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7章 完顏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7章 完顏亮

遊湖一天,回到武學齋舍的楊叢義有些疲憊。

不是身體疲憊,而是心裡。

臨安城內城外享樂,並沒有不同,也許城外更甚。畫舫酒肆,鶯歌燕舞,真似一個太平盛世。

湯鷽洗漱一番,躺在床上,忽道:“楊兄,今天遊湖,十分暢快,聽那些才子吟詩作對,我也作了一首詩,念給你聽聽,幫我看看好不好。”

楊叢義笑道:“湯兄還會作詩,這是想去考經科狀元嗎?”

湯鷽道:“楊兄休要取笑。我作詩,也只是有感而發,先幫我看看。”

楊叢義道:“好啊,我聽著。”

湯鷽道:“做得不好,不要取笑我。”

楊叢義笑道:“放心,這齋舍就你我兩人,得罪了你,你搬出去,我豈不是要獨守空房。趕緊念來聽聽。”

湯鷽念道:“輕輕楊柳隨風起,嚶嚶燕兒啄春泥。娘子回首郎君笑,陽春三月西湖西。”

唸完詩,見楊叢義不說話,湯鷽道:“楊兄,你覺得我這首詩如何?”

楊叢義打趣道:“詩是不錯,都能畫成一幅畫了。不過你是武學生啊,湯兄。你這個安逸的想法,都快趕上太學生了。”

湯鷽道:“現在天下太平,又不打仗,太學生、武學生不都一樣。你遊湖一天,就沒點想法,沒寫首詩?”

楊叢義回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想起來這首詩,就隨口吟出來。

湯鷽聽後久久不語,良久之後才道:“楊兄心境高遠,我不能及。”

楊叢義笑道:“隨便吟首詩而已,這是我在別處看來的,有感而發而已。”

湯鷽起身道:“不,同樣是遊湖,我想的是如何安穩,而楊兄想的卻是家國大事。楊兄志存高遠,小弟佩服。”

楊叢義笑道:“你我本來就不同,你是鄉紳出身,家大業大,將來是要繼承家業,自然要求安穩,以傳後世。我窮苦出生,不想家國大事,拼一次掙得功名,如何在世上立足呢?你我身世不同,能同在武學求學,又同居一室,已是我緣分不淺了,再求心境相同,那我遠不及你,可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湯鷽看著楊叢義,十分認真的說道:“楊兄說笑了,你有這等志向,誰敢看低了你。”

楊叢義笑笑:“好了,早些休息吧。明天還要早起。”

湯鷽見楊叢義吹燈躺下,欲言又止,也吹滅燈火,躺下休息。

第二日照例,楊叢義跟湯鷽早早來到講武堂背書學習。

“你們知道昨天金國來的那個使節是誰嗎?真是威風八面啊。”快到上課時間,其他武學生先後進了講武堂,趁著先生沒來,先開始聊天。

“我也看到了,在紀家橋那兒,那家夥年級不大,坐在一駕華麗的大馬車上,一手一個美人,唱著曲在大街上跑,真夠囂張的。”有武學生道。

“這還不算啥,據說在錢塘門外不下車,還把守城衛兵打的人仰馬翻,硬闖城門。到最後,還是殿前司指揮使親自給他牽馬進城的。真是羨慕,要將來我也能這樣,那可真實光宗耀祖了。”

“你是不想活了吧,敢說這種話。城門你去闖一個試試,不把你當場殺了,我跟你姓。”

“各位兄弟,我錯了,別亂傳啊,我只是開個玩笑。讓我爹知道非扒我皮不可。”說羨慕的學生,自知失言,趕緊認錯。

“他們闖錢塘門我不知道,但在御街上搶民女,我可是親眼所見,真是囂張,可把我氣的夠嗆,肺都要給我氣炸了。你們是不知道,當時那小娘子哭的有多悽慘,多讓人心疼。”又有其他學生說道。

“吃了豹子膽了,敢在御街上搶人,那你上去幫忙沒有?”

“我倒是想,可他們幾十個護衛,我怎麼上。”

“平常你不是牛氣哄哄的,一個打幾十個嗎,怎麼眼看小娘子遇難,這個時候不上了?”

“你說的好聽,他們那麼多人,你敢上?”

“在臨安城怕什麼,要是我遇到,上去就幹他,打的他不敢來臨安。”

“你就吹吧,讓你遇到,你一樣躲在後邊不敢動。”

“你不知道我爹幹什麼的?我會怕幾個金狗,開玩笑。”

“你爹大,還是秦相爺大?”

“你這麼問就是抬槓。秦相爺是當朝宰相,誰能比的上。”

“那不就結了。你們知道秦相爺是怎麼迎接這些金國使節嗎?從北門餘杭門,一路走到保和坊,見到那金國使節,三丈之外就下了轎,走過去行禮問好,而那使節還左擁右抱坐在車上呢。”

“秦相爺可是當朝宰相啊,如此禮遇那個毛頭小子?”

“先不說秦相爺,就說金國使節搶民女的事,我沒出頭,那是已經有人出頭了,有個道人當場就打掉了六個金國衛士的馬鞭,正要跟侍衛統領打,把那小娘子救回來,你們猜怎麼著?”

