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唐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30章 當時七夕笑牽牛(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30章 當時七夕笑牽牛(續)

相比有些保守和不思進取化的廣府方面,因為地理上天然阻隔和延遲而許久沒有訊息的,曲承裕和閔勖在黔中道的攻略行為,如今發回來的進展居然也不錯。不但收復了黔中道的大致全境和打通了與安南都護府的陸路聯絡,還籍此從播州古道進入了南詔的地盤中去。

當然了這時候,作為南詔腹心地帶的洱海流域/平原,已經隨著王室的覆滅而陷入到了鄭(買嗣)、楊(登)、趙(善政)各家大清平官的內戰當中;因此,原本駐留邊境的各家軍隊都紛紛歸還洱海流域的王賧(近畿地),剩下的土蠻首領和駐屯府兵軍將,也形同割據的坐而觀望當中。

對於東進(拓東節度使)滇池流域的太平軍黔中討擊軍的前鋒,這些一盤散沙式的存在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防備和抵抗,就被逐個擊破或又是不斷裡應外合式開城以降的情況下,打到了拓東節度使治所善單府的拓東城內(今昆明市區),俘虜了當地的節度使兼大軍將高源卿一族。

然後,因為後勤和補給線拉的過長而暫時達到極限的曲承裕,也在拓東城當地停駐下來進行修整和補充。一邊用抄家和繳獲的錢糧從當地的漢裳蠻招募和維持了好幾支輔助部隊,同時僱請沿途周邊的士民百姓,搶修、加固拓寬相應的道路和在工程兵的指點下建立起更多訊號塔來;

另一方面由閔勖和鄧處納分兵攻略周邊的長城郡、河陽郡、普寧州、求州等地的城邑和聚落。以太平新朝和安南都護府的名義,迫使其臣服和提供錢糧、壯丁之類;而對於那些處於山地林中的彌勒、彌鹿、師中等諸蠻大部,則是以為精美的唐地物產為誘惑,鼓勵其出來進行互通有無的貿易。

因此在短時間內就以不過萬餘(大半數是收降和留用的黔中兵)遠征人馬,擴充和掌握了出兩倍於此的當地附屬部隊;並居重馭輕的初步掌握滇池周邊的平原地帶局面,而開始反饋以源源不斷的馬幫商團所運載的當地物產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此,下一步曲承裕打算派人繼續西進潛越弄棟節度使境內,而試圖聯絡上位於大釐城的豪酋段氏家族,以為干涉後續的南詔局勢作為鋪墊;同時,在獲得來自湖南和西川的後續補充之後,避開內戰當中的王賧(洱海平原),而繼續北上南詔六節兩都之一的會川都督府。

最終實現與北路從清溪關攻入南詔建昌府(今四川西昌市)的王重霸所部,會師合流於會川都督府境內的戰略目的。至少從眼下的軍中各方反饋看起來,他已經十分滿足和沉浸在了這個,類似“當代馬伏波”一般的角色扮演和功業期許當中了。

(南詔的行政區劃比較復雜,既有所謂黑蠻為首氏族部落所構成的諸多部領,位於邊境和要害之地的城主;也有效法唐地制度編戶齊民,設定州、郡、府而委任的刺史、縣令和府兵將,更有直屬王家管理的領地各“賧”;)

當然了周淮安對此當然是樂見其成的結果;至少他預期的底線和要求其實也不算高,就是將四分五裂的南詔肢解之後,直接掌握主後世雲南省最為精華的地區——滇池和洱海兩大流域,也是最適合傳統農耕生產而人口稠密、開發度最高的產糧區;

至於其他的地方可以透過扶持附庸勢力和輸貢羈縻屬的形式,繼續存在一段時間再伺機推進改土歸流。畢竟,在根本性的交通基建和通訊條件改善之前,相比兩大流域的產出和收穫價效比,直接進攻和維持佔領這些地方的成本,就有些得不償失。

當然了,以如今太平大都督府的總體體量,相比雲南之地那點可有可無的農業產出,周淮安更在意的是當地的礦藏;比如大規模分佈滇北、滇東和滇中的淺層銅礦脈。延續到後世的清代,滇銅已經年產一千餘萬斤﹐產量盛時約佔全國銅產量的95%以上﹐是清代全國鑄錢業的主要原料基地。

其他伴生和獨生的銀、鉛、錫、銻礦也不在少數。但是因為當地大多數區域開發度普遍較低的緣故,想要進行開採並且轉運出來的成本就變得居高不下;所以,曲承裕以在人口和農業產出相對富集的滇池流域所建立的這麼一個支撐點,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最起碼,後世昆明周邊的諸多銅廠原址上,就可以考慮就地招募足夠的人力進行初步開採和冶煉了。想到這裡,周淮安再度下令道:

