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回到牧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5章 宜遠行,宜近水,東北有大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5章 宜遠行,宜近水,東北有大利

老匡正要問問月夜是否需要休息,發現她已經興致勃勃地跑到樹下和鸚鵡聊天去了。檢視了一下牧場的工作,老匡覺得現在已經符合讓姬蜂搬家的條件了。姬蜂的幼蟲以害蟲為食,成蟲則吸食花蜜,這兩樣牧場現在都不缺。其他方面,鐵匠鋪和裁縫鋪這些天全力運作,狩獵隊的成員已經全穿上了金屬鎧甲或者皮甲,武器也鳥槍換炮,眾好漢都換上了稱手的鐵傢伙,雖然粗糙,但已比前些天手無寸鐵要強得多。唯一遺憾的是礦工陶宗旺的報告,礦區表層的密銀已經開採殆盡,只剩下伴生的鐵礦,至於地下有沒有蘊藏其他礦產,靠現在的裝置還無法勘探。

老匡已經撥出了四百萬修建保衛生命噴泉的中央城堡和準備租賃地區的圍牆,而一套完整的大型地質勘探和開採設施就需要一千二百萬,實在是無力購買。去機械加工作坊問了問,這種大型裝置目前機械師們還沒有能力設計建造,老匡掰著指頭算了算資金,一狠心又拿出了一百五十萬,購置了一大批裝置把機械加工作坊升級成機械加工車間,以期待早日提升伊甸牧場的基建能力。

賽馬大會贏來的一千多萬像流水一樣花了出去,老匡現在手頭又只剩下三百萬不到了。密銀開採殆盡意味著牧場目前最主要的進項消失,生活職業者現在都處於能力提升期,個個都是錢漏子,如果再不把土地租出去,過不了幾個月就要坐吃山空。即使完成了蜂後的心願,能否如願以償的從獸人酋長那裡僱用到衛兵還是個未知數,老匡調整了一下各項工作的進展速度,隨後和眾人一起前往“你奶奶的傳送陣”。

這次沒得選擇,只能用f級傳送陣了。老匡打量了一下月夜的小身板,估計經受不住賽普洛斯的衝撞,還是把隊伍分成了兩批。再說月夜的寵物空間裡面還睡著一個恐怖的冰塊貓,要是真用賽普洛斯撞過來,兩個異界生物非幹起來不可。不過分成兩批只是運載月夜的這個航班輕鬆一些,另一個航班裡面依然塞滿了各類的物資。在鸚鵡“很擠吧!很擠吧!”的送行聲中,第一批人馬出發,來到了白河河畔。

韓揚帶領狩獵隊衝向河邊去騷擾清閒了好多天的鱷魚,結果愕然發現鱷魚的數量少了一大半。老匡本來正要帶著月夜上山,一看這個情況停了下來,讓月夜問問鱷魚粽子的同夥都到哪裡去了。老匡威逼利誘的話語被月夜如實翻譯成了鱷魚的語言,鱷魚流著眼淚招出了實情:再過幾天,某處的海灘將有大批的海龜登陸產卵,諸多同伴垂涎海龜卵和肉的美味,都趕往那裡打秋風去了。

老匡算了一下方向,鱷魚所說的地點大概是絲綢沙漠內的某處海灘。鹹水鱷魚是遊著去的,牧場眾人如果在沙漠中步行很有可能會錯過海龜的產卵期,而且鱷魚是去打秋風的,自己何嘗不是?光靠肩扛車載,要在沙漠上跋涉幾百公裡把戰利品運回來,無疑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權衡再三,老匡增加船廠的撥款,並調撥一部分無業遊民過來幫忙,將原本打算在內河運輸的那條帆船改擴建成一艘可以在近海航行的大帆船。

心疼地捂著錢袋子,老匡帶著月夜上山,穿過姬蜂的勢力範圍,直接到達了蜂後控制的區域。這些天在充足的龍血樹汁液滋養下,蜂后顯得愈加光彩照人。老匡把石匠雕刻的晶瑩剔透的水晶蜂巢送給蜂后,伊莎貝拉果然愛如珍寶,興奮地讓蜂群立刻搬家。首先移過去的是藏在蜂巢最裡面的那一小塊生命寶石,寶石的綠色光芒透過水晶的折射顯得愈加絢麗多姿,整個蜂巢看起來就像一塊碩大無朋的祖母綠寶石,把周圍十米方圓的景物都映照在盪漾的碧波之中,果然是美不勝收。

