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21章 經歷(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21章 經歷(二)

“寧明距離李越邊境不足百里,是敵軍透過水路給前線十萬軍隊運送糧草的地方,打探清楚幾十裡外被敵軍佔領的邊境重鎮憑祥敵軍部署情況之後,他帶領一千五百宣威軍悄悄渡河,乘夜抵達寧明城外渡口邊囤積糧草的營地,悄悄將營地拿下,神不知鬼不覺的盡斬敵軍,之後令宣威軍在寧明城到渡口營地的道路兩邊埋伏,又在營地內製造遭遇敵襲的動靜,引誘城內敵軍支援,一個時辰之內消滅敵軍三千餘人,直到對方經閉城門不出為止,最後宣威軍防火焚燒敵方為前線十萬大軍準備的一個月糧草,燒不著的稻米全部倒進河中,一擔都沒給對方留。這不是糟蹋糧食嗎?”重節說完嘆息道。

“這是戰爭,帶不走,就該毀掉。”完顏亮再次緊了緊身上的貂裘。

重節看了一些文字,馬上又說道:“他們燒燬對方糧食後退回欽州,沒過多久,樞密院來了一個何大人,交給宣威軍一項任務,讓他們一個月內去李越國把逃跑的小王子抓回來,他接受了這個任務,派了一支小隊從海路進入李越國都升龍城,半個月後,李越小王子被抓回海上,帶回欽州,而後派人送回臨安覆命。膽子也太大了吧!”

“非常之人,當然要有非同一般的膽識。”完顏亮如此說著,眉梢卻是直跳。

“李越十萬大軍還在向邕州推近,當地守軍節節敗退,為趕走入侵敵軍,年底之前結束戰爭,樞密院何大人命他統帥全部宣威軍與從北方趕來的殿前司遊奕軍一道,從欽州邊境地區北上,奪取邊境重鎮憑祥,切斷敵軍唯一的糧道和退路,迫使十萬敵軍退回李越境內。隨後他便帶領三千五百宣威軍打頭陣北上憑祥附近,可遊奕軍數萬人遲遲不到,僅憑三千五百人難以攻佔堅固的憑祥城,於是他們選擇攻佔李越邊境重鎮涼山城,涼山城在李越境內,十分安全,守軍只有三千老弱,他帶宣威軍翻山越嶺,悄悄出現在涼山城下,引誘一隊敵兵出城,拿下之後命人換上對方的衣甲混進城內,等到半夜,裡應外合,順利拿下了涼山城。而後迅速派遣兩支軍隊出城,一支向北去憑祥方向,奪取被敵軍佔領的鎮南關,一支往南直接拿下從涼山通往李越內陸的一座天險關隘,換了衣甲將李越內陸到涼山的唯一通道佔據,而後透過這個關隘前後誘殺了八批從李越內陸運送軍糧到涼山的軍隊,並奪取了大量的糧食,等李越人發現之後,他們將通道徹底堵死。去北邊奪取鎮南關的部隊在順利南下鎮南關後,後背露給佔據憑祥的敵軍,無法長久防守,於是主動向南撤離,但在路上設了埋伏,一舉殺敵一千餘人,憑祥敵軍實力大損,殿前司遊奕軍一萬餘精銳趁機出兵,敵軍不敢抵擋,棄城難逃,準備逃回內地,但被宣威軍處處設伏,幾路夾擊,最終全軍覆沒,沒有一人逃離。”重節說完,感覺有些累了。

但扭頭看了一眼興致勃勃的完顏亮,只能重新打起精神,再看一會兒,繼續說道:“此後宣威軍佔據的涼山城十分安穩,南邊有天險關隘,北邊有殿前司遊奕軍佔領的憑祥,但他沒有讓宣威軍閒下來,拿出糧食在涼山城內大肆招募青壯加入守城軍隊,十天之內招募到五千人,抽調宣威軍將校和老兵率領他們進行訓練,而後開啟敵軍在涼山囤積的軍備庫,將武器發放給訓練過的守城軍,與宣威軍一道守護城池。十天之後,扶綏附近斷糧的十萬李越大軍不得不後撤,遊奕軍見狀逃離憑祥,退回欽州境內,李越軍隊佔據寧明、憑祥和鎮南關,準備奪回涼山,打通糧道之後繼續東進邕州,他們派遣大軍乘夜圍攻涼山城。他指揮宣威軍和守城軍從城內封死四門,據城防守,並且將城上一切燈火全都熄滅,等敵軍來到護城河下後以弓弩攻擊,黑暗中八千人輪番上陣,一輪輪箭雨之後,無數敵人倒在抵近城牆下的亂箭之中,由於城上沒有燈火,敵軍後方負責指揮的將帥以為涼山城裡防抗並不激烈,於是黑夜中一直命令軍隊衝鋒,半個時辰之後,死在城下的敵軍已經壘的有一人來高,而後面搞不清楚狀況的敵軍依然在士氣高昂的向城下衝鋒,等利箭臨頭,最終有人明白他們面臨境況之後,拼命開始喊叫後退,對推擠他們向前的人揮刀相向,奪路向後逃,沒過多長時間,這種情況在整個戰線上蔓延,被擠向城下的敵軍紛紛揮刀開路,向後撤退,後面的敵軍以為前方敗退,當即轉身,奪命而逃,不過多時,在城上利箭追擊下,敵軍全陣線向後潰逃。等到天亮,城外伏屍數萬,四門都被屍體包圍,難以進出。”