“傳令劍南三川善後處置司大使楊師古,他的麾下不是剛剛收降和編管了十幾萬東川、西川的降卒麼?從中擇選精壯萬餘,再十比一的搭配駐隊老卒,就此組成南詔建設生產兵團,自瀘州古道前往南詔進行初步墾拓。。”

“同時,傳文醫藥局進行相應的除蟲菊、青篙、蚊香、清涼油、行軍散、祛風膏、白藥等藥物和耗材準備;同時詢問一下,在安南和兩嶺之地現已推廣和應用的防疫手段和方案,是否可以略作調整之後轉用在進入南詔的軍隊序列當中,”

畢竟現在是冬季,對於在雲南過冬的軍隊來說,只是溼冷了一點尚可以忍受。但是等到開春入夏之後,蚊蟲、瘴氣滋生而蛇類活躍的潮溼多雨季節,如果這些應對急處置的物資還不能到位的話,那就不可避免要出現相當比例的非戰鬥減員了。

這也是自兩漢以後歷朝歷代,雖然屢屢征服過雲南之地,卻大多數未能夠站穩腳跟或是就是立足下來,進行長期有效統治的主要緣故。就算是像諸葛亮南征那樣戰勝和征服了當地的土著,但是後續的瘟疫橫行和水土不服,讓軍事手段獲得的成果不免打折扣乃至前功盡棄。

而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針對南詔的天寶戰爭中來自宰相楊國忠的神操作;比如在第一次劍南兵進攻南詔失敗之後,為了文過飾非就從準備討伐突厥阿不思部的河北、河南之地,調集大量士兵到南詔的溼熱雨林中去作戰,結果還未遇敵就先在行軍途中各種病死病倒了一大堆,最後只能送了人頭。

然後等到數年後安祿山起兵反亂,偌大兩河之地居然找不到多少勘用之兵,而以至於空有高仙芝、封常清這樣的名將,而只能靠就地募來的十幾萬新兵保衛洛陽,然後被人一波流給突了個全軍潰滅。然後,等到平原太守顏真卿逃到了清河郡之後,發現當初備戰的武庫儲集甲仗百萬計,卻已經沒有人使用了。

周淮安正在如此慢慢思量著,就聽得形同小型起居室的馬車外間傳來了通稟聲:

“王上,陳倉縣已經到了。。”

然後,從爐火烘得暖融融又有厚厚帷幕隔絕的車廂內走出下來,迎面而來的寒氣逼人頓時讓他精神一振;而作為陳倉縣的縣尉兼巡檢官陳彥章,已經帶人守候當地最大的營田所/安置地門外,又帶著身上薄薄落下的一層雪花迫不及待的迎上前來,齊齊躬身行禮道:

“拜見王上,萬福金康。。”

“我這番臨時起意,算是茲擾到彼此地方了吧。。”

周淮安擺擺手道:

“回王上的話,因為來得甚快,地方尚未通稟下去,自然也無從茲擾了。。”

形容消瘦而略帶點儒雅氣度的陳彥章,卻是頭也不抬的道:

“這就好,我就想看看彼輩治下日常運作的一面,真要是事先精心準備了,反倒是有些不美了。。”

周淮安卻是微微一笑:

“風雪愈大,還請王上先行進莊,敢問先從何處開始?”

陳彥章聞言,這才略微圩了一口氣請示道

“那就先去伙房和公庫去看看吧。”

周淮安擺擺手道:

作為這些屯莊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中的各家各戶平時經營各自份田的時候,是在家自己開伙炊食。然後等到每旬定期上工參加集體勞作,或是在農閒時節前往工坊做事的時候,就會由莊子裡牽頭而組織婦孺打下手集體開伙,然而按照勞作取得工分進行分配和置換成米布糧油的配給票。

因此像這樣設定在陳倉縣城附近的大型營田所/中心屯莊,在入冬之後也會集中各家人手在公中開火,以為節約柴碳糧油之類的資源配額;而各家各戶只要按照青壯(全勞力)和婦人(半勞力)、孩童和老人(無勞力)的標準,根據人頭繳納一定數量的米布,就可以在公中吃飯兼取暖以為過冬。

也算是某種比較原始的集體公有制福利了。因此,這時候也就在平時人群比較扎堆的伙房、飯堂這些地方,能夠見到比較接近真實的日常一面。只要看一看其中人員的氣色和精神,還有正在烹製的食物種類,乃至是另使人暗中調查廚餘垃圾的成色,就可以很好的把握住其中的日常水平。

而作為《太平要略》的聖庫體制延伸和末端的屯莊公庫當中,則是代表了當地屯莊過冬儲備和應對措施的情況。除了平時交公的對半收成當中,會有一成被作為基層的維持費用,而與加工出售的邊角料、農副產品,折價成數量不等的配給物資而重新反饋其中,因此其中倉儲情況也體現了相應屯莊的管理水平。

至少在這麼短時間是沒法明目張膽的進行弄虛作假式應付手段,因為在事後太容易留下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