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唐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四章 遙寄雁南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四章 遙寄雁南書

廣府的初冬,卻是一年四季當中難得雨水較少,而足夠涼爽乾燥的時節。只是前些日子由朝廷正式招安所帶來的軒然大波,猶自隱隱盪漾和迴響在城中街頭巷尾之間,人們議論紛紛的熱門話題之中。

而在都督府後宅依舊一片綠茵茵的庭院當中,又是例行的下午茶時間,只是暫缺了正在編寫新樂譜的青蘿而已。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隨著優裕而安逸的生活,而愈發顯得嬌俏可人的小掛件菖蒲,也一邊看著寫在紙上的文字,一邊似乎毫不意外嘆息道:

“他拒絕了朝廷的招安麼。。這次可是正任的安南經略使了;倘若是做了這形同藩帥一方的經略,只怕是長安北城和東城的大半數門第,都可以向他敞開門第而論之以婚姻了吧。。”

然而雖然嘴上這麼說著,在她語氣當中卻是難以置信的某種輕鬆和釋然;這樣也許自己就不用再面對過往那些的任何事物,而可以繼續將這個殘酷的現實給逃避下去了吧。

然而,自己的這場遭遇才過了多久而已,那人卻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站到了,就朝廷也不得不要主動安撫和招降,乃至許之以開府建牙的高度了麼。這一切就像是做夢一樣的,離奇的讓她幾乎有些不敢相信。

但是更加離奇的那人所號稱為天下人請命的主張和追求,明明看起來是荒誕不羈、幾乎不可能的理念;卻是在一步步篳路藍縷的努力,和諸多化腐朽為神奇的手段當中,被他正在堅決而緩慢得逐漸實現著。

現如今,他不但在短時之內就在另外站穩了腳跟,還發兵出嶺打入到湖南、江西之地去捷報頻傳。這無疑讓原本很多對此持有堅定反對態度或是深不以為然,乃至暗中譏嘲不斷的人,由此變得愈發悲傷而又絕望、動搖起來。

其中就包括了她名義上的姐姐,以及已經不復當初骷髏精模樣,而變得有些豐潤勻稱起來的白晶晶。只見刺客她滿臉俱是愁容慘淡的喃聲道。

“朝廷,朝廷。。怎麼可以荒唐如斯,連他這般誓要犯亂天下的大逆之賊也要招撫麼。。朝堂之上一定是有奸人、佞臣作祟。。”

“只是奸佞當道麼。。”

小菖蒲卻是幽然的嘆了口氣。

從她自小就聽過父兄們反復強調過這類似的字眼;然而朝堂上的宰臣換了一位又一位,大臣們被賜死和貶斥、流放了一批又一批;但她所認識那些人口中的國家局面,卻是依舊每況愈下而愈發不堪起來。

這不由讓她想到了那個人口中的“體制問題”,難道如今大唐內外煎迫的格局已經到了變無可變,而只能經由外力來徹底顛覆和改變的程度了麼。

“所以他看不上這安南經略之位,也不甚稀奇。。以他如今所佔據的勢力,自然是所求更大了”

然後,就見“阿姐”白晶晶又自言自語的道。

“自開中以來,各地藩帥、軍將日益驕橫,朝廷被迫追認和安撫的事情還算少麼。。他也只不過是個奇貨可居、待價而沽的功利之徒而已。。”

“婉兒,”

說到這裡,她似乎在某種充滿犧牲與悲嗆的莫名情緒中,重新變得堅定起來而目光灼灼的看著小菖蒲道。

“我輩雖然身為女流但也誓要不惜此身,將此撩匡扶國朝的正道上來,最不濟也不能讓他繼續與朝廷為患了。。”

“阿姐,你。。”

