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5章 人員協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5章 人員協調

之後的幾天,楊叢義帶著顧清塵上街置辦了幾身新衣裙,又買了些女孩使用的生活用品。

隨後,他又去戶部把從來沒有領取過的俸祿全部領取了,十個月的俸祿,除正俸和職錢外,還有其他各種補貼,具體是什麼補貼,楊叢義也不太清楚,總共給了二百七十多貫錢,對普通人家來說不算少,除了現錢外,還有些實物,讓去其他地方領取,楊叢義對臨安也不是很熟悉,等有時間再去領取。

拿到的俸祿直接就給了顧清塵,讓她收著。女孩子管理錢財家用是本性,天生就具有這種能力。

既然要與師哥相依為命,顧清塵也不推辭,很乾脆的就把錢收著。

她管錢之後,楊叢義一日三餐只能在家吃了,再也不能每天出去吃飯,畢竟飯館飯菜貴,不如在家吃划算,她很有持家的天賦。

這些天裡,楊叢義一次又一次催問回易船隊何時出發,黃大人總是回答朝廷正在討論,等正使確定下來就能出海。

在回易督造處,一邊等待訊息,一邊繼續招募。

郎中又招了二個,雲遊道人也招募到三人。

十一月初九,黃大人匆匆趕來,一進督造處的院子便大喊道:“好消息,好消息!”

楊叢義正在房中看書,突然聽到院中大叫好消息,急忙出來,一見黃大人便問道:“黃大人,可是出海日期確定了?”

“不,是朝廷終於把回易正使定下來了。今天找你來,就是跟你們商量確定出海日期。”黃大人十分興奮。

楊叢義聽到這個訊息同樣十分高興,這麼說來,很可能年內回易船隊就可以出海。

二人進屋之後不等坐下,楊叢義難以忍住激動的心情,立即便問:“黃大人,朝廷可是已經選定出海日子?”

黃大人坐下笑道:“對,昨天確定正使之後,司天監就選定了三個出海吉日,十一月二十一,十一月二十九,十二月十六。依你對回易督造的瞭解,回易船隊何時能出海,哪個吉日比較妥當?”

楊叢義想也不想,當即回道:“十一月不可能出海,時間根本來不及。把訊息送過去都要六七天,雖然所有物資應該已經全部到位,存放在泉州灣各港口,但全部物資要裝船至少要半個月時間。等物資裝完,臨出海錢還得將全部海船檢查一番,看看是否有物資短缺,這又需要幾天。最關鍵的是各位大人能不能在月底趕到泉州,如果不能,十一月二十九就不用考慮,直接選定十二月十六為好,時間充裕一些,也能做好充足準備。黃大人,你覺得如何?”

黃大人道:“我以為還是以十一月二十九這個日子來準備為好,先按這個出海日期準備,要是不行,再推遲到十二月十六。你擔心我們能不能趕去泉州,也在情理之中,但只要出海日期確定下來,也容不得在臨安拖延,誤了出海吉日,誰也擔待不起!”

楊叢義道:“還是大人思慮周全。既是如此,我立即把訊息送去泉州,讓湯副使馬上開始準備,將所有物資裝船,等大人一到泉州,便擇吉日出海。”

黃大人道:“楊副使先不急,吉日一旦確定,訊息自有朝廷派人日夜兼程送去,你去一趟泉州要八九天,朝廷快馬信使三四天就能到。如今回易正使已定,有些事情他估計要提前過問,我們需得好好計議一番,你暫且留在臨安,到時候我們一同去泉州。”

遞送訊息既有朝廷安排,那就不用他操心,當即回道:“聽大人安排就是。”

黃大人道:“我先把選定的出海吉日告訴朝廷和回易正使,等朝廷同意之後,自會派人將訊息送往泉州。你就在此安心等我的訊息,近兩日找你有事計議。”

楊叢義道:“是,那我就在此恭候大人的訊息。”

黃大人隨即就要起身離去,楊叢義突然想起回臨安還有事需要協調,趕緊出言攔住:“黃大人,我這兒還有事需要大人出面協調。”

“何事?”黃大人聽得這話又坐下。

楊叢義道:“是這樣,既然已經確定年內回易船隊出海,跟船的人手就需要一一配齊。其他人手已經都差不多了,現在唯獨還缺醫術精湛的郎中和得道高僧,希望大人能協調一二。”

黃大人微微一愣,這等人手完全可以自己招募,應該不需要他來協調。便問道:“如何協調?”

