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明末血淚最新章節列表 > 遼東紛亂 第27章 再遭罷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遼東紛亂 第27章 再遭罷免

奏摺中這樣寫道:“遼地疆土日見減少,而遼左之地數百裡荒無人煙。熊廷弼剛愎自用,不納忠言,只知報功,而不知報敗。軍馬懈怠,將軍不知所命。人心浮動,刑罰無用,當兵的除了整日在地裡勞作,並沒有具體的軍事行動。”

明朝有六部,卻有七卿。這最後一卿就是御史。御史的工作就是挑毛病,如果挑不出毛病,這些人就面臨失業的危險。

所以,一旦有御史對於某個官員發起彈劾,其他御史都如同打了雞血一樣,嗷嗷直叫。

御史顧慥首先發難,他上表彈劾熊廷弼出關一年有餘,諸事沒有規劃;蒲河失守,隱瞞不報;帶著兵器的戰士不用於作戰,只用來挖溝,尚方寶劍在手不求有補國事,只是供自己作威作福。 ”

顧慥的表章並沒有引起天啟皇帝皇帝朱由校的反應。

御史馮三元繼續上疏彈劾熊廷弼。他列舉了熊廷弼八無謀,三無信的事例。並揚言,如果不把熊廷弼罷免,遼地終究難以保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天啟皇帝見御史們對熊廷弼的意見如此之大,就把馮三元的表章拿到朝堂上進行廷議。

此事很快傳到了熊廷弼的耳朵裡。熊廷弼是個暴脾氣,一聽就火了。他一方面上表為自己辯解,一方面要求回家養老。

天啟皇帝沒有批准熊廷弼的請辭,但御史們的攻擊卻愈演愈烈。

御史張修德又上疏彈劾熊廷弼鞭打將士,破壞遼陽的安定團結。

熊廷弼氣得把官帽重重仍在地上,並手指京城方向大罵:“如今遼地已經轉危為安,而我熊廷弼卻要有生變死了。”

熊廷弼再次寫下一道奏表,並連同尚方寶劍送往京師。

熊廷弼越是行為暴躁,越是給朝廷百官落下口實。

兵部給事中魏應嘉繼續彈劾熊廷弼肆意妄為,剛愎自用,欺瞞聖聰,罪無可恕。算是火燒澆油了一把。

但是,在朝堂之上也並非所有人都站在姚宗文的一邊。御史吳應奇、兵科給事中

楊漣,次輔劉一燝、御史左光斗等人都支援熊廷弼,認為熊廷弼是遼東復興的希望,並非姚宗文,魏應嘉等人所言。

這兩派爭論不休,天啟皇帝覺得天靈蓋都要洞穿了。

天啟皇帝覺得這樣無休止地爭論下去,實在不是辦法。他決定派人到遼東親自探查一番。

而熊廷弼聞聽此事,立刻上表要求馮三元、魏應嘉,張修德等三人前來看看,遼東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朱由校剛要同意熊廷弼的建議,派馮三元、魏應嘉,張修德等三人前往遼東,楊漣立刻阻止了朱由校。

楊漣心中暗想:“熊廷弼啊!熊廷弼!你丫腦子進水了吧。如果讓這三個人去,回朝之後,白的也能說成黑的。你小子還要命不要命了。”

在楊漣與吳應奇的極力勸阻下,天啟皇帝決定派一個在朝中人員最好,相對最為公道的人前往遼東,一查究竟。

他的名字叫朱童蒙。

朱童蒙領旨之後,前往遼東視察遼東的軍備。

熊廷弼見到這位欽差依然很不客氣。他直接告訴朱童蒙:“回去稟報陛下,我熊廷弼不願再受朝廷那些靠嘴吃飯的人的鳥氣,我要辭職。”

朱童蒙視察了一圈,然後迴轉京城。

在朝堂之上,朱由校詢問朱童蒙:“愛卿此去,究竟如何?”

朱童蒙躬身回奏:“我剛剛進入遼地的時候,遼東軍民無不垂淚稱讚,說遼東幾十萬生靈皆因為熊廷弼一人才得以儲存,這樣的人怎麼能有罪呢?金賊進攻瀋陽,熊廷弼星夜兼程,趕赴救援,退敵數百裡,膽氣何其壯!然,熊廷弼稍遇挫折,就負氣聲言告老還鄉。他這樣做,眼中還有沒有陛下,還有沒有朝中的文武百官。他這樣做,把陛下對他的大恩置於何處?熊廷弼最得先皇的信任,他功在存遼,成績斐然。但卻辜負了先皇與陛下您對他的信任與希望。陛下,根據君臣大義而論,他是無法逃脫罪責的。這就是罪浮於功!”

朱由校明白了朱童蒙的

意思,這是要給熊廷弼一個教訓。

朱由校無奈,下旨同意熊廷弼的請辭,命遼東巡撫袁應泰接替熊廷弼經略遼東。

袁應泰,字大來,鳳翔(今屬陝西寶雞)人。歷任工部主事,兵部侍郎。

袁應泰是個搞建設與後勤的得力干將,可不幸的是在泰昌元年九月,被朝廷升任右僉都御史,代周永泰巡撫遼東。

更不幸的是在泰昌元年十月,袁應泰接替熊廷弼經略遼東,註定了他悲慘的命運。

袁應泰在一個月之內連升兩級,心情十分激動。他上疏天啟皇帝,表明心跡:“臣誓與遼東相始終,更願文武諸臣不懷二心,與臣相始終。”

天啟皇帝見了袁應泰的奏表,十分感動,一轉手將熊廷弼的尚方寶劍交於了袁應泰。

新官上任三把火,袁應泰先是斬了貪官何光先。隨後,將不服管束的李光榮等十幾個將軍罷免,提拔童仲揆、陳策等老將用於重要的職位。

袁應泰天天貓在經略府內制定軍事方針,打算開春之後攻打赫圖阿拉。

袁應泰對下屬及軍兵比較寬厚,不像熊廷弼那般苛刻。

袁應泰為了充實軍隊的力量,下令招收流民入伍和寬宥逃跑的明軍將士。

很快,遼東的幾個重鎮聚集了十八萬明軍將士。(本人認為這裡面大部分是混飯吃的。)而賀世賢招收的最多,竟然達到七萬人。

由於沈陽城與金國相鄰,為防止金國來襲,賀世賢與尤世功換著班地帶兵進行守城。

二月八日的夜晚,北風呼嘯,大雪茫茫。今夜在這西城門上面守城的總共大約有二百人,因為太冷了,所以大夥都躲在炮樓裡,生火取暖。

突然,不知誰喊了一聲:“將軍到!”

這二百軍兵立刻站起。木門一起,一股冷風吹了進來,裡面的軍卒都不禁渾身打了一個寒戰。

此時,一個滿身戎裝,身材魁梧的將軍在外面撣了撣身上的雪,隨後大步走入了炮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