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4章 功勳核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44章 功勳核查

在街邊吃了早點,楊叢義不緊不慢來到殿前司衙門前,毫無意外,今天他又是第一個到,門都還關著。

等了多時,只見一人慢悠悠走來,仔細一看,正是馮忱。

楊叢義當即抬手笑道:“馮大人早啊,吃了嗎?”

馮忱快走幾步,抬手回道:“在家吃過了。楊大人來的夠早,提前一刻鍾、半刻鐘就行。”

楊叢義笑道:“沒辦法,住的太遠,不早點,若是路上耽擱,可就要遲到了。”

馮忱走近之後,在門前站定,隨口問道:“楊大人現在住哪裡?每天要來點卯,住的太遠可不方便。”

楊叢義笑道:“沒辦法,臨安物價太高,越向城南越住不起,只能在錢塘縣找家客棧,暫時安身,等這個月發了俸祿,在找找合適的住處。馮大人可知道附近有什麼便宜的地方可以租住?”

馮忱搖頭道:“這可難住我了。不過據我所知,附近的房子可不便宜,要一定身份才能租住,需得四品官職以上才有資格,就連殿前司副都指揮使都住在兩裡開外,我們也只能想想了。”

楊叢義笑道:“看來那下官只能租住城外了。”

馮忱道:“也不失為一個辦法,城外房屋可比城內便宜很多。”

聽到這話,楊叢義微微一驚,他只是隨口一說,難道還真有官員住在臨安城外不成?這麼大個臨安城,連官員都無處容身嗎?這還真讓他不敢相信,大宋官員俸祿很豐厚,他之前還是九品官時,加上差遣,每月都有二三十貫錢,八品、七品、六品官俸祿應該更豐厚才對,難道這房價真是高的離譜?

“不知城外房子如何租住,價錢幾何?下官打算休息時,從客棧搬出去,住在客棧不是長久之計。”楊叢義誠心請教,對於住宿問題,先瞭解點訊息,也好心裡有數。

馮忱道:“這個不太好說,據我所知,離臨安城越近價錢越高,一裡之內,一進的小院子年租金在三百貫左右,二進院子年租金八百貫左右,三進院子年租金不低於兩千貫。若是沒什麼家底,可以住的更遠一些,三里五里外,房子就很便宜了,把節省下來的錢買輛馬車,進出城也算方便。”

聽了這話,楊叢義心裡頓時就有底了,城外房價都高成那樣,城內就不用想了,目前看來,他只能租住在臨安城三五裡之外,住的近了房租他承擔不起,也跟身世背景和俸祿嚴重不符。

“多謝馮大人。”楊叢義拱手笑道。

馮忱道:“在殿前司共事,低頭不見抬頭見,不必如此多禮。”

二人又閒聊片刻,吱呀一聲,殿前司的大門開啟了。

“走吧。”馮忱當先上了臺階,走進門內。

今天,殿前司外仍然只有楊叢義與馮忱兩人,其他人不見蹤影,也許會準時趕來,也許會遲到,誰知道呢,做好自己的就夠了,其他人怎麼樣,他管不著。

沒有鑰匙,兵案署衙大門依然鎖著。

殿前司,楊叢義根本不熟悉,昨天在屋子裡坐了一天,哪兒都沒去,一大早他自然也不可能隨便轉悠,或者再去找馮大人聊什麼。

靜等一刻鍾左右,孫淼漫步而來。

“孫大人早啊。”楊叢義抬手打個招呼。

“楊大人更早。”孫淼隨意拱手後,拿出鑰匙將門開啟。

二人先後進了屋子,各自在書案前坐定。

孫淼拿起書案前的文冊,開始忙自己的事情,對楊叢義不管也不顧,也沒任何安排和提示。

“孫大人,兵案官署很寬敞啊,其他人不在這裡辦公?”楊叢義四處一看,終是忍不住問出聲,殿前司兵案要管理的軍隊少說也有五六十萬人,要辦差的肯定不止他們兩人,其他人都哪去了?若是沒人,兵案真有事,不得把他們往死裡用。

孫淼抬頭回道:“張大人這幾日身體有恙,請了假,在家暫時休養,其他人都在外地公辦,一時半會兒不會回臨安。”

楊叢義點頭道:“原來是這樣,下官還以為這兵案只有你我兩人。”

孫淼道:“堂堂一個殿前司兵案,怎麼可能只有兩人。楊大人,這幾天你就把你面前各軍功勳奏報都看看,估計下個月會開始核實。”

楊叢義道聲好,隨即問道:“下官昨天看了一些,各軍各指揮功勳奏報很詳細,我們還要怎麼核實?”

