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0章 毫無頭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0章 毫無頭緒

敵軍撤完了!

士兵們在城上歡呼,他們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

但這只是他們的奢望,睡覺是不可能睡覺的,偌大一個城池,又在李越境內,怎麼可能不派人值守,況且眼前的敵人是撤了,鬱林和大南關不會不留人,一個大意,若被他們偷襲,再想全身而退就難了。

守將開始在城上來回巡視,絲毫沒有下城休息的意思。

眾人只得強打起精神,一直盯到天明。

一早,四門守將拖著疲憊的身子來到府衙。

城西渡口,敵軍撤退完畢,宣威軍也到撤離涼山之時。

“怎麼樣,你們作何打算?”時間緊迫,楊叢義開門見山。

姚昶道:“監軍,我們是不是先派人去大南關方向看看?匆忙撤離,對將士們不好交代。”

“是啊,還是先看看,將士們士氣正旺,這個時候突然告訴他們要撤,恐怕他們接受不了。”袁華出言應和。

楊叢義轉眼一看,見其他人神色似乎也都是這個意思,頓時便有些為難,瘟疫的厲害,他們不是不知道,但為了這場功勳,他們卻要冒險,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即使大南關守軍不多,但宣威軍也只有三千餘人,要防範敵軍從城西關隘進犯,根本不可能分兵北上,大南關和鬱林城的功勳現在取不到,縱使放棄涼山,全軍也不一定能拿下大南關。

昨天楊叢義已經道明緣由,他們還是不願意就此離開,無非是想由南向北一舉攻取大南關,而後逼迫鬱林城,與邕州趕來的大宋軍隊南北夾擊,拿下最後一支敵軍,但這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幻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來到涼山這幾場勝利,讓他們開始高估自己,低估敵軍,宣威軍沒有他們自己想的那般厲害,而敵軍也沒有他們想的那麼虛弱不堪。

當初一舉南下涼山城、大南關和城西關隘,那是敵軍毫無防備,守軍不光兵力不多,也多是老弱病殘,精銳都上前線攻打邕州去了。而今敵軍全線撤退,為保住深入大宋的入口,必會在大南關和鬱林城頓住精銳,一攻一守,形勢大變,宣威軍能守城,不一定能攻城,況且還是以區區三千人進攻數萬精銳駐守的堅城,完全是以卵擊石,非常不明智。

“各位,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想要勝利和功勳,首先得有命。不管大南關和鬱林有多少守軍,我們都只能在三天之內迅速從城東撤回桐棉,留給涼山城的時間不多了。你們一整天都在城上,聞到的是什麼氣味,現在坐在府衙裡,聞到的又是什麼氣味?有什麼不同嗎?沒有,沒半點不同。城外的屍體已經開始腐爛,蚊蟲病菌已經開始滋生,城裡湯藥有限,用不了多久,疾病就會氾濫,到時候涼山城不會有一個活人。”他們想不通,宣威軍便沒法安全撤離,楊叢義不得不苦口婆心。

眾人心思大同小異,就這麼離開他們真的不甘心,敵軍大部隊已經撤退,拼一拼他們還是有機會的,至於病菌,那些屍體都在城外幾十丈遠,有兩丈多高的城牆,只要不接近,怎麼會染上疾病。死人他們見的多了,仗了也打了不少,幾乎所有戰爭都是圍繞城池來打,還沒聽說誰打了勝仗,因為殺的敵人太多,屍體清理不了,害怕染病而放棄城池的。監軍是書讀多了,危言聳聽。

楊叢義見他們不說話,便繼續勸導:“你們有誰去過淮北?我們跟金國和議前,那裡打了多年,兩國至今十年沒打仗,可那邊依然田地荒蕪,早年的良田長出大樹,城鎮殘破荒廢,常常十里不見人煙,荒草中隨處可見白骨。為什麼淮北沒人了?大片大片的良田都沒人種?一仗下來,到處都是死人,金人劫掠以後,縱馬北歸,從來不會打掃戰場,等數月之後大宋軍隊收復失地,戰死的人已經沒法收拾,只能遠遠撤離,任其腐爛,往往一個地方發生一場大戰,如果不打掃戰場,病菌氾濫,數十年內人畜都不敢靠近。你們再看看涼山城外的屍山屍牆,聞聞隨時隨地呼吸到的氣味,這地方能住人嗎?必須儘快撤離,晚一天,就多一天風險。”

眾人沉默許久,才聽柳時道:“監軍,我們也不是不怕死,就是不甘心,你讓我們去大南關看看,若大南關守軍超過兩千人,我們馬上就撤回桐棉,絕不二話。”

