韓忠衛安家。而正是因為有孫中海在旁邊,韓忠衛才能一眼就認出關青山,並且遠遠的就向他施了一禮,給足了關青山面子。

你是關青山望著由遠而近的這個少年郎,有些不敢肯定的問。雖然羅知縣已經明言韓縣尉乃黃口小兒,可當他親眼見到韓忠衛時,還是不敢相信。

下官韓忠衛,忝為昌化縣尉。韓忠衛對別人驚訝自己的年輕已經見怪不怪,自己今天雖然只有十六,可心理年齡已經過四十,正是成熟穩定的最佳年齡段,只可惜,這些卻無法告訴別人。

韓大人真是年輕有為,讓人不信服不行。良久,關青山醒悟過來後長嘆了一聲,他今年三十有八,最大的兒子比韓忠衛都要大,這讓他如何不感慨萬端此時關青山終於明白為何羅知縣不宴請韓忠衛了,跟這麼年幼的同僚同桌而食,真是不知道有何話題可講,風花雪月恐怕韓忠衛連房事都不甚了解,他能聽得懂麼詩詞歌賦聽說韓忠衛沒正經上過一天學,跟他說不異對牛彈琴。可是除此之外,同僚之間在私下宴席好像還真沒什麼可說的。

關青山對韓忠衛只是禮節性的拜訪,既然風花雪月詩詞歌賦都不能說,那就只能談公事。關青山來昌化已經一年有餘,對昌化的情況也算是了然於胸。何況就算他再不解,相比韓忠衛這位初哥,他也能稱得上全知全能。

雖然來昌化之前,韓忠衛也突擊瞭解過一個縣衙的基本情況,但現在昌化的實際情況從關青山嘴裡娓娓道來,還是讓韓忠衛覺得耳目一新。

像大宋其他縣衙一樣,昌化縣除了他們三名官員外,還有四種官吏,分別是押司錄事手分貼司。而這四種官吏只有押司屬於韓忠衛的直接下屬,而韓忠衛也是最為瞭解押司這種官吏。不說其他的,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及時雨宋江,沒有落草為寇之前,那也是當押司,宋押司。

但讓韓忠衛意外的是,昌化縣一共有八名押名,他們的職責就像是司法助理一樣,負責處理獄訟方面的文字和案卷整理工作。而其他的錄事手分和貼司則分別協助關青山以及縣衙徵收稅賦。

韓忠衛除了負責昌化的治安管理外,像偵緝拿盜也是他的份內事,因此縣衙的三班捕快以及縣衙大牢也是歸他管理。另外韓忠衛手裡還有一支軍隊,雖然這支軍隊有些少,可相比大宋其他各州縣而言已經算是最多的了。

為了保證縣城的安危,防止強盜過於猖獗,大宋有規定:縣一萬戶以上者,派武裝弓手5o名,七千戶以上者4o名,五千戶以上者3o名,三千戶以上者25名,二千戶者2o名,一千戶者15名,不滿一千戶者1o名。這類事情由縣尉專管,若強盜較多之處,武裝弓手無法抵禦的,要隨即上報,由朝廷另派兵馬鎮壓。

昌化縣是赤縣,轄有一萬多戶,因此韓忠衛手中的5o名弓手,雖然不多,但由於弓箭在大宋控制得極嚴,這已經算是一支非常強大的武裝力量了。對付一般的強盜以及暴民,手到擒來。當然,這也僅僅侷限於一般,要是碰到厲害些的,也許是別人對他們手到擒來。

因此在縣衙,韓忠衛的直接下屬應該有近八十人,要是加下縣城以下的鄉和裡,韓忠衛的手下已經過一百人了。

鄉里雖然沒有正式的政權機關,但是大宋皇帝卻還需依靠鄉間地主和富農上戶,來統治和控制廣大農民。大宋建立以來,一直就差派鄉村的地主當裡正戶長和耆長。裡正戶長負責課督賦稅。耆長則專司逐捕盜賊。總之,這些是鄉村最基層的小吏,其職責有二:一是榨取錢物,二是彈壓農民。對於裡正和戶長,韓忠衛管不了,但那逐捕盜賊之耆長卻是歸韓忠衛統率。

關青山一開始也只是想找一個話題,沒想到越談越深,基本上就是對韓忠衛進行了一次縣尉成培訓,讓韓忠衛不但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手下有些什麼人,而且對他的許可權也進行了一一說明。

關青山原本只是想與韓忠衛打個照面,算是認識一下新人,可韓忠衛見到他之後就擺出一副虛心受教孺子可教的姿態,讓他不知不覺間就將韓忠衛需要的資料一一介紹完畢。直到離開縣尉府後,關青山才覺自己好像是多嘴了。自己是主薄,韓忠衛是縣尉,他的事與自己何干可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那是收不回的。這韓忠衛看似年幼無知,可實際上很有可能是扮豬吃虎,以後與他交往得留一個心眼才行,千萬不可被他的外表所迷惑,否則被他賣了還會幫他數錢。

雖然關青山覺得自己像是中了韓忠衛的套,但他也得出一個結論,韓忠衛此人人小鬼大,恐怕是一極難對付之人。再加上他身份顯赫,韓侘胄貴為樞密使都承旨,將來前程不可限量,這樣的人還是敬而遠之比較好。