待蜂後陶醉完,老匡要了一點蜂蜜,月夜和“伊沙貝拉姐姐”聊了一陣,瞭解大致情況後便前往姬蜂的區域勸說姬蜂。姬蜂裡面的確有蜂後,但是這個姬蜂蜂后和伊莎貝拉完全不同。伊莎貝拉的蜂群繁衍完全靠她一人,蜂群也唯她馬首是瞻,而姬蜂的蜂群組織要鬆散許多,每只成年的姬蜂都可以產卵,姬蜂蜂后也基本上是自力更生,不受蜂群的供養;而且最要命的是姬蜂蜂后和其他的姬蜂基本上長得一模一樣,只是尾後的三根飄帶色彩要豔麗一些,它們又不停地飛來飛去,要不是月夜詢問普通姬蜂,就算以沃克的眼力要在數萬姬蜂中找到它也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姬蜂蜂后等級只有九級,連猛獸都算不上,智力也比一般的蟲豸強不了太多,老匡讓月夜準備的一大片吹噓之詞幾乎沒有派上用場。好在月夜的“動物物語”似乎有讓動物信服親近的能力,老匡拿出了號稱“牧場釀造”的蜂蜜,姬蜂蜂后很快就答應了搬離這個區域。可是她說並不是所有的姬蜂都聽它的號令,這個難不倒老匡,他把蜂蜜沿途撒播,一直延伸到傳送陣,最後在傳送陣的牆壁內側塗得到處都是。在蜂蜜的誘惑,蜂后的號召和月夜的說服下,眾多的姬蜂密密麻麻地擠滿了“你奶奶的傳送陣”。等到幾萬只姬蜂全部進入了傳送陣,老匡按下了啟動按鈕,一道白光閃過,伊莎貝拉的心腹大患消失得無影無蹤。

前些天離開伊莎貝拉之後,她的忠誠度一直在以每天一兩點的速度下降著,因此“蜂后的願望”這個任務看似沒有時間限制,其實限制比其他任務還要嚴格。一旦蜂后願望沒有達成,誰知道她會不會信守誓言?蜂后如果反水,老匡在半山腰投資興建的鐵匠鋪和石匠鋪鐵定要泡湯。好在今天總算完成了這個任務的第一部分,經驗獎勵倒是沒多少,重要的是蜂後的忠誠度飆升。不知道是不是水晶蜂巢的功勞,不但把前些天降下去的忠誠度全補回來了,還超過了前些日子的上限,一口氣達到了85點。

姬蜂搬走後,伊莎貝拉的領域驟然擴張,已經基本上覆蓋了從山腰到山腳的範圍。她的解釋是有了充足的食物來源,就可以放心地讓更多的蜂卵孵化。隨後蜂后又告訴老匡一個細節,那就是自從生命寶石放到水晶雲母岩石雕刻的蜂巢上之後,寶石上凝結生命之水的速度加快了一點,現在已經可以完全抵抗周圍殘存的禁咒力量,而且還有開始影響周邊區域的跡象。

難道水精雲母岩石有促進生命之水凝結的作用?老匡心中疑惑,可是生命之泉上面那塊寶石放上去後已經和整個雕像融為一體了,想拿都拿不下來;老匡不死心,吩咐石匠用水精雲母岩石雕刻了一個罩子罩在寶石上面,依然沒有成效。看來只好等到以後找到第二塊生命寶石的時候再試了。

蜂巢附近的龍血樹在恢復元氣之後已經被園藝師小旋風柴進大面積擴種了。老匡下了血本,暫緩其它一切作物的種植,節省下所有的生命泉水灌溉三十五棵龍血樹小樹苗。牧場中心的生命之泉每天一共才凝結出一百四十四滴生命之泉,被老匡硬生生地每天擠出三十六滴單獨灌溉龍血樹,保證它們每天都以三十倍的速度生長。根據沃克估算,大概再過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全治癒蜂后的沉痾宿疾。

安排好蜂後,老匡前往船廠視察船隻的建造進度。看到副場主駕臨,船工玉幡竿孟康迎了上來:“匡副場主,這是帆船設計圖,請您過目。按照您的吩咐,這已經是目前條件下我們所能建造的最大的帆船了。”

老匡鋪開設計圖細細察看,玉幡竿孟康在一旁講解:“這艘船長50.8米,寬15.84米,前後五桅,主桅高51米。龍骨、桅杆等重要部分都由最堅固的海松製造,由於您的要求是儘可能地增加載重量,而且近海航行也無需擔心風暴,所以其他的部分我打算採用質地極輕的輕木,估計建造好後可以運載三百九十噸貨物。”

老匡背著手繞著圖紙轉悠了幾圈:“用輕木造船……船體的強度夠嗎?”

