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5章 施主道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5章 施主道長

太陽才偏西沒多久,等日落估計還要兩三個時辰。

這段時間如果沒人找過來,那他們就可以好好休息一個晚上,明天再做打算。

但這兩三個時辰有些難熬。

清塵道長出去沒多少時間就急匆匆的回來了,見楊叢義保持她離開時的姿勢端坐著,臉上焦慮的情緒這才淡了幾分。

“喝點水吧,一會兒我再看看能不能在附近找到吃的。”她把裝滿水的竹筒蓋子開啟,遞給楊叢義。

楊叢義也實在有些口渴,顧不得客氣,接過來就大口喝了半筒,還給清塵道長後,才說道:“你也累了,先不忙,休息會兒,等太陽落了再說。”說完就閉上眼睛繼續運氣練功。

清塵道長沒有再說什麼,默默在楊叢義一旁盤腿坐下,也開始練功,恢復精神。

火辣的太陽雖然照不進石崖,可也把空氣烤的火熱,密林無風,二人並不好過。楊叢義凝神聽著周圍的動靜,如果有土匪找來就得提前跑路。好在這個焦躁的下午平安無事,沒有任何樹林,前來打擾。

日落時分,清塵道長又出去了一趟,回來時帶回了一些煮熟的鳥蛋。看著鳥蛋,楊叢義由衷的佩服,這小道長還真不簡單,野外生活技能比他也差不了多少。

吃完東西,石崖下的溫度也逐漸降下來,天色也暗了下來,月亮在天空中顯現,星星點點,還不怎麼清晰。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楊叢義忽然有感而發。

清塵道長問道:“這是詩嗎?”

楊叢義笑道:“這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丞相的《短歌行》,這只是其中的幾句。”

清塵道長又道:“我爹以前也經常讀詩。你讀過十幾年書,應該寫過不少詩吧,可以念給我聽聽嗎?”

楊叢義笑道:“我讀的詩多,寫的很少。現在沒事兒,作首詩,念給你聽聽。”說完就開始苦思沉吟。

寫詩他不太擅長,但這種情況下還是應該作一首,不然十幾年的書不是白讀了。

清塵道長一聽楊叢義要作詩,立即很有興致的坐在一旁,安靜的等待。

過不多久,只聽楊叢義口中念道:

天上懸明月,林下臥少年。

那年風雲變,一夢回從前。

天意何捉弄,身在山林間。

習得半招技,方離大別山。

路遇不平事,太湖縣裡冤。

青天救一命,從此不得閒。

為酬知遇恩,奔波山水間。

一動無小事,誰知苦與險。

方才歷兩月,又入天柱山。

盤龍品羹湯,山上為蛇忙。

山間奔一夜,尋地把身藏。

蛇毒未能除,恍然一夢長。

忽聞有道長,猶如自天降。

丹心施妙手,片刻已安康。

道長似神人,拔劍退蛇群。

不知天地理,十掌知教訓。

道長去取水,石崖把路困。

纖手分山石,石中現石洞。

滴滴有水聲,池邊有木桶。

大恩不言謝,揮手就離別。

惟願紅塵見,好把恩情還。

轉眼再相見,還在山水間。

如今又一命,此生怎能還。

悉心養身好,辭別又下山。

我欲去香爐,道長隨身邊。

此去多坎坷,未知天涯遠。

明月長相隨,前路何人伴?

楊叢義一口氣娓娓道來,訴說這兩年遭遇的幸酸,還有對以後要走的這條路滿滿的擔憂。

這首長詩雖然不怎麼樣,可清塵道長聽的認真,這是他在訴說自己的經歷,雖然不太明白,但聽來感覺很心情沉重,也有些壓抑,後半部分的經歷她參與了,倒是清清楚楚,他的擔憂,她也一清二楚,便說道:“這麼長的詩,你可真厲害,也許能個考狀元呢。”

楊叢義略有些尷尬的笑道:“寫詩什麼的我並不擅長,拿詩文去考狀元那還是算了。”

“你以後考了狀元還會回山裡來嗎?”清塵道長又問道。

楊叢義想也不想的答道:“真考了狀元就該有大事要做了,哪還有時間到山裡來悠閒。這次出山,恐怕沒什麼機會再回來了。要是你跟你師父到了外面,可以去找我,不出意外的話,我會在懷寧衙門待很長一段時間,你們去的話肯定能找到我。”

清塵道長沉默了,許久之後才說道:“師父很少出山進城,這次離開盤龍山外出雲遊,可能會一路往北走,出天柱山,經桐柏山,向西去華山,再到峨眉山,最後可能會在衡山潛心修煉。你去考狀元,我們以後應該見不到了。”

楊叢義聽後卻笑道:“這天下能去的地方就這麼大,不管多遠的路程,一年半載也能趕到。要是你們到了衡山,決定在那兒不走了,給我傳個信,我有時間就去找你們,路再遠,總會再見的。”

清塵道長道:“你真會去看我們嗎?路那麼遠,師父說這一路下來,快的話一兩年,慢的話三五年,上十年都有可能,那麼長時間以後,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我們。”

天很暗了,兩人看不見彼此的表情,對這個問題,楊叢義是持悲觀態度的,莫說十年,就是一兩年,三五年,生活環境變化以後,以前再熟悉的人也會變得很陌生。小時候開穿襠褲的玩伴,以前無話不談,高中畢業之後一兩年不見,再見時卻沒有話說,已經是兩路人。

