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4章 北金出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84章 北金出擊

北金,遼陽。

身在遼陽的完顏雍採取一系列寬和的政策穩定後方,恢復生產,積蓄勢力,而在前方則是處處給完顏亮壓力。

燕京地理位置特殊,自從歸附完顏雍後,完顏亮再想派兵直接北上草原便沒有可能了,向東經渤海灣沿海通道直奔遼陽也不具備可行性,不拿下燕京,城內的守軍隨時可以切斷完顏亮大軍糧道和退後,將他們困死在狹長的海岸,甚至會被趕進海里。

正因為佔據地理優勢,完顏雍稍稍壯大一些勢力之後,便馬上嘗試採取攻勢,將駐守北京臨潢府,震懾草原部落的兵力大部南調至燕京,南方一線軍力大增,有了主動出擊,與完顏亮正面對抗的資本。

於是在七月,聽聞宋廷發兵八萬,發動北伐戰爭,進攻濟州之後,身在遼陽,得知確切訊息的完顏雍當即決定向完顏亮發動進攻,並許以三千匹戰馬重酬,要沈縉的山東義軍進攻德州和濱州,從東面牽制完顏亮軍隊。

八月十二日,燕京留守兼右副元帥完顏謀衍親率六萬軍隊南下,直取霸州。

八月十四日,完顏謀衍的先頭部隊在固安縣擊敗數千南金守軍,而後趁勝追擊至霸州。

八月十八日,完顏謀衍率大軍抵達霸州城下,一萬南金守軍閉門不出。

圍城之後,沒有立即強攻城池,完顏謀衍派隨行參軍為勸降使,入城勸降,守軍不為所動,殺勸降使,表明態度,並棄屍城外,誓與叛逆不兩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完顏謀衍怒,當即下令攻城。

三萬金軍全力攻城,從正午攻至黃昏,付出巨大代價之後,攻破霸州城。

城內一萬守軍全被斬殺,無一逃脫,就連城內百姓,也有半數死於亂軍之中,城內死屍太多,完顏謀衍未率大軍入城。

金軍離城,霸州城內百姓無法生存,盡數逃離,霸州一戰,淪為空城,徹底被腐敗的死屍佔據。

八月二十二日,北金大軍抵達歸信縣,當地縣令早在得知霸州失守之時,便已攜家眷逃離,縣城百姓逃遁十之七八。

完顏謀衍率軍入城休整。

八月二十三日,保州、河間府各出兵四萬,分東西兩路,共擊歸信。

完顏謀衍偵知敵情,知保州軍勢弱,於是率大軍棄歸信,埋伏大軍於容城。

八月二十六日,保州金軍途徑容城,狂妄自大,一時不查,陷入完顏謀衍包圍之中,雙方大戰三個時辰,直至夜幕降臨,方才收兵。

此一戰,保州金軍損失兵力進半,當晚便逃回保州城。

西路軍慘敗,而東路河間府金軍尚不知情。

完顏謀衍當晚便派遣近萬騎兵部隊從容城南下,直撲高陽,另派三千騎兵連夜返回歸信,由歸信南下,直奔河間府。

八月二十七日清晨,高陽縣城剛剛開啟城門,一支金軍騎兵部隊衝入城內,滅殺城內守軍、縣官,封鎖縣城。

一天後,完顏謀衍率軍趕到高陽縣城。

同一天,從歸信南下的三千騎兵部隊在任丘北部遭遇河間府北上的四萬大軍,稍一接觸,便向北逃遁,而對方騎兵部隊緊追不捨,一路追出兩百餘里,直至霸州附近,方才擺脫追擊。

八月二十九日,完顏謀衍部偵知河間府守軍只有不到一萬人,其餘大軍還在向歸信進發,準備與保州軍共擊歸信。

未免守軍發覺前方有異,退回河間,當天下午,完顏謀衍下令兵進河間城,趁守軍未歸,發動奇襲。

八月三十日上午,完顏謀衍親率大軍趕至河間城下,將四門圍困。

勸降半個時辰,城上守軍不予理會,於是當即下令攻城。

從上午進攻至正午,雙方各有損失。

休戰一個時辰之後,完顏謀衍下令繼續攻城。

並揚言,若在日落之前,河間城內守軍還不開城歸順大定皇帝,便是不死不休的仇敵,破城之時,與霸州一樣,雞犬不留!

城內守軍不理,北金軍隊猛攻兩個時辰,戰死數千人。

眼見城外金軍攻城不止,四門皆被封死,一個報信之人都出不去,面對瘋狂攻擊,河間城能守多久,誰的心裡都沒有底。

太陽漸漸偏西,正當完顏謀衍下令繼續猛攻之時,卻見城上忽然舉旗。

緊接著,城上喊話:守將已被殺死!

