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8章 再拉一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8章 再拉一人

“選將?”沈縉聽聞此事,心下一驚。

“這是殿前司常規職責,本是由兵案負責的選官換換官,只不過今年略有不同,專門設立了選將營進行挑選而已。沈兄可有興趣?”楊叢義笑問。

沈縉看了江愷一眼,回道:“這等大事,我倒是想試試,之前在軍中也呆過一段時間,要是能幫到大人自然最好。不過江兄也邀了我去辦一件朝廷的差事,時間上不知道會不會有衝突。”

楊叢義一聽此話,忙向江愷道喜:“恭喜江兄!朝廷果然給你授官派差,當真是值得慶賀之事!”

江愷笑道:“同喜同喜,我也不曾想到朝廷這麼快便給我派了官,對我來說,實在是意外之喜。”

道過喜後,楊叢義馬上問道:“方才聽沈兄說江兄邀他去辦一件朝廷的差事,不知是何差事?可方便透露?”

江愷稍稍有些猶豫,沒有立即回答,坐在一旁的沈縉說道:“遠洋回易,江兄接的差事就是督造回易,船隊明年冬天出海。”

“原來是遠洋回易啊,這對朝廷來說可是一件大事,江兄出過海,來辦這件差事最合適不過。”楊叢義笑言,而後問道:“明年冬天出海,不必現在就開始督造吧?”

江愷臉上神色微微有些變化,不知是羞愧還是謙卑,只聽他回道:“黃大人也是前天才找到我,要把回易交予我督造。黃大人只說了船隊出發時間,至於何時開始督造,並未言明。聽黃大人的意思,應當還有其他官員與我一起督造回易。”

“是黃大人把此事交你辦理的?”楊叢義不禁驚問,上次在殿前司署衙見他,可沒聽說要遠洋回易。

不過既然遠洋回易賺錢,哪有不繼續回易的道理。

至於人選問題,毫不客氣說,若說督造回易,他與湯鷽應該是不二人選,但他如今在殿前司任職,身份與以往大不相同,很難再摻合到朝廷的遠洋回易中去,而湯鷽遠在瓊州,她被調往那裡任職,多半也是因為私帶的七船貨出了問題,被人抓到把柄,才被遠放瓊州,此次回易自然不會再讓她參與。

江愷回道:“正是,那日我與幾名同科進士,前往吏部打聽授官與差遣之事,才知道黃大人已經跟吏部打過招呼,前天黃大人找到我,便將督造回易之事交我辦理。”

楊叢義忽然笑道:“正好,督造回易正是很鍛鍊人的差事,等你把此事辦成,以後很多事做起來就會很輕鬆。時間很充裕,江兄好好幹,若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只管找我便是。”

“多謝大人。”江愷點頭道謝。

“大人,不知選將之事,幾時開始,幾時結束?江兄督造回易恐怕年前並不著急,若是可以,我倒想跟大人再到軍中走一遭。”沈縉忽然插話問道。

“非常歡迎,沈兄如果能來,自然最好不過了!”

表達過心裡的興奮之情後,楊叢義馬上解釋道:“其實選將之事已經開始,前期籌備事宜做了一部分,而後天就要去婺州具體營造實施,按既定章程來看,前後五六個月完全夠了,年前就能返回臨安,應當不會耽誤沈兄協助江兄督造回易之事。”

沈縉一聽此話很是高興,若能同時參與兩件朝廷大事,對他來說自然大有好處,於是立即問道:“江兄你看呢?督造回易估計還要一段時間才能開始,我先去婺州協助大人選將,年前回來再找江兄如何?到時一定全心全意,協助江兄督造回易。”

江愷稍稍猶豫了一下,而後迅速回道:“好,反正回易還早,沈兄只管去幫大人選將,等回來之後再說。”

“多謝江兄體諒!”沈縉十分興奮,而後又向楊叢義道:“大人,那我後天就隨大人去一趟婺州。”

“如此甚好。那就這麼定了,後天一早我讓人來客棧接你,我們在城外清波門會合。”楊叢義不由得笑道,能拉到沈縉相助,選將營之事又能輕鬆一分。

“大人,天色不早了,若無其他事,我想先回去休息,晚上多吃了幾杯酒,有些撐不住了,望大人海涵。”江愷紅著臉,搖搖晃晃起身。

楊叢義道:“沒關係,倦了就先回去早些歇息。”說完起身相送。

江愷連連擺手道:“大人請留步,我自己還能走。”

