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0章 紙上談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0章 紙上談兵

當晚一桌山珍海味,酒足飯飽之後,楊叢義、湯鷽二人被送回武學。

回到齋舍,楊叢義興奮異常,點上燈燭,想與湯鷽徹夜暢談一番。

但湯鷽喝了兩杯酒,早已暈暈乎乎,完全不顧他在說什麼,直接躺下就睡了。

楊叢義無奈躺下,亮著燈燭,腦子裡翻江倒海。辯議,今天的這番機緣,就是源於那場辯議嗎?當時不過是作為武學生實在看不過去,上場隨意論了一番,就被有心人聽去了嗎?

那天圍觀辯議的人有很多,大部分是太學生,但像他這樣過去看熱鬧的也不在少數,保不準裡面就有官員,或者說是朝廷的暗探,畢竟太學不是一般的地方,這裡的學生將來都是要走上仕途,為官一方的,他們此時是怎麼說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將來就有可能怎麼做,朝堂上歷來就有派別之分,相互打壓,再正常不過,不是一路人,最好就不給他進入仕途的機會,太學生的辯論,是發表個人見解,也同樣會傳達出他們的立場,比如最後那場,秦淼、沈縉建議清丈田畝,誰知道他們將來為官,會不會提議清丈田畝?這就是一個不*,沒人會希望這樣的人進入官場,畢竟位高權重的人,更會考慮他們的利益。

因此,太學辯論沒外人關注是不可能的。如此一來,那天太學辯論傳出去,也很正常。

打了幾十年仗,北宋汴京積累百年的財富又被金人搶走,南宋之前就一直打仗,定都臨安時日不長,什麼都要重建,樣樣都要花錢,一次能得錢千萬貫的回易,自然會引起當權者注意,成不成都會去試一試。但這等大買賣,為什麼會找他們來做,楊叢義不是很明白。

而那個黃大人的身份也不是很清晰,從他衣著談吐看,並不像是盛氣凌人的官僚,但能隨意支配三百萬貫的人,地位必然不低,況且還能安排武學公試,擔保授官,這一切都不是一般可以做到的。但關於回易之事,他居然全部放手,三百萬貫銀錢,隨意讓他們去支配,而他自己只看結果,這就有些不可思議。

要麼是身份所礙,不方便出面做這些事情,要麼就是回易之事一竅不通。封建社會,士農工商,回易屬商,商人地位低下,當官的自然不能自降身份去做這些事情,但為官有一定資歷的,誰沒有自己的勢力,沒有親朋故舊,雖不能自降身份經商,完全可以讓親朋代勞。

但這次三百萬貫回易,是朝廷的行為,接受任務的官員,完全不用有什麼自降身份的顧慮,而黃大人直接把三百萬的生意交給他們,還以官職相誘,這就說明黃大人很可能不懂回易,所以才更重視結果,他要的是錢,要的是儘早出海,儘早賺錢回來。如果真是這樣,他們前期籌建船隊的工作,會面臨兩個極端,要麼黃大人指手劃腳、溝通不暢,浪費時間,要麼他什麼都不管,當個甩手的掌櫃。

這兩個極端,實在要選,楊叢義寧願黃大人什麼都不管,只要協調給他們人,給他們錢。

具體怎麼弄,明天還得跟湯鷽好好聊聊,做個計劃再說,後世資訊發達,他雖沒做過生意,國際貿易是怎麼回事,都還是多少瞭解一些。

一覺醒來,大年初一,紹興十八年。

湯鷽一覺酒醒,想起昨晚授官的承諾,很是興奮,各自練了半個時辰的劍術槍術之後便罷手,回房討論回易之事。

“楊兄,遠洋回易我們都沒做過,需得找懂行的人,我改天回趟家,找些關係請到做過回易的人。”

“湯兄,這樣,我們先做一個大致的計劃和分工。黃大人說,籌建船隊之事交給我們了,我們就得做好全權負責的準備。”

“你有什麼想法?”

“組建遠洋船隊,分三大塊,一是得有數量足夠並且可靠的大船,二是得有裝滿五十艘船的商品物資,三是得有數量足夠的各種人才人力。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人來做,再把人分成三類,一是回易人才,二是武裝力量,三是遠洋舵手、水手勞力。”

“這麼一分,事情就清朗很多了,我家是做藥材生意的,回易人才我負責。”

“湯兄,可不止回易人才。我們來分下工吧,你負責回易人才的招募,負責五十艘船的商品物資採購,我負責武裝人員、遠洋舵手、水手勞力的招募管理,負責五十艘海船建造,負責遠洋生活物資採購。你看如何?”

