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7章 臨安如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77章 臨安如舊

數天後,楊叢義帶著羅聰、薛望等三隊人馬離開流求,催馬向淮西趕去。

在離開流求之前,他讓沈縉派人去一趟廣州造船廠,儘量讓他們多造些海船,明年船隊出海要用,一旦金人南下,運兵北上需要很多船,都得提前做好準備。

募兵隊伍騎著優良的北方戰馬,一路急行,一個月時間,行軍四千餘裡,終於在元宵節前後趕到安慶軍。

而後三人分頭行動,羅聰去廬州,薛望去黃州,楊叢義則留在安慶。

楊叢義多次來淮西招募,除了知軍之外,其他官吏對他都頗為熟悉,加之他出手大方,各地官府積極協助,衙役又是四處張貼招募告示,又是帶領精武軍士兵下到各個鄉鎮,是以招募準備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

按照楊叢義的部署,一隊人馬五十人,剛好是五火,每一火各去一縣,負責一縣具體招募事務。

薛望、羅聰的招募方法也與楊叢義基本相同,這是他們在路上就已經討論過的、最為迅速便捷的招募方式。

二月底,各路人馬在懷寧縣彙集,招募效果頗為顯著,總數超過五千人。

而後所有人在長江邊登上安慶官府幫忙徵招的江船,順江直下。

不到十天時間便出了長江口,而後換乘陸游提前準備好的二十幾艘海船,順風南下,直去流求。

三月下旬,新招募的五千餘人到達流求,在新建立的營地上開始為期六個月的集訓。

這支新軍由羅聰和薛望率領,按照計劃,集訓三個月後,全軍進行一次考核,其中兩千人會被選入精武軍,其他人則補入回易護衛軍,之後訓練便會分開進行。

新軍訓練正式開始,很快步入正軌。

在營地巡視一番,見精武軍、護衛軍和新軍訓練生活都很順利後,楊叢義便與沈縉一起離開了流求,他們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去年答應完顏雍的五萬斤鐵,得送去遼陽了。

此事,楊叢義一早就跟沈縉說過,鐵的來源不是問題,泉州還大宋數一數二的外貿大港,朝廷雖然禁止私自將鐵器和錢幣外運,但每年外運的不再少數,更何況他們主持回易處,想弄到鐵,其實很容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問題是誰將五萬斤鐵送到遼陽去,是楊叢義還是沈縉?

完顏雍的事情頗為複雜,他會不會起事,何事起事,關係到大宋軍隊能不能抵禦完顏亮大軍渡江的問題,若他適時起事,完顏亮必亂,若不能起事,大宋就危險了。

楊叢義見過完顏雍,由他提前北上促使完顏雍在合適的時間起事最好,然而若金人南下,他必須要在流求待命,這場戰鬥他不能不參與。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完顏雍起事的時間應該要比金軍到達長江北岸的時間早,但誰又能保證,完顏亮不會提前南侵?

兩地相隔千里,根本就分身乏術,若去遼陽就顧不上長江。

“楊兄,北方之事還是我去辦吧,我會協助完顏雍在金軍南下之時起事,策應長江防禦。”沈縉知道楊叢義的難處,可他沒見過完顏雍,能不能完成任務,他是沒有信心的。

“也好,先前我已經跟完顏雍和他的舅舅李石見過面,雖然他們當著我的面拒絕起事造反,但我知道在刀懸於頂時,他們肯定會考慮起事登基的提議。我已經給他們放過一些假消息,說副留守高存福正在密謀除掉完顏雍,為完顏亮分憂,你到遼陽之後,可以繼續拿高存福做文章,給完顏雍和李石施加壓力,但不要出示證據。等到確認完顏亮撕毀和議契約,開始入侵大宋之後,可以直接將高存福要殺完顏雍的人證送給他們,逼迫他們叛亂起事。若是他們信心不足,不妨先在登州、益都府一帶散佈訊息,就說遼陽留守完顏雍已經在遼陽起事,招天下忠義之士另立朝廷,完顏亮不得人心,有心者必會去遼陽響應,到時候完顏雍不反也得反。這些事都要把握好時機,不可過早,也不能過晚。”楊叢義將他的想法跟沈縉說了一遍。

“好,我會注意。”

教人謀反,讀書人一般是很難接受的,甚至連想不敢想。但此事關係到大宋生死存亡,沈縉不得不接受這個想法,只有金國內亂了,大宋才能擋住金國入侵。

在泉州準備數天後,隨著北風減弱,南風出現,沈縉帶著信物、十多艘海船和數百人從泉州離港北上,將五萬斤鐵送往遼陽府。

離開之前,沈縉再次給家裡去了一封信,讓他們七月之前務必要舉家到泉州相聚,父母妻兒是否聽勸,他就不知了。

楊叢義回家小住幾日後,親自去船廠過問了造船進度,回易船隊是造船大戶,他們的訂單船廠不敢馬虎,一直在加班加點趕工,造好一艘就交割一艘,全部送回流求,整個進度,他還算滿意。

