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唐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

而作為特派使者數度奔走往來長安城南北之間的內軍容使林巖,帶著最新的回覆穿過一條條大街的時候,果不其然看到了隨著吹響起來的號子聲和搖動的旗語,那些太平軍所屬的旗幟最終還是在皇城大內以南,相隔一坊之地緩緩的停駐了下來。

然後,他們又就此轉為戒備嚴整的守勢,而在一片令人驚怖亦然的靜默當中,等待著後續的命令所在來;因此林巖根本毫不懷疑他們早已經做好了任何準備,只要一聲令下就能重新兵臨大內,就像是之前被從三大內相繼擊敗、驅逐出去的官軍一般。

然而當林巖越過太平軍的陣線,而重歸到數只大齊軍馬所維持的陣線當中時,卻又見到的是另一番局面。緊張、惶惑、驚懼和茫然不知所措的神態和情緒,幾乎毫無掩飾的交雜在這些大齊將士的面容之上。甚至還有那麼一絲的慶幸使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顯然,哪怕那些大齊功勳和棟樑們,在黃王面前恨不得馬上與之勢不兩立的當場決裂和翻臉,或是興誓旦旦的宣稱不惜拼得你死我活也要將這筆帳討還回來。但顯然底下大多數士卒們卻還沒有做好與之開戰和敵對的心理準備;或者說據他所知,至少最近一段時間之內都是不能可能的事情。

其中一方面,因為黃王大軍在轉戰的時候丟下大部分輜重急行軍的緣故;所以回城之後大夥兒都需要與太平軍所控制南方光大之地保持著後續交易渠道,來獲得相應休養生息所需的糧草物用,直到重新掌握全部京畿道內的局面。

另一方面完全是因為這件突發騷變所導致的潺弱和空虛,駐防城中的幾隻軍序駐地幾乎因此空了一大半出來,甚至只有不足三四成的在營率。因此,這些能夠擺到明面上與之保持對峙的,已經是除了黃王護衛之外,全部可以調集起來的力量和人手了。

因此,在他們表面陣容鼎盛的後方駐地裡已然是空蕩蕩的很。所以眼下所面對的困境是,打又打不得也未必打得贏,但是明面上退讓又不能退讓,不然最基本的人望和心氣兒就要因此散不可收了。於是呼,只能苦了他這個奔走往來,代為上層人物居中斡旋的信使了。

所以,林巖不知道是該感謝太平軍快刀斬亂麻的狠絕處置手段,讓原本迴歸之後有些渙散和鬆懈的人心,不得不重聚在了黃王身邊以求存自保。還是要學著其他關係人等那樣好好的憤恨咒罵上一番,因為這場席捲全城的騷變,而導致進大齊新朝一步虛弱和嚴重危機的那個根源所在。

而既然太平軍那位大都督已然響應了曹皇后所請,終於停下來的城中最後的軍事壓制行動。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如何竭盡全力的止損和挽回了。至少透過各部反饋回來的大致逃歸數目,在太平軍已經控制的城區大部當中,大概還有一兩萬參與作亂的士卒陷沒在其中。

如果能夠將其中被俘的倖存部份給討要回來的話,無疑也是一大批足以感恩戴德的潛在助力。然而在這個問題上負責傳達訊息的林巖,就不免再度遇到了挫折。那位大都督對此的態度很堅決,所有參與人等必須受到相應的審訊和懲處,才能考慮後續的事情。

因此,林言背後所代表的另外一些人等,也不得不考慮退而求其次的,將自己親近熟悉的人等給託請干係先行解救回來。畢竟,這件事情實在鬧得太大,因此大齊新朝上下幾乎莫不有所牽連,許多人的親屬故舊或是子侄輩都難免捲入其中。

要是放在大齊朝廷的任何一個人身上,想要從中理清楚個是非曲直也是難以想象,只會淪為千夫所指、眾矢之的的下場。然而偏偏卻是那位勢比人強的太平軍大都督的決意,這就不免讓人實在無法可想或是一籌莫展了。

