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9章 請纓出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89章 請纓出戰

“好。不必多禮,坐下議事。”劉汜點頭示意。

而後說道:“方才大家的對策有三個,一是堅守大營不出,避而不戰,二是出營擺開陣勢,與敵人正面對抗,三是尋找有利時機,主動出擊。三個對策各有優劣,若單獨採用任何一個對策,則大營不能長久。但若是三個對策相結合,共同施行,當有奇效!”

稍稍停頓,看了看廳內眾將,劉汜接著說道:“不妨告訴諸位將軍,你們方才所說的三個應對之策,正是大帥籌劃多時的對敵之策!”

眾將似乎早已知道一般,他們沒有多少表示,就連臉上的神色都沒有多少變化。

劉錡不言。

劉汜又道:“揚州城內的三萬敵軍不會盡數出來,他們要留下大部分兵力,防備我們奪取揚州城,據可靠線報,出城的敵軍數量預計在五六千人,但如果探知我們的動向,會不會增兵,目前還不能確定。但能確定的是,敵軍兩天之內必定會前來嘗試闖營!剛剛說了,敵軍來襲,三條對策要同時施行,守營、營外佈陣禦敵、主動出擊,缺一不可。諸位,根據大帥的意思,這次不點將,誰出擊,誰佈陣,各自請纓吧!”

廳內眾將一聽此話,紛紛垂眉低眼,幾乎無人正視劉錡、劉汜。

顯然誰都不願意離開大營,在外面佈陣,更不願意冒險主動出擊。

議事廳裡靜的似乎能聽到呼吸聲,除了沉默還是沉默,沒人出聲,更沒人站起來。

劉錡臉上的氣色更差了,時不時的咳嗽兩聲,讓廳內顯得更加安靜。

“大敵當前,無人請纓嗎?”

半盞茶的時間過去了,依然無人開口,無人起身,劉錡很失望,劉汜看在眼裡,忍不住提醒。

在座二十多個統制官,還是緊閉嘴巴,一言不發。

楊叢義內心深處此時正在經歷劇烈掙扎!

請纓出擊,是一個擺脫協防瓜洲渡口,避免被其他軍隊坑死的有效途徑,但精武軍沒有跟金人交戰的經驗,若是不敵,吃一場敗仗是小,就怕會全軍覆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從劉錡這次部署來看,他是想要一場完勝,以此震懾敵軍,避免敵軍頻繁騷擾。

因此主動出擊的軍隊只有兩個結局,要麼打敗敵人,要麼全軍覆沒。如果戰敗逃跑,即使回來了,也逃不脫陣前一刀,用砍下的逃兵頭顱,激勵全軍士氣的下場!

任何一支軍隊一旦請纓,那就意味著只有兩個結局,要麼戰勝敵軍,要麼被敵軍或是自己人殺死,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結局。

精武軍北上是來求功,而不是來送死,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在劉錡面前表明價值,那麼精武軍最後的命運就是戰死渡口,或是逃回長江,一旦臨陣逃跑,官職仕途肯定不會再有,這絕對不是他們的想要的。

顯然請纓出戰,是擺脫眼下困局的一個難得的機會。

但主動出擊,全軍覆沒的風險,代價實在太大,又讓他難以決斷。

從流求調防明州,又從明州調防揚州瓜洲渡,一個多月來,精武軍因為不再是朝廷正規軍編制,備受歧視。

在明州,軍事會議從來沒讓精武軍參加過,臨安和北方的訊息,也從不跟他們通報,他們雖有幾十艘全新的戰船,但卻沒有出海的機會,只能在港口打雜,為浙東水軍做些後勤補給類的雜事,如同民夫,連廂軍都不如。

好不容易來到瓜洲渡,卻是跟魏俊、王方等人協防渡口,前線打仗立功,肯定與他們無關,可一旦前線失利,大軍要撤退,他們必然是最後一批撤離的,敵軍不來進攻,上級會讓他們主動撤離嗎?顯然不會。若敵軍快馬來攻,他們來得及走了嗎?自然也不能。

如果精武軍不能擺脫目前的處境,別說立功,能不能保命都是問題。

精武軍有五六十艘戰船,雖然楊叢義已經在為安全撤離做準備,可大軍一旦開始撤離,要渡過長江,誰都離開不船,到時候毫無地位的精武軍很可能保不住自己的戰船,那麼當敵軍壓來,他們要麼戰死,要麼跳江。

目前看來,要想擺脫困境,只能放手一搏,除此之外,都是死路。

在極短的時間裡,楊叢義的大腦飛速轉動,將利弊與困境,一遍遍迅速推演,最終下定決心。

只見楊叢義從容的從角落裡站起身來,在對面和身旁幾個統制官的注視下,在劉汜、劉錡投來的目光中,高聲喊道:“精武軍,請纓出擊!”

