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末世鋼鐵車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14章 美利堅的概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14章 美利堅的概況

秦城帶著陳垣一邊向車站外走,一邊笑道:“廢話,你都多久沒來了!你上一次來應該是去年3月吧。這都已經快一年了!要是都沒點發展,還不真被你們比下去了。”

的確,陳垣上一次到神武關還是去年3月份從陽城回鋼鐵之堡的時候。後來到了5月,齊哈市的喪屍軍團開始出現異動。陳垣他們就坐鎮鋼鐵之堡,沒有離開過。

陳垣笑了笑,還是讚歎道:“但是你們的發展速度也真是夠快的!才不到一年的時間而已,整個聚居地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簡直讓人耳目一新啊!”

秦城開玩笑的說道:“這是必須的!”

但同時他也認真的說道:“不過這其實也還多虧了你們。要不是前年有你們幫忙,打下了張北縣,又在東北租了塊地給我們,讓我們在當年就實現了大豐收,我們去年也沒辦法騰出精力來搞發展。”

他看了看後面不遠處的秦夢瑤,摟著陳垣的肩膀,眉飛色舞的小聲開玩笑道:“所以我們老爺子現在見到你都跟見到親孫女婿似得。高興的很!”

“嘿嘿!”陳垣頓時也不由笑了起來。

他和秦夢瑤的關係,兩家人早就都已經是認同的了。只是說結婚,兩人倒是都沒想過那麼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方面,畢竟如今的環境還沒有很穩定,去年的那場大戰,就時刻警告著人們,即便是像鋼鐵之堡這樣實力強大的大型聚居地,也不能說在末世中就能穩如泰山了。一不小心,隨時也都有可能會覆滅!

在這樣的環境下,陳垣作為一座聚居地的最高領導人,肩負著數十萬人的安危,自然還是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聚居地的建設上。秦夢瑤也是明白的。

另一方面,因為有靈肉的強化作用,現在人類的壽命也已經變長了。

根據胡博士的預期,未來人類的壽命可能將達到300-400歲之間,甚至有可能更長。所以他們將來還有的是時間呢,不用急於一時。

接著,陳垣又問道:“對了,美利堅方面的人什麼時候到?”

秦城回道:“他們應該是下午兩點左右會到。你們從鋼鐵之堡出發的時候,他們也已經從美利堅出發了。”

秦城解釋道:“本來應該是今天中午就會到的,不過他們路上需要繞過北都上空,那兒的飛屍太多了,在平流層也不安全。所以會多花點時間。”

陳垣點點頭繼續問道:“那他們這次會來多少人,具體要和我們談什麼呢?”

“大概會來五六百人吧。一架軍用運輸機、一架武裝客機、6架戰鬥機護航。”接著秦城又說道:“具體談什麼,倒是也沒有明說。只說是來看看,然後談一些武器方面的合作。你知道的,外交上的事情,一般都是含糊其辭,不見兔子不撒鷹。”

陳垣點點頭,表示瞭解。其實美利堅方面的情況,陳垣也早就已經透過分享神武關方面的情報知道了個大概。

和華廈類似,美利堅國原本人口稠密的東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區,也早就已經淪為喪屍的樂園。

但他們有廣大的中西部和中北部地區,那裡地廣人稀。

大多數城市,原本的人口都不超過5萬人。甚至有些州的州府(相當於華廈的省會城市),人口加起來竟然才勉強超過1萬人而已。

比起華廈,一個縣城動不動就十幾、二十萬的人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而且在美利堅,對民間的槍支管制比較鬆散,很多家庭裡都備有槍支。

再加上末世的時候,他們那裡又是白天。

所以不僅反應速度比華廈快,抵抗也更有力,倖存者的數量自然也就有不少。

以至於,他們原本的人口數量雖然只有華廈的六分之一。但末世後倖存的人口數量卻和如今的華廈差不多。

整整高出了六倍的生存率!其優勢可見一般。

後來,美利堅倖存者的人口,很快就在中西部、中北部地區以及東北的湖泊的島嶼上建立起了許多的倖存者聚居地。

目前,全美利堅人口超過1萬人的中等規模聚居地,就有多達100多個,而人口超過10萬人的大型聚居地則有將近20個,人口超過40萬的超大型聚居地有8個。

實力也都是非常強勁的。

只是,在陳垣看來。美利堅的很多聚居地選址都不太好。

除了幾座建在峽谷巖壁上和湖心島上的聚居地,其他的都只能將就著在一些山上和偏僻的地區,建立聚居地而已。因為喪屍少,才存活到如今。

他們也是沒辦法,因為實在沒的選擇。美利堅多平原和高原地區,即便是山地地形,也都相對簡單。地形的復雜程度完全沒辦法和華廈比。

就比如,他們的中北部地區雖然有點類似華廈的東北平原,冬天漫長而嚴寒,適合人類在末世中生存。

但這裡卻相對乾旱。河流也就比較少,無法形成大量的江心洲地地形。

只有一個地方,河流有一個“幾”字形大大拐彎,形成了一個面積大約200平方公里的半島。當地的倖存者們,就在這裡建立起了一座人口超過40萬的超大規模型聚居地。

中西部地區則是高原山地地形。這裡更加的乾旱,幾乎沒有河流。

而且山地也不是連成一片的,只是許多山包在高原上星羅密佈,無法形成有效的防禦地形。

只有一條大峽谷,人們可以在大峽谷的巖壁上建立聚居地。

但通常規模不大。

而且還要當心爬屍和飛屍的偷襲。

另外,他們的東北部地區,則有面積巨大的湖泊和島嶼。

這些島嶼通常距離岸邊很遠,有的甚至超過20公里。是絕佳的避難場所。

但島嶼只有不到10個。

而且除了兩個相對較大以外,其他都是小型的島嶼。

所在這裡,除了一座人口超過40萬的超大規模聚居地、一座人口達到20萬左右的大型聚居地和5座人口在1000-30000人不等的中小規模聚居地以外,其他的就再也沒有倖存者了。

因為這裡過去是人口相對密集的地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