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0章 兵分兩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0章 兵分兩路

六天之後,船隊有驚無險到達瓊州。

船隊停靠在東海岸的一個小村落,附近是一條河流的入海口,雖是旱季,但河水流量依然不小。

這是計劃中在千里長沙的第一個停靠點,過了瓊州就算出了大宋的國境,再想停靠就沒那麼簡單。

從泉州帶出來的淡水消耗殆盡,船隊要在這裡清倉補充。

一艘艘海船進入河流入海口,河水清澈見底,跟海水大有不同。

達到取水位置後,船員們站成兩隊,從河岸一直排到甲板再到船艙,一桶桶淡水從河裡傳上甲板,再傳回底艙,空桶則由對面一步之外的另一隊人傳回河裡,一桶水三十斤左右,不管是宣威軍還是後備軍,一隻手提著很輕鬆,但兩隊人的位置還是一刻鍾一輪換,河岸甲板忙成一片,補水效率頗高,兩個時辰就能把一艘船底艙補滿淡水。

入海口三艘海船同時補水,晝夜不停。各船按編號補水,秩序井然,有條不紊。

補水完畢的船隻可以上岸休整三天,但同時規定不得遠離海岸。

回易船隊主要負責人和重要崗位的人手則聚集神舟主船,對之前一個月的行程進行總結,緊接著又對離開瓊州之後的航線和行程進行激烈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南下之時,中途停留幾次的問題上。

戴驄道:“朝廷以戴某為使,出使南洋各國,安南與大宋國土接壤,安南國王多次派遣使者來臨安朝貢,前幾年不遠萬里送來的幾頭大象還在鳳凰山御園裡養著。大宋乃天朝上國,別國多次來朝賀,來而不往非禮也,如何有過其門而不入的道理,若是如此,跟蠻夷何異?這安南國本使一定要去,還是本次出使第一站,要代朝廷給予安南國王嘉獎!”

黃琦道:“戴大人,就因為朝廷為出使之事爭論不休,出海時間白白拖延了一個多月,如今正月都快過完了船隊還瓊州。你出艙看看,現在還有風嗎?從瓊州到三佛齊還有幾千上萬里,等北風徹底消失,船隊就只能中途折返,退回瓊州,想下南洋就得再拖一年,百十艘船每一天都在花錢,回易船隊如何拖得起?我們是回易船隊,當然以回易為重,應該趕在北風結束前趕到三佛齊。依我看,安南諸國還是等船隊回來時再去不遲!”

戴驄道:“黃大人,本使知道你得了官家的手詔,回易之事你想一人做主,此事暫且不與你爭論。但出使之事,朝廷把全部許可權交給本使,如何出使,出使哪些國家,都有本使一人做主,不要忘了,本使才是正使,船隊航線、行程本使也能做主。黃大人口口聲聲說回易,你可知道南洋有多少國家,人口幾何,他們能買下多少東西,一船還是兩船三船?我們可是有一百多艘船貨物,他們買的下嗎?有東西可交換嗎?黃大人應該不知道,但本使知道。

南下的大小商船幾乎都在佔城停靠,在此與北上的商船直接進行交易,但大多數時候,要把貨物交割給佔城本地商賈,從他們手中換取南洋或天竺的稀有物資,占城商賈從中做轉手交易,兩頭牟利,南下的商船不賺錢,北上的商船也不賺錢,大錢都讓他們賺走。如果我們的船隊不在佔城交易,大宋朝廷又不出面,不去出使打通關係,船隊在佔城就很難補給。

相同的道理,據本使所知,西去天竺和大食的海上通道被三佛齊國牢牢佔據,過往商船按貨物價值課以重稅,不交稅的商船別想通關。回易船隊龐大,物資甚巨,要交多少稅很難估計。但大宋的絲綢、茶葉、瓷器名聲在外,運到天竺,價值翻十倍不止,若對方按我們的貨物在天竺的價格收稅,那將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到那時,還得朝廷出面,打通關係。

所以,出使之事先於回易,不出使南洋諸國,即使北風常年不息,船隊也根本無法順利通行,不能補給,不能通關,回易就是空談。本使認為,南洋諸國必須先出使,而後才能談回易,不知黃大人以為如何?”

南洋諸國他並不熟悉,回易督造也一直是楊叢義、湯鷽等人一手操辦,聽戴驄如此一說,黃琦無力反駁,若在佔城無法順利補給,到了三佛齊國又無法順利通關,回易船隊不能西去,錢就賺不回來,回到臨安是無法覆命的。

轉眼見楊叢義似乎有話說,便問道:“楊參軍可有主意?”

