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朝世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六章 廢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六章 廢立

“詔曰:開府司會孫渙,軍司馬李植。為官不正,為士不廉。朝堂上下舉義而告汝二人結黨營私,為亂屬內,今日著貶李植為梁州刺史,孫渙為潼州刺史,欽鑑!”

滿朝文武肅靜而不言,李植與孫渙二人對視一眼,滿臉驚慌。宇文護已經發現他們的謀略了?這麼隱蔽的計劃,為何會輕易察覺?想來宇文護這時候不敢輕易下殺手了,亦或是不屑於動手?

李植二人也不敢交頭接耳,宇文護這時站在朝堂的臺階上,向兩人說道:“司會與軍司馬是先王得力的助手,無論玉壁之戰還是改革軍制,二人都盡心竭力為我宇文氏效忠。

汝二人雖然犯下過錯,卻仍舊是忠正之臣。此日去後,多多行官之本事。”

宇文護的聲音不大,但是因為站在臺階上靠近攏音的地方而使其音質加強了很多,兩人在臺下聽得震耳欲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時一群宦官低頭走來,將兩人的笏板收走,然後將他們的官帽摘下來。兩人滿臉的羞憤,過一會兒兩人一轉身,便跟著那些宦官出了大殿。

兩人回家便換了袍服,那些宦官將官服都還了,等級的印信和印章、玉紐,甚至軍中的符節、行路主事的符佩都一一上交,方才被放了自由。

沒過幾日,兩人便被趕走,發往兩州,各不讓相見。梁州便是東益州,而潼州則是蜀地境內,益州(郡名)以北的舊梁潼州。將行之日,宇文覺特命人來送行。又與宇文護言道:“先王在時甚重二人,時常將兩人叫到身前與之共謀大事。到了今日,我認為朝堂之中仍然不能少了這兩個人,今後我若是想念,希望能隨時召他們回來。”

宇文護沉默良久,而後言道:“天下至親之人,莫過於兄弟。咱們兩個雖然不是一奶同胞,卻仍舊是親密的兩個人。

先王過世時囑託我,說你尚且年輕,不能臨治政事。我便將這事情攬過來,就是希望能為我宇文氏,為王上奠基。

如今王上不信任兄弟,卻偏偏去信任那些大臣。王上仔細想想,那些大臣哪個不是居心叵測,為了權力而來的?”

宇文覺也不知該說什麼,只是盯著地面一言不發。宇文護生氣卻又不敢隨意去發,只是跺了跺腳,拂袖而去。

……

事過五日,宇文護與於謹治國事,關起門來專門商談如何對付趙烈趙子陵。而此時賀蘭祥也被抽調回長安,隨時在開府待命。(史實上由於吐谷渾大肆擄掠周國邊境,故而賀蘭祥受於謹坐鎮指揮,領兵攻吐谷渾。)

大統年間,吐谷渾連年擾掠邊境,至廢帝年間,依舊如此。本來宇文護的想法便在於訓練宇文氏的後輩,並打算讓於謹的兒子去鎮守各地疆界。

然而吐谷渾因為趙烈打通了西域的商道,從而得到了穩定的貨殖來源,國家養的馬匹可以大部分出售西域各國。從而戰略緊縮,不再攻掠邊境。

故而賀蘭祥等人只能回長安待命,軍隊的徵發變得遙遙無期。這種事無論對於宇文護還

是對於宇文覺來說,都是一種喜憂參半的事情。

宇文護喜在兵在長安,將在長安,不必時刻擔心自己會被擒殺。而憂則在於國家年輕的後輩不能練兵,從而會失去很多優秀的將領。

宇文覺則喜在能在他們專心策劃西北兩地的時候,將李植和孫渙叫回來專心謀劃,不用擔心被宇文護發現或者插手。而憂慮則就在於賀蘭祥不會領兵出征。甚至於謹的兒子於翼也在長安中等待命令。

這種時候,如何動作,都會對以後產生莫大的影響。至於影響會怎麼樣,趙烈想過,宇文護也想過,長孫儉也想過,甚至於他宇文覺也想過。

但是這就像是一個新的紀元,因為一些事情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因為一些事情還未影響到便繼續保持著它原本的發展。然而最終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誰也都不知道。

數日之後,李植與孫渙二人便回到了長安。兩人明目張膽地走在長安的大街之上,甚至是宮殿之內。好像闊別重逢的有功之人一般,有恃無恐。

宇文覺與二人商量:如今宇文護加緊了程序,如果他解決了趙烈的這些繁瑣的事情,那麼就能抽出手來,著手將朝堂的大政徹底收回手中。

而此時正是絕佳的時機,一旦錯過,可能此生都不可能再有機會。若是沒了這機會,今後被殺被剮……估計都得任人為之了!

