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8章 打定注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8章 打定注意

一見到此人,楊叢義當即便要開始審訊,卻見李全到此時還在昏昏大睡,絲毫沒有要醒來的跡象。

張柳見此,伸手一指點在李全身上,但見那李全,哎喲一聲,便睜開了眼睛。

眼見周圍全是大宋人,頓時驚慌失措,誠惶誠恐,口中連叫饒命不斷。

但楊叢義只是冷笑幾聲,便開口問道:“李全,把你帶來此處,你當明白我們有何目的。還是老實交代吧。若言語不實,就是把你丟進海里,怕是也無人知曉。我大宋,能人異士不計其數,能把你人不知鬼不覺的從被窩裡帶到海上來,就能讓你悄無聲息的從人間蒸發。你若不信,那便不要開口,半個時辰之後去海里餵魚去吧。”

那李全聽到這話,渾身如篩糠,瑟瑟發抖。當即叩頭道:“請大人饒命,我也是利慾薰心,被他人唆使,要是大人饒我性命,我必將那人如實相告。”

楊從義冷笑道:“到此時還想討價還價。是何人指使,你先說出來,如若屬實,自會饒你性命,如若不實,縱使你重新躲回河靜城裡,找再多的兵士保護,我還是會把你抓回海上。還不如實招來!”

李全叩頭道:“上使大人饒命。幾日前,從升龍城傳來命令,要下官一定要想辦法留住天朝使團。他們給下官的信中,言語之間對天朝使團不是很敬重,下官推測可能升龍城對天朝使團出使之事不是很在意,是以下官才自作主張,派人將使團圍困在城裡。具體給下官寫信的到底是誰,下官不是特別清楚,但信上有朝廷大印,下官不得不遵命。不久之後,升龍城應該會來人,據信中所說,讓我無論如何要將使團留在河靜城三日,只要天朝使團不離開,下官的任務便算完成,以此推算,他們也許在明日,便有人到達河靜城,到時候上使可以親自審問他們。”

楊叢義道:“是否屬實我自會派人查探。升龍城給你的書信何在?”

李全道:“還在下官府上,下官已經妥善儲存。”

楊叢義道:“好。李大人,看在前些時日,你也算善待天朝使團,今日便給你些自由,這些天你暫且留在戰船上,我們吃什麼,你便吃什麼。若有歪心思,想動什麼小動作,當心掉進海里,沉海餵魚。”

那李全當即承諾,一定老老實實呆在船上,哪裡也不去,只待天朝上使證明他所言不假,再放他回去便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全的話,楊叢義並不完全相信,如果此事不是李全主持,幕後主使到底是何人?既然他有書信,還有安南朝廷大印,想來此事跟安南國王脫不了關係。

如今看來,將大宋使團圍在河靜城內這件事,可以是李全自作主張,當然也可以是升龍城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目的,具體怎麼樣,就要看李全能不能完成圍困大宋使團的差事。

戴大人完好無損,已遠避三十裡外,顯然,圍困大宋使節之事,李全失敗了。

既然失敗了,圍困、追殺大宋使節的這口黑鍋,就只能由李全來背,升龍城肯定要撇清關係。

從整個事件來看,李全背後必然是有升龍的勢力在操縱。

大宋使團出使安南本是好事,李全一個地方官,沒那膽量,也沒理由對善待了二十來天的使團突然翻臉,況且大宋使團本來就是為出使而來,又何須把他們看住,強行留在河靜城,難道是怕他們跑了不成?

使團自然不會跑,除非目的國有明顯的敵意。安南對大宋有沒有敵意?毫無疑問,肯定有。所以應該是安南對大宋抱有敵意,如此才會讓李全包圍使團。

但包圍大宋使團,具體所為何事?只有等升龍城來人到河靜城之後,他才能知曉。

升龍派兵三千人,日夜兼程趕來河靜方向,顯然不是迎接大宋使團。

他們先包圍,再派兵,所圖不小。如若不把安南人真正的目的弄清楚,縱使全身而退,此次安南之行也是白跑一趟,還浪費將近一個月時間,回去之後又如何交代?