而後,他又帶領兩隊人馬趕到明州,一是察看船廠造船進度,二是修整昌國宣威軍舊地,幾個月後,這裡會成為他們新的營地。

在明州耽擱了一段時間,數天後,五月初,楊叢義帶著一隊精武軍回到臨安回易處。

留在臨安回易處的陸游十分忙碌,一天天不停的接洽豪商大戶,籤訂契約,採購貨物,從三月中旬開始,一個半月時間,達成的採購意向已經有八百多萬貫,這還不算幾大官窯和荊湖、江南數家規模龐大的織錦院。據他自己估計,五月下旬,採購就會結束。

採購督造之事,楊叢義不用參與,之前要招募各種工匠人手,如今出海的所需人才流求都有,當然除了郎中之外。

所以回易督造,已經不像之前那麼費事費力。甚至以後,回易處辦事處直接設立在泉州港口就行,各地商賈將貨運到港口,再簽訂採購契約,也不是不可能,畢竟跑來跑去,耽誤很多時間。

這個想法,楊叢義之前就跟陸游商討過,但目前來說還不好推行,因為他們不知道,朝廷會不會突然中止回易。

回到臨安之後,具體的採購事宜,楊叢義沒有參與,他先是向朝廷上書,將回易護衛隊人員替換組建、貨物採購和船隊打造情進度等回易督造之事上報,聽候朝廷進一步指示。

而後去樞密院協調申請回易護衛隊出海調令。

回易護衛隊是回易處下屬護衛力量,嚴格來說算不得軍隊,其實可以不必申請調令,所以這份調令在樞密院看來就是可有可無的東西,給不給都無所謂,既然回易處想要,他們也不會說不給。

楊叢義很快拿到回易護衛隊允許調離流求駐訓營地的調令,隨後便拿著調令來到軍器所,領取軍備軍械物資,裝備規模是五千人打三場仗,申請領取的數量與之前相比沒有太大出入,只是軍械軍資種類稍有變化,震天雷等**武器稍微多了一些,但這並不影響軍器所內侍簽押。

數天後,根據軍器所簽押,楊叢義帶著一隊軍士來到左武備庫,將五千人打三場仗所需的軍械軍備一一領取,運往錢塘江邊裝船,沿江運往明州昌國縣宣威軍舊地。

隨著時間來到五月中旬,臨安城內繁華如故,白天街市上人如潮湧,夜晚整個臨安也是燈火通明,西湖內外,處處都能聽見鶯歌燕舞,茶館酒樓,從清晨到日暮,隨時都有無數閒客進出,絲毫感受不到半點戰爭來臨的氣氛。

大宋朝堂上每天戰和兩派爭論不休,而下了朝堂,放了衙,聽曲喝酒、欣賞歌舞才是他們的生活,戰與和便跟他們無關了。

朝堂之外,連廟堂之上的高官都不再討論宋金國家大事,普通百姓更不會關心,享樂才是他們追求。

況且在臨安人看來,金人在千里之外,根本不用擔心他們,他們已經三十多年沒有渡過長江,縱使戰爭再起,戰火也只會在長江以北,跟臨安幾乎沒有什麼關係。

因此,即使偶爾有人談論起朝堂上的戰和紛爭,也很快被其他更輕鬆歡樂的話題掩下去,戰和是朝廷的事、官家的事,他們只需要享受生活,不用出錢,更不用出力。

很關心金國訊息的楊叢義,在軍資軍備離開臨安之後,抽空去拜訪了之前殿前司兵案的同僚孫淼。

數十年不見,當年他們之間的那些微不足道的誤會早已煙消雲散。

孫淼如今在兵案已經是僅次於兵案大人的存在,若是運氣夠好,他還能再進一步,但據他所說,他的機會不大了,盯著那個職位的人很多。

並且更讓人心涼的是,現在的殿前司都指揮使已經不是楊國公,而是馬軍司都指揮使趙密。他為了控制殿前司,迫不及待的將舊部從馬軍司調入殿前司,很多重要崗位被替換,其中差事磨堪案已經被完全替換。

聽到這些,兩人雙雙嘆息。

孫淼對現在的楊叢義羨慕不已,說他獨領回易處,雖然權力不大,卻是要錢有錢,風光無限,還受到朝廷通令嘉獎,前程已經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