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3章 籌劃行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3章 籌劃行動

眾人呼出幾口濁氣,氣的說不出話來。

“那王子在升龍城,我們總不能殺進去搶吧。”蘇仲氣道。

“李越人雖然不厲害,但就憑我們不到兩千人,想要打到李越王城太難了。就算進了王城,除非把王城滅了,不然我們也找不出那王子。”潘誠心情也很不爽快,好不容易立下的戰功,說沒就沒了,樞密院也太不講道理。

“別說這些沒用的。這些天我在東興鎮也沒閒著,據我所知,從東興鎮往西,如果走海路,兩天時間就能到李越,從李越王城到海邊不超過兩百裡,如果我們偷偷派一隊人潛進王城,悄悄將那王子抓回來也不是不可能。”羅聰最先冷靜下來,這幾次出戰,他都沒能跟敵軍交過手,所立功勳不多,這次無論如何一定要抓住機會。

“說的輕巧,你知道李越王城在哪兒?那王子在哪兒?”蘇仲有氣難消。

“不知道不會去找?監軍,我覺得可行,這個地方百姓的衣著裝扮跟李越差不了多少,我們換上衣裳,他們應當不會發現。”羅聰看著楊叢義,如果沒人去,他便要去搶這第一功。

楊叢義沒有回應羅聰,卻道:“姚昶,你說得呢?這個差事該怎麼完成?”

姚昶回道:“這差事確實很難,我們離李越是不遠,但離他們的王城卻不近,派大隊人馬過去肯定不行,目標太大,一到邊境就會被發現,縱使到了李越也會寸步難行。我覺得羅聰的想法有可取之處,目前來說也只能這麼試試了,但十天時間明顯太短,最好能寬限一個月。”

“看來也只能如此了。”楊叢義說完又問道:“你們有誰認識一個叫石興的人?”

姚昶道:“我好像聽說過這麼個人,是宣威軍的嗎?”想要回想一下,卻想不起到底是誰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宣威軍的人,你們都沒印象?”楊叢義再問一遍。

“是不是那個做過臨安城錢塘門的守門校尉的石興?我好像對他有些印象,他在宣威軍裡訓練很是刻苦,有次半夜起來見他還在營外練槍,狠狠的訓過他一頓。自從前年出海以後,我就沒見過他了,大人怎麼會想起他來了?”羅聰忽然說出這番話來。

“哦,你認識石興?”楊叢義眼睛一亮,看向羅聰。

羅聰笑道:“也不算認識,只是當初在昌國訓練,他在軍中表現比較突出,跟他接觸過幾次,稍稍瞭解一些。”

“要是他站在你面前,你還能認出來嗎?”楊叢義再問。

羅聰有些猶豫的回道:“應該可以,他那人比較沉悶,年紀不大,卻總是心事重重。現在仔細一想,對他還很有印象。”

“好,能認出來的就好。”接著楊叢義拿出一張簡易地圖展開在桌上,講解道:“之前出使李越,對那裡的山川地理有所瞭解。你們看,這升龍城距離東邊沿海確實有一段距離,在兩百裡左右,但整個李越國地勢西高東低,河流眾多,特別是升龍城,有兩條大河從城外流過,一直流進東邊的大海。我們先不說怎麼進升龍城,先說怎麼離開,一旦得手,往北是群山,路程遙遠,我們不能走陸路,往東河網密佈,我們只能乘船如海。”

“內河不可能有很大的船,我們也不可能得到很多條船,這就決定了我們能返回的人數不會超過五十人,一艘能坐五十人的船也不是小船,能不能找到很難說,船大人多,目標就大,抓了王子想要脫身就難。所以這人數還得往下降,最好不能超過二十人,把弄到的船隻偽裝成商船或貨船,只有這樣,這艘船才有可能從升龍城東行幾百裡入海。”楊叢義說完看了看他們。

“監軍的意思是,我們進入升龍城的人數不能超過二十人?”姚昶驚問。

“不,不是二十人,最多十五人,最好不要超過十人。”楊叢義說完這句話,眾人更驚。

“那麼這十人從哪進到李越,從哪進升龍城?”楊叢義一指地圖上的河靜,接道:“這個地方,曾經是大宋的靜州,之前出使,我們在這兒逗留過很久,離升龍城有幾百裡遠,但時間有限,不能從這登岸。”

手指往上一移,道:“可以在這兒登陸,這個地方也在南邊,離升龍城也只有兩百多裡,一路上沒有高山,也沒有太多河流,十個人三天之內肯定可以到升龍城。至於到升龍城之後怎麼辦,不是現在可以商討的事情。”

“誰想帶隊深入李越升龍城?”楊叢義話鋒一轉,忽然問道。

眾人無言,十人深入敵後,一旦暴露,斷然沒有活著回來的道理,這一去基本就是送死。

“要不我去吧。”羅聰一咬牙開口請纓。

“好,羅聰,這個差事就交給你,稍後再跟你細說。”而後又道:“一旦羅聰帶人登陸,就需要宣威軍登陸河靜,拿下河靜城,升龍城只要有所慌亂,他們抓獲逃跑的王子就多有一些把握。蘇仲給你兩營宣威軍,河靜城就交給你,問題吧?”

