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8章 建營試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68章 建營試煉

此後半個月內,選將營全軍連續進行四場實戰,分別是羅聰戰姚昶,潘誠戰蘇仲,姚昶戰蘇仲,羅聰戰潘誠。

選將營此番四支隊伍連戰六場,姚昶部三戰全勝,羅聰部兩勝一敗,潘誠部一勝兩敗,蘇仲部三戰皆敗。

根據實戰評判結果,姚昶、羅聰兩部晉升為選將營試金石部隊,不需參與選將營戍守和營內營造任務,只需按訓練要求在訓練場或是山中進行訓練。

既然當選為試金石部隊,兩個月後要迎戰所有前來選將的禁軍,那麼他們也是有好處的,選將結束後將校會有嘉獎自不必說,就普通士兵來說,他們看中的是眼前的好處,所以楊叢義決定試金石部隊每天有肉吃,戍守部隊則是三天供給一次。

一聽說有肉吃,這可把將士們饞壞了,他們可是好久沒吃過什麼肉了,當然魚除外,因為對他們很多人來說,魚是他們見到就感覺反胃的東西。

被選為試金石部隊的兩指揮兵力,在實戰中作戰靈活,但正面戰場的能力比起蘇仲、潘誠部稍有欠缺,各有優劣,但就選將來看,楊叢義自然更傾向於選擇作戰靈活的隊伍,畢竟他們要承擔選將重任,面對幾十支禁軍,計謀當然更重要一些。

挑選結束,楊叢義代表選將營統帥對四支隊伍後幾個月的任務做了安排,潘誠、蘇仲兩部具體協助沈參軍營建選將營,協助陸參軍調集所需糧草物資,姚昶、羅聰兩部先在營內訓練場進行基本身體素質和戰陣訓練,每天訓練八個時辰,一個月後進山拉練,研究和熟悉各種地形下的野外作戰和戰陣應用。

熱火朝天的選將營營建和試金石部隊訓練在八月初正式拉開序幕。

谷外、山中源源不斷運來磚瓦木樑、木材青竹等建築物資,各種材料推擠成山,但谷外依然在收集,山中依然在採伐,營建巨大的選將營,需要的建築材料難以計量,其花費遠遠不是當初的昌國宣威軍營地可比的。

兩指揮士兵在招募來的幾十名經驗豐富的建築工匠帶領下,在谷內日夜忙碌趕工,平地、築基、砌磚、架樑......

選將營分為谷內和谷外兩部分,谷內是選將營本部,有帥營、士兵宿營和校場,帥營建於谷內北面山坡,坐北朝南,宿營于帥營東西排列,校場居於谷中低處,整個谷內營區大半建在地勢稍微平坦寬敞的大陳江以北,江南河谷距離山腳不足百丈,地勢稍平,在距離江邊三十丈之外一直到山腳之間,五十餘丈空間裡,修建了一排排營房,由內向谷外延伸,有無數房屋,遠遠望去,不知盡頭在何處。

谷內谷外,所有被划進選將營區域的土地上再也沒有破舊的房屋,全被拆除乾淨,能平整的地面都被削平,營區內的樹木也被砍伐一空,一覽無餘無雜物,修建成了嶄新的營房,並在營房前面沿河為前來參加選將的禁軍諸軍留下大片操練之地,經過一個多月的平整、踩踏,形成一個從谷內到谷外,寬三十丈、長約三里的巨大操練場,供不久之後兩萬餘禁軍同時操練。

一個半月,選將營內除了工程量比較大、且建造要求高的帥營還在加緊修建之外,其餘千餘間主體建築基本建造完成,因為這些建築幾乎都是建造難度不大的營房和庫房,實用就行,並不講求美觀,統一的規劃,同樣的樣式,建築材料充足,很快就能搭建起來。

所有營房以磚石為基,原木為柱,大木為梁,青竹木板為牆,主體搭好,內以小木為架,離地兩尺,再以劈碎的青竹左右鋪設通鋪,那通鋪寬九尺、長三丈有餘,一間營房可住三十人。

如今只剩房頂尚未遮蓋,等稻草運來,一一在房頂鋪滿,營房建造便可大功告成,但據建築工匠所言,夏日採伐的新木新竹含水較多,易生蛀蟲,需得暴曬一段時間,將裡面的水份曬乾,再覆蓋屋頂才能住的長久。

如此一來,營房建造的最後一步便不著急了,所有建築力量馬上投入帥營修建之中。

在選將營建造期間,殿前司傳來訊息,說是選將營統帥普安郡王可能會提前來義烏,具體時間未知。既然郡王要提前來,帥營的建造速度不得不加快,士兵可以露宿,可郡王身份尊貴,即使他不常住選將營,選將營裡也得有他青瓦遮身之處。

