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朝世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平獠鎮蠻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六章 平獠鎮蠻二

趙烈喂了馬匹,重新擦拭了鎧甲,將自己的雁刀掛在自己的左腰間,有些猶豫,也有些哀怨。望著緊閉的大宅,感覺像是被趕出來的。

到底是大家閨秀,雖然只有二十歲的姑娘,意志堅定地像四十歲的女子。這三天以來,無論他如何坑蒙拐騙,她都無動於衷,甚至就連那小丫鬟的關,他都過不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烈忽然想起前世那些個女子,突然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有時候女子把自己的終身託付也並不代表整天便是你儂我儂,非要弄出個所以然來,便是恩愛。

……

人一旦鬆垮下來,便只會越發懶惰,比如趙烈的隊主,點卯都過了一刻了,還沒見人影。

隊主家裡有正室,不過長的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他是這麼說,趙烈當時也就這麼聽。誰知道他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娘們兒長個什麼樣子?

眾人也都鬆鬆垮垮,畢竟剛經歷沒多久的生死,這種鎮壓蠻人的仗,還真不是很在乎。況且家裡的娘們兒為了生存,力氣倒是用了不少。有些個猛士腿肚子都轉了筋了,差點走不出家門。

點卯時候那些主將都來了,但是楊忠卻還沒到。等眾人牽馬備隊點了令旗以後,那楊忠才和一眾二代匆匆而來。

“二郎,你看那大鬍子。”隊主拉著趙烈用手指著大鬍子,眼裡滿是戲謔。趙烈也不知他什麼時候來的,倒是嚇了一跳。“這王八蛋肥了三圈,怪不得都說江陵的錢帛,一半都歸了他。”

趙烈只是點點頭,遠遠看著那個絡腮鬍子快把嘴蓋住的楊忠,心中甚是感慨。他是不是弘農楊氏出身沒什麼值得說的。不過作為政治資本,類如李虎等人,或多或少都在六鎮安插過身份。他的兒子楊堅,只比趙烈小了三四歲。

歷史的程序會不會因為趙烈而改變,還得看楊堅與趙烈兩個人是否會有交集。趙烈對於自己世兵的身份並不看好,甚至覺得如此廝混沒什麼前途。

前段時間“發明”的那個幫子,最後還不是歸了他人名下?隊主說是姓鄭,那一看便知是滎陽鄭氏的子孫,這種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只要不是傻子都看的一清二楚。

還有那江陵城一箭,便是申訴了多少日子,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倒是韋孝寬臨走之前特意讓人留下幾十斤金銀。但是那有什麼用,封口費給的再高,能有仕途重要?

馬匹嘶鳴不斷,磨蹄擦掌。這幾日給它的口糧也夠意思了,都是精細的麥子。城內那些走商行販來的倒也迅速,什麼都收,什麼都賣,只要足金足銅,便好買賣。不像其他地方,用糧食交易的偷偷摻水摻沙,用布帛交易的以次充好。外邊的市價甚至一萬錢一斗米,當真要人性命。

點過卯後,楊忠也好似換了個人。剛才隊主還在嘲弄他的鬍子讓那些娘們兒抓得跟什麼似的,有的地方都給抓禿了,可以看出這傢伙吃了多少壯陽的東西來風花雪月。

趙烈卻憂心忡忡,這有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參戰了。這

次平南用的兵力是屬於臨時抽調,現在過度了這個時間,一定會徹底去掉世兵制,而將強壯的就在府兵制下,徹底成為精兵強國。

他的馬很壯實了,過去不這樣,過去這馬很瘦,若不是趙烈身子骨也很瘦弱,能映襯它很大,這馬看起來也就那麼回事兒。它的毛很長,趙烈也弄個東西,經常給它梳弄,這讓他想起來他家的老牛,那黃褐色的牛皮皺皺巴巴,跟長了毛沒什麼區別。那皮越老越厚,怎麼抽打都隔絕著,讓它感覺不到疼痛,始終那麼慢悠悠的。

馬瘦毛長,這東西還就是人總結的那些事情。他在想以後的出路,他的隊主卻大樣不睬地,習慣了大條的生活,連馬有時候他都打,打完了還以為自己打的是狗。

蠻人從三國孫吳開始就是南方世族的眼中釘,他們躲在南方的深山密林中,與官兵消耗著你來我往的時光。雖然從秦朝開始就已經統一了南方各部,但是直到梁武帝蕭衍,也沒怎麼解決他們叛亂的問題。

有如北方的胡人,只是他們沒有遼闊的草原供他們撤出去幾千裡。南部的山脈便是如此,哪怕身體再強壯,也沒法日行百里,跑來跑去。這麼多年,歸化的歸化,消亡的消亡。都說這個時代南方才是漢兒的正統,這話說的,怎麼聽起來一點都不違心呢?

