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8章 暗中調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8章 暗中調查

天矇矇亮,一輛馬車向東而行,不急不緩,朝臨安城駛去。

車中不是別人,正是早起的楊叢義。

昨夜睡的較晚,起的稍早還多有不適應,他不得不在車上閉目養神,再繼續休息休息。

湧金門開的很早,馬車到達城下,早有百姓進出,十分喧囂熱鬧。

楊叢義雖是官員,也要接受檢查,畢竟是臨安城,沒有任何特殊,哪怕是朝中重臣,進出城門也得掀起簾子。

進了臨安城,馬車一路慢行,當馬車穩穩停下來,苗九便提醒老爺,署衙到了。

殿前司的大門仍然緊閉著,不知何時開啟。

楊叢義一下馬車便讓他回去,等放衙時再來接他便是。

獨自一人在門外閒站了不知多長時間,便看到沈忱緩步而來,想必在楊叢義調任殿前司之前,沈忱應該是應卯最積極的,只不過現在他變成了第二。

二人相見,寒暄幾句,隨後便是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而聊的最多的話題還是楊叢義浙西、福建之行的經歷,最後聊到南劍州大案,楊叢義自然不會細說,幾句就搪塞過去。

回來這兩天,先是孫大人問他南劍州之事,接著都指揮使大人又把他叫去衙門當面細問,現在沈大人又問,似乎每個人都在關注,看來南劍州那起大案早就傳到臨安了,或是都指揮使大人所說的流言,在殿前司衙門流傳的很廣。

楊叢義雖是心裡無鬼無愧,可若人人都因流言,轉彎抹角來打聽南劍州命案和神騎軍之事,多少都會讓他心裡不舒服。

好在沈忱見楊叢義不願多說,就沒再繼續追問。

等殿前司大門開啟,進了署衙,楊叢義便很快進入辦公狀態,昨晚想了多少事情,有些需要及時寫來來,免得時間一長忘記。

孫淼來時,二人簡單打了聲招呼,便各自忙自己的事情。

一個時辰之後,張大人派衛士來叫兩人過去議事。

在兵案官署,要議的自然就是挑選將校和大教閱轉資,最主要的是要討論楊叢義昨天提出的方案,可整整討論了小半個時辰,幾乎都是楊叢義在說,張大人偶爾還會問兩幾個問題,提幾個疑問,孫淼全程不言不語,似乎此事與他沒有半點關係。

直到孫淼忽然說,既然此事楊叢義想的周全,交給他辦就是,何必再浪費大家的寶貴時間。

聽到這話,張大人自然不高興,但也拿孫淼沒有太多辦法,與其留他在這兒發牢騷,不如讓離開的好。

孫淼離開之後,楊叢義又將昨天、今天花了很多時間琢磨的好幾個方案,一一說給張大人聽,等討論結束,已到正午。

對於楊叢義提供的方案,張大人沒有太多話講,因為整個方案很完整,只要確定下來,幾乎可以很快施行。

因此,編寫具體章程的差事也落到楊叢義頭上,畢竟通盤事項他最清楚,張大人就是完整聽了一遍也記不住、寫不好。

對此,楊叢義沒什麼可說的,從昨天提出實戰對抗這個辦法,他就知道這件差事肯定就要落在他身上。

張大人給了楊叢義半天時間,希望明天一早便能要到編寫好的東西,他也只能點頭答應。

回到署衙,楊叢義便調墨動筆,將整個實戰對抗演習的基本框架做好,而後按框架開始從頭編寫。

由於此事他想的很多也很細,幾乎全在腦子裡,只是內容太多,若想非常細緻的寫下來,花費的時間不在少數。

從中午到放衙,整整兩個時辰,楊叢義水都沒喝上一口,終於將最主要的兩種方案寫成,剩下的只能回家熬夜趕工。

就在楊叢義全神貫注編寫實戰對抗章程時,殿前司都指揮使衙門卻在討論他的問題

楊存中道:“查了一天,可有收穫?”

校尉答道:“末將查了他調任殿前司之後接觸過的所有人,暫時沒有發現大問題。不過他在來臨安不到半個月時間裡,便透過一個客棧方掌櫃在城西五里外買下了一棟宅院,幾天前從外地回來,就直接住了進去。”

“哦,剛來臨安就買宅院,置辦家業?那宅院價值多少錢?可有查他錢財來源?”楊存中眉頭微微一皺。

將校回道:“那宅院是四月底透過客棧方掌櫃購買,據那方掌櫃說當時花了銀子二百兩,楊叢義是向他借的錢,後來因為楊叢義要外出,宅院就託付給他看護,在看護期間,他讓人將整個院子從裡到外修繕了一番,又給每個房間換了新家具。楊叢義前幾天從泉州回來之後,先還了四百貫錢,抵扣四月底借的二百兩銀子,然後又因院子翻修和新家具採購,再次寫了一張三百五十貫錢的欠條,約定三年之內還清。”