楊叢義見他二人爭論了很久,一個要出使,一個要回易,誰也不讓誰,如此下去,再爭一天兩天也不會有結果,但他們高官說話,在座的其他人不可能隨便插口,他心裡也很著急。如今黃大人問到他,他當即就要開口,卻見戴驄不鹹不淡的看了他一眼,便猶豫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黃琦道:“楊參軍,這整支回易船隊都是你跟湯參軍親自督造完成的,在這種時候,有話就直說,不要藏著掖著,也不要有顧慮。”

楊叢義想想也是,船隊是他們一手督造,花費了不少心血,如果不能順利出海,賺回錢來,他們幸苦督造一年所為何來?更關鍵是,當初黃大人找他們督造回易,就是看了他們那篇關於遠洋回易豐盈府庫的辯議,要是回易不賺錢,他們就是胡說八道。反過來,要是回易真賺了大錢,他們就有名聲,也有業績,仕途更進一步絕對沒有問題。

如此一想,再無顧慮,便朗聲道:“方才兩位大人都說的很有道理,下官深以為是,回易固然重要,但出使同樣重要。回易和出使相輔相成,同時也可以並行。”

“什麼意思?說清楚一些。”黃大人對楊叢義這種和稀泥的態度有些不滿意。

楊叢義連忙回道:“大人,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先分頭行頭,一部分出使安南等國,另外一部分趁著北風未息,直下千里長沙,迅速穿過萬里石塘,先在三佛齊國休整,等出使團隊從安南、占城、真臘等國到達三佛齊國之後,打通關隘,一同西去天竺大食,能出使更多國家,回易也能正常進行。不知兩位大人覺得如何?”

戴驄聽完之後隨即道:“楊叢義,你這個兵分兩路的想法倒是可以,不過如何分兵,哪些人出使,哪些人南下也得說清楚才是。”

楊叢義道:“戴大人說的是,下官以為,戴大人身負皇命出使南洋各國,這出使團隊自然以戴大人為首,為維護大宋威嚴,保護大宋使節安全,可以調撥兩艘戰船,一千宣威軍隨行,其他船隻則迅速南下。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戴驄道:“一千人?少了點吧,從臨安帶來的三百殿前司禁軍得帶上,大宋首次出使南洋諸國,該有的威嚴不能有損分毫。”

楊叢義道:“這是自然,從臨安帶來的禁軍都是大宋禁軍中的精銳,本來就是要隨行保護大宋使節。有一千三百人,應該完全可以保證使節安全與威嚴。”

戴驄點頭,又道:“若分兵兩路,本使出使安南等國,宣威軍有誰隨行?”

楊叢義看看趙安,只見他看著前邊的字畫,眼中空洞無物,並沒有應承下來的意思。在座的除了他,就只有江愷、沈縉是宣威軍的人,當然他自己也是,畢竟兼的有宣威軍監軍之職。很顯然,如果趙安不去,已經沒有其他什麼選擇。

於是當即回道:“下官隨大人出使如何?”

黃大人一聽此話卻道:“楊參軍,回易船隊就你對南洋頗為熟悉,若你不隨船隊南下,怕是不妥吧,我看保護戴大人之事還是交給其他人。”

戴驄卻道:“本使倒是覺得十分妥當,就這麼定了,楊參軍帶一千宣威軍,隨本使出使安南等國,擇日出發。黃大人便帶回易船隊南下吧,不過黃大人可不要走的太快,要是你到了佔城,而本使還沒到的話,恐怕船隊補給也是困難重重,到時候還是勞煩黃大人安心等待。”

黃大人一聽這話,心裡便來氣,沒了你戴驄,回易就做不成?當即就問眾人:“若兵分兩路,南下航線如何調整?行程如何安排?”

眾人沒考慮過兵分兩路,調整航線的問題,忽然之間,難以回答上來,便繼續沉默不語。

只有楊叢義回道:“大人,既然要兵分兩路,船隊的航線自然要做較大調整。眼下南下的有利時間不足一個月,而路程卻還十分遙遠,要想在北風結束前趕到三佛齊國,路上就不能有半點耽擱,下官以為,最好辦法就是船隊不停靠占城、不停靠真臘,不在任何國家停留,直接南下,一口氣到達三佛齊國。”

眾人聽這話卻是一驚,沿途幾千上萬里,不做任何補充停留?不是說笑吧?

南洋之事,黃大人不清楚,開口便問:“諸位覺得如何?”

眾人還是一片沉默,無人敢回應,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楊叢義的方法是不是安全可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