孫淼道:“他們奏報是很詳細,但真偽我們卻沒法判斷,就不能隨意透過稽核。殿前司軍隊很多,雖不能全部審查,每年也得抽取一部分實地核查,每年差不多要用四個月時間專門核查功勳。透過稽核的功勳才能報轉差事磨勘案,作為升職調職依據,這件事較為緊急,各軍也都會發文催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叢義心裡疑問不少,又問道:“各軍駐守全國各地,縱然是抽取一部分,四個月也核查不了幾軍幾指揮吧?還有功勳稽核過後才能調職升職,下官之前在宣威軍任監軍,可未曾奏報功勳,宣威軍功賞任職又是怎麼回事?”

孫淼放下手中的文冊,耐心解釋道:“論功行賞,這是軍隊管理基石,功勳不清,賞罰就不明,審查功勳是件大事,從上到下都得查,軍隊再多,也得審查。兵案核查各軍各指揮功勳是有方法的,各指揮上報的功勳先由指揮自審,而後各軍統制親自稽核,簽名上印,兵案要做的就是在軍中隨機抽取一指揮中的一件功勳進行核查,若無問題,則全軍透過稽核,若是功勳作偽,則此指揮當年功勳全部作廢,此軍統制或統領磨勘延長一年。每年在殿前司全軍中挑選七八軍,再在這七八軍裡各選一指揮,四個月也能核查完。審查結束之後,有問題就懲罰,其他各軍則全部透過稽核,及時報轉。

至於你問的第二個問題,有句話叫特事特辦,大軍出征作戰,朝廷一般都會有派遣監軍,而監軍除了對統軍將帥有監管權力,對全軍作戰過程也要記錄,並及時向朝廷呈報,以便朝廷隨時掌握大軍動向,對作戰局勢做出正確判斷,而監軍在記錄作戰過程的同時,也會一併上報各軍各將功勳,監軍上報的功勳不需再進行任何稽核,就已經是朝廷恩賞的依據。

楊大人監宣威軍在廣南作戰,你雖是宣威軍監軍,但整個邕州或者說廣南還有一個監軍,那是朝廷從樞密院派遣過去的,他的呈報才是最終呈報,不論宣威軍是否上報功勳,你們所做的一切都在朝廷掌握之中,因此對宣威軍恩賞會很及時。其實一般情況下,打一場勝仗,五日之內便有恩賞,不會拖上三五個月,宣威軍也算是特例。”

聽完孫淼詳細解釋,楊叢義終於明白審查功勳是怎麼回事,當即謝道:“多謝孫大人解惑。”

孫淼道:“楊大人不必客氣。”見楊叢義沒了疑問,拿起文冊繼續翻看、標註。

片刻之後,只聽楊叢義又道:“孫大人,兵案眼下就你我兩人,下個月去各軍核查功勳是我們去嗎?還是會借調其他人一起?”

孫淼輕聲道:“張大人身體有恙,一般不會出京,就是出京也不會太久太遠,其他幾人都常駐川陝,年底才會回殿前司一趟。楊大人,實話跟你說吧,整個兵案也就你我兩人能動,而這兵案又不能無人值守,一年到頭事務繁雜,三五天沒人在還行,時間稍長根本不行。你調來殿前司時日尚短,有些複雜事務還難以應對,只能我在署衙值守了。”

見楊叢義沒說話,但臉上神色起了變化,隨即又道:“整日待在署衙真是很沒意思,要不是不允許,我倒情願用這幾個月時間出去走走,領略大宋河山,總好過在衙署枯坐。”說完一聲嘆息。

楊叢義心中暗笑,搞了半天,把他調來殿前司兵案就是跑腿的,還一跑就要四個月,真是無力吐槽。不過幸好,他不是嬌貴的人,也不是一個能在署衙坐得住的人,出去跑跑,有機會看看各支殿前司禁軍,也沒什麼不好。

“下官在宣威軍時也是常年東奔西走,去各地核查當然沒問題。只是不知要如何選擇核查目標,是隨機抽選,還是可以按兵案的意圖,挑選可疑目標?”楊叢義稍微一想,心裡便有疑問,當即就想問清楚。

孫淼再次放下文冊,認真解釋道:“按說應該是隨即抽選,但隨即抽選難以把控,如果分散在全國各地,核查起來多有不便。所以在實際核查時,兵案會有選擇的挑選目標,比如去年重點核查西邊,今年就核查南邊,到明年就核查北邊,具體到核查哪支禁軍哪個指揮,也可以挑選。總之,各軍功勳核查有些麻煩,我們自己就要盡量減少麻煩,降低難度,不然超過最後的稽核期限,各軍都要來找我們麻煩。”

“我們今年該核查哪裡?”

“江南西路、兩浙東路和福建路。”

楊叢義頓時一喜,臉上若隱若現的陰雲散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