“輕木的強度是很低,但是作為主要骨架的海松強度很高,大部分應力都由它們承受,另外輕木船板我打算用小板鍥合的方式、龍骨採用……”

伊甸牧場的機械師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夠實時地精確計算遊戲中的各種資料。普通玩家設計師也可以記住遊戲中的資料下線利用計算機計算,可是測量精度和運算效率就差得遠了。聽孟康講了一通,老匡得出結論:這條船僅僅在風平浪靜的近海遊弋應該沒有問題,不過一旦遇到風浪,這條船可以說是必沉無疑。不過這沒有關係,只要不讓它去遠海就行。伊甸牧場有自己的氣象師,雖然目前預測精度不怎麼樣,但是預報一下附近海域幾個小時後有沒有風暴還是沒問題的,反正船始終在近海,一旦風暴即將來臨,幾個小時足夠靠岸了。

不過雖然對船體的強度滿意了,對於運載量老匡依然感到不滿:“390噸的載重量對於一艘50米長的船來說已經是奇蹟了,這應該是輕木的功勞。但是390噸依然不符合我的要求,你有沒有能力建造雙體船或者三體船?”

“可以,但是那樣工期幾乎要延長一倍,我怕趕不及。”

“造船最累的不過是搬運材料、豎起桅杆和安置龍骨這些需要機械助力的活,我們現在沒有什麼先進的機械,但是有一個傢伙和起重機差不多,有他幫忙你覺得來得及嗎?”

“您說的是韓場主吧!有他幫忙肯定沒有問題。”

“那好”,老匡招呼韓揚暫停升級,立刻前往船廠,然後和玉幡竿孟康繼續商討。“建造一條雙體船,主桅杆不要用海松咬合,直接用擎天樹加工,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而且這裡,增加下桁大橫帆,內龍骨和船底肋骨也採用海松,內龍骨、船底肋骨及龍骨相互之間用螺栓連線在一起,什麼?鐵匠現在加工不出來標準的螺栓?那就用卡扣,然後這裡……”

老匡正在和船工商討,韓揚走了進來:“咦?怎麼覺得你比船工還要專業啊?”

“我生前是海軍啊,對在海里漂著的東西都感興趣,我最喜歡往的一款遊戲叫做《大航海時代》,講的就是帆船時代的故事;而且你知道這座城市以前叫什麼嗎?‘帆船之都’啊!2008年的奧帆賽就是在這裡舉行的,我以前在這裡……”

“奧帆賽?噢,你說的是歷史書上記載的奧運會吧?好像除了浪費資源什麼用處都沒有,我出生前就停辦了啊!”

“……”

“哎……等等,你說你生前是海軍?就在這個城市生活?”

“呃……跟你講有什麼用,你又不懂造船,別在這裡傻站著,今天起你就是民工隊隊長,趕快去幹體力活!”老匡支開了話題,繼續和船工商討。玉幡竿孟康是什麼樣的船工?只要各種資料齊全,高速的計算機可以輕而易舉地計算出船的航行模型,計算出航行引數後,再反過來修正船隻的設計。不到半個小時,整條船的設計方案就敲定下來。

老匡取代韓揚,帶領諸位天王出去練級。可憐的韓揚則臨時轉職成為搬運工,在樹林和船廠之間穿梭往來。別人建造帆船豎立桅杆這樣的活要好幾十人喊著號子一起配合,而且還要事先搭好腳手架,安裝滑輪繩索用以助力,可是有了韓揚的神力存在,一切都成百上千倍地簡化了。粗壯的龍骨扛在肩上就跑,高達五十米的主桅他一個人就抱了起來。就算是起重機也沒有韓揚這麼好用。

