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8章 一戰之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08章 一戰之勝

著火、破損漏水的敵船失去操控,船上的敵兵要麼跳江,要麼還趴在原地等死,他們已經沒有任何戰鬥力,清掃戰場的戰船和忠義民船根本不去理會他們,徑直追擊完好無損,正在逃跑的敵船,那些船才是他們要消滅的首要目標。

在他們看來,只要船逃回去,敵人就有可能再次組織大軍渡江,他們的危險就不解除。

對於追擊在江中四處逃竄的敵船,忠義民船遠比精武軍戰船要積極,他們船小,掉頭轉向都十分方便,行船速度也比戰船快上很多,清掃開始,幾十艘戰船便很快被甩到後面。

這裡是忠義軍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敵人不被趕走,不被消滅,他們始終要生活在對方的威脅下,活在敵人的陰影裡,隨時都會被殺死被奴役,或者背井離鄉,他們絕不允許,哪怕是死,也要抵抗到底!

士氣高昂的忠義軍駕著商船、漁船、貨船拼命追趕他們搜尋到的目標,一旦追上,先用弓弩射擊,而後迫近敵船進行撞擊,一旦敵船開始顛簸搖晃,船上的敵兵失去平衡就如同醉酒一樣,越想站穩船就越晃,腳下不穩,要麼直接落水,要麼以身迎箭。

五六裡的水上戰場,幾百艘船在濃煙火焰中放手追擊拼命逃竄的敵船,如同獵手在追擊受傷逃竄的野兔,上游下游船隊形成合圍之勢,一路向敵方河口方向推進,民船在前,戰船在後,蔚為壯觀。

這場捕獵,持續了小半個時辰,直到上下游船隊相遇會師,將江中尚未著火、尚未沉沒的敵船清剿一空,僥倖逃走的敵船隻在少數。

敵軍千船渡江,不到兩個時辰,幾乎全軍覆滅,逃回河內的船隻不過百艘,還幾乎都是容易掉頭轉向的小船,再也難堪大用。

戰船清剿完畢,精武軍戰船帶領士氣高昂的忠義民船在敵方河口外列陣,大小兩百多艘船隻,鋪滿兩裡江面。

“完顏亮弒君篡位,不忠不孝,逆臣昏君,蒼天難容,人神共憤!”

列好的陣型裡,忽然有船隻高聲喊出口號,一遍接一遍,眾人驚詫。

片刻過後,幾乎所有船隻跟隨,幾千人齊聲高喊:“完顏亮弒君篡位,不忠不孝,逆臣昏君,蒼天難容,人神共憤!”

一連三聲,聲浪一浪高過一浪,如排山倒海一般,湧向半里之外的敵軍營地,洶湧數里,駐守江岸兩裡之內的數十萬敵軍聽的異常清晰。

齊聲浩蕩,四下皆驚。

江岸敵軍提兵戒備,以防宋軍登岸,營地內的大部分將士,則呆立原地,誰也不敢輕動,誰也不敢開口,就連一眾將官都統,也是臉色鐵青。

示威之後,精武軍沒有在洶湧高亢的民意鼓動下登陸作戰,乘勝殺敵,而是轉頭離開,留下五艘戰船監視敵軍,其餘戰船順流而下,返回太平渡。

近兩百艘忠義民船即使再多,也終究是民船,失去精武軍戰船的掩護,誰也不敢輕易靠近江岸。

絕大部分忠義民船跟著精武軍戰船離開了河口江面,只有少數幾艘船還留在留下巡航的戰船身旁作伴。

長江中的火光煙霧還沒有完全消散,那些著火的船隻還在自然燃燒,如果沒人管,它們還會燒下去,一直到熄滅,或是沉沒。

戰船、民船穿過江面隨處可見的報廢敵船,小半個時辰後,安然返回太平渡。

勝利的訊息很快在太平渡五六千守軍中傳遍,一直傳到正嚴加戒備的太平城裡。

忐忑不定,坐鎮太平城的虞允文得知訊息,第一時間趕到太平渡軍營,向楊叢義、向精武軍、忠義軍道喜、道謝,並詢問戰鬥結果和經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叢義告訴他,一切都按戰前計劃進行,南北合擊,將數千艘敵船攔截在五六裡長的一段江面,戰鬥開始到結束,沒有一艘敵船越過南北防線,至水戰結束,安然逃回河口內的敵船不超過一百艘,還都是容易掉頭逃跑的小船,此一戰擊毀敵船無算,殲滅敵軍無算。今日一戰過後,敵軍一個月內絕無再次渡江之力!

聽到楊叢義這句話,虞允文興奮的跳起來,三次詢問敵軍是否真的失去渡江之力,得到的都是十分肯定的答覆。

確定敵軍無法渡江,虞允文的臉上第一次露出笑意。

他當即當眾宣佈,代表朝廷犒賞全軍,除論功行賞之外,參與戰鬥的將士、忠義軍每人賞賜銅錢一千枚,堅守太平渡的將士、忠義軍每人賞賜銅錢五百枚!