眾人跟著官家的謀略走,不過這一次不用再渡漢水了。蠻人好結寨防守,也由於人比較少,很少出寨禦敵。不臣服的原因也是因為受梁朝的教化太多,不甚臣服魏人。聽聞梁朝敗亡,所以僅僅算是給自己爭奪一點生存的權力。

楊忠也不太重視,他把幾千人分成三四路,一路順著漢水往下征討,打算從襄陽北一直打到漢口以東,裡裡外外都吊起來打一遍,就班師回去享受了。

趙烈卻小心翼翼,不敢太過放縱。因為家裡還有個女子在等他,他始終幻想著那完美無瑕、如和氏璧一般的女子的身體,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

漢水古稱沔水,從西北曲折直戳南北而後向東南,最後與長江合流於後世的武漢。而蠻人所在,便是稱之為沔曲的地方。“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這句便是形容漢水襄陽一帶的地理風貌,是後來人唐代作的詩。

……

由於此地甚是偏僻,又沒有什麼大路可以直接行兵,所以上頭髮下令來,讓以隊為主,遇什麼便打什麼就行,如果遇到蠻兵主力主動挑釁,就立即回報,等待援軍即可。

隊主得了權力就賣乖,一聲令下,直接衝著深山老林進發。眾人都愣住了,打些個蠻夷還用講戰術不成,都在外邊劫掠劫掠就好了,裡邊再富有,被人追著砍了可怎麼辦?

趙烈也不想進去,雖然他知道這裡究竟是什麼意思。人都會以為只要身居偏遠,就一定不會受到傷害,所以那些蠻人集結兵力放在險要的地方等待著楊忠的軍隊到,以逸待勞。

而如果他們的後方不穩定,今天這個挨了打,明天那個受了襲,誰還能

安心把軍隊放在前面打仗?

但是這樣也有不好的地方,如果約束不了這群剛剛洗劫了江陵城的漢子,那麼一旦劫掠開了,就不太好收手,到時候傴僂提攜地走他幾十裡山路再糟了人家埋伏,那就真是全軍覆沒了。

眾人的眼裡分明充滿了炙熱,軍士翻山越嶺為了啥,其實都很明了。隊主不想打擊他們,但也不想順從他們的意思。

“待攻下了蠻人的寨子,你們只能拿最輕便最值錢的,那些蠻族的老幼一概不殺,其他的要跟著上頭的軍令走。”眾人明顯有些愣神,但是都不敢說什麼,只是默默接受。“只要聽從軍令,他日請賞,必定少不得你們的,若是不聽,當場拿下!”

莫要看山連水近,這天底下最容易迷路的,還是屬於這群山之間,大江之圍。趙烈覺著自己都走懵了,眼前都是枯木敗葉,要麼便是長青的暗色木叢。打眼望過去,如果不仔細辨認還以為是有人埋伏在那裡。想時刻保持警惕卻又總是有神,基本上屬於那種時刻受人保護的安逸之輩。

這地方海拔並不高,從西北向東南大方向上屬於“塌陷”的地勢。從漢水與長江交融的北段便是大洪山附近,而往東南則是竟陵。

楊忠率領一大批隊伍在大洪山南部活動,唯獨散亂一大批軍士在大洪山西北一帶搜尋著蠻人營寨。

地勢不是很高,並非需要翻越大山大江去征討他們,但是這種一會兒山丘,一會兒盆地的地形地勢,也足夠讓人反感。

過不一會兒,前面來人報告,說是有幾個營寨連在一起,就在三里開外的那個緩坡上。眾人本來都走膩了,聽說前邊要打仗了,方才提起些精神來。

隊主也不含糊,問了問情況,當下便下令伐木攻寨。這蠻人是會選地方,不過選這麼個半山腰,實際上是最好攻的。

仰角攻擊不假,這種仰著腦袋看敵人的狀態確實讓人煩心,但是架不住這裡木頭多,只要搭起來架子推上去,便是神也擋不住軍隊衝進寨子。

趙烈也算是個用木的好手,雖然他並不精通,不能用木頭製作更加先進,更有創意的武器,甚至前世的他連什麼木種和軟硬都不清楚,更不能有什麼建樹在這上面。

但是這種架子搭起來以後,用木頭輪子往上一推,再弄幾個合適的楔子把它卡死在半坡上,一切都很輕易。

蠻人以前如同三國時的孟獲,獸衣藤甲,手裡的刀都是柴刀,那弓箭還不夠漢家三分之一的勁道。便是淬毒,有時候也並不盡如其意,後來的漢化,方才有所好轉。

不過依舊是那個山連山,寨接寨的思想。

隊主磨了磨自己的鋼刀,用手撞了撞自己的鎧甲,對趙烈說道:“這幾個寨子裡沒多少人,你們弄一弄便可,他們說蠻夷好用毒,也不知是啥樣的毒,出了戰,你在後邊跟著我就行了。”

趙烈“嗯”了一聲,用墨盒彈了一條墨線在木頭上,搓搓手,準備迎接粘稠的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