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8章 殿中議事(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08章 殿中議事(三)

“好了,今天就議到這兒,你也先回去。”趙構有些疲憊了。

“是,皇上。臣告退!”楊存中起身行禮。

“挑選拔擢青年將官之事,你拿個具體的章程出來,越快越好。”趙構忽然補充道。

“是,皇上。”楊存中堪堪停住腳步,恭聲應道。

“至於招募新兵,暫且不急,等各軍將官替換之後再議。”趙構再補充一句。

“是,皇上。”

“去吧。”趙構輕輕擺了擺手。

“臣告退。”

楊存中行禮之後,大步離開垂拱殿。

眾臣離開,殿中一空,頓時安靜下來。

趙構身邊只剩下一名服侍他的內侍。

“官家,再吃碗涼湯吧。”議事結束,內侍見趙構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急忙提醒。

“黃琦,還有多少物資沒有出售?”趙構沒有理會,反而問起其他事情。

這內侍不是別人,正是回易副使黃大人黃琦。

只聽他回道:“具體還有多少小的也說不清楚,上月問過一次,還有價值兩千兩百萬貫左右的貨留在庫房,這其中有一部分不能出售,要留在宮裡用,或是用來賞賜,難以區分,不好估價。除此之外,還有兩船物資不值錢,看上的人少,賣不出去。”

趙構在細想什麼,沒有言語。

片刻後,才道:“哪些要出售,哪些不出售,儘快分開,把該出售的出售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小的這幾天就安排。”黃琦答道。

“還有,那些不值錢的東西,不遠萬里,花那麼大力氣搬回來做什麼?那些東西是誰換的,誰的決策,有沒有收好處,收了多少好處?回易船隊是你負責,你去查清楚,弄些不值錢的東西回來,你也有責任,罰俸三個月。”提起錢來,趙構就有些惱火,花那麼大精力,險些跟群臣鬧翻,才促成船隊出海回易,結果還搬回兩船值錢的東西回來。

黃琦急忙回道:“是,小的馬上就去查!”

趙構深吸兩口氣,稍稍平復了一下浮躁的心境,而後又道:“內庫的雖然積攢了一些錢,但以後用錢的地方還多,也花不了幾年。既然遠洋回易確實能賺錢,就不要中斷,今年能不能再去一趟?”

黃琦額頭也冒出汗來,抬手擦了一下,而後答道:“官家,大船出海要看時間,十月、十一月出海最好,到臘月就晚了,上次臘月出海差點誤事。南洋、西洋海域廣闊無邊,每到一地季節不同,風向、水流便各不相同,時間稍有耽擱,就得原地等一年,耗時費力。眼下已經是六月底,貨物採購裝運至少得大半年,大船修造也要時間,各類隨船人員招募更是馬虎不得,沒有一年準備時間,船隊不能出海,今年是不能去了,若現在開始籌備督造,明年冬天倒是可以輕鬆出海。”

一聽這話,趙構微微蹙眉,問道:“隨船人員和之前造得船不都還在嗎?用得著那麼長時間?”

黃琦道:“官家,大船雖然還在,可它們在海里泡了兩三年,船板都快泡爛了,遠洋航行不比江河行船,海上大風大浪,危機四伏,船不結實很容易就會被拆散,船毀人亡。要出海到南洋、西洋,就一定得造新船、大船,造船就要時間。之前招募的隨船人員,去年船隊回來在明州港鬧了一出,他們都被遣散了,如今也不知道都去了哪兒了,要出海還得重新招募。”

趙構也只能嘆氣。

去年船隊回來,滿載稀有貨物,各方爭奪,吵得不可開交,回易船隊是內庫出錢督造,原本這些貨物都歸屬內庫,可那些御史言官口口聲聲說官家回易與民爭利,奏摺接連不斷往宮裡飛,無奈之下,只能劃撥一部分交給朝廷,由朝廷出面處理。

對於此事,趙構嘴上沒說,心裡卻是十分惱火,當初內庫出錢督造回易的時候,沒人說是與民爭利,等貨物都運回來了卻說官家與民爭利,不是聖主所為,他能怎麼辦?能封御史言官的口嗎?只能隨他們折騰。

可他們折騰完,好處到手便一鬨而散,留下一堆爛攤子,誰也不管,最後只能全部遣散了事。

這些事,黃琦跟趙構彙報過,他心裡很清楚。

趙構也很苦惱,做事的時候滿朝文武沒人出頭,爭利的時候一個個擠破頭,這就是朝廷現狀,有事生怕擔責,有利不落人後。

歷朝歷代,這都是難題,趙構不敢自比聖主,他自然也無能為力,只能得過且過,惟願天下安穩就行。

“回易要繼續做,還是你去,這些事你都熟悉。錢從內庫出,你自己做,不要朝廷裡的那些人插手,他們想做就讓他們自己做。”趙構下定決心,這次絕對不能讓他們再摻合。

“是,小的明白。”黃琦應道,雖然他不想再出海,但皇上開口了,他不能拒絕,況且宮裡除了他,還有誰能出海?