沈縉隨後起身道:“夜深了,我就不打擾大人休息了,大人早些歇息。”

楊叢義笑道:“好,有事明天再說不遲。”

將尚未完全清醒的二人送出屋外,看著他們各自推門入屋,關上房門,楊叢義這才回到屋內。

此番前來東悅客棧看來還是有些收穫,若今天沒有在此留宿,以他們之前亂醉的模樣,明日一早恐怕又會將他的留信忘到九霄雲外。況且黃大人已經聯絡了江愷,派下了差遣,那麼授官也就是這幾天的事了,若他今天不來,沈縉怕是就要留在臨安了。

選將營規模龐大,多一個參軍便多一份力,少一人,做起事來便要困難一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跟當初督造回易一樣,若沒有找到合適的幫手,他與湯鷽兩人根本不可能督造回易,將那麼大一攤子事辦好理順。

現在選將營也是一樣,從某一方面來說,甚至比督造回易更困難,一是因為時間短,二是參與的人太多,三是要解決的全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歷來就是最難解決的,若是沒有足夠多的幫手,此事難成,難如願。

不過幸好,今天先是拉來了陸游,又拉來沈縉,有他二人加入,選將營便不再是他孤身一人。再加上蘇仲、潘誠等人,對選將之事,楊叢義此時信心大增。

可選將事關兩萬餘人,若有更多的參軍加入其中,楊叢義會更加高興,只是時間不多,在臨安他也沒有那麼多認識的人,繼續尋找幫手之念,只能就此放下。

實話說,能找到兩人,他便很知足了。

一夜無夢,月隱日升。

楊叢義一早去了署衙,便拿著整理好的資料向楊存中彙報選將營營造準備之事。

資料很齊全,看起來也很細緻,楊存中粗略看過之後也不多問,將所有資料交還楊叢義,口中道:“楊副使,看得出來你很用心,準備也很充足,把選將之事交到你手裡,我相信你能做好。放開手腳去做,若有事不能解決,可派人回殿前司來。”

“是,大人。”楊叢義拿著資料應承道。

“你準備何時出發?”楊存中笑問。

“明日一早就走,下官打算在年前把此事辦完。”楊叢義回道。

其實大約什麼時間能完成選將,之前他們就已經有過討論,只是沒有定數。

“早些辦成此事也好。你可還有事要我協助?”楊存中又問,他明白楊叢義來說選將準備之事,當不僅僅只是讓他看看所作的準備。

“大人,確實還有些事需要大人協助。其中最關鍵,下官又無法辦到的,便是挑選在軍中資歷較深的選將評價人,按下官設想,至少需要三名公正公允的評價人。下官在軍中時日尚淺,實在挑不出人來,此事還需大人援手。”楊叢義沒有隱瞞,整個選將過程是不是公允,其實最終要看的是評價人,因為在他的設想中,評價人對選將成敗至關重要,能不能選出真正優秀的將校,權力其實是在他們手中。

整個選將章程,楊存中之前仔細看過,知道評價人在選將中的重要性,選將之事說是交給楊叢義全權負責,其實真正選撥出將校的人便是評價人,選將評價人需要什麼資歷,在章程裡也說有描述,而評價人楊叢義不可能單獨選定,正因為如此他才敢把此事交付給楊叢義。

是故,聽楊叢義這麼一說,楊存中笑道:“楊副使放心去營造選將營,你需要的人我會儘快挑選出來,到時候與普安郡王一道趕赴婺州選將營。”

“多謝大人。”楊叢義道謝。

這件大事一定,其實需要協助的已經不多了。

接下來楊叢義又上報了營造選將營的預算費用,楊存中也不多問,直接簽字上印。

楊存中交代一些在婺州的注意事項,二人再閒聊幾句,這次離開臨安前的彙報才算作罷。

簡簡單單的彙報,前後不過小半個時辰,楊存中看到對方的準備,對楊叢義更加放心了。

而楊叢義將挑選評價人的差事全部丟給楊存中,他心裡也踏實了幾分。這等核心之處,本就不該是他一個小小兵案秘書可以參與的,交出去以後,他才能放開手腳,做一些真正想做的事情。

楊叢義回到選將司後,又將這幾天所有準備仔細梳理一遍,所有文稿整理清楚,雖然還不夠完善,但這些都是他到婺州之後營造選將營的依據。

陸游、沈縉作為營造參軍,他們真正能參謀的事情可能不多,更多時候要參與的是選將營的管理,所以最大的壓力,其實還是背在楊叢義自己身上,誰讓他是負責一切的選將營副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