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章 小舅子分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3章 小舅子分糧

院子不小,院內房屋不少,全都房門緊閉,有人看守。相互認識的,熟人相見自然就攀談起來。

土匪們從山上下來時動靜不小,大呼小叫的,早就驚動了看守糧倉的土匪,等楊叢義和福哥隨後來到院內,就見守糧的偷匪頭目隨後趕到。

那土匪頭目,肥頭大耳,一連橫肉,走起路來,臉上的肉都在抖動。

福哥告訴楊叢義,這個就是大頭領搶來的小舅子。

之前在路上聽他說過,大頭領當初搶了一個姑娘上山,剛來時姑娘還要死要活,鬧騰不休,跟了頭領沒幾天就服服帖帖,前後粘著大頭領,生怕離開一會兒。沒多久,就辦了酒席,被大頭領收做了壓寨夫人。再之後,他們一家人都上了山。這個小舅子才上山的時候,瘦的跟小雞仔一樣,沒兩年就胖的不像樣子,都說是山上的肉全讓他吃了。

看他現在的樣子,少說也有三百斤,土匪們估計沒說錯,可能山上的肉真是大部分都讓他吃了。

只見那胖子慢慢走到糧倉前,看看正在休息和說笑的土匪們,然後仰頭高喊道:“左寨、右寨、前寨,領頭的都過來。”完全是一副在這兒他最大的樣子,讓人看得很是不爽。

楊叢義在福哥身邊,聽到他嘴裡正低罵:“裝你娘的大尾巴狼。”暗歎一聲,可見裙帶關係,不管在哪,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不受待見。

罵完,福哥便上前笑著向胖子打招呼:“平哥,我在這兒。”笑的滿臉是花,看得楊叢義暗暗好笑,這些人啊,還都是人才。

小舅子看著福哥道:“阿福,怎麼每次都是你,這大老遠的你也不嫌累?”

福哥笑道:“平哥說的哪裡話,這是你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供我們吃喝,我只是來搬一下,跟你們比,這哪兒算得上累啊,要說累,你們才是真累,你們才是功臣啊。”

小舅子聽得高興,抬起肥厚的手掌,拍拍福哥的肩膀,說道:“好好幹,以後少不了你的好處。”

福哥點頭稱是,一扭頭,就臉色一黑,一口痰吐在地上。

只聽小舅子又喊一聲:“左寨和欠債的在哪,趕緊過來。”

就見一個大個子偷匪懶洋洋的山前一步,道一聲:“平哥,我早來了。”

小舅子一皺眉,道:“來了你不出聲。”

小舅子語氣不善,那土匪聽在耳中,也不反駁,也不理會他,徑自跟其他人說話去了。

楊叢義上前,高聲向小舅子說道:“前寨楊老五,帶兄弟們來搬糧。”

小舅子被剛才那土匪冷落了,心裡不爽,聽楊叢義這麼大聲,頓時就發起彪來,只聽他高聲訓道:“搬糧就搬糧,這麼大聲幹嘛,當我是聾子。”

楊叢義笑道:“這兒人多太吵,這不是怕你聽不到。”

一見笑臉,小舅子火氣便消了不少,只聽他不賴煩的道:“少廢話,你們前寨來了多少人,一百石糧,搬的完嗎?”

楊叢義笑道:“前寨人手少,加上我就十二個。”

小舅子道:“那你們就多搬兩天。你們都聽著,一會兒給各寨點了數,就算交割清楚,我可就不管了。愛搬多久,你們就搬多久,丟了少了別再來找我。”說完就轉身向一間房子走去,到了門前,叮叮咣咣掏出一串鑰匙,開啟房門。

“左寨五十擔,來點清楚。”

小舅子一喊,立即有土匪進屋子去點數。

小舅子又來到旁邊的房門前,開啟房門,高聲道:“左寨,五十擔。”

立即又有土匪去點數。

如此開啟三間房,每間房存糧五十擔,全是左寨的口糧,一共一百五十擔。

接下來是右寨的,右寨也開了三間房,口糧兩百擔,福哥親自進去,一個房間一個房間點數。確認完之後,才輪到後寨。

只見小舅子在最後幾個鎖著的房間裡,抽了兩個房間開啟,高聲道:“前寨一百擔,過來點數。”

捕快們還是有識數的,幫著楊叢義進房間點數,楊叢義進了一個房間,他們進另一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房間裡糧食堆的不是很整齊,都是用麻袋裝的,擺了一地,楊叢義隨手抱起一袋,不是很重,百十斤還是有的。略一清點,不多不少,剛好五十袋。

另外一個房間數完,自然也是五十袋,兩個房間一百擔,不多不少。

小舅子跟三寨確認完糧食數量,讓他們在賬冊上簽字畫押後,雙方就算交割完畢,剩下的就不管他的事兒,拍拍屁股就走了。

糧食分好,土匪們立馬忙碌起來,這都是他們的活,挨到什麼時候都得搬完,所以不等安排,每人扛起一個麻袋就走。

楊叢義有些犯難,他們只有十二個人,糧食有一百擔,沒有四天時間根本搬不完,小舅子的人不守糧倉了,雖然是在土匪窩,也保不準沒人使壞,他還得留個人來看著。

看到福哥還沒走,楊叢義趕緊過去,湊上去問道:“福哥,你們右寨糧食也不少,你們怎麼搬回去啊?”