“是啊,就讓我們去試試,拿不下大南關,我們再走不遲。”眾人應和。

說了這麼多,還是白說了,楊叢義有些無奈,雖然他可以強令他們撤軍,但沒有必要。

“那好吧,給你們兩天時間,兩天之後,全軍撤退。大南關你們自己去看,城西關隘是什麼情況,你們最好也派人去看看。姚昶、章岱兩營宣威軍和親衛營留守涼山城,其他人隨你們調動,如果兵力損傷超過三成,軍法從事!”楊叢義最終還是選擇讓步。

“是!”眾將接令。

姚昶、章岱接管涼山城防,蘇仲、袁華和柳時迅速整隊他們的隊伍,出城打探敵情。

城外屍體開始腐爛,宣威軍退出涼山已經是定局,至於如何撤離,是不是要帶上涼山百姓一起,還需要考慮,畢竟要將兩三萬人帶出涼山城問題實在太多。

這麼多人出城之後如何管理?婦孺老人為數不少,他們怎麼翻越崇山峻嶺?一路吃喝拉撒睡誰來負責?到了欽州,安置在何處?

如果把普通百姓都帶走,問題實在太多,不是他一個就可以解決的,如果不帶走,讓他們留在涼山城,等待他們的只有瘟疫。說到底他們都是普通百姓,這場戰爭跟他們沒有關係,況且在他們心裡並沒有國的概念,對他們來說只要能活著,不管誰來管理他們都可以接受,同樣的只要能活著,去哪也都應該一樣才是。

宣威軍出城打探敵情,準備攻取大南關,楊叢義在城內清點糧倉和軍械庫,組織青壯挨家挨戶統計人口。

糧倉裡的糧食還有不少,撤退的時候宣威軍帶不走,如果都分到百姓手裡,楊叢義相信他們肯定有把法把糧食都弄走。

還有數不清的軍械,宣威軍也帶不走,撤退時只能一把火燒掉。

城中百姓積攢的財富不知道有多少,如果也不能帶走,最後都要燒掉,他們可以撤退,但涼山要是一座空城,不然後面的仗實在不好打。

敵軍撤退的訊息傳遍全城,百姓生活如舊,出城上街依然是少數,所有人都沒有察覺到宣威軍將要撤退,反而一切行動都預示著宣威軍接下來似乎又要大打一場,每個協助守城的涼山青壯,甚至還提前收到承諾過的十五斤口糧。

出城探查敵情,清點糧倉、軍械庫,統計戶數和人口,所有行動都在給人以暗示,涼山城在準備打仗!

府衙裡,楊叢義正與親衛營士兵一起清點財物,這些財物都是從涼山官員家裡搜剿出來的,數目不小,府衙庫房私房也藏有大量財富。

所有財物一一登記在冊,然後裝箱上鎖貼上封條,這都是宣威軍的繳獲,等大戰結束,一部分賞賜將士,一部分充當軍資。

等到了晚上,該統計的都已經統計清楚,賬冊交到楊叢義手中。

糧倉裡的糧食還有一萬兩千三百七十多擔,軍械無數,未做統計,涼山百姓三千三百六十多戶,人口兩萬四千七百九十多,其中老弱婦孺佔了大半。

他們自己統計出來的戶口跟府衙戶冊有所差異,人口相差三千多人。

楊叢義拿著賬冊,提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如果這些人要全部帶走,糧食也全部帶走,怎麼分隊,怎麼分組,宣威軍是否要參與其中,他需要仔細推敲斟酌。

只要李越人在大南關和鬱林留下超過一萬五千精兵,別說宣威軍拿他們沒辦法,就是防禦邕州的大宋軍隊前來,恐怕也難以拿下這兩個地方。

宣威軍退出涼山是遲早的事情,只是蘇仲、袁華等人難以接受就這麼突然退去,他們想拼一次,搏一搏,或是需要找一個撤退的理由。

退回桐棉對楊叢義說來雖然也難以接受,但遊奕軍從鬱林全身而退,就已經將宣威軍置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丟掉鬱林,涼山也絕對不可守。

鬱林已失,宣威軍必須要撤,楊叢義根本不需要找理由,保全性命,這四字對所有人來說足夠。

就在他進行各種謀劃推敲時,早上派出去的各路探子都帶回來重要訊息。

城西李越人撤退時搭建的橋樑已經損毀,南邊關隘有李越大軍駐守,粗略估計不下六七千人。

最讓人意外的是,大南關守軍不是李越人,而是大宋殿前司遊奕軍,鬱林也在他們手中。

戰爭結束了!

眾將齊聚府衙,神色各異,有意外,有驚喜,也有不甘心。

這場戰爭到底是怎麼結束的?

姚昶等人想不通,楊叢義也毫無頭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