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7章 最後一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7章 最後一批

又一個多月以後,船隊的交易逐漸達到尾聲,只剩四五船貨物,而時間也來到三月份,天氣開始回暖。

預計再有十天時間,所有的交易都會完畢。

東北風已經消失了,從時間來看,夏季風半個月之內就會開始,因此船隊最遲在半個月之後就得啟程,在夏季風壯大之前,一路東行至南洋,轉而北歸,在七月之前返回大宋。

在船隊沒出發之前,已經按季風和洋流制定好行程,所有時間都耽擱不得,不然就會在路上耽擱一年時間。

船隊一邊繼續回易,換取有價值的貨物,一邊開始補充物資,做返回大宋做準備。

這天晚上,沈縉忽然找到楊叢義,拿給他一件東西請他幫忙看看是何物。

“楊大人,這是我在巴士拉店鋪裡找到的一個東西,一開始以為是寶物,後來聽說並不是珠寶,但我覺得這些東西不簡單,又摸不著頭緒。”沈縉說著便坐下。

沈縉自從出海之後,除了負責維修船隻,每到一地就會去搜尋一些當地器物,跟人交流一下工藝和技術,從天竺到塞爾柱,不光他自己會四處亂走,還會帶著一些工匠在身邊,有不懂的隨時詢問,他是鐵了心要要寫一部超越《夢溪筆談》的著作,或者至少要跟《夢溪筆談》平齊。

楊叢義沒有說話,拿起那個東西一看,只見它是一個橢圓型的透明珠子,很容易就能看出這肯定不是珍珠,翻看了一下,他也看不出這是什麼東西。

正要放下,忽然發現,透過珠子似乎能隱隱約約看到對面的東西,再換個角度仔細一看,果然發現透過這個珠子能看到對面的東西,心裡一驚,脫口問道:“你在哪找來的這個東西?”

沈縉感覺出楊叢義語氣的異常,回問道:“有什麼問題嗎?大人知道這是什麼?”

楊叢義又看了看珠子,回道:“具體叫什麼我不清楚,但這珠子是透明的,透過這個珠子能看到對面的東西。這是個好物件,大宋沒有。如果我猜的不錯,這個珠子一定很脆,丟在硬物上,肯定會碎。還有這東西應該不是自然生成,極有可能是本地人製造的。”

“製造出來的?這怎麼可能,怎麼能製造出來透明的東西。”沈縉不敢相信。

“天地雖大,但寶石類的東西,各個地方其實都差別不大,不是珍珠就是玉石,但像這樣透明的東西,又跟水晶有所不同,應該是人造的無疑。如果我猜測不錯,這種東西除了圓形,應該還有很多其他形狀。你應該找當地人問問,看看這東西是怎麼製造出來,要是能學到這種技術,回到大宋肯定大有用處。你想想你改造的針盤,要是上面是這樣一個透明的蓋子,那用起來多方便啊。”楊叢義當即開始引誘他,讓他去探究一下這種製作玻璃的技術。

沈縉接過珠子,又看了看,笑道:“楊大人這個想法真是太好了,要是這東西真能製造,再把針盤改造一番,也未嘗不可。”

“大膽去探索,如果要用錢,去找湯大人支取,我會跟她打個招呼。”

“多謝楊大人,一定會把它弄明白。”沈縉起身告辭。

楊叢義對沈縉有很高的期望,自從知道他是沈括的後人之後,就極力想把他往科學技術研究這方面引導,希望他能繼承並發展《夢溪筆談》,這部書他雖然沒看過,但卻透過歷史課本知道這部書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意義十分重大,如果不繼承不發展,那將是極大的浪費。

船隊的交易在繼續,五天之後,最後一批貨物也銷售一空,大宋船隊至此再也沒有可交換的貨物,而等待交易的商賈卻還有不少,遲遲不願離開。

湯鷽只能勸他們離去,告訴他們,想要大宋的貨物,可以等兩三年後下一批船隊過來,實在等不及的,也可以組建船隊去大宋進行交易。

拿不到貨物的商賈,心動了,開始考慮是不是要聯合起來,組建一支船隊。

然而現實馬上就摧垮了他們,因為他們發現,他們根本就造不出大宋這麼寬廣的海船,一是沒有這麼大的木材,二是沒有這樣神奇的造船技術,他們能造的只有小船而已,跑不出兩千裡的距離,只能沿岸航行,不停的補給,縱使歷經幾年時間到達大宋,他們也帶不回來多少貨物,還要承擔巨大的風險。

沒有大船,他們只能走陸路,做做中轉貿易,除非他們去大宋之後,能夠買到大宋船隊這樣的大船,可這種大船顯然是國家製造的,不會輕易賣給外人,最終他們只能放棄。

但就在這些商賈滿懷失望要離開時,他們就聽到一個好消息。

只要誰能在十天之內找來一種礦石,船隊就會把最後一批要當作禮物的貨物交易出去。

商賈們欣喜若狂,這是最後的機會,哪個不想抓住,於是紛紛入營,去看大宋人到底需要什麼礦石。

眾人一到帳中,沈縉就將一種晶體礦物放在他們面前。

湯鷽笑道:“諸位,只要你們誰能在十天內找到這種東西,最後一批貨就跟誰交易,我們十天後就要離開,如果想要我們的貨物,請抓緊時間。”

翻譯之後,有商賈問道:“需要多少這種礦石,才能交易?”

