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8章 最終決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28章 最終決斷

一宿過去,天亮了。

楊叢義沒有回來,枯坐一夜的三人在天色大亮以後再也堅持不住,幾乎就要坐在原地睡去。

可清塵作為一家之主,她怎能安心?

叫上蓮兒和白二孃一起,三人小心翼翼,出了院門四處察看一番,周圍早已沒有賊人蹤跡。

昨晚那黑影翻牆而過的地方,只留下幾滴早已變黑,幹了的血跡,順著血跡尋了一丈多遠,再也看不到半點痕跡,要麼傷的不重及時止血了,要麼被賊人趁夜將血跡擦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三人回到院內,各個房間檢查一番,沒發現有什麼東西丟失,清塵這才稍稍放心下來,看來那賊人應該是潛進院內之時,剛好被回頭的蓮兒發現,他還沒來得及有任何行動,便被趕了出去。

清塵一陣陣後怕,要不是蓮兒發現了賊人,那賊人不知道要偷走多少東西。

坐了一宿,又累又餓,白二孃簡單做了些飯菜,三人先後吃過,這才輪流進屋休息。

臨安城裡,從日暮到清晨,從清晨到正午,不論刮風下雨,還是驕陽烈日,沒有任何一刻不喧囂,沒有任何一刻不熱鬧,他們似乎不知疲倦,從清晨到日暮,從日暮到晨曦,整日綻放在自己的天地。

街上一片祥和熱鬧,殿前司都指揮使衙門裡卻是另一番景象,安靜的十分異常。

因為幾乎每一個人都知道,都指揮使大人發怒了。

執行軍法,十軍棍打完,那挨了打的將校拖著疼痛的身體再次走進都指揮使大人的官署。

“大人,末將領完軍法!”那將校在楊存中身前,站穩身體,抱拳稟報。

楊存中面無表情,將拿在手裡的文案丟在書案上,一言不發,盯著那將校。

過了片刻才道:“是不是跟你說不要蠻幹?”

“是,大人說過。”那將校咬牙回道。

“既然說過,你為何不聽?”楊存中依然生氣。

“末將派人盯了好幾天,她從不外出,實在打探不到她的資訊,這才出此下策,抵近察看。”被打的將校回道。

楊存中沉默,時間緊迫,短時間內他必須要弄清楚楊叢義一家的底細,如果沒問題,就要有重任託付,他催的急,屬下也不能不急,真論起來也怪不得他們,於是臉上神色稍緩。

“可查到訊息?”

“探子太心急,剛進院子就被發現,不得已只能退走,但也帶回來一些訊息,探子說那女子武藝高強,一手劍法使得很精妙,絕對有實戰經驗,不是大家閨秀的花架子,還聽下人說那女子練武十幾年,還曾親手殺過人。”將校忍痛回道。

“練武,殺人,那就不是大戶人家出身。”楊存中隨後又問道:“據你們觀察,那女子是何出身?”

“大人說的對,那女子確實不是大戶人家出身,據探子報來的訊息,就在前幾天他們在家裡立了一個牌位,經查他們製作那牌位不是祭拜爹孃父母的,而是用來祭拜授業恩師,那個牌位正是為女子恩師所立。再從女子一身劍法武藝、殺人經歷來看,多半出自江湖門派,或是山野隱士。結合他成親時機來推測,二人相識或是成親時間,應當在他入武學之前,他在入武學之前,不過是山野小民,還曾在太湖、懷寧衙門做衙役捕快,身份低微,能跟他結識的,應當不會有身份地位,所以那女子極有可能出自山野草莽。”將校一番分析,便將清塵的身份說了個八九不離十。

楊存中顯然比較贊同手下的推測,既然他的夫人出身一般,那他就不會受到他夫人一系的拉攏,他在官場之中認識的人又極為有限,有交情聯絡者也只有寥寥數人,他可能主動結交的官員,他對別人來說無用,沒有結交價值,放眼跟他有過交集的在京官員之中,會主動找他的恐怕也只有黃大人一人,其他幾個官員,如戶部右侍郎戴驄、樞密院都承旨何謂、禮部侍郎陳誠之,就是他登門求見,他們也不一定會賞臉見他一面,更不要說結交。

由此來看,楊叢義在南劍州的所作作為,應當如他那日所述,全是出自本心,沒有任何人提前授意,更不可能參與謀劃,一切的起因還是神騎軍太多大膽放肆,而他一開始又受當地知州巧言所欺,為州衙所利用,這才在神騎軍中找出了三十多個兇手,好在後來他用逃兵之計,斬斷了州衙追索神騎軍責任的意圖。從最後的結果來看,期間所為還是可圈可點。