一聲高亢的話語,驚動沉寂的帥營議事廳,一眾統制官紛紛朝聲音傳來的方向投去驚奇的目光,想要看看到底是誰膽子這麼大,敢帶著手下的兄弟送死。

然而,絕大多數人對站在角落裡的統制官,並無印象,彷彿從沒見過一樣。精武軍之名,更是幾乎沒有人聽過說。

所以他們回頭,也不過只看了一眼,看個熱鬧而已。

恐怕在他們眼裡,楊叢義此時站起來,不過是為了戴罪立功,或是求死搏名!

“好!精武軍請纓出戰,若此戰得勝,當記首功!”

劉汜望著楊叢義,高聲許諾,而後又看看其他人,再次問道:“還有哪支軍隊願與精武軍一道出戰,抵禦敵軍?”

話音剛落,便有一人騰然起身,朗聲答道:“揚武軍,請纓出戰!”

聽的此話,楊叢義心下一驚。

揚武軍?是當年選將營組建的那支禁軍嗎?

他向那統制官望去,卻只看到了背影,並不知道那人是否是選將營舊人。

劉汜臉上緊繃的神情再次放鬆了幾分,看了一眼坐著的劉錡,見他目光中有了別樣的神采,於是馬上向那站起來的統制官道:“好!揚武軍願與精武軍一道出戰,共御敵軍。還有哪支軍隊願一同出戰?”

“鎮敵軍願與精武軍、揚武軍一同出戰!”

劉汜話音剛落,鎮敵軍統制陳敏隨即起身請纓。

“好!”劉汜臉色轉喜。

有三支軍隊請纓出擊,那麼在瓜洲大營之外擊敗敵軍的希望就很大,此戰的戰略目的便能達到。

劉汜示意陳敏坐下之後,第四次發問:“還有軍隊願意隨他們一起出戰嗎?”

議事廳內再次陷入沉寂,眾將低眉,久久無聲。

“既然如此,今天就先議到這裡,諸位各軍回營,聽候大帥軍令!”

劉汜低聲與劉錡溝通過後,當即宣佈議事結束。

眾人如釋重負,起身離開之際,只聽劉汜高聲喊道:“精武軍、揚武軍、鎮敵軍統制,留下議事!”

頃刻間,議事廳裡就只剩劉錡、劉汜、楊叢義、陳敏和揚武軍統制官,一共五人。

“三位,上前議事吧,大帥身體抱恙,不能大聲說話。”

眾人離開後,劉汜方才召集三位統制官上前。

楊叢義三人快步來到劉錡身前五尺之外站定,抱拳道:“末將見過大帥!”

劉錡氣色很差的臉上,擠出了一些笑容,用嘶啞的喉嚨,動情的說道:“看到你們,老夫很欣慰!大宋危難之際,還有敢戰之人!若此戰得勝,老夫必向朝廷舉薦,讓你們在軍中擔當重任!”

“多謝大帥!”楊叢義三人齊聲稱謝。

“你們先各自介紹一下來歷和兵力,稍候一起商討禦敵之策。”劉錡眼中方才出現的激動之情,逐漸掩去,取而代之的是冷靜。

站在中間的陳敏先道:“末將鎮敵軍統制陳敏。鎮敵軍之前屬步軍司統管,一直駐紮在溧陽縣,渡江之後隨大帥去過淮陰,如今有五個指揮兩千人。”

等陳敏說完,楊叢義馬上道:“末將精武軍統制楊叢義。精武軍之前歸屬殿前司,七年前劃歸回易處,駐地泉州。現有兵力六指揮,共三千人。”

楊叢義說完,第三人接道:“末將揚武軍統領袁華。揚武軍屬殿前司統轄,駐守真州,先前與敵軍交戰失利,軍隊打散,統制邵宏淵退回江南,目前軍中只剩四指揮,一千五百餘人。”

“三軍六千五百人,跟敵軍先頭部隊相比,不會落於下風。”劉錡點頭,對三軍現有的兵力還算滿意。

“拿地圖來。”

一聲令下,劉汜趕緊搬過來一張小桌子,隨即將一張揚州地圖在桌上展開。

劉錡伸手指著地圖說道:“這是瓜洲鎮,這是揚州城,城裡的敵軍要來攻打瓜洲鎮,只能走這一條大路,我們要在這條必經之路上擊退敵軍。你們看,這條路長達六七十裡,在路兩邊有不少村莊,現在村子都是空的,可以埋伏和很多人,你們提前埋伏在這裡,等敵軍經過之後,直接截住他們後路,從後面發起攻擊。敵軍知道我們在瓜洲大營有五六萬大軍,一旦發現後路被截斷,他們不敢繼續向前,只能掉頭逃跑。敵軍一旦回頭逃跑,你們不用跟他們拼死糾纏,稍作糾纏後,可以放他們逃回揚州。你們記住,此戰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把前來闖營的敵軍先頭部隊嚇退,只要任務完成,就給你們記頭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