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6章 返回泉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6章 返回泉州

隨後二人回到房間,店家找來筆墨,寫下一紙轉讓奴僕的契約,各自簽名,又按了手印。

付了錢款後,契約一人一份。

交割十分順利,前後不到一刻鍾。

二人回到樓下大廳,只聽店家道:“葛三仔,從今往後,你就是這位楊爺的人了,跟我再無瓜葛,走吧。”

葛三仔懵懵懂懂,問道:“我去哪兒?”

店家道:“你跟這位楊爺走就是了,我管你去哪兒。”說完就向楊叢義笑道:“楊爺,人交給你了, 我們人錢兩清,以後怎麼樣,我就管不著了。”

“楊某明白,多謝店家了。”楊叢義抬手向店家道謝,然後才道:“葛三仔,跟我走吧,以後就跟著我了。”

說完,抬手向店家招呼一聲,抬步走出客棧。

葛三仔不是糊塗人,這時也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想來應該是店家把他轉賣給眼前這位楊爺。在哪不是一樣呢,反正都身上背的這些債,十輩子也還不清。他毫無留戀的跟在楊叢義身後,出了去客棧。

早有夥計牽來楊叢義的那匹馬,夥計見楊叢義出來,忙把手裡的韁繩遞過來,笑道:“馬已經餵飽了,客官好走。”

楊叢義道一聲:“有勞了。”卻沒有接韁繩,而是扭頭看了一樣身後的葛三仔。

葛三仔抬頭,看到楊叢義,又看到身前的馬匹,當即醒悟過來,在那牽馬夥計奇怪的眼神中,上前接過韁繩。

楊叢義信步在前,葛三仔牽馬在後,兩人都沒言語,出了客棧,走了很遠。

忽然楊叢義開口道:“葛三仔,看你是個出海的人才,我花了大價錢才把你買過來,以後跟著我,你可以繼續出海,做你的老本行。我馬上要回泉州,你家裡還有什麼人,給你半天時間安排。”

葛三仔沉默了一會兒才回道:“多謝楊爺,我爹孃都不在了,家裡沒人了。”

楊叢義道:“那也好,以後就安心跟著我,如果做事得力,十年之內,還你自由之身。”

“真的嗎?”葛三仔一聽這話,當即急促的問出聲來。

這急促的三個字裡充滿了驚喜與希望,他渴望這是真的,他想要自由,就像在海上一樣。

楊叢義停步轉身,看著葛三仔滿是期望的眼神,鄭重的許下承諾:“葛三仔,從今天開始,只要你跟著我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一滿十年就還你自由,說話算話,這是我說的。”

葛三仔看著楊叢義,這次聽得清清楚楚,當即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哭道:“多謝楊爺,小人以後一定會好好做事,報答楊爺!”

“好,希望你記住今天說的話。起來吧。”楊叢義說完轉身就走。

葛三仔起身,抬起衣袖擦了眼淚,牽馬跟上去,落在楊叢義身後三步。

“楊爺,我們這是去哪兒?”走了好一段距離,葛三仔忽然開口。

“給你買匹馬,我們即刻返回泉州。”楊叢義頭也沒回。

這次可是花了大價錢,並且花的自己的錢,現在想來就有些肉疼。不過也沒辦法,用朝廷的錢把葛三仔買出來肯定不行,但為船隊下南洋西洋考慮,他又不能隨便就放棄這個人,最後只能自掏腰包。

一早,楊叢義帶著葛三仔去馬市,挑選一番,買了一匹耐力較好的馬之後,二人當天上午便催馬離開廣州,一路北返泉州。

楊叢義二人一路不耽擱,七月初十終於返回泉州。

在客棧住下,稍作休息之後,楊叢義帶著葛三仔先來到泉州造船廠,察看海船建造進度。

雖是七月炎熱的夏季,船廠裡的工匠們卻不避酷暑,大汗淋漓的忙碌。整個船廠比上個月來時,繁忙了許多,工匠也多了不少。

費大人不在船廠,有事自然是找老吏。

老史雖然也是滿頭大汗,但面色很好,精神氣很旺。

“大人,我們已經建好了四十艘海船,另有二十艘在建,十幾艘舊船在檢查修補,估計在九月中旬左右就能全部造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等楊叢義繼續問,老吏又道:“十艘戰船也在建造,進度也近半了,中秋之前肯定能建好。那艘四千料大船麻煩一些,雖然我們年初就找來了之前建造‘神舟’的圖紙,但在建造中還是遇到一些麻煩,進度稍微慢一些,大船估計要在十月才能建好。”

“是什麼麻煩?”楊叢義聽這話就有的擔心了,若是他們不熟練,建造出來的大船到了海上不安全,那就是天大的麻煩。

老吏回道:“大船空間太大,內部結構太複雜,建造一艘大船的難度比建造十艘小船都難,配件太多,內部拼接安裝十分麻煩。”