兩個時辰之後,大箱大箱的銅錢運抵太平渡軍營。

賞賜忠義軍的銅錢當場發放,馬洪統領的太平守軍的銅錢也當場發放,賞賜精武軍、揚武軍的銅錢則被帥營扣留,一個銅錢都沒有發放。

營裡很快傳出閒言碎語。

楊叢義很快召集全軍準備將以上的將官、將校,高聲訓道:“這只是一場不大的勝利,不要洋洋得意、沾沾自喜,對面和州還有近五十萬敵軍,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渡江,如果他們從別處過來,還攔得住嗎?江北是大宋的土地,百姓世世代代在那裡繁衍生息,如今被霸佔了,我們能把他們趕走嗎?如果不能,憑什麼得到朝廷的賞賜!戰爭才剛剛開始,遠遠沒到請賞的時候,一旦丟掉戒心,失敗馬上隨之而來!敵軍不退出大宋土地,戰爭不止!精武軍、揚武軍不得以個人名義領取任何賞賜,朝廷這次給我們的獎賞,我會記錄在冊,但這些錢現在誰都不能動,戰爭有很多意外,一旦後勤供給出現問題,這筆錢就是我們保命的糧餉!至於屬於將士們的獎賞,等戰爭結束,我保證如數發放,不會漏掉任何一個人!現在,馬上回營向將士們說明利害,核對在營將士名冊,好好休息,準備下一場戰鬥!”

“是!大人!”

眾將沒有太多猶豫,起身接令。

他們身在前線,如今正在打仗,如何隨身帶上幾百數千枚銅錢?

朝廷的賞賜是好心,但對他們來說,此時遠遠不到賞賜的時候,因為他們是精武軍、揚武軍,是絕對的主力部隊,敵人不退,他們就要一仗接一仗的打下去。

虞允文想趁著一場巨大的勝利,透過賞賜全軍激勵士氣,喚起更多軍民的鬥志,共同加入到太平江防中來,從賞賜結果來看,當然是好的。

特別是忠義軍幾千人,領取到賞賜之後,別提有多高興,他們送錢回家的同時,將這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四下宣揚,人人都以參與了這場水戰、親手擊殺敵軍、撞毀敵船為榮,若不是時間不允許,要急著趕回太平渡,他們幾乎就要在家擺宴席慶祝!

一傳十,十傳百,這場在採石島附近的勝利,在百姓口舌之間,很快傳向四面八方,傳向周邊州府、縣,甚至是鄉間。

這個與之前傳來的大宋軍隊從淮河一路敗逃到長江的訊息大不相同,極大的提振了軍民的士氣,堅定了他們準備抵抗敵人入侵的決心,增強了百姓抗擊敵人的信心。

訊息傳到之處,各地紛紛組織民壯,帶著自制武器北上太平、建康投軍,強化江防,抵禦敵軍。

精武軍、揚武軍賞賜風波當晚便平息下來,入夢休養,準備下一場更加困難的戰鬥。

楊叢義就著燭光,寫完戰情總結彙報,命人急送虞允文,在彙報總結中,他還推測了敵軍下一步可能的動向。

太平渡江岸,很多人一夜無眠。

第二天一早,虞允文親自趕至江邊營地。

“楊將軍,你說敵人會放棄經營一個多月的和州,轉道揚州,可有合理的因由?”虞允文直奔主題。

“敵人在和州四處蒐集船隻,一個多月以來的準備幾乎全部覆滅江中,即使再給他們一個月,他們也找不到多少可用的船隻,靠兩三百艘小船渡江,即使我們不攔,五十萬大軍也要大半個月時間,所以從和州渡江已經不可能了。如今敵軍有兩條路,一條向西,一條向東,淮西一部分江北土地還在大宋手中,向西就要跟無為、安慶一帶的大宋守軍交戰,費時費力,能不能找到合適的渡江之地很難講,而往東一馬平川,江北之地盡在敵軍手中,富庶的真州、揚州一帶,能為敵軍提供一定的補給,最重要的是揚州附近就是南來北往最大最繁華的渡口,瓜洲渡。要想渡江,那裡絕對是除太平渡之外的不二之選!在已經不可能從和州渡江的情況下,敵軍要麼立即撤併北返,要麼東下揚州。”

楊叢義給了虞允文一個解釋,至於對方信不信,他不能強求左右。

虞允文沒有提出反駁的意見,敵軍船隻幾乎全毀,短時間肯定不可能再蒐集到上千艘船,那麼留在和州不能渡江,就沒有任何意義,而去揚州還可能找到渡江機會。

不再有疑問的虞允文,馬上回城手書兩封信,連同戰報一起,分送鎮江和皇帝行營,請求朝廷和鎮江,早備江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