林言如此回想著,一邊策馬穿過了一重重的宮闕,卻又在左銀臺門下見到個早已等候在此的身影,對著他躬身行禮道:

“大納言(侍中)有請內軍使前去敘話。。”

“那就帶路吧。。”

林言亦是毫無意外的擺擺手道:畢竟此時此刻的林言身上除了黃王賦予的使命之外,亦是同時肩負著大齊新朝內部好幾方的請託和代傳口信;在如今這般局面下也並不是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

半響之後,作為大齊已然變得殘缺不全的朝堂之中碩果僅存的文臣第一人,滿臉病容的侍中趙璋目送著重新前往後庭而去的林言,再度長長嘆出了一口氣來,然後對著屏風背後仿若是病友一般,只能躺靠在床榻上的前關內都轉運使,戶部侍郎劉塘道:

“此事依然是無可挽回了啊,你也可以早作決斷了啊。。”

“是啊,只是事到臨頭心中未嘗難以割捨啊,畢竟那麼多年走過來的緣故和情份了。。”

劉唐亦是苦笑道:而他變成如今這個模樣也未嘗與此不無干係。

雖然在黃王回城之後,參與主持過臨時朝堂的劉塘就斷然辭去所有官職和權位,就此大徹大悟的在城中廣教寺裡受戒出了家。然而事實證明就算他想要籍著避世出家來置身事外,過往的經歷最終還是會讓是非牽扯到他身上來。

就在發生舉城騷變的那個夜晚,伴隨著暮色籠罩下無所不在發聲的各種罪惡和慘劇,一夥“亂兵”也摸到了廣教寺裡來大砍亂殺還四下放火起來;留在寺中修行的十幾名僧徒全部遇害,躲進佛龕裡的劉塘也差點被煙火燻死。

因此當他被重新救活過來之後,就主動請命來到了主持皇城大內局面的趙璋身邊。

“雖然早知道會有這麼一日;但老夫卻總是抱有僥倖之理,或想能夠以一己之力居中彌合,令這一日來到不是那麼快。。現在總該是放下了!”

趙璋又自嘲式的笑了笑:

“如今所慮的唯有,聖上想要以此為契,重新凝聚上下之人心所附;只是人心之事素來莫測,莫如劍開雙刃,即能殺敵難道就不慮傷己麼?克己復禮又是何其難也,興許如城南的那位做法,才是堂堂正正的仁愛救濟之道吧”

“或許聖上別無所選了把。。”

劉唐沉思了下才又小心道:

“其實容我妄言一句,那邊未嘗沒有侍中的一席之地啊!又何苦。。”

“我當然曉得,可是老夫的本心卻是不虞再作馮婦了。。”

趙璋有些意興寡淡道:

“早年我也曾暗自捫心笑過師古兄的執愚不化,現在看來反倒是他才是明白這世間是非義利和大道所向的人物啊!反倒是我一心取巧奉進反而迷失了最初的義理和初心。但不管怎麼說,老夫還是黃王所信重的宰臣,大齊開朝的元勳,所以就請讓我這一點虛榮和體面,繼續執拗下去好了。。”

他言至於此,還是忍不住對著劉塘隱隱透露託孤之意到;

“但無論如何,此番之後若有些子弟故舊得以倖免,都要託你日後照看一二了。。”

畢竟,自從他得知了身為黃王之下第一人的尚書令尚讓,居然籍著進攻山南西道的機會就此一去不歸之後;就亦然明白在如此的人心分化,卻未嘗受到約束和懲戒的後果,曾經喧赫一時的大齊新朝就再也難掩頹勢使然了。

至於他這個朝廷政事堂的執領宰相就更可笑了;在眼下的局勢當中,莫說是堂貼不及京畿以外,甚至就連大內承天門都出不了、行不通的。也勿怪他要早早為自己身後之事準備和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