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3章 禦寒之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43章 禦寒之難

“好,三年出海一趟實在太慢了,能年年都出海自然最好。我聽說楊叢義當年主掌回易處時,在南洋、西洋留下了不少人,建了好幾個據點。”趙似乎漫不經心的說道。

劉溪聽到這話,心裡不由的一跳,腦筋急轉之後說道:“對,聽說楊大人當年第一次督造船隊下南洋的時候,就在佔城、三佛齊國、天竺等地留了一些人,本來是為船隊原路返回時節省補給時間準備的,不知道什麼原因,那次船隊返回大宋時並沒把那些人一起帶回來。後來每次大宋回易船隊南下,那些留在南洋的人都為船隊提供了很多幫助,時間一長就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據點。二十多年來,回易處又陸續擴充套件了幾個據點,如今南洋、西洋各地據點不下八個,船隊在每個地方停留的時間大大縮短,能到的地方也更多了。”

聽了劉溪的回答,趙沒有說話,也不知道心裡在想些什麼。

“下次船隊再出海,你派個信得過的人跟著,親自去看看,不一定要參與船隊回易,但要知道船隊每到一地,具體是如何交易,沿途如何補給。”

劉溪趕緊應是。

“楊府最近有沒有特別的事情。”

“楊府大公子月初來汴京了,不過聽說前幾天又南下了。”

“為何此時來汴京,又為何匆匆離開?”

“臣不知道。據說楊府大公子自出生起,就一直生活在泉州,前些年楊府家眷來汴京,他獨自一人留在南方書院求學。這次他忽然來汴京,確實不太清楚原因,不過他離開汴京的原因,臣倒是略有耳聞。據說是不太滿意楊夫人給他定下的親事,就負氣出走了。”

“負氣出走?綱常禮法都不顧?”

“楊大人不在汴京,楊公子多年獨自在南方求學,從沒來過汴京,多年沒在一起生活,跟楊府關係疏遠,也在情理之中。”

“那孩子多大了?”

“十八九歲吧。”

“這個年紀,不聽話,鬧情緒也正常。他離家出走,楊府有何反應?”

“一如既往,沒啥動靜。”

“這倒有意思了。給皇后傳個話,有時間的話,邀楊府家眷進宮敘一敘,多關心關心。”

“臣遵旨。”

“回易船隊今年回不來,錢還是大問題。劉溪,你抓點緊,入冬了,用錢的地方多,朝廷用錢都得靠你。”

“是,臣明白。”

不多時,劉溪退下,趙開始批閱御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摺。

北遷汴京這些年,趙雖然每天很累很辛苦,但好在他的任何決定都不再受太上皇趙構影響,不用再考慮他的想法、看法和建議,內心很放鬆。

並且在史浩、楊叢義、陳康伯等人的全力支持下,初定汴京,他就真正掌握了大宋江山的權力,如今陳康伯雖然不在了,但內有史浩,外有楊叢義、虞允文,江北汴京的局勢越發穩固,朝廷在北方也越來越得民心,等徹底收復河東、關中、陝北,他在民間的聲望將更上一層樓,到時候誰也不能撼動他的皇位。

這些年朝廷雖然處境艱難,但趙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相信他能做一個好皇帝,他能做到太祖太宗都未曾做到的事情,因為他有一幫忠臣良將,真心實意的為他著想,為大宋江山百姓著想!

關中、河東,還從沒去過邊疆,趙真想去看看此時的邊疆是何模樣。

河東,忻州,雁門山。

茫茫白雪淹沒了雁門關,營房、校場、哨崗、城牆等,所有暴露在天空之下的一切事物,都被一尺多厚的大雪覆蓋。

這是今年雁門關的第一場雪,據說還比以往來的要晚一些,即便如此,從中原來的北伐軍將士也不感謝老天爺,因為雁門關的寒冷,縱使他們是不怕死的熱血漢子,也頂不住。

雁門關外的敵軍已經穿上了皮襖,而關城上的大宋北伐軍依然穿著布衣裳,一陣風來,刺骨寒意便從身上盔甲各處縫隙鑽進身體,而一直暴露在外的手、臉,出走營房一時半刻就會麻木。

辛棄疾在忻州、太原府費了極大的力氣,也只收集到一千多套禦寒皮襖,送到雁門關也只能給站崗放哨的將士替換使用,風雪一來,其他將士根本無法禦寒,只能躲在軍營,以免被大面積凍傷。

即便有了一些皮襖,值崗將士的手腳頭臉依然顧不住,入冬以來,大半都凍傷了手腳,回營用碳火一烤,奇癢難耐,別說有多難受。

因為寒冬,雁門關北伐軍基本失去持久作戰能力,就連值崗放哨都是艱難維持。

好在關外敵軍在入冬之後,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逐漸減弱了對雁門關的攻勢,兵力也將近有一半撤走。如此,北伐軍才能以地利高城優勢,守住關隘,至今未丟。

