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9章 北上銷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9章 北上銷貨

來人可以是管家,可以是下人,他們來到回易處,只需要證明身份,留下主家姓名、住址和需求,回易處送貨上門,當然臨安府以外的,就要他們自己去江邊取貨了。

而貨款並沒有一併收取,回易處派人送貨上門時,若是給錢,那就收了,如果沒給錢,也不會強要。

總之,這些貨物幾乎是半賣半送,整個臨安的官員即使有人不屑於這些小恩小惠,可在內院當家的都是家眷,對她們來說,有便宜的海外貨,為什麼不要?何況有些貨還是有價無市,很多人想買都買不到的。

就在楊叢義、陸游忙著給臨安勳貴和官員送福利的時候,黃琦來到回易處,帶了幾份任命文書。

楊叢義兩次督造回易,護衛船隊與南洋西洋互通有無,為大宋帶回諸多異寶奇珍和百姓生活所需,功勳卓著,特此擢升武義大夫,任東染院使兼任回易使,督領回易處,無需去東染院任職。

湯鷽兩次督造回易,讓大宋絲綢、瓷器和茶葉遠銷海外,換回無數大宋百姓所需之物,收集金銀眾多,緩解大宋國庫空虛之憂,雖是武學出身,回易之道,頗有建樹,功勳斐然,然風雲不測,身隕海外,大宋朝廷痛失良才,感念其功,為使英魂重歸故里,特此追贈為劍浦縣開國子,子孫百代,世襲此爵。

沈縉、陸游以學子之身隨回易船隊穿行四海,不懼巨浪狂風,幽淵深海,訪南洋、西洋諸國,期間協助回易,護衛船隊,多有功勳,特此二人進士出身,授登仕郎,任回易參軍,各領其職。

與此同時,黃琦也帶來了回易繼續進行的命令,本錢三百萬貫,利潤要求三千萬貫,同時要求為使回易能長久進行下去,船隊規模和貨物總量較上次要有所縮減。

楊叢義自然無不答應,滿口應下,這正是他的想法。

黃琦還有很多事要忙,重要的事情說完便匆匆離開,有些事也沒有來得及細講。

比如,之前劃歸回易處管轄的精武軍是否重回殿前司編制,精武軍統制是否要再任命,護衛軍營地是否繼續設定在流求等問題,都沒有明確的說法。

朝廷不說,楊叢義便不問,但隨之而來就有一些問題,精武軍的糧餉若是一直由回易處支付,回易處哪裡有那麼多錢,這次賺的錢絕大多數都上交給了朝廷,最值錢的金銀珠寶、珊瑚玉器也運進皇城,除了現有幾船半送半賣的貨,回易處如今是沒有多少現錢的。

天下太平,朝中不會有人想養軍隊,在多數人看來,與其把錢給武人糟蹋,不如辦些看得見的事,因此他們巴不得吃朝廷糧餉的軍隊減少,如此他們就有更多的錢糧能用在別處。

精武軍這攤子事,如果沒人過問,自然就是回易處的事,既然楊叢義有心把精武軍推回去,只要回易處不撤銷,朝廷就有理由不同意,畢竟回易處還在,回易還是要做,船隊還需要有人護衛。

所以,目前看來,精武軍應該已經與回易處繫結,吃飯糧餉問題,要靠回易處自己解決。

錢糧的問題,楊叢義其實不太擔心,畢竟回易處手裡還有幾船貨,即使半賣半送,也能籌集到不少錢財。

但隨著沈縉趕回臨安回易處,零售貨物的行動停了下來。

他給了三個停止低價零售的理由,一是訊息傳到明州,便有商賈對這種行為提出抗議,因為這會影響他們的利益,雙方關係鬧僵,不利於後期合作,二是半賣半送,勳貴和那些官員也不一定會領情,說聲回易處的好,甚至還可能適得其反,真正對西洋貨有興趣的,也不會磨蹭數十天,再賣下去沒有意義,三是皇帝一般會賞賜群臣一些稀有的東西,比如這次帶回來的西洋貨物,若每個京朝官員家裡都有半買半送的東西,皇帝賞賜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沈縉的三個理由,都很有道理,特別是第三個理由。

楊叢義聽後馬上下令停止零售,接著對外宣稱,回易處沒貨了。

接下來問題就有些麻煩了,已經宣稱沒貨的回易處如何神不知鬼不覺的處理剩下的幾船貨?

就在一籌莫展之時,楊叢義想起了陸游之前的建議,遠銷金國、西夏!