沈縉道:“十車,至少要十車,越多越好。”

湯鷽笑道:“找來十車就有資格跟我們交易,如果有更多,我們會考慮買下來。”

翻譯完畢,一眾商賈來不及再問,時間就是貨物,這是最後一批貨物,必須搶在手裡。

於是每人取了一些晶體礦物之後,迅速離開,馬上回去發動人力和關係尋找這種東西。

回易已經基本完成,剩餘的時間,就要開始逐船清點核對貨物,統一登記造冊。

沈縉經過五天時間終於打聽清楚那種透明的珠子是一種叫做玻璃的東西,確實是人造的,並且還找到了制作方法,以及少量材料。

經過一番研究之後,覺得把玻璃造成想要的形狀也並不是太難,以後不光改造針盤的時候可以用,好多地方都可以嘗試使用,用處應該是很大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他回來之後,馬上找到楊叢義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隨後他們問遍船隊工匠,發現沒人見過那種晶體礦物,這就說明,很可能大宋不產這種東西。

並且這種晶體礦物,在塞爾柱也不常見。可是既然這種玻璃大有用處,縱使要花一番大力氣才能製造出來,那也是很有必要的。

楊叢義找到湯鷽,讓她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發動商賈尋找這種礦物,如此就有了最後一批貨物的事情。

黃大人幾天之後,在維普拉和塞爾柱國王使者,以及五名貴族商賈的陪同下返回港口。

塞爾柱人被大宋船隊巨大的船隻震的目瞪口呆,特別是那艘二十多丈長的神舟主船,讓他們驚嘆不已,看的他們久久回不過神來。

直到親自登上那艘最大的主船,他們依然不敢相信,這是人類可以建造出來的船隻。

在他們看來,這樣的巨船,只有傳說中的諾亞方舟可以跟它相媲美,簡直就是神蹟,大宋國果然是強大無比。

當晚,塞爾柱使者、維普拉和五名貴族都住上了這艘在他們眼中像諾亞方舟一般的神舟。

隨後幾天,楊叢義幫著湯鷽終於將六七十艘海船的貨物清點清楚,統一登記在冊。

剩餘的時間,各船輪番靠岸補充淡水,為三天之後正式起航做好最後的準備。

一眾宣威軍和後備軍也抓緊時間享受為數不多的陸地生活,回易完成之後,楊叢義給他們輪流放假兩天,在這兩天裡他們能做的事情不多,但巴士拉離港口不遠,足夠他們在那兒好好玩一天。

登陸塞爾柱兩三個月來,軍中一直有一個傳說,傳說這裡的小娘子熱情奔放,火辣異常,露胳膊、露大腿是家常便飯,露腰露肚臍眼也很多見,這樣的小娘子在大宋可看不到,既然來到這兒,若不去看看豈不是很可惜?

一批批休假的軍士趕往巴士拉,去到那種令他們神魂顛倒的地方,一夜放縱揮霍之後,第二天腰背痠軟就要往回趕,畢竟時間有限。

如果以後問他們在塞爾柱看到了什麼好東西,他們的思緒馬上就會飛回那個令他們神往地方,撩人的眼睛,光滑的胳膊與大腿,還有讓人移不開眼睛的肚臍,熱情柔軟而又耐得住折騰的美麗女人。

在船隊即將起航的最後時刻,兩個商賈幾乎同時帶來了沈縉需要的晶體礦物,一個帶來十二車,一個帶來十五車,都要爭搶最後一批貨物。

看他們爭的不可開交,就差動手了,湯鷽趕緊出來打圓場,告訴他們,最後一匹貨物有兩種,三千匹絲綢和一萬斤茶葉,一人一樣全部賣給他們,晶體礦物折價抵扣。

經過十天拼搏,最終兩個商賈都拿到了大宋貨物,付錢交貨之後,雙雙攜手而歸。

至此,回易船隊用最後一批貨物,拿到一批價值難以估量的東西。

晶體礦物、青色礦石到底有沒有價值?湯鷽很懷疑,心裡不踏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