小菖蒲頓時驚訝了一下,然後霎那間就臉色變得緋紅了起來。

。。。。。。。。。

而與此同時的江陵城中,比朝廷招安的中使訊息更晚一步抵達的,則是黃巢的大將軍府從江西方面,穿過許多官軍和土團控制區抵達嶺內,又轉發過來的任命書兼告令。

其中委任王蟠為大將軍府後軍使兼廣州鎮守使;又委任周淮安為嶺東統領,統轄左四、右一、後二等三翼率將;柴平為嶺西副統領,以統轄桂管、扈管境內的。而其他手下各位將領,也各有升遷和委任。

然後就是遵從大將軍府令,命三位新任命的大將各率所部,自韶關、連州、桂州等地北出江西,以為大軍策應云云,

然而對於這種明顯出自某種十足朝廷官場的風格,暗中包藏禍心而實為異論相攪、分而化之的任命;周淮安就只能敬謝不敏,但也不便於公開表態而有所作為。因為無論他怎麼做都會影響到,新局和不久的太平內軍部心態和情緒,而有些得不償失的結果。

好在預先留下的的保險機制發揮了作用。就在對方進入韶關之後,相應的信使和相關文書,就已經被暗中扣下來;然後,再將相關的訊息緊急轉呈道湖南方面來。這樣,周淮安就可以繼續裝作不知情和毫無接觸的狀況,維持住眼下的局面和人心。

如今湖南、荊南境內的太平軍,已然再度擴張到了五萬人等,分駐在荊門、蒲圻、岳陽、龍陽、萍鄉、茶陵等地,一邊協助地方的圈地屯田和對豪族大戶的清算,一邊也是接著清理形形色色的山匪流寇土蠻,來進行有限的練兵。

只是其中除了收編而來又在改造(洗腦)當中的前義軍士卒之外,尚有大半數還是缺少訓練和臨陣經驗的新卒而已;需要相應的時間週期來熟悉和磨合,才能形成基本的戰鬥力。所以,倒也真的沒有多少餘力去關顧,黃巢所在義軍主力那邊的事情。

不過相應的情由在稍後時間裡,還是得對專程派人去信王蟠和柴平等人,稍加委婉和隱晦的解釋一二以取得相應的諒解和認同;這是對於同伴最起碼的信任和尊重的態度,也是一種潛在考驗過程。

至於,那種傳統苦情虐心小說套路裡的,自認為我是為你好,就可以用堆加的謊言把人隱瞞到死的做法;或是讓人隨便亂猜就是不肯告訴真相的態度;對於欲成大業的人而言卻是萬萬不可取的事情。

在上位者的成功之路當中,當然可以有陰私和見不得光大地方,但是在真正關鍵的地方,卻是不能靠事事上的隱瞞和欺騙,來維持自己的權威和信譽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其他的好消息。比如因為打通了道州的重要節點——零陵城之後,正在連州和郴州坐鎮的柴平那邊傳來一份新的報告;

一方面,是當地礦場的生產恢復和相應的村社改造,已經大致完成的七七八八;而透過從當地的莫徭蠻中獲取勞力來填充礦坑的需要,太平軍也可以逐步從當地抽調出更多的兵力和人手來了。

因此,由霍存率領一支兩營駐隊兵押送下,四千多名山民和礦工為主組成的五個補充營,正在北上趕赴江陵而來,準備加入到當地戍防的序列當中去。

另一方面,則是早前關於南禪祖庭寶林寺為首的南下請願事件或者說是鬧劇,也隨著帶頭的義信老和尚的屈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完全進入了收尾階段。

而廣州城內的經院和僧學院建立起來之後,更是堵上了許多潛在信眾的悠悠之口,而被視為佛門另一種層面上精神勝利法式的成果。

(當然了,在中修行的僧人除了例行的修行功課之外,還要定期到講習所裡去兼職教師,講授諸如文學、道德、醫藥、曆法、天文、營造等多門學問的基礎和常識。也可以自欺欺人算是變相擴大了影響和威望。)

