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明末血淚最新章節列表 > 遼東紛亂 第31章 援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遼東紛亂 第31章 援軍

前些日,袁應泰收到賀世賢的奏報,就打算派兵支援。正巧四川石砫宣慰使秦良玉派自己的親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帶著四千川軍趕赴遼東,支援經略袁應泰。

正在此時,遼陽城又來了一支生力軍,雖然只有三千之眾,但威名赫赫,遠近馳名。他就是大名鼎鼎抗倭名將戚繼光的侄子戚金所帶的戚家軍。

袁應泰一見喜出望外,急命總兵童仲揆與陳策分別率領川軍與浙軍前往瀋陽接應賀世賢與尤世功兩位將軍。

大軍剛到渾河一帶,川軍與浙軍就打起來了。

事情的起由還要從川軍之中一個叫周敦吉的遊擊將軍說起。

周敦吉原是四川永寧衛的參將,曾在永寧宣撫使奢崇明的手下當差。

當時,奢崇明被朝廷任命永寧宣撫使已經一年多了,可永寧宣撫使的大印卻被奢崇明的二媽奢世續霸佔著,故此四川巡撫喬璧星命周敦吉和張神武向奢世續索要大印。

周敦吉為人嗜酒好殺,傲慢無比。由於奢世續將大印轉交給了他人,周敦吉一怒之下將奢世續全家抓了起來,金銀財寶洗劫一空。

奢世續的背景很深,一夥打著營救奢世續的軍隊在永寧一帶大肆劫掠,造成貴川交界之處,赤地數百裡,居民紛紛逃散。

萬曆皇帝怪罪周敦吉行事粗野,以致釀成了如此大禍,因此下旨將周敦吉、張神武等人一律斬首。

可是未等將這些人真的被押赴刑場,萬曆皇帝就翹辮子了。

恰逢遼東戰亂,天啟皇帝下旨,命各地派兵增援遼東,剿滅金賊。

周敦吉的勇武之名早已傳遍兩川之地,袁應泰正值用人之際,得知了這個訊息,便透過天啟皇帝,將周敦吉徵召到遼東,戴罪立功。

四川的石柱宣撫使秦良玉同時接到了朝廷徵召派兵的旨意,便派了自己的親兄弟秦邦屏、秦民屏率領四千川軍前往遼東支援。

周敦吉由於是個罪臣,所以暫時歸於秦邦屏的手下做了一名遊擊將軍。

周敦吉剛開始還收斂一些,但來到遼東之後,便逐漸恢復了原先的做派,飛揚跋扈,不可一世。

浙軍首領戚金的手下張明世極其看不起周敦吉的做派。日子一久,兩人因為糧餉分配的問題竟然打起來了。

秦邦屏、秦民屏雖然知道周敦吉為人不怎麼樣,但說到底,周敦吉也是我川軍的將領,自然向著周敦吉。

戚金一見怒不可遏,率領浙軍便和川軍幹上了。

秦邦屏、秦民屏弟兄二人哪裡肯服軟,抄起大刀,便加入了戰團。

秦良玉手下的川軍非同一般,號稱“白杆軍”,軍容整肅,鬥志盎然。在四川一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頗有盛名。這些白杆軍皆為步兵,左手持白杆,右手持短劍或者是大刀。他們的白杆非常奇怪,總長約兩丈,前面是三尺多長,鋒

銳無比的矛尖,後面的杆掛著很多撓鉤,鐵環。不僅如此,他們所有人都頭戴鐵盔,身披鐵甲。如今正是數九隆冬,這些川軍鐵甲的外面穿著厚厚的棉衣,刀劍難以刺傷,根本不需要盾牌。

而戚金所帶的這支戚家軍又稱浙軍,與原先戚繼光所帶的義烏戚家軍有本質上的不同。

自從戚繼光死後,浙江、福建一帶便再無戰事。萬曆皇帝覺得再養著這樣一批軍隊,實在沒有意義。耗費錢糧無數不說,也沒有用武之地。萬曆皇帝一生貪財,故此,他屢次縮編戚家軍,剋扣戚家軍的糧餉。戚家軍原來的老兵紛紛離去,新人卻越來越少,如今戚金所率領的戚家軍戰力遠遠不及戚繼光時代的王牌軍。

川軍與浙軍一交手,浙軍措不及防,被川軍打了一個稀里嘩啦。

秦邦屏兄弟二人與周敦吉等看著紛紛敗退的浙軍,哈哈大笑,也不追趕。

但浙軍也非一無是處。戚金乃是名將戚繼光的侄子,從小就天賦異稟,他曾經跟隨異人習學武藝,練就了一身的本領。

後來,戚金跟隨戚繼光抵抗倭寇,大大小小打了數百仗,由於屢立戰功,從百戶歷升守備、遊擊、參將。高麗一戰,首登城樓,官升副總兵。後來到了江南,改任吳松總兵。

戚金及手下的戚家軍最擅長的就是西洋火槍。當時西班牙火槍風靡全球,日本是亞洲最先引進西洋火槍的國家。在戚家軍與倭寇的多年較量中,戚繼光看到了西洋火槍非同尋常的威力,並逐步用火器武裝自己的隊伍。