不過,如果敵軍再次組織三萬大軍晝夜不停、連續進攻,以現在這種北伐軍戰鬥力削弱十分嚴重的情況,雁門關必定受不住。

雁門關能不能守住,關係到整個河東,甚至是關中。

守住雁門關的重要性,關上的北伐軍將士從上到下無人不懂,可如今軍備物資供應不足,難以支撐他們在北方嚴寒中作戰,這對將士們的士氣打擊很大。

隨著深冬到來,身著秋裝的北伐軍將士,更難抵禦寒冷。

都統制袁華深知越冬衣裝對鎮守雁門關的重要性,已經數次派人回太原府向帥府催要軍備,可每次得到的答覆都是越冬軍備已經在路上,馬上就到。

半個月了,說好馬上就到,到今天依然沒到,甚至都還沒到太原府,這讓袁華非常擔心。

如果越冬軍備能趕緊送到,他就有信心守住雁門關,還能降低將士傷亡人數。

如果送不到,或是沒有,即使將士們這次拼死守住關口,下一場大雪降臨,關上將士即便拼個全軍覆沒,也不一定能守得住了。

各軍將官每天幾次催問保暖軍備何時能到,袁華給不了任何確定的答覆,只能告訴他們,朝廷已經籌備好,正在往雁門關運送。

次次如此,時間一長,將官們便要鬧脾氣,畢竟挨凍的都是跟自己一起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得給他們一個確定的答覆。

每到這個時候,袁華只能勸慰他們,讓他們相信楊大人和副帥,以前每次打仗作戰,不管補給多麼艱難,楊大人何時讓大家斷糧捱餓,這次也是一樣。

既然朝廷籌備多年方才發動北伐,應當早就考慮到了北方寒冷氣候對將士們作戰鎮守不利的問題,只是從中原入河東道路崎嶇難行,糧草運輸困難,先顧了幾萬將士們肚子吃飯問題,保暖就只能先往後放一放,告訴他們再堅持堅持,相信防寒冬裝馬上就會送到。

北伐將官很多都是從當年由長江北上淮河、黃河的大軍中提拔起來的,幾乎都在楊叢義統帥下打過仗,在後勤補給問題上,他們經歷頗多,還是很清楚的。

當年他們還是普通士兵的時候,將官有吃的,他們就有吃的,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忍飢挨餓的時間也不多,所以他們還是相信楊叢義的,雖然他們再也沒有機會見到他本人。

可將士們的禦寒問題不解決,袁華始終懸著心。

一有時間,他便會不由自主的走到雁門關城南,望向那條通往忻州方向河谷通道,每次都希望能看到滿載貨物馱馬隊入山,然而視野裡白茫茫一片,什麼也沒有。

今天,傍晚,天色已經昏暗,袁華再次走出營房,先在城北四下巡視了一番,而後便又走向城南。

城南,那條通往雁門山外的古道被厚厚的白雪完全覆蓋,茫茫然,什麼也不能看見。

今天依然是沒有訊息的一天,袁華不由的暗歎。

抬眼在昏昏夜色中遠望南方群山,他心生悲涼。

明天還得面對將官們的責問,還得耐心跟他們解釋,撫慰他們的情緒,誰讓他是都統制,是他們的上官,誰讓他們鎮守的是至關重要的雁門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了年紀,身體大不如前,城上站了片刻,便覺寒氣入體,有些承受不住,便轉身朝城北走去。

他是雁門關統帥,別人可以倒下,但他不能,因為雁門關實在太重。

就在他剛剛離開十多丈距離,耳中隱隱約約似乎聽到安靜的城關附近傳來叫關的聲音,頓時停下腳步,轉頭朝關門方向望去。

細細一聽,發現確實有叫關的聲音。

不等袁華髮話,一名親衛會意,立馬快步朝關門附近跑去。

片刻之後,近衛飛步趕來彙報:“大人,好消息!太原府來人,冬裝到了!”

袁華一聽此話,頓時難掩心中喜悅之情,只是臉已凍的麻木,只能看到他放光的雙目。

等不及對方來稟報了,袁華迫不及待的快步朝關門走去。

關門內,兩人四馬,馬背上馱著包裹,兩匹馬多,另外兩匹馬少。

不等詢問,一校尉軍官馬上稟報,兩萬套冬裝已經運抵太原府,帥府正在組織往雁門關運送,他們先到一步,送來五十套冬裝樣品,穩定軍心。

稟報間,袁華便發現此校尉軍官身上衣著明顯與他們不同,渾身上下整整粗了一大圈,脖子、雙手也被其他東西完全包裹住。

看著對方鼻尖冒汗,不由得感嘆,這身裝備才叫禦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