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8章 分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8章 分歧

“安遠縣是去欽州的必經之路啊,他們不打下安遠縣,怎麼去欽州。”蘇仲脫口而出。

“是嗎?我們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你是要來攻打安遠縣城的李越人,到了城下,發現這個城池打不下來,而你的糧草又不多,這個時候你怎麼辦?”楊叢義笑道。

蘇仲想了想道:“如果要我攻打安遠縣城,不管能不能打下來,我肯定會打幾次,糧食不多,打不下來肯定要撤,只能放棄欽州了。”

“就這麼放棄了?你從李躍國一路打過來,這一兩個月的糧草都是從李越國送過來的?”

“那怎麼可能,肯定是一路走一路搶。”此話一出口,頓時一拍腦袋道:“我想到了,打不下來安遠縣,我可以去其他地方搶啊,為什麼要啃硬骨頭。先把安遠縣周邊的糧食搶光,之後再去欽州城外搶,我一路走一路打,到了欽州肯定也要試試欽州能不能打。”

“如果一打,發現沒什麼守軍,你會怎麼樣?”楊叢義再問。

“還能怎麼樣,直接打下來,佔據欽州城,欽州城那麼大,糧食肯定足,住幾天沒問題吧。”

“欽州打下來,那安遠縣城的守軍呢,不管了?”

“圍困或者引誘他們出來,然後打敗他們。”

“好了,現在我問你,如果我們堅守安遠縣城,李越人會怎麼做?”楊叢義忽然變的嚴肅起來。

“繞過安遠城池,攻打欽州,或佯攻欽州,引誘我們出去?”蘇仲神色一變。

“如果真是這樣,我們會怎麼樣,我們又該怎麼辦?”楊叢義繼續問。

蘇仲細想之後,回道:“如果李越人打下欽州,我們會斷絕糧草,圍住欽州十天,我們一樣會斷絕糧草,也就是說只要李越人到達欽州城下,我們就會失去糧草支援,我們能做的只有離開安遠縣城,乘船出海,去雷州或瓊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會是我們宣威軍來到安遠縣城的結局嗎?”楊叢義問道。

蘇仲苦想一會兒之後,回道:“我們是來打勝仗的,即使不能勝,也絕不能敗,丟下欽州逃亡雷州,這不應該是我們的結局。即刻撤往欽州,把這座空城留給李越人?”

“你覺得合適嗎?如果是這樣,宣威軍放棄安遠縣城跟之前逃跑的縣官和守軍就沒有區別,即使守住欽州城,功過相抵,我們還是白來一趟。李越人遠道而來,他們之所以能一路前進,那時因為他們知道前邊沒有阻礙、沒有危險,除了安遠縣城。如果我們不守城,主動出擊,結局會怎麼樣?”引導蘇仲想明白守城的必敗結局之後,楊叢義丟擲了另一個想法。

經過方才一番問答之後,蘇仲心情沉重,再聽楊叢義發問,便沒有馬上回話,而是開始思考。

片刻之後,蘇仲回道:“如果主動出擊,宣威軍此戰即使不勝,也絕不會敗。”

“怎麼說?”

“李越人不過四千人左右,我們也是四千,雙方硬拼一場,即使兩敗俱傷,我們也可以退回安遠縣城,而李越人卻失去了繼續攻打安遠縣城或欽州的能力,要麼敗退,要麼來安遠縣城決一死戰,真到這種情況,任何一支軍隊都會選擇退走,而不是到別人城下送個全軍覆滅。所以,只要出去,宣威軍就能立於不敗之地。”蘇仲忽然眼冒精光,如果真能出去,那就太好了。

於是馬上問道:“監軍,我們是要出城迎敵嗎?”

“今天來只是跟你探討一下宣威軍的處境,看看你能不能動腦經想問題。好了,我再去別出轉轉。”楊叢義沒有直接回答,說完起身出營。

接著他又去下一個營地,用同樣的方法引導營指揮看清宣威軍面臨的困境,再點出可能的,跳出困境的辦法。

等把所有營地,包括四個城門都走完,已經快到三更天。

一夜的遊說與開導,是不是有效果,就看明天趙安的決定。

回到營中之後,楊叢義又將地圖拿出來自己研究多時,暗暗選定幾個埋伏和阻擊敵人的地點,如果主動出擊,進入欽州的這些敵人一個也別想跑,如果能做到全殲敵軍,這功勳有多大,想想就讓他激動不已。但此事能不能成,他做不了主,首先得趙安同意出城才行。

第二天一早,楊叢義直接召集所有營指揮到縣衙議事。

“趙將軍,先把昨天獲得的敵情跟大家說說吧。”人一到齊,楊叢義當先開口,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未經趙安同意便召集眾將過來一起議事,這讓他有些不滿,但在眾人面前,也不好說什麼,便對眾將道:“昨天得到探子回報,兩路敵軍的情況已經探查清楚,北路敵軍一千五百人左右,最快四天之後到達城外。南路敵軍三千人左右,最快在六天之後到達城下。敵軍總數在四千五百人左右,雖比宣威軍多了一點,只要我們堅守城池,敵軍必敗!”