西夏是不可能的,陸路太遠,根本運不過去,而金國可以走海路,這個季節還是南風盛行之時,順風北上不難,但能不能順利跟金人交易卻是大問題。

如今宋金兩國雖然議和多年,相安無事,但兩國邊境也不可能隨意通行,更別說要把海船停在金國的土地上跟他們交易,遇上不講理的,直接把貨物搶了去,他們找誰做主,找誰說理?

三人商量許久,拿不定主意。

無論如何,將貨物帶去北方金國絕對值得一試,也許就能換回想要的牛羊、馬匹,或是真金白銀。

但問題在於,三人誰都沒有去過北方金國,更別說跟他們做交易。

北方商賈!

楊叢義猛然想起幾年前在興化任職時,接到的那件藥材走私案,跟他們交易的不就是金國商賈嗎?那生意孟大人有參與,介紹幾個金國商賈認識,應當不會有太大問題。

他把想法一說,沈縉、陸游雖然不是很贊同,可一時之間,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同意試試看,先接觸接觸。

然而北上金國,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就跟下南洋一樣,也得做些準備,不能貿然北上。

回易處的零售停止了,可那十幾艘船和神舟卻還停在錢塘江裡,有些沒採購到貨物的人不死心,時不時就會去刺探詢問,時間一長難免露出馬腳。

為避免麻煩,三人分頭準備,沈縉帶領十幾艘海船和神舟離開臨安,移駐昌國,楊叢義則由陸路趕往興化,聯絡可靠的金國商賈,陸游留守回易處,處理回易處與勳貴、京朝官的關係。

議定之後,三人立即分頭行動。

沈縉帶領船隊離開臨安,楊叢義催動快馬直撲興化。

不停的換馬,每天奔行七八個時辰,楊叢義終於在半個月後趕到興化。

未曾進城,便直奔孟府,面見孟大人。

剛好今天孟大人無事在家休息,哪裡也沒去,據他說,若是晚來一天,再找到他恐怕就是半個月後了。

一番敘舊,又回答了一些問題,楊叢義這才將向孟大人提出協助的請求,請他介紹幾個金國商賈認識,他有要事要去金國一趟。

眼看楊叢義急切而慎重的神情,孟大人沒有追問他作為一個在職官員要去金國何事。

楊叢義的運氣非常好,孟大人告訴他,城外的港口正有兩艘船準備啟程北返金國,船上就有金國商賈,而他也剛好認識。

於是當天便有孟大人做東,邀了那金國商賈與楊叢義見面,介紹二人認識。

那金國商賈姓魯,四十多歲,本是漢人,靖康之亂後沒有南渡,一直留在老家,後來就成了金國人,這些年跟大宋的關係一直沒斷,每年都會來做一趟生意,從北方把牛皮、羊皮、牛筋等南方少有的貨物運過來,再把南方的藥材運到北方去,這次就是來做藥材生意的,五天之後,船隊就要離港。

楊叢義直接告訴對方,他有一批南洋貨想運到北方,又怕找不到銷路,不知道他有沒有門路,或是幫忙銷售。

那魯姓商人先是問了貨物詳情,後又問了具體數量,而後表示,北方人沒見過沒用過的東西恐怕很難出售,他是做藥材生意的,雖然不能幫忙銷售,但給他介紹幾個商賈認識,還是沒有問題的。

聽了這話,楊叢義稍稍放心來,生意人謹慎一點才是正常的,若是連什麼貨都不認識,就大包大攬,胸脯拍的砰砰響,那肯定有問題。

孟大人與魯掌櫃認識多年,有他介紹擔保,楊叢義馬上跟他約定,五天乘他的船北上明州昌國縣,而後帶領船隊奔赴北方,還承諾,事成之後,必有重謝。

之後,楊叢義快馬加鞭趕回泉州,這次北上怕是要到冬臘月才會回來,需得回家交代一聲。

一回到家裡,顧清塵便告訴了他一個好消息,蓮兒懷上了,楊家又要添丁了。

當晚一桌豐盛的飯菜,三人以茶代酒,慶祝了一番。

飯畢,顧清塵代表楊叢義送了蓮兒兩件首飾,一件玉簪,一個玉鐲,感念她多年來的辛苦。

當天晚上,顧清塵跟夫君商議之後,決定要僱傭兩個下人,照顧蓮兒的生活起居,蓮兒懷孕,不能再亂動,再加上一個兩歲多的孩子,她直言實在是忙不過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叢義無奈,早知如此,何必要多生孩子,不是自己找罪受?

當然這話他不可能說出口,不然又要爭辯爭吵,弄的不歡而散。

他告訴顧清塵,家裡的事她自己做主就行了,僱傭什麼人,僱傭幾個人,其實不用等他回來決定。

但顧清塵並不認同他的想法,家裡多一個人少一個人,他是家主,哪兒能不做決定,否則不是要亂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