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9章 紛紛離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9章 紛紛離營

章復看著楊叢義笑道:“你還有編制,要不要留下?”

“是,謹遵大人之命!多謝大人!”楊叢義起身行禮。

精武軍還缺兩指揮,章復作為樞密院主官,他的提議楊叢義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你這支龍猛軍就留在選將營,編入精武軍。”章復高聲下令。

“多謝諸位大人,末將在選將營一定好好練兵!”

龍猛軍主將激動萬分,興奮的熱血上湧,辭過議事廳內三位大人,大步流星而去。

此地沒有楊叢義的事了,他也起身告辭。

“郡王何時回臨安?”章復問道。

“過幾天吧,等兩支新軍都離開之後,小王再走不遲。回臨安也是在府中讀書,幽閉府中哪有在這山清水秀之地好,讀書累了還能上山走走,看飛鳥,聽蟬鳴,登高遠望,滿目蒼翠,勃勃生機,在臨安想要登山可沒這麼容易。”

趙瑗嘴裡這麼說,但具體怎麼想,沒人知道。

“章大人何時返回?”

“後天吧。新軍剛剛組建,估計還有不少問題,在他們離開之前得一一解決,安排妥當,臨安最近事情不少,不能離開太久。”

章復剛剛升官,自然不想離開臨安太久,以致出現什麼變故。

“樞密院事務繁忙,小王就不與章大人同行了。”

此間事了,兩人也沒多閒聊,很快離開議事廳。

奮武、揚武兩軍經過一天整頓,軍心漸穩。

對普通將士來說,新軍還是舊軍,跟他們沒有半點關係,該吃的朝廷糧餉還繼續吃,該有的訓練還是不會停,至於是否更換統領還是統制,反正他們都接觸不到,也沒什麼好關心的。

新軍整頓很快,只要各軍將校聽從新軍統制號令,整軍其實就算完成。新軍各部仍然駐守舊地,只是從屬關係發生了一些變動,對其他的並無太大影響。

但說到待遇問題,普通將士還是很高興的,聽說他們所在的新軍待遇要比舊軍好上不少,糧餉至少要增加三成。

整軍完成,新軍各部便要離開選將營,但臨離開的時問題來了,之前殿前司選將司承諾各軍的選將補貼何時發放?

當有部隊找到沈縉問到這個問題時,他根本不知道如何答覆,楊叢義也有頭疼。

涉及到錢財問題,還是各軍五千貫,不是一個小數目。

但問題在於之前承諾給各軍的補貼是給參選部隊所在的禁軍,而不是給參選部隊,如今三十九支禁軍被撤銷遣散,之前承諾給各軍的補貼,而今不可能再發放到他們手中,那這筆補貼給該誰?或是直接取消?

按理來說,若是三十九支禁軍徹底撤銷遣散,也就是說來選將營參選的部隊也全部遣散,那這筆補貼就不用再發放,但問題是各軍留了一指揮兵力,被重新編進新軍,補貼還要不要發,還就真的存在變數。

朝廷撥付給殿前司的錢,楊叢義不可能自己做主,何況現在風雲突變,脫離原計劃太遠,補貼還發不發,怎麼發,發給誰,還是要殿前司決定。

是以,楊叢義給他們的答覆是,選將召集令中承諾的補貼是發給選將部隊所在的禁軍,至於何時發,得有殿前司決定。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對這個答覆並不滿意,但他們也不敢鬧營,形勢出現了變化,以前承諾的補貼自然也存在變數,如果運氣好,這錢就是他們的,如果運氣不好,一文錢都拿不到。

除了補貼問題,還有行軍口糧問題。

他們來的時候有統制衙門協調沿路口糧供應,或者自帶口糧,現在新軍組建,全都身無分文,朝廷宣佈組建新軍,並讓他們返回舊地,但糧草問題並沒有幫他們解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最終這個問題有李顯忠、紹宏淵找到樞密院章大人,請他協調糧草。

章復雖是高官大員,但他也不可能憑空變出糧草來,但當他得知選將營糧倉存放有兩三萬擔糧食之後,馬上找來楊叢義,協調糧食之事。

“楊副使,奮武、揚武兩軍剛剛組建,朝廷尚未給他們發放糧餉,沒有糧餉他們就無法順利返回舊地,聽說選將營還有不少糧食,可否調撥給他們?”

“大人,選將營糧食不多,精武軍剛剛組建,糧餉也沒有著落,剩下這點糧食按說是屬於殿前司選將營的,精武軍也無權使用,但現在朝廷讓末將暫領精武軍,把糧食給精武軍調撥一部分也不是不行。可奮武、揚武兩軍已與選將營無關,他們再用選將營的糧食不太好吧,末將跟殿前司也沒法交代。”

“這樣吧,本官給你手書一張憑證,就算是奮武、揚武兩軍向選將營借用糧食,等朝廷向兩軍調撥糧餉時,有朝廷截留,然後還給選將營,如何?”