楊叢義臉色微變,看來昨天那番話是白說了。

眾人一聽這等敵情,面色各異,有的興奮,有的猶豫,有的事不關己,一臉淡定。

不等有人問話,趙安接著說道:“昨天楊監軍告訴我,如果宣威軍堅守安遠縣城,宣威軍必敗無疑,讓我們出城迎戰。但宣威軍最先接到的命令是駐防安遠縣城,假如我們離開安遠縣城,因為意外被敵人鑽了空子,把安遠縣城丟掉,這個罪責就要由宣威軍來承擔,所以對宣威軍來說,安遠縣城絕對不能丟,宣威軍不可能在敵人到來前丟下安遠縣城。”

停頓片刻,看看眾人之後再道:“監軍說,堅守縣城,宣威軍必敗,我看未必。敵人來到城下,不知道城裡虛實,一定會進攻試探,宣威軍據城防守,以弓弩傷他們幾百人不成問題,若他們不怕死,繼續攻城,那正合我意,城下就是他們的墳墓。如果進攻受挫之後他們原路退回李越,此戰宣威軍便勝,若攻城受挫,他們繞城去攻打欽州,更對宣威軍有利,欽州城乃是欽州州治所在,是整個欽州最重要的地方,欽州被圍,如果宣威軍趕去打敗敵軍,這等功勞可比駐守安遠縣城更大。說這麼多,宣威軍只要堅持八個字,就能立於不敗之地,據城而守,伺機滅敵!”

眾將無言,統領和監軍意見相左,他們可沒有插話的資格,又沒人問他們的意見,聽著就是了。

楊叢義聽趙安說完,臉上神情逐漸平靜。隨即反駁道:“趙將軍把敵人想的太笨了吧。他們的目的是報復,是劫掠和殺人,不是在城下跟我們死戰,攻打一次安遠縣城,如果看到城裡防守嚴密,打不下來,他們肯定會繞城向欽州殺過去,欽州城裡守軍本就不多,一路燒殺之後,倖存者逃亡欽州,必然會加劇城內恐慌,一旦敵人圍城,對守軍來說,想活命之後兩條路,一條是死守待援,一條是立即從北門逃往邕州,那些人能從安遠縣城逃走,誰能確定他們能死守欽州,如果敵人散播流言,說安遠縣城已被攻陷,守軍全軍覆滅,他們還敢堅守?守軍逃走,欽州淪陷,宣威軍糧草斷絕。”

眼神從眾人臉上掃過,看了看他們的神色,隨後接著說道:“趙將軍說敵人圍困欽州的時候,宣威軍可伺機滅敵,解救欽州,這更不可能。敵人可不傻,在安遠縣城吃了虧,就不會假意攻打欽州,實則埋伏背後跟來的宣威軍?你們想想,如果他們埋伏宣威軍,會得到多少好處,一能滅掉後患,二能大漲生威,逼迫欽州開啟城門,三能建立莫大的功勳,有這三個好處,足以促使他們設下埋伏,在將宣威軍打敗之後,拿下欽州城,如此一來,從李越到安遠縣,再到欽州城,全在敵人控制之下,他們後續想來多少人就能來多少人,當然這也跟我們沒關係了,因為在此之前,我們都已經被他們的埋伏殺死了。”

眾人的聽得面面相覷,在他們看來,不管是統領還是監軍,說的都有道理,但結果卻決然不同,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是好。

“宣威軍唯一的出路就在城西,我們主動出擊,趁敵人不備,先設下埋伏,消滅他們一部分兵力,即使不勝,拼個兩敗俱傷,敵人也會喪失繼續進攻安遠縣城和欽州的能力,要麼敗退,要麼等待後續援軍。他們四千多人,我們也四千人,只要敵人傷亡近半,他們必退無疑,而我們還可以退回城池休養,打敗了敵軍,安遠縣城也保住了,當然這是比較差的一種結果。

現在我們知道敵人兵分兩路,前後相聚兩日路程,北路在前,人數一千五百人,我們完全可以依靠兵力優勢,以四千人將他們全部殲滅,一個不留,而後再趁勝勢埋伏南路敵軍,只需兩戰,便能將敵軍徹底打敗,趕出欽州,這等功勳跟守城想必如何,想必大家都清楚。”

楊叢義說完,又掃視眾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