完顏謀衍得知此等訊息,急令暫停攻擊。

片刻之後,城上丟下一顆頭顱。

燕京距離河間府並不算太遠,此地有多少駐軍,有哪些統兵官,一清二楚。

頭顱送至完顏謀衍眼前,確認身份,隨即下令停止攻擊,退後半里,令城內守軍出城歸降。

日暮時分,殘餘守軍攜留守府一眾官員出城歸降。

守軍雖降,不過留守府一眾官員並無幾人願意投降遼陽完顏雍,不但不願投降,甚至當著完顏謀衍的面大罵完顏雍是致亂禍首、亂臣賊子,就是死也不會投降完顏雍!

完顏謀衍不是心慈之輩,當即將不願歸降之人斬殺於陣前,以震懾歸降將士之心。

殺完人後,大軍順利入城,接管河間府防禦。

兩日後,完顏謀衍偷襲河間府得手的訊息傳到真定府,傳至從河間府北上討伐完顏謀衍的金軍耳中,真定府當即責令保州軍馳援河間府,又令河間府守軍速歸,奪回城池!

九月初五,河間府守軍匆忙返回河間城下,完顏謀衍率軍出戰,一戰擊敗回援的疲敝之師,斬殺五千餘人,河間守軍退回章丘休整。

九月初九,保州軍收復高陽後,姍姍來遲,三萬大軍在河間城外五里之外紮營,完顏謀衍閉城不出。

九月十二日,保州軍、河間守軍相約,攻擊河間城,完顏謀衍下令鞏固城防。

九月十五日,兩軍六萬餘人聚於河間城下,二話不說,便對河間城展開猛烈進攻。

雙方激戰數個時辰,各有損傷,而後收兵休整。

第二日,雙方再次激戰於城下,完顏謀衍守城不出,未得戰果。

第三日再戰,各有損傷,保州軍、河間守軍未能攻上城池。

第四日又戰,同樣沒有結果。

雙方連戰十日,將士疲憊不堪,為防發生意外,不得不暫時停戰休整。

十月初一,真定府援軍三萬抵達河間城外,南金軍隊數量開始佔據絕對優勢,於是馬上發起車輪戰,各軍輪番上陣,攻擊河間城。

完顏謀衍當即改變策略,在保證城池安全的情況下,迅速推行輪戰,讓大部分軍隊保持足夠體力和精力,以防城外金軍忽然全軍壓上,一舉破城。

數日後,城外攻城金軍果然乘夜發動猛烈攻擊,全軍壓上,力圖一戰破城。

完顏謀衍親自上城指揮督戰,激戰半夜,方才挫敗對方的強大攻勢。

經此一場惡戰,雙方各自損兵達五六千人。

此戰過後,城外南金軍依然每日攻城,但實際明顯縮短,每次只攻打不到半個時辰,就如同例行公事一般,而四門圍困,卻沒有絲毫放鬆。

完顏謀衍知道對方的意圖,對方不外乎是想切斷他們的糧草補給。

不過此舉多餘了,完顏謀衍從燕京領兵出發,就沒有想過要從後方運送糧草,他的策略是搶奪對方城池中的糧草補給軍隊,若不能破大城,便破些小城,儘量給完顏亮製造些恐慌和壓力,若能破大城,奪得糧食之後,能駐守則駐守,不能駐守則毀城離去。

他有五萬軍隊,單單純騎兵部隊就有兩萬人,急行軍時,來去如風,在野曠之中,對方想要留他,沒有數倍兵力,沒有提前佈置,根本不可能。

他的騎兵都是收復自北方草原各部落的勇士,縱使對方兵力再多,誰又能包圍得了他們?

大城都有大量糧草儲存,霸州糧草夠五萬人吃半個月,河間府的糧草更多,五萬人吃上三個月根本不是問題。

但拿下河間府的那一天,完顏謀衍便知道河間府不是久留之地,等糧食吃完,他們就得突圍北歸,若發生意外,糧食不夠,城內的百姓便只能驅趕出城,反正大軍離開時,不可能帶著百姓,這民心不歸他收復,他想要的只是城池和土地。

完顏亮與完顏雍的大軍在河間府形成對峙,與此同時,雙方各有數千騎兵在四處遊走,伺機攻城掠地,劫掠名義上歸附對方的縣鎮。

一時之間,河間府以北,燕京以南的廣大區域,沒有一處是安全的,沒人知道他們何時會被對方的騎兵劫掠,整日提心吊膽。

無數百姓在聽聞周邊城鎮出現劫掠騎兵後,棄地而逃,紛紛向東,逃至亂軍很少出現的沿海地帶,而後一路南逃。

北方百姓逃至濱州,聽聞此地宣揚,良田復耕,兩年免賦,開墾荒地,三年免賦,紛紛求證真偽。

當地官府施粥,接濟逃難百姓,而後承諾,願在此地定居者,官府低息借糧渡災,免費贈送農具。

逃難百姓聞知,無不叩頭謝恩。

半個月內,登記借糧定居的難民達三千餘戶。

而後由州府分至各縣,劃地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