“楊兄安排的很好,只是事情依然龐雜,如果要年內出海,時間怕是不夠,五十艘船的物資,從全國各地採購來,不知要花費多長時間。沿海最大的港口在泉州,離我家不是很遠,但要把物資全都運過去,難度太大了。況且也不可能在年內造出五十艘大船吧。”

“湯兄說的是,船為首要,我會先去監造海船。至於物資採購運輸,我覺得可以充分利用水運,在長江兩岸設定幾個物資採購集散地,長江流域各路物資可以集中,然後從水路運到泉州,兩浙地區也先就近儲存,等船建好,再運往泉州,或直接開船過來裝運,兩廣地區的商品物資,集中到廣州,船隊南下時,留空船去裝運。這樣能不能解決問題?”

“這也是辦法,只是物資管理上難度不小,需得可靠的人手,不然物資丟失難以避免。”

“可以規範流程,如果在集散地交貨,貨款分兩次付清,交貨時付一半,到泉州港裝船時再付另一半,交貨時付款收據一式三份,賣家一份,採購負責人一份,你留一份,等裝船時,三方核對賬目,賬目出入較大的,採購負責人和賣家交官府查辦。如果賣家自己把貨物運到泉州港裝船,可以一次性付清貨款,採購價也可以適當提高一些,鼓勵賣家自己運送。”

“楊兄方法不少啊,你也可以做回易了。”

“都是紙上談兵,不知實際做起來會怎麼樣。財權就交給你了,能採購到多少商品物資就看你的。”

“你覺得除了絲綢茶葉瓷器,我還應該採購些什麼?”

“除了這三樣,一切東方獨有的東西都可以採購一些,團扇、摺扇、筆墨紙硯、竹蓆、樂器等,生活娛樂相關的行,但是書籍禁止採購。”

“為什麼呢?”

“華夏文化博大精深,書籍裡藏有很多我們還沒有重視起來的東西,一旦外傳,被異族窺視,對我們很不利,因此書籍不外傳,其他娛樂、生活用品,盡可採購。”

“楊兄深謀遠慮,我不及。”

“先不說這些了,我們還是想想怎麼完成工作,各自羅列一下,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吧,要想年內出海,時間緊迫,不得不早做準備,等授官敕書一到,我們估計就得分頭行動。”

接下來的三天,大年初一、初二、初三,楊叢義、湯鷽二人閉門不出,在武學裡潛心探討、編制船隊組建和物資採購管理計劃,臨安城裡的熱鬧喧囂,絲毫沒有打擾到他們。

三天裡,他們做了儘可能詳盡的計劃,採購多少東西,花費多少銀錢,都在估算之內,等有具體的數據資料,計劃便能更詳盡。

這幾天裡,楊叢義教會了湯鷽乘法和除法,這些湯鷽之前從未學習過的東西,幸好他比較聰明,學起來特別快,沒有花費太多時間,不然楊叢義會對他信心大失,乘除法都不會,怎麼算的清楚賬,管得好錢。

正月初三下午,黃琦帶著敕書和官服,親自來到武學,在齋舍內找到楊叢義和湯鷽。

黃琦拿出敕書直接交給二人,然後笑道:“楊叢義授承節郎,權任回易督造副使,湯鷽授承信郎,權任回易督造副使,恭喜二位。”

楊叢義、湯鷽接過敕書,想皇宮所在深深一拜謝恩。隨後,向黃琦謝道:“多謝黃大人賞識。”

黃琦笑道:“二位既已授官授職,我們等便是同僚,回易之事還得通力協作,早日成行才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叢義笑道:“黃大人說的是,我們也希望能早日出海。這幾日我和湯兄做了計劃,請黃大人看看吧。”

黃琦笑道:“好好好,沒想到二位已經開始動手,黃某多慮了。”

楊叢義、湯鷽拿出做好的計劃,鋪在桌上,三人一起察看,黃大人粗略一看,簡單問了幾句,便道:“二位如此實心用事,這次回易有二位相助必能成行,滿載而歸。”

楊叢義道:“黃大人過獎了,都是份內之事。”

黃琦忽喊一聲:“抬進來。”

就見屋外抬進來兩個箱子,放在地上明顯能感覺到地上一震。

黃琦隨即將箱子開啟,只見箱子裝的是白花花的銀錠子。

“這是五千兩白銀,可換錢一萬貫,作為二位回易督造副使的公使錢,二位副使可隨著支配。造船、招募、採購物資的費用,可照例列支。住在武學,進出多有不便,我在保民坊租下一個院子,已經清理乾淨,作為回易督造處公辦之所,二位可即刻搬過去,以後有事也方便聯絡。”黃琦細細說道。

黃大人都想的這麼周到了,楊叢義與湯鷽只有感謝的份。

留下地址和鑰匙,交代完之後,黃琦匆匆離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