楊叢義道:“這次隨船人員估計要達到七八千人,遠遠超過預期,南洋氣候與大陸不同,又常年在海上,疾病難以避免,所以預計要配置郎中至少五十名,我們也招募了幾個月,從泉州招募到臨安,一共也才招募到十幾個,缺口極大,招募到的郎中醫術水平也是良莠不齊,我想太醫局裡的太醫個個醫術精湛高明,一個太醫能頂得上普通郎中四五個,是不是可以協調調撥一些,不然到了海上一旦發生大的病患,難以應付,那對整個回易船隊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黃大人一聽要調撥太醫,當即就準備搖頭,太醫是為皇家診治看病,偶爾會被官家委派給朝廷重臣診治,哪裡能調撥的出來?但又想到出海之後,南洋氣候與北方不同,又在海上遠離大陸,難免會水土不服,不舒服患病,若真有事,就靠街上找來的郎中,他還真不放心。出海本就有風險,再不做好該做的準備,一旦出了事,怪不了任何人。

猶豫一會兒,還是回道:“好,我盡力協調,看能不能調撥幾個。還有什麼得道高僧?要他們做什麼?”

楊叢義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們出海是去西洋,少則兩年,多則三五年,這麼多人都在狹小的海船上,遠離故國大陸,幾個月不下船,不下地,看一眼四處是海水,再看一眼還是海水,時間長了,人心思變,容易亂想,會出事端,我們帶些高僧同去,時時宣揚佛法,驅除心魔,讓船員時刻保持心態平穩,不出亂子,如此船隊才能安全出去,安全回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還有,我們這次採購了兩千多萬斤茶葉,數量太多,怎麼把它銷出去,也需要想些辦法。聽說得道高僧一般都精通茶道,由他們隨行,每到一國一地,便邀請當地達官顯貴同飲一次茶,那這茶葉就不是普通的茶葉了,能賣到什麼價位,還真是難以想象。

絲綢其實也是一樣,據我所知,絲綢在西方只有貴族穿戴,平民百姓見不到也買不到,我們這次採購絲綢錦緞四百多萬匹,數量巨大,若賣不出去那麼多,貴族就要趁機壓價。要是能從織錦院選一批手藝精巧的製衣工匠同行,每到一處,給當地的達官顯貴與他們的家眷送上精美的衣衫,四處宣揚一番,讓平民百姓也能看到東方絲綢錦緞縫製的精美衣衫,商賈富戶定然也會來交換購買,如此一來,我們能得到的利潤將不可估量。所以,要想安全出去,安全回來,又能賺回更多的錢,得道高僧和織錦院製衣工匠就不能少,一定得調派一些。”

楊叢義一口氣把要人的問題說的清楚,幾乎明確的告訴黃大人,要是沒有這些人,回易船隊出去能不能賺到錢,能不能安全回來,都是未知數。

總之一句話,太醫、高僧、製衣工匠都不能少,少一樣,這趟回易就要大打折扣,說不定就是白跑一趟。

高大人不做生意,聽完楊叢義這番話後,想了好一會兒,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和精髓。當初官家讓他負責回易,就是為了賺錢,充盈府庫,只要是有利於賺錢的,哪有不答應的道理。只聽他應道:“好,這些人我儘快找來。還有什麼人手需要協調?”

楊叢義道:“多謝大人幫忙解決難題,人手只要協調這些就夠了。還有宣威軍的事情,宣威軍已經練好,這次出海他們責任重大,整支船隊的安危都在他們手中,南洋西洋國家眾多,難免有些國家會設置障礙,阻擾大宋回易船隊,甚至可能會仗著地利攻擊回易船隻,搶奪我們的物資貨物。以防這種情況發生,宣威軍需要配備足夠打五場仗的軍資軍械,做好最壞的打算,等到真的危險來臨,我們才不會慌亂。除了常備軍械,宣威軍還要配備一些*武器,以便在危機時刻,震懾不尊禮法的宵小國家。”

不是他不去,而是就算他去費力解釋一番,也不一定能領取到多餘的軍資軍械。但高大人不一樣,他是宣威軍統領,又是官家近侍,他去協調領取更多的軍資軍械,甚至是*武器,自然要比楊叢義去容易的很多,也許就是一句話的事。

高大人點頭道:“好,這事也交給我來辦。還有嗎?”

楊叢義笑道:“沒了,就這些。要是太醫、高僧、製衣工匠和軍械都能協調好,這次回易定能賺回十倍利潤不止。”他怕說的太多,高大人忘記,趕緊再提一遍。

高大人笑道:“好,楊副使,你就在這兒等我訊息。”說完就起身離開,剛走幾步,又停下道:“對了,有時間的話你去武學一趟,武學還有些事等你處理。”

“好,這兩天有時間就去。”

楊叢義忍住激動的心情,一直將高大人送出院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