李植獻策道:“我們兩個將之前的臣子張光洛、元進、賀拔提等人召集起來,約定一個時間。等到那天我們大宴群臣國公,而後在那天將其襲殺!”

宇文覺很擔心:“這種事情,永遠只有一次機會。萬萬不能再有一點洩露,我等這一天……等的著實著急。”

……

宇文護的想法在於限制趙烈的舉動,如果趙烈選擇西域,那麼就讓他去做敦煌太守。如果趙烈選擇沃野鎮,那就讓他去做沃野鎮的都督或者軍主。

長安雖然顧不過來那麼遠的地方,卻仍舊有威懾力在其中。一個區區趙子陵……能有什麼能耐,飛天遁地不成?

於謹卻並不同意,他手上有著眾人收集來的各種詳細的訊息和情報。從各種情況來看,宇文護都不得不正視這個帝國未來的危害。也許在下等人看來是有錢能為所欲為,但是到了上層,錢財和影響都已經是一種在外輔助,再也不是什麼致勝的關鍵。到了這個時候,得說有才能的人……才是真正的為所欲為!

“宇文盛曾經在沃野鎮做過軍主(552年前,宇文盛為國家鎮守邊陲,後因鮮卑首領南下,六鎮皆失,直到555年才逐漸取回掌控權),那時候的沃野鎮是這樣的,”於謹將那幾年的情況、邊境的穩定、商賈的貨殖一一拿出來放在桌子上,後又拿出趙烈如今在沃野鎮的各種情況,“兩相比較,晉公以為何如?”

宇文護端詳良久,問道:“這……這該怎麼辦?”

於謹不急著講自己的想法,而是將事實說出來:“今後無論如何變動,我大周的志向必然是平

氣滅梁統一天下。而後面北而向四方!

現在趙子陵這般能耐,這般年紀,便有了如此的作為,今後無論一統大業,還是征戰四方……他的作用,不可小視!

按照我現在的看法……平定齊國,非得用到他不可!”

宇文護有些惻隱,殺……現在找不到機會,也不是時機。不能亂殺人,這是作為上位之人的常識,為了穩定就得做出犧牲。但是此子今後作用會越來越大,給了他官職,便是縱虎行兇,與龍雲霧。

於謹這時候才說出自己的想法:“給,給其實利,充其所需。讓他吃他吃不掉的,讓他拿他拿不動的。人都有貪吝之心,一口氣吃不得一頭牛,但是人的野心,會讓他取捨不定!

我不相信,一個如此幼弱的青年,能在利益面前保持鎮靜。”

宇文護小聲問道:“大司空的意思是……將西、北兩地,都交給他來節制?”

於謹說道:“然也,不必擔心西、北兩地交給他,便再也收不回來。咱們讓他做大總管,可是這各州各郡的官屬……還是得由咱們來任命!”

……

宇文護進入密室以後,張光洛便一直在門外守著。宇文護出來時候有些意外,他知道李植和孫渙回了長安,但是想讓他們謀劃行動,也不應該這麼快……

張光洛見宇文護出來了,趕緊上前說道:“大冢宰,我昨日與他們商議,他們說要在宴請朝堂上下百官的時候行刺!”

宇文護一挑眉毛,而後說道:“你便退下吧,不要讓人知道你來過這裡。事若屬實,以後便來開府做司會吧!”

張光洛心下一喜,拜道:“多謝大冢宰!”

宇文護早早便有想法,此時將賀蘭祥留在長安,正是天助我也!他急忙派人通知賀蘭祥和宇文盛,要他們兩個準備軍士猛將,隨時進入長安,擒拿一眾叛臣!

……

宴會當日,百官到齊,唯有宇文護還未來到。宇文覺一直攥著拳頭,等待著時機的出現。不過宴會都是由宇文護的人來佈置,故而這裡藏不下什麼刀斧手。

這樣反而為事情增加了太多的不確定性,因為那些忠於他的人必須得從自己的家裡出發,然後才能看到這裡的情況。

而一旦出發,半路上得不到什麼訊息,萬一出事……很容易全軍覆沒。棋錯一著,很有可能滿盤皆輸!

張光洛和賀拔提站在宇文覺的左右,虎視眈眈的。這時候群臣入座,宇文護便從外邊兒踱步而來。賀拔提這時說道:“王上,我這便出去知會!”

張光洛則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宇文護進來以後,開口便對宇文覺喝道:“天王安不信我?我曾說過,你我親如兄弟,勢在一家,我盛,便是天王盛!我將那些人驅逐出去,就是為了讓天王的身邊沒有讒臣,天王待我,又是如何?”

宇文覺驚慌失措,趕緊讓張光洛出去通風報信,張光洛從後門偷偷跑出去,卻站在原地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