不過隨後他便問道:“官家,既然還要做回易,我能不能把以前的幫手再找回來?之前督造回易具體是由兩個武學生來辦的,雖然中間出了些小問題,可他們兩人辦事利落,小的對他們很放心,出海以後,好多事也是他們在具體解決,除了些重要決定,小的幾乎不用操心,這次要是還有他們同行,肯定會有更大收穫。”

趙構道:“你說的是楊叢義跟湯鷽?”

黃琦點頭道:“正是他們二人。如果可以的話,小的還想要一個人,姓江名愷,聽說他今年金榜提名,高中一甲,已經是進士出身。”

“楊叢義不能出海,出海耗費時日,他有其他安排。湯鷽被放到瓊州了,想要他,得跟吏部協調。至於你說的這名新科進士,如果還沒授官,你自己去找,若是授了官,也得去吏部,你自己私下處理。”趙構回覆的幹淨利落。

黃琦略微有些失望,若這些人要不來,這遠洋回易他就沒法做,以前楊叢義與湯鷽二人各有分工,配合密切,不管是督造回易,還是出海以後各種差事,都能獨擋一面,處理的很好,幾乎不用他操心。要是這次沒有他們幫忙,遠洋回易會做成什麼樣還真不好說。

可距離上一次回易回來,已經快一年了,楊叢義另有安排,湯鷽也遠在瓊州,曾經出海的幾個核心天南海北,分崩離析,現在要聚攏起來,不知道有多難。

可事已至此,他也沒有辦法,只得回道:“是,官家。”

隨後又問道:“上次督造回易,內庫出錢三百萬貫,這次多少錢?”

趙構道:“錢還是三百萬貫,大船還是一百艘,照上次的規模去做。”

黃琦一聽這話,有些猶豫,想說又沒說,最終還是沒說。

趙構看在眼裡,言道:“有話就說。”

黃琦這才道:“官家,今時不同往日了,三年前第一次督造回易,採購的物資還比較便宜,就拿茶葉來說,一斤蒸茶之前採購價是八十文,而零售是一百五十文左右一斤。從船隊出海至今,蒸茶的價錢已經翻倍,零售價要三百文一斤,採購價也不會低於二百文。其他物資也是一樣,望風漲價,絲綢、瓷器、布匹,就沒有不漲價的,三百萬貫怕是不夠了。”

“漲這麼多?百姓還買的起嗎?”趙構驚道。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期盼人人都能吃得飽,穿的暖,不想這物價居然回升到二十餘年前,這讓趙構如何不吃驚,關鍵是這件事居然從來都沒人跟他提起過。

黃琦回道:“茶葉一般人家也喝不起,一百文還是三百文沒區別,而有錢人家也不會在乎這點錢,茶葉漲價對百姓生活影響不大,至於絲綢、瓷器,這也不是一般人家能用的,漲價對普通百姓影響也不大,布匹就麻煩一些,家裡再窮也要有布遮身,布匹漲價,對普通百姓的生活影響不會小。”

聽到這個問答,趙構神色有些放鬆,但隨即又想起另一項重要物資,急問道:“糧食呢?有沒有漲價?”

“據小的所知,糧食價錢還比較平穩,比往年略有下降。”

“好好好。”趙構連道三聲好,臉上陰雲散去。

隨後便道:“既然東西漲價了,我多給你兩百萬貫。上次做的很好,這次更有經驗,不說比上次好,能賺回五千萬貫利潤就可以了。”

聽到這個數額,黃琦心裡一驚,第一次能賺大錢,那是因為對西洋諸國和大宋雙方來說,貨物都是稀有的,以前見的少,能買到的機會更少,所以才能賣出高價,若明年再去一趟,情況就會不一樣了,況且去年西洋諸國都派人來過大宋,知道他們的物產在大宋很值錢,再拿同樣的貨物很難換回以前那麼多東西,雖然他不懂經商,但在海上兩年,這點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可皇帝開口了,他能說賺不到嗎?

於是只得回道:“是,小的爭取賺回這麼多錢。”

“行了,就說到這兒,交代的差事,好好辦,有什麼難辦的就跟我說。”趙構說完起身。

“是,官家。”黃琦應道。

說完,陪著趙構往後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