“這李越人也夠愚蠢,哪有這般夜間攻城。”完顏亮斥罵一聲。

重節稍稍休息了一會兒,緩了口氣,而後才又繼續看下去,說下去:“正當他為涼山城被死屍包圍,全城人吃水問題擔心時,李越大軍開始渡河撤退,幾天後,從鎮南關方向傳來訊息,憑祥、鎮南關的敵軍已經全部撤回,這個兩個地方也被趕來的遊奕軍重新佔據,等宣威軍將涼山城交割給隨後來到憑祥附近的廣南守軍後,他們這才得知一個訊息,當晚那一戰,李越大軍統帥當場身死,副帥重傷,奄奄一息,全軍斷糧,涼山又奪不回,只能迅速退回內地,至此廣南戰爭結束,他帶領宣威軍於第二年春回到昌國駐地。”

“他的運氣確實不錯。”完顏亮不得不承認,一戰就讓對方正副統帥斃命,確實需要運氣。

“他回到昌國後不久,就接到朝廷調令,進京到殿前司任職,在兵案擔任秘書。同年秋受命組織選將營,從殿前司統管的四十餘支禁軍中挑選優秀將校,由朝廷提拔重用,選將營建立以後,組織四十多支禁軍代表,兩萬餘將士,奔波忙碌了將近一年,第二年忽生變故,朝廷下令將參加選將營的四十餘支殿前司禁軍全部撤銷遣散,以身在選將營內的兩萬多名將士重新組建三支禁軍,揚武軍二十指揮,奮武軍二十指揮,兩軍各一萬人,最後以四指揮宣威軍兩千人為班底組建精武軍,沒多久他被調離殿前司,去了西作坊擔任副使,又沒過幾個月,他被調出臨安,去地方興化軍任通判,這一任一做就是兩年多,沒有什麼特別。紹興二十四年冬,他又被一紙調令調回臨安,重新主持督造回易,在回易船隊護衛選擇上,他選擇了精武軍,並把駐訓地點定在泉州流求,但當時的精武軍統制不願到南方去,稱病沒有同行,所以精武軍在流求的一切訓練事宜,都是他自己做主。紹興二十五年冬,朝廷任命他為回易正使,帶領船隊出海回易,一路上沒什麼特別之處,兩年後回到宋國,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跟他配合督造回易的湯在船隊即將回到泉州前落海身亡。”重節吐了一口氣,將看過的資料放在一邊。

“精武軍出現了,透過三年時間,應該已經掌握在他手中。”完顏亮眉頭一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重節接著看下去,而後說道:“這次回易成功之後,朝廷決定回易繼續,並將回易處設為常設機構,他為回易使。紹興二十八年,回易船隊在流求建了回易基地,開荒種田建馬場,同年冬船隊再次出海,這次他們沒有去天竺和塞爾柱,而是去了更遠的法提拉國,一路上平安無事。兩年後,也就是去年夏秋之際,船隊順利回到宋國。他在臨安呆了幾個月,回到流求之後就吩咐精武軍好好訓練,加緊備戰,或許有機會北上建功立業。原本今年冬天回易船隊要繼續出海,貨物都已經採購好了,可就在八月中,他接到朝廷調令,將精武軍調往明州一帶協助御前水軍,協防杭州灣。九月底再次接到調令,精武軍船隊調防揚州,協防瓜洲渡,到瓜洲渡後,原本無事,聽說揚州失陷,金軍準備攻打瓜洲大營,他請纓出戰,禦敵於大營之外,後劉命精武軍、揚武軍、鎮敵軍埋伏在皂角林,擊敗了想趁夜襲擊瓜洲大營的揚州先鋒軍,殺死統兵官高景山。這一戰獲勝之後,劉馬上命令大軍撤回鎮江,只留少量部隊堅守瓜洲大營和瓜洲渡,他則請纓帶領精武軍去最危險的建康一帶,劉沒有拒絕,並讓揚武軍一道隨行。”

“和州的事不用講,告訴我,作戰計劃是誰的主意?”完顏亮稍稍有些煩躁。

重節趕緊將已經不多的內容看完,而後回道:“楊叢義的主意,是他親自佈置。”

“瓜洲渡的這一場,也是他的主意吧。”完顏亮問道。

“嗯,是他。”重節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