在這個長達數月的清理和整頓過程當中,除了韶關駐軍出兵收復曹溪之畔的寶林寺過程中,斬殺了至少數百盤踞其中“假扮僧人”的賊寇,外加為了減少損失還燒了兩處僧院之外之外;其他剿滅僧亂的零星戰鬥可以說是乏善可陳了。

大多數時候就是按照城外抓獲那些賊黨所拷問出來的內情,按圖索驥的一個個找上門去秋後算賬和清洗相關人等,再透過嚴刑拷問順藤摸瓜,把地方上有所牽連的頭望、體面人家,給逐一起獲和抄拿出來。

雖然其中很有些負隅頑抗的亡命、豪傑、遊俠之屬,也不乏自備武裝做困獸鬥的彪悍僧徒;但是面對整好以暇結陣以對包抄合圍的軍隊,也不過是螳臂當車式挨上幾輪箭雨覆蓋和洗地,轉眼就被撲滅的熒惑之光而已。

最終,由此被牽連和查抄出來的大小叢林(官方認定寺廟)達到了四十六所,各色蘭若(非認定的野廟)大小六十一所;另有伽藍堂(私設的禮佛和供奉場所)一百七十多處。所獲財帛寶貨折價約七萬緡有餘,才外還有大量的糧食等物資尚未完成計數。

但是最大的收穫卻是名正言順的抄沒這些寺產,所獲得土地和人口的進益。大約已經清丈出一千多頃的各色田地和附產山林來,再加上原本勞作在這些土地上的佛圖戶(供廟)和僧祗戶(養僧),再加上開藉的“釋奴婢”,一下子就增加了約莫三四千戶的賦稅人口了;幾乎比得上一個上等縣的規模。

但是,相比會昌年間武宗滅佛的收益又是小兒科了:“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這還是在許多地方上執行過程中打了折扣,甚至根本不予執行(比如互通聲氣的河北三鎮)的結果。

要知道嶺南一向是朝廷在南方政權執行力的末稍,也是會昌滅佛當中倖存下來最多的地方。連帶把蘿蔔出泥被查處的道館也有十七處,不過規模上就遠要小的多了。

雖唐代李氏尊崇道教,唐武宗亦曾一度廢佛,廣州著名的佛寺乾明法性寺被改為西雲道宮,但嶺南地區的道教並沒有因此而興盛;反而處處被海外傳入的佛門壓過一頭。整個有唐一代,除了個號羅浮山人的惠州道士軒轅集,接著滅佛的東風一度為當朝統治者賞識之外,就再沒有出過像樣的人物了。

嶺南之地的很多道觀前身,根本就是某個道士結廬修行的場所演變而來的,也根本沒有佛門這種可以乘人心靈空虛而入,以度化世人的旗號和佛系心靈雞湯,在亂世和盛世都有機會病毒繁殖式的大爆發起來。

可以說這些道家中人大多數更像是後世的宅男典範,也只在某個興趣愛好的小圈子裡活躍;以避世修行、辟穀煉丹為名關起門來之後,就基本可以一口氣宅到地老天荒去;因此大多數時候也根本沒法聞諸於世。

此次被查處的理由也不過是其中藏汙納垢的緣故,卻夠不上武裝作亂和為禍地方的標準;就連用來供養的產業也是少得可憐;所以這些廣州境內掛羊頭賣狗肉的道觀,都是以女冠同修為由頭所進行某種“環保無公害”無煙特種產業,以滿足有錢人和士人階層的特殊口味和癖好。

要是這樣的半掩門子話倒也沒有什麼,但是這些道觀卻又同時多少牽扯上人口販賣的勾當,而成為產業下游、中轉地和臨時藏匿所;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一貫是義軍嚴厲宣傳禁絕和打擊的物件,所以就被徹底取締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不管怎麼說,留守司經過這段時間清理整頓所獲,再加上置換和圈並;在珠江流域的外圍又增加了十三個全新的屯田所。就連其中人口和勞力都是現成的,來自這些寺產土地上附帶的佃戶還有異地安置的“釋奴婢”等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