戚金重整隊伍,擺出火槍陣,開始向川軍發動進攻。

川軍久居內陸,哪裡見過這個。一頓亂槍過後,川軍已有少數人受傷,其餘的嚇得紛紛後撤。

戚金與戚家軍還算手下留情,槍口儘量朝下,子彈打得塵土亂飛。

陳策與童仲揆雖然奉袁應泰之命,分別帶領川、浙二軍,但眼下秦氏兄弟與戚金根本不聽陳策與童仲揆二人的號令。

饒是陳策與童仲揆身經百戰,見多識廣,也是氣得渾身慄抖,無計奈何。

遠處數十騎從沈陽城逃出的明軍騎兵朝著官道而來,陳策與童仲揆攔住馬頭,這才得知沈陽城已經陷落,賀世賢與尤世功雙雙為國捐軀,老頭子氣得鬍子翹起多高。

童仲揆命手下的親兵二十餘人,就在渾河邊上敲起了戰鼓。隆隆的戰鼓聲一起,川軍與浙軍都愣住了。

漸漸地,戚金及其手下的浙軍還有秦邦屏手下的川軍紛紛停止了進攻。

冷風一吹,川軍與浙軍的將領頭腦清醒了很多,士兵們也都覺得很沒意思。

秦邦屏帶著弟弟秦民屏,戚金帶著張明世紛紛來到陳策與童仲揆的馬前。

童仲揆見兩軍不再交戰了,便吩咐親兵停止了敲鼓。

童仲揆用眼睛狠狠瞪了秦邦屏與戚金一眼,然後高聲

呵斥道:“你們繼續打啊!怎麼不打了!本官見你們剛才不是打得挺熱鬧的嗎?為此本官還特命親兵為諸位將軍擂鼓助陣。怎麼好端端地停了?”

童仲揆一番話說得秦邦屏與戚金臉上臊得好似紅布相仿。

陳策把馬往前提了提,厲聲說道:“剛才從沈陽城退下來的軍兵得知,沈陽城已經陷落金賊之手。賀世賢與尤世功兩位將軍與金賊一場血戰,業已為國捐軀。再看看你們,雖為大明的子民,不思為國報效,卻在這裡自相殘殺,成何體統!那些在沈陽城死去的將士們,如果泉下有知,定會替你等感到臉紅、羞恥!”

秦邦屏與戚金等人恨不得地上有個縫,一腦袋扎進去。

童仲揆見眾將默不作聲,緩了緩口氣說道:“如今沈陽城已經陷落,我們現在再去支援沈陽城已經沒有意義。依照陳策將軍的意思,我們就此回軍遼陽城,與經略大人商議後,再做定奪。諸位將軍意下如何?”

戚金插手一禮:“末將聽從童、陳二位將軍的命令。”

秦邦屏剛要開口。

一旁的周敦吉開口了:“將軍不可!即便我軍不能收復瀋陽,也沒有必要立刻撤退啊!至少應該和金賊打一仗。如果我等一見金兵就跑,明軍將再無鬥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秦邦屏點頭說道:“童將軍,我覺得周將軍說得有理!應該一戰!”

這時很多將軍紛紛高喊:“是啊!童將軍!我等如果不能收復沈陽城,擊退金賊,那我們在遼東這三年到底都在幹什麼?”

一時間,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卒,各個群情激憤,鬥志昂揚。

童仲揆看了一眼戚金。

剛才周敦吉當眾要求與金兵一戰到底,戚金焉能在大庭廣眾的面前做縮頭烏龜。

他上前一步,大聲喊道:“我戚金和我帶來的所有浙江弟兄,願以死報國。”

童仲揆轉頭望向陳策:“陳將軍,如今大夥士氣正旺,不如和金賊打一仗看看,將軍認為如何?”

陳策心中一沉,他本想再次勸阻,但眼看川軍與浙軍的將領都同意打,自己已經話到嘴邊,還是咽了回去。

“好吧!那就打吧!但不知如何個打法?”

周敦吉插手說道:“末將願領一支人馬前往渾河北岸,甘當我軍的先鋒。”

秦邦屏也上前說道:“卑職願隨周將軍一起駐守渾河北岸。”

童仲揆點了點頭:“既如此,那我就命你率領川軍守把渾河北岸。我與陳策、戚金等將軍守把渾河南岸。”

秦邦屏領命帶著四千川軍跨過渾河,在北岸紮下大營。

童仲揆等人率領浙軍在渾河南岸紮下大寨。

此時太陽西斜,暮色漸漸濃重起來。不大會兒的功夫,天徹底黑了下來。渾河兩岸的營寨內,篝火點點,偶爾能聽到陣陣馬嘶和人呼喊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