至此,他是忠是奸,楊存中已經找到答案。

“他家不要再去探查,記住了?”楊存中吩咐道。

“是,大人!”將校抱拳應是,而後拖著受傷的身體退了出去。

楊存中再次拿起書案上的文案細看,這文案不是別的東西,正是兵案報上來的幾份章程之一。

其中兩份呈給了皇上,剩下的幾份,內容也不少,他也能從中看出一些東西,整個章程雖然看起來十分完整,但還有很多細節待補充完善,且有許多回還的餘地和自由發揮之處,若再仔細想想又能發現那些東西雖然沒有寫在章程裡,但又似乎隱隱包含著那些東西,整個章程前後呼應,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東西,其中還暗藏著一些看不見,也捉摸不透的東西,但以他從軍多年的見識和理解來看,章程中看不見的東西對打仗卻十分有用。

看來這個楊叢義還真是個可堪培養之人,武學一年多沒白學,之前在海外、廣南打的那些勝仗也不盡是因為對手太弱,行軍打仗還是有他自己的一套。

楊存中將章程放下,是該做個決斷了。

呈給皇上的選將章程已經批紅,雖然最終打了很大折扣,但也在意料之中,不是不能接受。

但朝廷給出的統帥人選他不是很滿意,他想要的是在軍中有名氣有資歷的統帥,如此才能鼓舞士氣,可朝廷指定的卻是年輕的沒有任何軍旅經歷普安郡王,他雖任常德軍節度使,可那不過是掛名而已,常德軍在哪兒估計他都不知道,安排這樣一個統帥,可見朝廷根本就是把這次的選將操練當成了兒戲,一個久居臨安宮中和王府的王子,能懂什麼軍事,不過就是派去攪局,或是混些資歷。

可對此,楊存中也不能再說什麼,他雖是統管殿前司禁軍的,可他的調兵許可權極為有限,幾乎全歸於朝廷之手,安排統帥他更是說不上話,只有聽話的份。

此次選將對殿前司、對所有禁軍來說都極為重要,既然統帥不行,殿前司派出去的主事之人就必須得力,不然這一番大動干戈就白費了。

殿前司有帶兵資歷的人不少,但真正願意離開臨安幾個月去帶兵選將的,真還找不出幾個,這十年他們早已過慣了安穩的日子,沒幾人願意出去風餐露宿,可那剩下的幾人他又不放心,對他們來說臨安就像是牢籠,一旦離開臨安,他們怕是會花天酒地、吃喝玩樂,直接就把選將之事拋在九霄雲外,到最後免不了又是弄虛作假,糊弄殿前司,糊弄朝廷。

楊叢義,他已經斟酌了很久,這選將章程肯定是他寫的,他組建過新軍,做過監軍統過兵,打過仗立過功,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可無奈他實在過於年輕。

如果把這等殿前司大事交給楊叢義來辦,他自己會不會有壓力暫且不說,恐怕沒人可以放心。統帥二十多歲,主事之人二十多歲,所有參與挑選操練的將校士兵也是三十歲以內,沒有老人壓陣,不是會出亂子,就是最後變成兒戲,一切籌備、願望都成空。

但眼下不管是殿前司,還是整個禁軍之中,可用之人真的沒有了,因此才要選將,挑選年輕將校加以培養,而以現有資訊來看,楊叢義無疑是軍旅之中年輕將校裡的佼佼者,否則也不會將他從軍中調來殿前司任職。

其實楊存中的選擇不多,兵案其他兩人他根本不會選,張兵案圓滑愛財,無事裝病,連署衙都不願意去,更別說讓他長時間離開臨安,另一主事孫淼,從來就沒去過軍中,官職是得自恩蔭,幾乎就未曾離開過臨安。

其他諸司衙門更不必說,不升官不給錢,誰願意攬兵案的事,可殿前司諸司衙門的官職一個也不缺,等著排隊的不知道還有多少,哪能胡亂承諾辦好選將之事就給升官,那以後一吩咐他們辦事,諸司各衙門就要求升官,他哪有那麼多官職給他們安排,何況安排官職也不是他說一聲就算的。

因此,不論如何考慮,不論從哪方面看,就目前來說,楊叢義就是唯一的選將主事人選。

楊存中思來想去,最終下了這個決心。

“來人,去兵案把張兵案和楊秘書叫來。”

他一聲吩咐,一校尉馬上應是,匆匆離去。

這個決心一定,混亂的思緒漸漸穩定下來,但願他能辦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