“有沒有安全隱患?”楊叢義有些顧慮。

老吏趕緊搖頭擺手,回道:“那倒沒有,龍骨我們採用的是合抱大木,然後用特殊手法進行拼接,船長二十一丈九尺,這種大船在海上就跟在地上不一樣,不一般的風浪不受影響,大風大浪也只能讓它晃一晃,關鍵部位的船板都是一尺厚,有些特殊部位更厚,只要不是風帆全開,順風撞礁石,一般的碰撞不會有任何事,撞不壞。所以大船在海上的安全問題,大人盡可放心,擔保無事。”

這麼一說,楊叢義就放心了,一尺厚的船板,確實沒有什麼東西能撞破,除非故意往礁石上撞,這艘船要是建好,那肯定無比雄偉,長二十多丈,那在海上真可稱得上的是龐然大物,要比這兩千料的海船大的多了。

透過老吏,楊叢義又瞭解到,現在船廠的工匠已經有一千四五百人,船廠也擴大了不少,很多人吃住都在船廠,天亮開始做工,一直做到天黑,有這些人在,完全能保證造船進度,基本不用太擔心。

他們一起去看了已經建好的海船,四十艘停靠在海邊的海船,一眼望去,黃橙橙一片,十分壯觀。造船廠外的海區快被沾滿,只留下一個進出的航道。

這些建好的船可以換個地方停靠了,該去找找市舶司的嚴大人,協調幾個專門用來停靠回易船隊的港口,到時候商賈把物資運來也好暫且存放,以後分類裝船。

楊叢義打算暫時留在泉州,先建立泉州回易督造處,在泉州就有時間隨時察看船廠造船進度,是以,在船廠轉了一圈之後,就告別老吏,離開船廠回到住處。

葛三仔已經知道楊叢義的身份,所以對他也越來越尊敬。若不是楊叢義堅持,他連飯不敢跟楊叢義一起吃。

“爺,我們這是要弄多少船,剛才在船廠聽說的都有七八十艘,這麼大的船隊真要出海去南洋?”葛三仔憋了好久,還是忍不住問出來。

“對,不光要去南洋,還要去西洋,天竺要去,大食也要去,甚至還能去更西邊的羅馬。這次的船隊很大,估計會超過一百艘大船,南海、西洋的海路你熟吧。”

葛三仔回道:“我自己帶船去過三趟,還算比較熟悉,以前船從廣州出發,順風二十天左右就能穿過千里長沙,然後會進入萬里石塘,進入萬里石塘後小島暗礁很多,速度可以慢點,去了幾趟,也找出了一條比較安全的水道,到三佛齊國後,往西邊去還好,那邊好像是海灣,直接西行就能到天竺,不用沿著海邊繞行。”

接著又問道:“這麼大的船隊,去南洋西洋,速度要比去一艘船慢,一艘船出去一趟,回來一年就夠了,一百多艘船,至少得兩年,要是運氣不好錯過風季,花的時間更多。”

楊叢義道:“早一年還是晚一年,都沒有關係,關鍵是要安全。這次回易是否安全,關係到以後還要不要回易,如果這次船隊出去,再順利回來,以後出去的人會更多。我讓你跟我回來,就是看中你去過南洋和天竺,今年冬季如果能出海,你要跟著去。”

葛三仔道:“爺安排就是,你讓我去哪我就去哪,水路我熟,只要跟著我走,船隊肯定能安全出去,安全回來,不會遇到大風浪,也不會觸礁。”

“好,以後出了海好好做,自然有你的好處。”楊叢義笑道。

“爺就放心吧。海上我熟的很,保證不會有事。”

“船造好了四十艘,舵手和水手現在還一個沒有,等我找好落腳的地方,你替我招募一些。”

“是,爺。”

第二天,楊叢義找到市舶司嚴大人,跟他說協調港口的問題。

整個泉州灣有五六個港口,離泉州城近的幾個港口比較繁忙,舟來船往的也不方便,航道也不是特別寬。靠外海的秀塗港、蚶江港、石湖港,三港一北兩南,厄守泉州灣口,雖然離泉州城稍遠,較為偏僻,但水域開闊,船隻進出方便。

楊叢義與嚴大人協商之後,當即確定了這三個港口作為朝廷回易船隊的專用港口,其他商船一律不得在這三個港口停靠。

港口確定下來,楊叢義還得親自去看看具體位置和情況。

這次採購的物資很多,商賈運來的物資不可能直接從他們的船上搬上回易商船,也需要經過仔細檢查,然後才能交割,商賈的貨船一來,隨時檢查,隨時搬上回易商船交割,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回易督造處的人再多也忙不過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