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1章 擇地攻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1章 擇地攻擊

楊叢義帶著兩千宣威軍,用兩天時間趕到桐棉附近,在一處背風的山坳建營休整,讓疲憊不堪的將士們得到喘息之機。

桐棉距離鬱林已經不遠,路程不過三百裡,四天時間就可以趕過去,但現在不能再急著趕路,一是要等遊奕軍前來會合,二是要知道附近敵軍的部署。

全軍休整之後,前哨部隊則悄悄趕到十幾裡外的桐棉,將一名駐守此地的押官帶回宣威軍營地。

經過詳細詢問,得知駐留在桐棉的宣威軍這些時日也沒有閒著,他們向北最遠已經達到鬱林城,向西也深入李越境內幾十裡,向東也探查到那楠,甚至北江附近,對周邊李越情況瞭解的較多。

楊叢義重點關注西邊和北邊,結果就得到了他想知道的資訊,鬱林城向南十多裡果然有一關隘,雄踞在大宋與李越邊境通道上,叫做大南關。此關處在寬約兩裡,長二十餘裡的兩山低谷之間,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此關最為便捷,也是必經之地。

不過此時的大南關已經被李越佔據,鬱林城也有三千守軍,城池堅固,只憑宣威軍難以攻佔。

西邊也確實有城池,還有一個富饒的小鎮。那城池就在大南關以南三十裡,人口眾多,比鬱林城要大數倍。

但問起詳情,那押官卻並不清楚,因為當初把他們留在桐棉也只是讓他們駐留,並沒有打算此後再戰鬱林,奪取關隘,甚至去攻打李越國城池,能西出國境,探得一些訊息,已經難能可貴。雖然他們的初衷只是想瞭解敵人有沒有攻佔桐棉的意圖,以便及時撤離。

隨後,楊叢義給他們下達了任務,全力探查西邊那座李越城池的訊息,河流地形、人口多寡、兵力部署、周邊道路等全部探查清楚,北邊鬱林城也是一樣,還有大南關,一併查探。

擔心人手不夠,又調親衛營一百人,同去查探敵情。

建營休整第二天開始,全軍開始熱火朝天的拉練,以隊為單位,爬山爬樹,進行體能體力恢復訓練。

這幾天行軍,不光是楊叢義,就連袁華等人都覺得兵士們的體力大不如前,走不了十幾裡就要休息,行軍程序大打折扣。

馬上就要跟殿前司精銳協同作戰,若表現不好,不止要受他們嘲笑,一旦跟李越人打起來,死傷也不會小。所以訓練也格外認真,一個個都不甘落於人後。

訓練第二天,楊叢義便接到姚昶、蘇仲送來的訊息,得知遊奕軍統制李耕的態度之後,心下大為失望。

此戰若沒有遊奕軍,只憑宣威軍根本難以戰勝李越人,別說拿下大南關,就連鬱林城都攻不破。何監軍說的好聽,會給宣威軍助力,結果就是這樣的助力,沒人幫忙運送軍糧輜重就不能行軍打仗?這廣南荒蕪之地,不比北方人口眾多,哪裡去找上萬人給他們運送補給?

宣威軍已經開到桐棉,全軍上下士氣高昂,都在盼望打一個勝仗。可如今遊奕軍不來,楊叢義騎虎南下,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

思慮許久之後,讓人回去傳令,東興鎮全體宣威軍北上桐棉!

不論如何,宣威軍既然來到桐棉,必要打一仗,就算不能攻下城池,也要殺殺敵軍,提振士氣。

至於遊奕軍,隨他們去吧,他們是大宋精銳,地位崇高,自然不會放下身份,自己搬運糧食軍資,要想在欽州徵調可供一萬人使用的雜役,沒有十天半個月,根本不可能,而宣威軍所帶糧食有限,根本等不了那麼久。

六天後,蘇仲、姚昶帶著一千三百餘人趕到桐棉附近的宣威軍營地,兩部會合,就地休整。

當天,楊叢義便召集眾將,商討對敵之事。

蘇仲、姚昶已經知道遊奕軍不會前來助戰,但袁華等人不知道,聽楊叢義親口告訴之後,大為震驚,覺得不可思議,對跟李越交戰,心裡也多了一層顧慮。

“各位,既然我們已經來到桐棉,這一仗就一定要打,不光要打,還要打贏!”楊叢義見眾人聽聞遊奕軍沒來,心情低落,底氣全無,於是接著說道:“桐棉守軍送來訊息,如今就有一個大大的機會擺在我們面前,只要我們抓住,打贏這一仗完全不成問題。”