“別賣關子,趕緊說。”

“結果禁軍就來了,二話不說,直接把那道人抓了。”

“這還有王法嗎,不抓搶人的,倒要抓救人的!”

“人家依的就是王法,臨安城內不準當街鬥毆,抓那道人依的就是王法。”

“那搶人的金狗呢,為什麼不抓?”

“金國人那是使節,人家是金國人,我們的王法怎麼管人家。”

“以前有金國使節來,我也遠遠的見到過,他們根本就不會私自上街,規規矩矩的,這次怎麼就這麼囂張,又是闖城門,又是搶民女的。”

“那是因為之前的使節跟昨天這個沒法比,這個使節名叫完顏亮,他爹是金國前太師完顏宗幹,是金國開國皇帝的庶長子,他是金國開國皇帝的庶長孫,而金國現在的皇帝是金國開國皇帝的嫡長孫,你們說說,這等身份能一樣嗎?”

“難怪這麼囂張跋扈,原來是金國皇族。”眾人驚嘆不已。

“這個完顏亮還是燕京留守呢,手握十幾萬大軍。秦相爺敢不親自相迎?”

楊叢義坐在前邊聽的心驚,完顏亮,錢塘門,莫非昨天遊西湖,在錢塘門外遇到的就是完顏亮嗎?幾年後他就是要做皇帝的人了,冒險來臨安幹嘛?記得他是弒君篡位,之後遷都燕京,而後南下攻宋,後來在採石磯被虞允文打敗,身死瓜洲渡,在他死後宋金還有大戰,而打破和平的就是完顏亮南下攻宋,楊叢義預想的撈戰功掙功名的機會就在宋金大戰之時。

作為位高權重的皇族,他這個時候來臨安做什麼,不怕被扣留?

他當然不怕,有秦檜這個大宋主和派宰相在,誰敢扣留他,誰就是跟秦檜過不去,跟秦檜過不去的人,全都丟職罷官了。

楊叢義想到了陳大人說過的主和派與主戰派,現在是主和派的天下,完顏亮到臨安來絕對不會有危險,秦檜不允許,趙構也不會允許,否則惹毛了金國,完顏兀朮直接把宋欽宗趙桓拉到汴京做皇帝,到那時南宋指日可破,趙構的皇位就坐不穩。

兩國大戰十幾年,全都元氣大傷,金國屢次南下,都沒討到多少便宜,國內也是民生凋敝,後方想來也不安穩。據傳當初宋金議和時,完顏兀朮要求宋廷除去岳飛,因為岳飛相較宋國其他統帥實在太年輕了,兀朮作為金軍靈魂,最高明的統帥都不能打敗岳飛,讓他非常忌憚,而岳飛又極力主張北伐,不除掉岳飛議和不能長久,一旦兀朮身死,宋金戰爭再啟,金國沒人是他的對手。宋金雙方合力除掉岳飛,就是為了實現真正的和平,使雙方都能休養生息。

所以這議和盟約既是大宋需要的,也是金國需要的,沒人敢輕易破壞,特別是大宋,宋欽宗活著,趙構就不敢對金國怎麼樣。

楊叢義記得宋欽宗應該在北方活到了五六十歲,靖康之亂時,宋欽宗不到三十歲,算來他差不多還能活十年,他活著的十年內,趙構絕對不敢提北伐中原。

等大宋和金國的權貴們都習慣了安穩的生活,雙方就沒人敢輕易打破和議盟約,和平就會繼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統軍出身的完顏亮是個不甘寂寞人,他會想辦法打破和議盟約的,也正因為他破壞了宋金和議盟約,所以他最後才會被保守派殺死在軍中。

然而這些現在跟楊叢義無關,他只需要等待完顏亮篡位,然後率軍南下。他要做的就是爭取在十年內做到統制的位置,有獨自領軍的機會,不然等完顏亮南下,都根本就掙不到戰功,得不到想要的功名。

在臨安呆了半年,他已經放棄了從經科入仕的企圖,如陳大人所說,每次科舉中試的人實在太多了,還有好多太學生,一晉級上捨生直接就授官了,但沒有背景的低階文官,也許做一輩子都還是低階文官。

而武官就不一樣,不靠背景,只要機會來了,十年就能到達頂點,就像岳飛。現在他把自己的前途都壓在武科一途了,也是因為這個,他才刻苦學習兵法,每日練功不輟。

總之,現在是和平的,他還有十多年時間刷戰功,升到統制的位置。當下他只需要在武學努力學習兵法謀略,好好表現,爭取早日授官,或參加科舉,其他的事暫時跟他沒有關係。

“不要當眾議論執宰大臣。”黃忱不知何時來了,聽到武學生們高聲議論挖苦秦檜,當即出言制止。

見學生們乖乖的閉嘴,黃忱道:“好了,開始上課。今天學習虎韜,疾戰。”

隨即高聲誦讀:“武王問太公曰:‘敵人圍我,斷我前後,絕我糧道,為之奈何?’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則勝,徐用之則敗。如此者,為四武衝陳,以武車驍騎,驚亂其軍,而疾擊之,可以橫行。’武王曰:‘若已出圍地,欲因以為勝,為之奈何?’太公曰:‘左軍疾左,右軍疾右,無與敵人爭道。中軍迭前迭後,敵人員眾,其將可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