其實韓忠衛根本沒有給關青山下什麼套,他對於縣衙的瞭解主要來自自己前世在電視上看到的古代電視劇,現在關青山願意跟他嘮叨縣衙之瑣事,他是下意思的請教,自內心而已。當然,韓忠衛絕對不是一個能小覤之人,這一點倒是被關青山看明白了,以後他也因此而能避禍。

孔中海,張金良,昌化縣衙的捕頭是誰難道他不知道本縣尉已經到任了麼韓忠衛等關青山走後,就將他們二人召來,從韓忠衛上任伊始,他們就是第一批報到的,而且也是唯一報到的手下。連主薄關青山都來拜會了自己,那身為捕頭的就更應該明察秋毫,前來聽令才行。原來韓忠衛還不敢肯定捕頭是歸自己領導,現在既然從關青山嘴裡確認,那韓忠衛幼小的心靈當然不能受些打擊。

回縣尉大人,本縣捕頭姓梁,名德平,今日他卻是出城辦案,因此而未來得及拜見大人。孔中海沒想到韓忠衛翻臉比翻書還快,剛才還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但現在卻擺出了縣尉的官威。雖然梁德平與他的關係並不算親密無間,但此時也不能越級誣告,誰知道韓忠衛的心性如何要是一不小心摸了考慮屁股,那吃不消的可是自己。

原本孫中海心想,韓忠衛年不過十六,心智未熟,全憑韓侘胄上下打點才能來昌化擔任這縣尉之職。自己要是能投其所好,讓他對自己信任有加,以後在昌化縣那就算抱住了一條粗腿,就算是梁德平也不敢對自己不敬。可現在卻現韓忠衛並不是那麼好相與的,要是被他看識自己的用心,就算他不處罰自己,可要是他到應景的時候扔給自己一雙小鞋,那自己是穿還是不穿

梁德平你來說說他這個怎麼樣韓忠衛一指孔中海,身為縣尉,捕頭絕對是他的左膀右臂,要是能碰到一個能力強的捕頭,那在維護治安打擊盜賊這方面,自己就無需投入太多的精力。

韓忠衛雖然是不想冷吳翠兒的心才來昌化縣擔任縣尉,但他其實也有自己的打算。自己要想改變大宋安於現狀貪圖享受的局面,光靠父親韓侘胄一人太過勢單力薄,如果自己也能開創一個新局面,與韓侘胄一個主內一個主外,那大宋的命運也許真的能在自己手中改變。能改變歷史,這絕對是任何一個穿越人士最為夢寐以求之事。

梁德平之捕頭是繼承他父親之位,梁家家傳擒拿十八手,那在百里之內都是赫赫有名的。而梁捕頭心思縝密,自他上任捕頭以來,破案無數,深得羅大人常識。孔中海道,既然不能誣賴梁德來,那就儘可能的拍他馬屁吧,至少能讓梁德來感激自己,何況自己也說也確是實情,梁建平在昌化縣,那名聲可不是蓋的。

破案無數這個梁德平當捕頭多少年了韓忠衛的眉頭一下子蹙了起來,他好像沒有聽到孔中海的潮湧諛詞,倒是抓到了一個關鍵點,破案無數,難道昌化縣的治安很不好麼只有盜賊無數才能破案無數。

這,梁捕頭原本就是本縣的捕快,自從他父親仕退後,他就成了捕頭,如果從他當捕快算來,也有十六個年頭了,如此他兒子也成了本縣捕快。孔中海聽得韓忠衛有疑問,後背的汗就像是流水似的,整個後背全溼了。韓縣尉也太過明察秋毫了吧自己只是隨口一說,他就當了真。

那他到底破了多少案抓了多少賊人呢韓忠衛問道,不管在哪個年代,刑事案件都不會很多,而且就算是有,也很少是流竄作案。倒是雞鳴狗盜之徒如過江之鯽,像偷只雞,殺條狗之類的事,只要你想去查,一抓一大把。

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吧,詳細數字得問關主薄。孔中海用手悄悄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自己無端去討好梁德平幹什麼,實話實說便是嘛,也許這才是取得韓縣尉信用最好也是最實用的辦法。

張金良,梁捕頭為人如何韓忠衛見孔中海狼狽不堪的樣子,知道他剛才肯定是誇大其詞,逐回過頭來問張金良。

孔中海見韓忠衛反過頭去問張金良,當即嚇得面如土色,渾身如刷糠一樣,顫抖不已。難道韓縣尉就此不再信用自己了剛才自己真是被豬油蒙了心,大人問話,據實回稟便是,偏要耍嘴皮子,現在可好,讓張金良得了頭籌。

回縣尉大人,梁捕頭為人剛直不阿疾惡如仇,我等屬下都是佩服萬分的。張金良難得韓忠衛親口垂問,連忙打起精神小心應對。剛才孔中海的表現他可是瞧在眼裡,原本天衣無縫的話被韓縣尉一語道破天機。

看來梁德平確是精明強幹之人,又是武藝高強,又是剛直不阿,還疾惡如仇,好,你們兩們帶路,本縣尉要去梁德平家一趟。韓忠衛覺得梁德平要真是像他們所說那樣,那以後自己就無需為治安和緝盜而分心,身為領導,只有會用人,用對了人,才不會累死累活。否則要是事事親力親為,那自己就算是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

而且梁德平的父親也曾經是昌化縣的捕頭,雖然現在已經退休,但他對梁德平的影響肯定極深,自己若能親自去拜會他,還怕那梁德平得知後不對自己感激涕零韓忠衛很是為自己的計謀得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