“監軍,我們要打哪兒?”蘇仲聽的有些懵,在靜州一接到軍令,他就立即放棄休整了一大半的靜州城,帶著全體宣威軍乘船趕回東興鎮。

楊叢義拿出一張他自己畫的地圖放在木板上,只見那地圖上標註了很多地名,每個地名旁邊還記錄了不少數字。眾人看不太懂,只能聽他解釋。

“這一戰有沒有遊奕軍,我們都要打。本來我們有三個選擇,鬱林城、大南關和李越的涼山,這三個地方都有敵軍駐守,其中鬱林城駐軍三千,與我們相當,但城池堅固,難以攻破,大南關在鬱林城南邊十幾裡,修建在兩山低谷之間,位置險要,關隘也很堅固,已有千年歷史,李越駐軍五百人左右,人雖少但卻很難攻破,由大南關再向南三十裡,便是李越邊境重鎮涼山,此地李越駐軍兩千人左右,但百姓眾多,估計有兩三萬人。這三個地方,若要你們選擇,打算攻打哪裡?”楊叢義指著地圖解說完,便將問題拋給眾將,想聽聽他們怎麼想。

眾人看著地圖,回想楊叢義的話語,許久沒有說話,南北是城池,中間是關隘,三千餘人攻打城池顯然不合適,大南關守軍雖少,但它在兩城之間,就算拼命奪下來,也會立即招致南北兩城的夾擊,況且大南關就只有五百人,縱使付出代價攻破關隘,斬獲也不大,想來想去,沒有一個地方是他們三千餘人可以去攻打的。

“監軍,我們或許可以拿下鬱林城。”沉默許久之後,姚昶忽然開口,眾人紛紛朝他看去。

“哦,怎麼拿下?”楊叢義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姚昶道:“可用誘敵之計,以一千人佯攻寧明,引鬱林城敵軍救援,而我們就可以在鬱林城與寧明之間埋伏,必能大量擊殺鬱林城守軍,要是計謀使用得當,滅殺一千敵軍,甚至兩千敵軍都不成問題,而後再攻鬱林城,當有一定把握拿下。”

“要是鬱林守軍不上當,我們怎麼辦?”柳時問道。

“不上當,我們就回頭攻下寧明。此城雖然不大,但卻是李越運送軍糧至扶綏前線的必經之地,城裡的糧草不會少。蘇仲上次來過,好不好攻下,他很清楚。”姚昶回道。

蘇仲道:“寧明是個小地方,城高不過兩丈,東西各一個城門,城池一般,並不堅固,三千人要把它拿下,並不困難。不是,監軍是讓我們打鬱林、大南關和涼山,費這麼大勁,打個寧明有什麼意思。”

“這不是大不下鬱林城的後備目標嗎,來一趟,總不能一仗不打吧,搶點糧食回去也是好的。”姚昶也知不對,聲音低了不少。

“姚指揮的想法有可取之處,出來打仗就不能空手而回,要麼殺敵,要麼奪得糧食和物資。誘敵之計很好,完全可行,但用在鬱林城恐怕不行,我們上次已經在寧明滅殺一千餘敵軍,他們的軍糧若是還要從這兒由河流運送,駐軍必然暴增,也會更加謹慎,我們三千餘人,難以討到好處。”楊叢義出來打圓場,將攻擊鬱林的想法否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監軍,有路直通大南關嗎?要是有路,我們就可以偷襲大南關,佔據大南關後,切斷兩城之間的聯絡,然後就可以在關南或關北任意一邊埋伏,攻擊來援敵軍。我們有三千多人,鬱林城和涼山,不管哪一路援軍都不可能傾巢而出,我們在兵力上就佔據優勢,大南關被攻下,他們勢必要奪回,我們就可以一口一口吃掉他們。如果順利,或許就可以攻陷涼山,奪回鬱林,連拿三地!”柳時手指地圖,說著說著便意起風發起來,好似真能全部拿下一樣。

眾人看著地圖,細細一想,若此計可行,真有可能南下拿下一關兩城,頓時心頭火熱。

“縱使有路直通大南關,怕是也不能堅守吧。據我所知,可沒有一處險關,既能防自己這方攻擊,又能防地方攻擊的,大南關也不會例外。此關若是我們修建的,防的就是李越人,若是李越人修建的,他們早把廣南拿下了。所以先取大南關必會招致鬱林城裡的敵軍攻擊,大南關面對鬱林城,無險可守,想要埋伏他們,怕也不可能。到時候就要被兩面夾擊,能不能勝還很難說。”姚昶一見眾人眼睛發亮,馬上出來潑涼水。

楊叢義暗自點頭,他們分析的都有道理,大南關可拿,但確實容易被鬱林城敵軍攻擊。可此戰,大南關十分重要,宣威軍若想有所作為,此關必須拿下,不然無論如何打,他們都很難佔到便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