說到這裡,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道:“末將派人去仔細看過那宅院,確實如那掌櫃所說,由於距離臨安城較遠,並不是很貴,修繕之後價值八九百貫。至於他的錢財來源,從戶部查到他的俸祿收入是每月三十貫左右,四月下旬領取過一次,大半年一起,一共三百二十七貫,也去倉案看了,四月二十五日領了三十貫,不久前他又去戶部領了從紹興十八年初至今的所有物資補貼,少部分換了錢,得錢二百六十多貫。除此之外,沒查到他有其他錢財來源。”

“他日常花銷如何?”楊存中眉頭逐漸放鬆。

將校回道:“就他在臨安的表現來看,很少有大的花銷,初來殿前司任職時,他是住在錢塘縣那邊的一家客棧,而正是那家掌櫃借給他錢買的宅院。據方掌櫃說,楊叢義每天早出早歸,太陽還沒落就回客棧,除了五月初離開臨安前,在外面吃過一次酒,很少在外面應酬,生活十分簡單節儉,住的房間一般,住宿費用每天五十文錢。末將親自去查過客棧賬目,確實如那掌櫃所說,住宿費用沒有初入。”

“這麼說來,他每天的開銷應該不大,積累幾百貫錢財也不意外。”楊存中隨口說道,不過隨即又問道:“你說他離開臨安前跟人喝過一次酒,可知與他喝酒之人是誰?”

將校答道:“楊叢義在臨安沒有熟人,除了客棧方掌櫃暫且無處下手。”

這個回答並不能令楊存中滿意,只聽他道:“楊叢義在來殿前司任職前,在臨安住過很長一段時間,別的先不說,他曾在武學學習一年半,在武學就沒幾個熟人?來殿前司任職半個月,也沒有一個半個熟人?還有,他曾負責督造回易,在臨安認識的人也不在少數。你好好去查查,離開臨安前,他到底是跟誰喝了一頓酒,說了些什麼,都調查清楚。”

“是,大人!”將校立即應是,不敢有絲毫遲疑。

楊存中此時對楊叢義的懷疑已經去了幾分。

他為官三四年,平日生活又比較節儉,只憑俸祿,這幾年也能積攢下不少錢財,況且他之前督造回易,又以回易參軍身份隨船隊出海,聽說回易船隊一次賺錢幾千萬貫,他跟著船隊,不可能賺不到一些私房錢,回易成功,朝廷也有賞賜,攢下萬貫家財應該不成問題。至於他為什麼窮的要借錢買宅院,怕是也有內情。

就目前來看,楊叢義是一棵不錯的苗子,若好好培養,幾十年後能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將帥也說不定,但現在還不能確定他是大奸之徒,還是忠厚之人。

殿前司,乃至統管的禁軍中,已經很少有讓楊存中眼前一亮的人,而楊叢義就是其中一個。在聽黃琦敘述完楊叢義南洋一行之後,頓時就對他有了興趣。

在半天時間裡,楊存中調閱了關於楊叢義在督造回易、護衛使節出使李越、三佛齊國打通海路等一系列資料,包括去年宣威軍在廣南抵抗李越侵擾的戰鬥。

從那些資料裡,楊存中似乎看到了一個想戰、敢戰、能戰的青年將領,並且從他經歷、參與的幾乎所有戰鬥,能看出他並不是在力鬥,而是充滿計謀,當然他使用最多的還是預設埋伏,戰法雖然單調,但從結果看戰果還是很可觀的。現在軍中,像他這樣能熟練使用計謀的青年將校很少,絕大多數人遇到敵人,恐怕只有兩種方法應對,要麼衝上去硬拼,要麼躲開或逃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今軍中最缺就是楊叢義這樣的人才,雖然他出身武學,不是出自軍中,武勇可能不足,但腦袋好使,一身血氣,敢打能打,場場都能打勝仗,這就十分難得,全軍之中如此年輕的怕是找不出幾個。

當楊存中看到越多楊叢義的資料,他越覺得這個青年的後生不簡單,特別是那篇關於遠洋回易的論述《回易豐盈論》,恐怕朝廷忽然做遠洋回易便是因為這篇論述,而楊叢義也因為這篇論述走上了仕途,開始接觸軍隊,建立功勳,如今三年時間走進了殿前司。

遠洋回易期間楊叢義還做過哪些事,楊存中不清楚,宣威軍在廣南的詳細戰鬥過程,他也無從知曉,但他從有限的資料中知道一件事,那便是楊叢義親自組建的宣威軍,如今是一支不弱於任何禁軍的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