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5章 預演補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5章 預演補漏

至於為何這次趙構能力排眾議,不讓任何人沾染回易,黃琦沒有細說,想必也有不同尋常的內幕。

善於察言觀色的黃琦敏銳的察覺出楊叢義的擔心,他馬上勸他不要太擔心,雖然此次回易壓力大,但只要能成,必定可以一飛沖天,出人頭地,這是許多人求都求不來的機會。

楊叢義確實有些心驚和擔心,但要說害怕退縮,倒是不可能,而黃琦所說的機會,他十分在意,若能透過回易得到趙構信任和重用,確實可能有大好前程。

他是武學出身,因為出身帶個“武”字,與文官相比便有十分明顯的劣勢,同一個官職,若他與一個文官資歷相當,朝廷必定選用文官,但若得到趙構信任,情況便會有所不同。

比如殿前司都指揮使楊存中楊大人,就因為趙構對他十分信任,他才能執掌臨安軍權十幾年,貴為國公,而跟他同時代的將帥幾乎全部凋零,沒有一個能留在臨安。

既然此次回易是趙構力主而成,那這就是一個真正的機會,一個走入權力中心、影響朝政的機會!

楊叢義向黃琦做出保證,這次一定將船隊安然帶回來,完成回易,不負皇上所託!

黃琦聽後,十分欣慰,他跟楊叢義說這麼多,其深意就是讓他出海之後將官家交付的回易之事真正放在心裡,不要像江愷一樣,為一己私利,壞回易大事,既然對方理解了,他的任務也算完成了。

離開臨安前,楊叢義請黃琦幫忙調撥五名太醫,外加三十名舞娘歌姬,黃琦很快辦成。

不但如此,楊叢義臨走前,黃琦還給他送來了趙構賜下的國書和聖旨,以方便他代表大宋朝廷通行南洋、西洋諸國。

有此二物在手,回易正使的地位驟然提升,這讓楊叢義頓時激動不已,有國書、聖旨,一旦出海,很多事他都可以便宜行事,少了很多麻煩,少了很多顧慮。

收下這兩件貴重物品,他腦中馬上蹦出一個想法,於是馬上請求朝廷賜幾份蓋印的空白官憑,他告訴黃琦,南洋和西洋有不少漢人,還有上次出海留在南洋沒有回來的宋人,若回易船隊代表朝廷賜給他們官職,對回易成功定然大有幫助。

黃琦沒有立即同意,只說會把他的意思上報,能不能成要看官家的意思,畢竟賞賜官職沒有這麼隨意,賞賜給南洋那些小國的官職,也是他們親自來面聖進貢之後的事。

在回易處等待兩天後,黃琦帶來了好消息,十份正七品以下的官憑交到楊叢義手中,他特意強調,賞賜官職要謹慎,賞賜出去多少,回來之後一個不少的要上報朝廷。

楊叢義拿著官憑,道謝稱是。

十一月十五日,臨安終於無事,楊叢義帶上五名太醫、三十名舞娘歌姬從錢塘江出發,從水路到達明州,而後換成海船順風南下,於十一月二十六日回到泉州。

密密麻麻的海船停靠在泉州外港,湯鷽、沈縉等人早已做好準備,就等楊叢義從臨安帶回命令。

回到泉州當天,楊叢義召集湯鷽、沈縉、蘇仲、姚昶,以及十月下旬趕來泉州的陸游等人議事,當場宣讀了朝廷的任命,他為回易正使,湯鷽為回易副使,而後當眾展示了國書,告訴眾人,回易船隊出海之後代表的是大宋朝廷,而不僅僅是回易,同時讓他們知道,回易船隊出海也不僅僅是賺錢,還肩負有其他使命,至於是什麼使命,他沒有細說。

而後將朝廷選好的出海吉日向眾人宣佈,一個吉日是兩天後,另一個是臘月初六,船隊能否出海,還需要最後確定,毫無疑問,他們只能選擇臘月初六。

按之前的計劃,船隊真正出海之前,所有海船要離港,配合戰船來一次遠行預演,做最後的檢驗,時間是四天。

既然出海吉日確定,船隊也做好出海準備,預演可以馬上進行。

考慮到楊叢義剛從臨安回來,旅途勞頓,預演日期定在十一月二十九日,眾人馬上開始分頭準備。

楊叢義回家了,雖然家就在泉州,可一年來他很少回家,即使回去最多也就住上三兩日,孩子已經七個月大了,依然沒有名字,清塵本想要夫君親自給孩子取名,而他覺得孩子還小,暫時沒有必要,先叫乳名就行,等他到了蒙學階段,再取名不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清塵陪著孩子,聽楊叢義說臘月初六就要出海,她沒有太多的不捨和憂慮,這些年來,她已經習慣了聚少離多,以前沒有孩子,沒個念想,夫君不在,她會不知所措,現在有了孩子,她的精力幾乎全在孩子身上,夫君是不是在身邊反而不重要了。