此後半個月,幾乎所有營建力量都投入到帥營建造之中。

從黎明到日暮,工匠士兵,輪班換崗,修建速度驟然加快,終於在十月之前將最後一片青瓦蓋上整個選將營規模最宏大、結構最精美的帥營。

選將營房屋建築營建至此基本完成,整個營區佔地四千餘畝,共建有營房一千一百二十間,伙房六百個,帥營一座,其中包含房間九間,大小議事廳三個。

營區建好,只待諸軍前來義烏入營。

近兩個月時間裡,楊叢義很少參與營區建造,幾乎全由沈縉和陸游負責,而他則全程跟著試金石部隊,按訓練規劃督促兩支隊伍日夜訓練。

半個月軍陣訓練之後,接著是半個月強行軍訓練,而後開始進行野外穿插行軍、伏擊與反伏擊、偷襲與反偷襲、陣地攻堅等實戰演練,兩支隊伍分配角色一攻一守,爭鋒相對,互不相讓,今日大勝,明日大敗,也都不意外。

試金石隊伍全程訓練,都由楊叢義親自主持,一切行動儘量按實戰標準進行,訓練中的經驗教訓與得失便能更清楚,也更能映入腦海之中。

比如,在一次爭奪重要據點的急行軍中,兩支隊伍從不同的方位出發,誰先拿下據點誰勝,羅聰營佔據地形優勢,眼看再有十幾裡就能到達據點,結果疏忽大意,外圍不設警戒哨,被穿插而來的姚昶營攔路打了伏擊,全軍覆沒,直接失去爭奪據點的機會。於是吸取教訓的羅聰營,不論是回營駐守,還是在野外行軍、宿營,外圍三里必有三重崗哨。

還有一次,就在兩支隊伍擺下陣勢,準備大幹一場之時,姚昶營將士突然開始拉肚子,拉的根本無法佈置陣型,就連崗哨也不能保證,戰鬥力完全瓦解。羅聰營隨即放出訊息,說是他們潛進對方取水之地下了瀉藥,於是不費一兵一卒,此戰便分了勝負,姚昶輸的臉面全無,此後不論在何處紮營,他必親自檢查水源,確認水源無誤。

一次次的失敗和教訓,讓兩支隊伍迅速成長,收起了大意與粗心,時時刻刻保持警惕,每一次行動必有計劃,一定會召集軍中校尉和骨幹軍官共同討論,明確目標,分配任務,統一意志,軍令上傳下達,效率一再提升。

十月初五,試金石隊伍在山中的訓練全部結束,兩軍在臨時營地聚於一處,準備離山回到選將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段時間以來,諸位辛苦了!”楊叢義坐於正中。

“精鋼百鍊,護國為民!”羅聰、姚昶、周平、李虎四將左右圍坐,高聲回應。

“好!但願你們在接下來的試金挑戰中依然能保持這麼高昂的鬥志!”楊叢義正聲回道,稍稍一頓,又道:“兩個多月來,你們成長的很快,不論是力鬥還是臨戰計謀,或是行軍佈陣,都與之前有很大提升,說明我們的訓練有效果,只等諸軍前來挑戰檢驗!”

“都是大人指導有方,不然我們還跟以前一樣悶頭打仗。以後上了真正的戰場,若得戰功,當感謝大人教授兵法之恩!”羅聰抬手致謝,神情真摯。

“羅將軍說的是,末將之前打仗全憑一身死力氣,不知道啥是兵法,更不懂兵法,這段時間跟著大人,學到很多行軍佈陣打仗的方法,末將受用終身,以後不管到哪兒,末將都將感念大人!”周平隨後抱拳感謝。

姚昶正待抬手,楊叢義趕緊擺手,笑道:“我們這是相互學習、共同學習,說不上教授兵法,我在武學也不過只學了一年多,兵法之道貴在靈活運用,而不是生搬硬套或紙上談兵。你們在軍中時間比我長,實戰對敵經驗比我豐富,如果現在真上了戰場,跟金人打起來,你們未必不會比我強。一句話,兵法浩瀚,博大精深,這些時日我們所學習探討的都只能算是兵法的皮毛,但不論學到多少,貴在依據戰場形勢不同,靈活運用,化被動為主動,化劣勢為優勢,化敗勢為勝勢,甚至於死中求生。”

眾將認真聽著,馬上陷入沉思。

誰知楊叢義馬上又道:“說遠了,以你們現在統領的部屬數量,此時上了真正的戰場,很可能就沒有你們運用兵法計謀的機會,但我希望你們把這些時日所學記在心裡,時時回想,學會思考,溫故而知新,等你們以後都成了統制官,成為一軍主將,必會建功立業,受用無窮!”

“是!”眾將齊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