蘇仲不屑的回道:“小小的河靜城,哪裡用得上兩營人,我帶一營人就能把它拿下。”

楊叢義瞥了蘇仲一眼道:“不要大意,上次能輕鬆攻下來,這次就不一定了,河靜城關係升龍城成敗,完不成任務,軍法處置!”

“是,保證完成。”蘇仲這才打起精神。

“潘誠,你帶一艘船南下占城,協助張彪拖住李越國南部邊境的大軍,為蘇仲鞏固靜州爭取時間,免得他腹背受敵。”

潘誠沒有多少猶豫,立即答道:“是,聽從監軍調遣。”

“姚昶,這次由你帶兩百人留守東興鎮。”

姚昶只道一聲:“是。”

“另外,宣威軍沒有離開東興鎮之前,不得向第六人說起宣威軍的計劃與動向。一定要注意保密,東興鎮很可能還有李越人。”安排完一切,楊叢義十分慎重的多說幾句。

眾人稱是。

“蘇仲、潘誠,你們速去準備,將足夠的軍資軍械搬上戰船海船,做好出發準備。姚昶,你派人回欽州,將剩餘的戰船帶來東興鎮。”

三人接令離去,只留下楊叢義與羅聰。

“上次宣威軍去李越,我在那兒留下了二三十人,多數都去了升龍城,由石興統領,你既然認識他,到了升龍城,找到他以後,如何行動,聽他指揮。”

隨後楊叢義將如何聯絡石興,以及事成之後如何撤離,撤離到何處,怎麼跟等在海上的戰船取得聯系,都一一告知,讓他牢記在心裡。

聽羅聰複述一遍之後,才讓他回去挑選人手,並把張柳調配給他,隨他一起去升龍城。

第二天一早,潘誠帶兩百人,乘坐一艘海船,風帆全張,朝佔城駛去,日夜不息。

當天下午,蘇仲帶一千宣威軍乘坐三艘海船、四艘戰船,風帆一起,徑直南下,駛往李越河靜方向。

與此同時,楊叢義帶領一百餘名宣威軍與羅聰、張柳同乘一艘戰船離港,往南方大海而去。

一天半之後,楊叢義搭乘的戰船在一個荒蕪人煙的海灘靠岸,此地到底是何處,沒人能說的清楚。

楊叢義將羅聰一行人送下船頭,略作一番叮囑之後,便迅速離開海岸,漸漸消失在海中。

“將軍,這兒是哪兒?我們來這兒做什麼?”看著荒涼雜草叢生的灘塗,有軍士忍不住心裡的好奇。

“別問那麼多,路上不要多話,走吧。”羅聰仍然沒有告訴挑選出來的軍士,他們此行的任務。

張柳來過李越,雖然楊叢義沒有告訴他要去哪兒做什麼,但單獨叮囑過他,到了目的地後要聽羅聰安排,協助他完成任務。

一行十人穿著東興鎮普通百姓的裝束迅速離開海灘,朝北進發。

東興離李越很近,風俗生活上有不少相同之處,因此他們以這種裝束出現在李越,除非特別留意,否則不會發現什麼問題。

沿小路走了半天,過了數條小河之後,眼前出現了一座城鎮。

羅聰原本想去打探一下這是哪裡,但又擔心言語不通,引起李越人懷疑,於是只能繞城而過,繼續北上。

遇到上百丈寬的大河實在難以透過,他們只能硬著頭皮,走向渡口,掏出十個銅錢交給船伕。

船伕見他們人多勢眾,還隨身攜帶防身武器,一句話不說,便也不敢問話,解了固定船隻的套索,划船便走。

下船之後,羅聰暗松一口氣,帶人揚長而去。

此後他們便放開膽子走上大路,遇到河流直接給錢過河,一路暢通,行進的速度一再加快,但他們始終不敢輕易入城,城裡人多,說不準就會有意外發生。

就這樣,他們白天趕路,夜晚便露宿荒野,接連三天,不知道走了有幾百裡路,繞過了多少小城鎮。

這天上午,走著走著他們視野裡出現一座城,看著那高高的城牆,明顯與之前的小城大不相同。

羅聰不由得大喜,難道這就是升龍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