福哥笑道:“慢慢搬唄,急什麼。用個三五天不就搬回去了。”問了白問。

楊叢義把捕快們喊道一起:“這麼多糧食怎麼弄,半天只能跑一趟,我已經有了訊息,我們可沒那麼多時間。”

捕快們也沒什麼好辦法,全是山路,不通車馬,有些地方還只能人走,只能下力氣扛回去了。

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叫人來,現在沒辦法,只能先回去再說了。

選了一人留下,看守糧倉,楊叢義和其他人每人抗一袋糧食,跟著大部隊就走。

一百多斤的麻袋對他們來說其實也不重,但關鍵是路遠,這趟回去就得天黑了。

一路走一路歇,有得地段路窄,只能容一人透過,前邊的不走,後邊的就走不了,又不能把麻袋放地上休息,只能扛著麻袋等,一到這種時候,就罵聲震天。就跟堵車一樣,後邊再罵,前邊堵著就是堵著,除非它不堵了。

上山最累,堵的也最厲害,一翻過山樑,下山如風,太陽還沒落,就到了山谷養豬的地方,剩下的路程,就只是爬面山,一個時辰綽綽有餘。於是大部隊在這兒好好的歇了一歇,有人還去提了幾桶水回來。

楊叢義此時靈機一動,好機會啊,若是糧食在這兒打個轉,留幾個捕快在這兒,跟養豬的土匪接觸起來不就方便多了,關鍵是不露痕跡。他越想越覺得可行,甚至可以把糧食放進養豬場裡,放到圍欄裡邊去,直接跟養豬的土匪接觸。

暗自盤算了一會兒,發現這個想法完全可行,楊叢義心裡一陣火熱,興奮的都要跳起來。

後半程路上心情愉悅,爬了一面山,居然都不覺得累。

糧食一交到庫房,楊叢義就到捕快們的住處,把打聽來的訊息告訴他們。捕快們也打聽到不少訊息,互相一核對,甚至都能確認有幾個養豬的就是年初從懷寧大牢死跑出來的,其中有兩個連名字都知道,這真是難得的好消息。

楊叢義拿出越獄人員名單一看,果然就見到那兩個名字在上面。

楊叢義心裡高興,不過他還是告誡大家不要得意忘形,找到逃犯只是第一步,怎麼從土匪窩裡把他們抓回去,才是最困難的。然後就把他的計劃告訴捕快們,從明天開始,糧食先不搬來,都在養豬場打個轉,一部分人把糧食從糧倉搬到山頂,另一部分從山頂搬到養豬場,先全部放在養豬場,留人在哪兒看守,重要的是打聽清楚逃犯的情況,看看到底是幾個,都叫什麼名字,在不暴露身份的情況下,能直接接觸最好。

計劃很簡單,捕快們一聽也就明白了。那些逃犯有些是他們親自抓住的,有些不是,他們自己也記不清,為了以防被逃犯認出來,最後選了一個年後才進衙門的捕快,讓他留在養豬場看糧食,打聽情況。這些上山的捕快,都是挑選過的,還算機靈,打聽一些訊息自然沒有問題,關鍵是土匪們也沒有什麼保密意識,也沒有保密的必要。

第二天按計劃進行,前寨搬運糧食的十二個人分成了四撥,一個看糧倉,一個在養豬場,五個搬糧上山,五個搬糧下山,路走的熟了就越來越輕鬆,搬一程,歇一程,身體也吃得消。

左寨和右寨的見他們搬的輕鬆,第三天也開始學前寨,都在養豬場打轉,簡直把養豬場當成了第二個糧倉,養豬場也前所未有的熱鬧起來,人一多,嘴一雜,捕快打聽逃犯的情況也越來越容易。

等把所有糧食從糧倉搬到養豬場,幾個逃犯的情況也摸清楚了。一共有四個,都是年初從懷寧大牢越獄跑出來的,但具體犯的是什麼事,卻是不知道。接下來就是怎麼把他們弄下山的問題了,這個難度有些大,因為不可能硬搶,除非不要命,就算不要命,也不一定能把人搶下山。

楊叢義決定親自接觸一下這些逃犯,懷寧的逃犯,應該都不認識他,關鍵是他又沒在懷寧當過捕快,根本不需要擔心身份暴露。

可還沒等他開始跟那幾個逃犯接觸,糧食就出了問題。

守糧的捕快告訴他,無意中發現有一袋糧食摻假,麻袋裡面其實是稻殼和沙土,因為重量一樣,搬回來的時候根本就沒發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