這種感覺讓楊叢義很不自在,孩子的到來,讓他在家裡變得可有可無,這讓他從心裡很難接受,原本他才是這個家的中心,如今變成了還在吃奶的孩子,失落感在他心頭蔓延。

清塵很愛這個孩子,每晚她都親自帶,楊叢義想跟她親熱一番都不方便。

於是只能把氣都灑在蓮兒身上,一夜幾次,把她折騰的早上都下不了床,雖然渾身痠軟,可她心裡很高興,因為老爺的寵愛如今全部集於她一身,夫人再也不會來和她搶老爺了。

從初嘗人生美味到如今,蓮兒服侍老爺的次數其實不多,懷孕之前沒多少次,懷孕之後擔心有損胎氣,被夫人嚴防死守,生了孩子,老爺東奔西走,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而之前她要帶著孩子,每晚餵奶,根本沒有機會服侍。現在孩子稍大,被夫人帶去日夜看護,她才有機會安心服侍老爺,這對她來說大喜事。

蓮兒將老爺服侍的很好,每當聽到他滿足的喘息,每當他精疲力盡趴在她身上,感受他到滾燙的身體,砰砰的心跳,她心裡就特別高心,因為這一刻,老爺是她一個人的,誰也搶不走,夫人也不行。

她享受了幾天特別的待遇之後,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老爺要離開了,再想要極致的快樂,得兩年以後了,不知老爺下次回來,還會不會繼續寵愛她,蓮兒心裡是沒底的,因為她服侍老爺的時候,很少跟老爺說話,他們都是做的多,說的少。

十一月二十九日,一艘戰船打頭當先出海,一刻鍾後,一艘海船跟上,此後每隔一刻鍾,一艘海船離港,每出動八艘海船,一艘戰船離港,在一旁隨行。

如此晝夜不停,花了一天半時間,整個船隊才全部離港。

一百多艘海船戰船在泉州灣外如一字長蛇般,擺下前後幾百裡的陣勢,橫亙在泉州與流求之間。

臘月初一中午,打頭離開泉州港,抵達流求外海,而後折返的開路戰船率先回港。

臘月初二傍晚,回易船隊的所有船隻悉數從流求外海返回泉州港。

當天晚上,楊叢義、湯鷽召集所有船隻上的管事,包括沈縉、陸游、蘇仲、姚昶等人集中議事,就離港預演這五天時間在海上遭遇的問題展開討論。

所有船隻上的管事都是精武軍精銳,絕大多數還是出過海的宣威軍老兵,他們不是隊長就是火長,其中還有不少準備將和部將,即便如此,楊叢義和湯鷽在神舟上還是發現了他們的問題。

他們掌管的船隻,不是跟前船跟的過近,就是拉的太遠,還有的拿著針盤,卻偏離隊形。

這只是楊叢義和湯鷽遠遠觀望看到的問題,行船途中還有什麼細節問題,就不是他們所能瞭解的。

於是楊叢義下令,讓他們當場反思各自掌管的船隻在預演期間表現優劣,表現好的出海之後繼續堅持,表現不好的,這幾天馬上向人請教,而後訓練改進,若出海之後再出現問題,軍法從事!

會議持續到深夜,一百個船隻管事一一當眾反思,著重反思了存在的問題,有些人提出了他們自己難以解決的難題,沈縉、陸游、蘇仲、姚昶等人馬上提供支援。

從臘月初三開始,船隊整體進入查漏補缺階段,由回易正使楊叢義、回易副使湯鷽、回易左參軍沈縉、回易右參軍陸游,分別巡視每一艘即將出海的海船和戰船,發現問題立即解決,發現缺漏馬上補充,當然他們的主要差事還是代表朝廷、代表回易處慰問船員,穩定他們的思想和情緒。

在最後幾天裡,郭青又送來一大批後勤物資,其中就包括兩萬套樣式統一的衣裳和兩萬雙一樣的鞋,這是楊叢義為精武軍以外的其他人準備的,回易船隊代表的是富庶的大宋,統一的服裝,更顯船隊氣勢恢宏。

所有準備工作在臘月初五下午全部結束,除負責護衛的精武軍外,船隊所有人全部登船,不得再隨意下船。

當天晚上,楊叢義將準備好的海圖和行程,分別交給第一艘戰船、第一艘海船、最後一艘戰船和均勻分布在船隊中間的十名管事,命令他們好好儲存,不得丟失,不得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