老匡生前是海軍,無論何朝何代,海軍都是蠻迷信的,雖然不至於去燒香拜媽祖廟,但是吃魚的時候決不允許其他人把魚翻過來。老匡給這條船起名時也反映了這一點——“寶舟”號,一是用以紀念七百年前的大航海家鄭和,二是意淫這條船以後次次出航都能滿載寶物而歸,圖個好彩頭。

光這些還不算完,老匡又特意找占卜師智多星吳用找了一個良辰吉日下水。也不知道吳用是真的算了出來,還是迎合某副場主的心理,算出了一個大吉大利的卦:“春夏之交,五月廿八日辰時,宜遠行,宜近水,東北有大利。”而且難得的是,出行的時間正好是船建好的第二天,壓根就沒有耽誤時間,內容翻譯過來也是“順著海邊找吧,朝東北方向,準能發財!”時間事件無一不和老匡的計劃配合的絲絲入扣。

當然老匡也不是一味迷信,科學也是要講的。得到良辰吉日後,老匡請教了氣象學家混世魔王樊瑞的意見,結果預報當天“天氣晴朗,浪高0.6米-1米,東到東南風4到5級陣風6級”。往北航行的話東風對於帆船來說是正橫風航行,正好可以讓帆船達到最高的速度,一切的一切都和老匡的計劃吻合的天衣無縫。

伊甸牧場中豐富的物產也為造船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這條船主桅高五十餘米,一般人根本找不到如此高大筆直的樹木,要用幾十根短木料加工成彼此咬合的形狀才能拼湊出來,工藝複雜,製作費時費力。可是有了擎天樹,這一複雜的工序就完全用不到了;擎天樹的花中含有許多香料油,所有重要部位的木料都經過它的浸泡,可以防止因乾裂而損壞,同時香料油本身也是上好的防腐材料;生長迅速、堅韌粗長的白藤只要略微加工一下,去掉上面的刺再在油裡面浸泡一下陰乾,就變成了上好的繩索,抗拉能力絕對一流,連韓揚都不能輕易拽斷,根本不需要專門種植黃麻然後再編織。

物資齊備,技術方面也是兵強馬壯。除了船工之外,水手和漁夫造船也是行家裡手,八個專業人士領導著一大堆民工以及一臺超級起重機,工作效率高得令人難以置信,不到五天的功夫,船塢中原先那條建造了一半的內河船隻已經變成了一條嶄新的雙體海船。老匡吩咐往船上裝了一批建築材料,並讓建築師和一批遊民隨行。他的打算是如果海龜產卵地物產豐厚,可以考慮在那裡建造第二個基地。

五月二十八日上午,自覺得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老匡手持一瓶麥酒站在船頭(本來應該用香檳酒的,可惜還沒有生產出來),吉時一到,老匡在船頭敲碎了酒瓶。“寶舟”號在一片掌聲中駛出了船塢,在碼頭逆風停好之後放下跳板,眾人登船忙碌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他的帆已經安裝完畢,只有主帆要留到下水之後安裝,這也是老匡莫名其妙的講頭之一。隨著匡船長一聲令下,諸多船員有條不紊地忙碌起來,他們將帆后角的帆耳插入帆杆上的溝槽中,將帆前角與活連環相連,然後繫緊帆前後角索,最後將主帆前帆邊與桅杆的滑槽相連,繫緊了主帆升降索。

“瞭望臺!報告風向!”

“風向正東!”

“甲板收跳板,碼頭解纜,帆手升主帆,離岸!”

韓揚拉動三根絞合在一起的白藤,一個人就把面積接近兩百平米的主帆冉冉升起,凜冽的海風瞬間將巨大的船帆鼓了起來。舵手轉動舵輪,帆手根據風向調節帆向,寶舟號巨大的船體慢慢地離開了碼頭。

“正橫風航行,航向010,全速前進!”

隨著老匡的一聲令下,船上大小三十餘張總面積上千平米的帆,經過沃克腦袋裡高速cpu的精確分析,各自被調整到了最佳的位置。寶舟號船首破開了平靜的海面,以箭一般的速度向茫茫大海中駛去。

“果然是大吉大利啊!風速風向都再合適不過。”某迷信船長背著手,迎著海風站在船頭低聲自語。

“一百年,整整一百年了,我又回到了船上,又成為了船長。命運,真的就是這麼輪迴的嗎?那麼這次,在前方等待著我的,將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