想來想去,要想搞清楚這些問題,宣威軍就不得不冒些風險。

楊叢義暗自打定注意,這險值得冒,也必須冒。

升龍城方向過來的安南軍必須拿下,這是楊叢義給宣威軍下達的命令。

兩艘戰船隨即向北方開去,在離河靜十里之外停船靠岸。

一千餘宣威軍即刻登岸,悄悄向北方潛去。

一個多時辰之後,在河靜城北邊的一片森林裡,宣威軍分幾部分埋伏在道路兩旁,只待升龍方向來的安南軍隊進入伏擊圈。

對這場有心對無心的埋伏戰,楊從義已經做了一些具體安排。

把整支宣威軍分成三部分,楊叢義親自帶領五百人迎頭硬撼安南先頭部隊,攔住升龍趕來的軍隊去路。張彪帶領三百人,前出五里,選擇險要的地方,埋伏在安南軍隊必經之地。剩餘兩百人,在這五里之內,前後軍之間,以火為單位,隨意潛伏,他們每人都攜帶有不少霹靂彈等*武器。

只等天亮,再觀察一番地形,略作調整之後,就等升龍來的安南軍隊進入埋伏圈。

如此這般的一場伏擊戰,縱使安南軍人數是宣威軍三倍之多,楊叢義也並不是特別擔心。最壞的結果,若此戰不勝,宣威軍有霹靂彈掩護,也可從容退回海岸,登船離開,安南人也拿他們毫無辦法。

宣威軍手中有霹靂彈這種*武器,安南人手裡沒有,不管他們軍紀多麼嚴明,一輪霹靂彈丟過去,安南軍怕也要肝膽俱裂,陣型凌亂,到時候勝負還是兩說之數。

至於進攻時機,楊叢義並沒有太多考慮,只需要等安南軍進入埋伏圈,一旦到了他面前,就是發起進攻之時,張彪等人帶領的其他宣威軍隨後跟上就是。

一旦遭遇,是成是敗,全憑臨陣機變和將士士氣。

打伏擊的一方,心理上原本就有優勢,武器再精良一些,信心也就更足。

宣威軍難得遇到這種打仗的機會,是以將士們士氣正旺,都想撈點軍功,掙點錢。楊叢義在戰前就說了,幹掉的敵人越多,獎勵就越豐厚,打仗不光有餉錢,還能額外掙錢,積累到足夠的軍功還能當官,這樣的好事在大宋可不多見了。

軍士們躲在暗處,磨拳擦掌,蠢蠢欲動,整理軍甲,檢查武器,只待大幹一場。

一個多時辰之後,正值太陽初升之時,森林裡過來一支軍隊,正是從升龍趕來的安南軍。這比李全預估的時間,大大提前,若不是楊叢義命令趁黑埋伏,再稍晚一些,他們便會開進河靜城裡,到那時宣威軍便再無機會,。

張彪埋伏在叢林路邊,他們首先發現安南人的軍隊。整支軍隊士氣不旺,軍士看起來疲憊不堪。

從升龍到河靜城,少說也有七八百裡,全都是山路,看這模樣,他們似乎是想一口氣開進河靜城。

這支軍隊以步行為主,但也有不少人騎在高大的動物上,那動物高達丈許,四條腿如圓柱,耳如篩子,鼻子長達丈許,口中有兩個雪白巨大的獠牙,偶發一聲,聲震山野。

這動物是大象,楊叢義已經提前告知眾宣威軍,讓他們見到不必害怕,其實在河靜城裡有些人已經見過。安南軍有大象作為幫手,平常難以對付,但宣威軍手裡有火器,這些大象便不足為懼。

張彪示意眾人繼續耐心等待,他們要等楊叢義率先進攻安南軍,他這裡才能出擊,眾人看著全無精神和士氣的安南軍,強行按捺住殺出去撈軍功的衝動。

小半個時辰過去,只顧埋頭趕路的安南軍隊出現在楊叢義視線裡,一見安南軍的模樣,他便知宣威軍此戰必勝。

埋伏的宣威軍軍卒稍微有些緊張,但一見監軍在最前邊直面敵軍,他們也心下稍安。

耐著性子,等安南軍接近百步之內,楊從義悄聲下令,準備攻擊。

時間流逝的速度似乎變慢了,好像等了好久,才等到敵軍進入二十步之內。

“放!”只聽楊叢義一聲令下,道路兩旁一輪箭雨飛出,直入敵軍先頭部隊。

太陽初升,安南軍卒精神疲乏,雙眼朦朧之間忽然遭遇襲擊,許多人中箭之後紛紛倒地,整個先頭部隊頓時一片驚慌,沒被利箭射中的人開始手忙腳亂的翻找武器,準備抵抗。

三輪箭雨過後,敵軍混亂之間,稍有喘息之機,正待整軍備戰,卻見楊叢義點燃霹靂彈,手臂掄圓,便朝敵軍聚集之處扔去。

只見那霹靂彈哧哧冒著火花,在空中旋轉著,劃過一道完美的弧線,朝敵軍中間落去。

剛一落地,敵軍還沒看清是什麼東西掉下來,霹靂彈便轟隆一聲,在敵軍之間炸響,巨大的聲響,震耳欲聾,聲震幾里之遙,騰起的火光瞬間灼傷旁邊的敵軍,飛散的彈片,四散而開,直入敵軍單薄的麻衣,扎進他們的身體。

一時之間,叢林裡慘叫聲四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