“大人都這麼說了,末將自當通融!”

朝廷這臨時臨尾一番折騰,把選將營原有計劃全部打亂,各軍編制和隸屬關係一變,恐怕要留下一堆亂賬,等回到臨安,不知還要經歷幾番揪扯。

由籤書樞密院事章復主持擔保的兩份借糧憑證,李顯忠、紹宏淵各自代表奮武、揚武軍簽字,並按上指印,兩軍各借糧一萬擔。

選將營開倉放糧,至於如何搬走這些糧食,各軍將士各展神通。

有了口糧,奮武軍當先離營。

一萬人二十指揮,浩浩蕩蕩,出了選將營便四散而去,各回舊地。

揚武軍在選將營多停留了一天,再次整頓了軍紀,而後才離營,一樣以指揮為單位,分散於各地。

在選將營裡,他們是一支規模頗大的大軍,離開選將營便重歸一盤散沙的狀態,就像一把黃豆滿天撒去,落入草叢,不見蹤跡。

選將營空了,幾個月來的喧囂沒了。

章復早在奮武軍離開之前,就搶先一步離開選將營,趕回臨安。

郡王趙瑗又在選將營多住了幾天,在揚武軍離營三天之後,他也在禁軍護衛下離開。

楊叢義帶著選將營一眾參軍、將校一直將趙瑗的車隊送到選將營三里之外。

“楊副使,諸位,他日有緣再見,回吧!”

趙瑗沒有下車,只稍稍拉開了簾子。

“郡王珍重!”

楊叢義等一行人齊聲送別,深施一禮。

趙瑗面帶笑意,朝送別的眾人揮了揮手,隨即放下了簾子,他不想讓人看到他眼中的不捨。

從小被養在皇宮,直到成年才被送到王府居住,在王府他貴為郡王,但卻沒有多少自由,白天要上課,晚上也有很多學習任務,悶了想出王府走走,不管想去哪兒,都有大批王府禁軍侍衛跟著,頓時興致全無,再無不想出去。因為他身份特殊,王府也幾乎不會有外人進來,這幾年能跟他說上幾句話的,也就府裡那幾個年輕的下人。

而在選將營這些天,時間不長,但這裡的年輕人很多,個個朝氣蓬勃,他也被慢慢影響,視野也逐漸開闊。偶爾跟他們聊聊,就能發現他們雖然身在軍伍,卻不是不讀書的粗人,他希望能有他們這樣的朋友,但也僅僅只能是希望而已。

心有些亂,情緒也有些波動的趙瑗,隨著顛簸的馬車,在禁軍護衛下,漸漸遠去。

“郡王就這麼走了?我連郡王模樣都沒看清。”羅聰遺憾道。

“誰讓你們在山裡磨蹭,選將都完了還不出來,怪得了誰。”潘誠斜了羅聰一眼。

“這能怪我們嗎?章大人年紀大了,在山裡行動不便,山路又不好走,不得準備好了才能下山。”

“是章大人不想下山,還是你們在山裡待的舒坦了不想出山?山裡的野味沒被你們打完吧?”蘇仲笑問。

“山裡野味多的很,只要你不怕毒蛇咬,每天都有野味吃。”羅聰也不再反駁。

“郡王到底怎麼樣?跟我說說。”羅聰拍拍潘誠的肩膀。

“我哪兒知道,我又沒跟郡王說過話。真想知道,你問楊大人啊!”

說起來潘誠還真有點鬱悶,他戍守內營,本來接觸郡王的機會最大,結果卻也是僅僅遠遠見過幾面,說話更是不可能,反而來參加選將的那些人還近距離見了郡王一次。

“大人,郡王如何?”羅聰真像楊叢義發問。

“不該打聽的別打聽。回營。”

趙瑗的車隊徹底消失在視野中,楊叢義轉身朝內營走去。

“沈參軍,郡王到底如何?”羅聰還不死心。

“羅將軍,郡王身份特殊,作為武將,打聽不得,關心不得,可別在問了。”

沈縉說完,與陸游一起追上楊叢義的腳步。

“大人,我去年答應江愷要隨他出趟海,如今選將之事結束,我在這兒也沒事,準備回臨安去找江愷了。”沈縉看著楊叢義道。

“船隊出海還要不少時間,不用急著回去吧。”楊叢義笑道。這大半年來沈縉在選將營裡做了許多事,真要離開,他還真捨不得。

“大人也知道組建遠洋船隊有多難,還是早些回去的好。”

“行,那我就不強求了。”

“大人,我也想早些返回臨安了。”話音剛落,陸游也提出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