對清塵道長這麼問,他當然不能說的太悲觀,道長還兩次救了他的命,說什麼也得報答一二,這個世上對他好的人可不多。

於是十分肯定的回道:“當然會,大宋的疆土就這麼大,從東到西一年夠了,從南到北一年也夠了,距離從來都不是問題。天柱山裡的一切我會一輩子記在心裡,只要你們在哪兒長久停留了,傳個訊息給我,我一定會去看你們。”

清塵道長低聲道:“好,等我跟師父去了衡山,我會請人傳訊息給你。”

這話一說出口,突然之間感覺周圍的氣氛有些尷尬起來,兩人瞬間就沉默了。

過了一會兒,楊叢義道:“早些休息吧,這裡不安全,明天一早我們就得離開。”說完便側臥於地。

清塵道長“嗯”了一聲,也就地休息。

但他們能不能睡得著就很難說了,至少楊叢義練了好長時間的功,才漸漸睡去。

第二日,天還沒亮,林間的鳥雀就開始鳴叫不聽,讓寂靜的清晨更加寂靜。

夏天山林裡的夜晚微涼,等楊叢義醒來的時候,看到清塵道長已經收拾好了東西。

後背的傷口雖然還很疼,但比昨天好了許多,傷口已經不出血,基本不影響行走。清水洗臉,醒醒腦之後,便抹去了石崖下留下的痕跡,出了密林,趁路上無人迅速向西而去。

兩個時辰生之後,等太陽昇起來,他們早已遠離了那片山,但依然不敢大意,為保險起見,在離路邊兩三裡外的林中找了個地方歇腳。

清塵道長煮了熱水,給楊叢義仔細清洗了傷口,換上新藥,又找了些吃的補充體力,稍作休息之後,才再次上路出發。

昨天吃了虧,吸取了教訓,在楊叢義提議下,清塵道長臉變黑了,臉上還多了些黑點,看著安全了許多。雖然一開始,清塵道長不太情願,但看到楊叢義的傷口,也就接受了提議。在之後的一路上,清塵道長再沒出過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叢義提著刀,隨著遇到的土匪越多,他走路的姿勢也越來越像土匪,如此一來倒省了很多麻煩,有人問起就說是護送道長,天柱山裡道、佛都有,一般土匪不敢隨便招惹,倒也能矇混過關。

一路又走了十來天,有道長在一邊,路上沒再遇到多少刁難和危險。

這些天裡,不管是露宿荒野,還是借宿農家,清塵道長每天都不會了忘了給楊叢義傷口換藥,由於換藥比較勤,傷口不到十天就脫痂癒合,完全恢復,道長十分驚奇,但這在楊叢義看來,並沒有什麼,練道家功法有段時間了,身體素質好,造血功能增強,傷口癒合快一些也很正常。

這天,又一次問路回來之後,清塵道長低頭走路,一直沉默未曾開口。直到楊叢義忍不住問還有多遠,她才回道,不遠,半日路程就到。

楊叢義心裡一輕,走了半個月終於要到了。但不知上山之後是否會順利見到峰主,加入忠義盟,後邊的事情,沒有忠義盟這樣的勢力出手幫忙,就憑他一人,即使加入了忠義盟,也不可能成事。但現在一切的打算都是想想,只有上了香爐峰,見到王峰主,才是第一步。

有宋大哥送他的匕首,到了山門前,只需要把匕首拿出來,說是峰主故人引薦,前來拜訪,只要宋大哥不是吹牛,上山基本就應該沒問題。幸好,這匕首讓清塵道長找回來了,不然都不知道怎麼上山,真該好好謝謝她。

半日路程不算遠,加上他們是練功之人,體力充沛,楊叢義又心情愉悅,自然加快了速度。不多時就見一座奇特的山峰聳立在眼前,此山不是特別高,約有兩三百丈,滿山蒼翠,但山頂似有山石,而無樹木,遠遠一看,山頂之上有一黑影豎立,細如一隻竹筷。

“香爐峰”楊叢義忍不住喊道,聲音裡滿是興奮,不由得又加快了腳下的速度。

清塵道長沒有說話,只在後面緊緊的跟上。

兩人又用了差不多一個時辰,終於來到山腳之下,稍作歇息,一口氣就上到半山腰,到了山門前。

楊叢義向守山土匪簡單說了來意,取出那把匕首交給他們,便跟清塵道長在一旁等待。

不多時,土匪回來,把匕首還給楊叢義,就告訴他,可以上山了。

清塵道長上山之後就一直沉默不語,見楊叢義能順利上山了,自然十分欣慰。

見事情如此順利,楊叢義很高興,這麼多天的幸苦沒有白費,清塵道長可真是幫了大忙。

清塵道長不上山,兩人馬上就要分別,於是楊叢義看著她,輕聲說道:“這些天多謝你的照顧,我才能這麼順利走到這兒。”

清塵道長只是笑笑,看著他沒有說話。

香爐峰已到,兩人終有一別。

於是楊叢義輕聲道:“此一別,山高水長,若能再見,也不知是何年何月。諸多恩情,無以為報,惟願道長,青春永駐,福壽安康!”說著便把匕首雙手奉上,以做紀念。

清塵道長稍稍猶豫,最終還是接過匕首,輕聲道:“無論路有多遠,水有多長,我都為施主祈福,願施主早日題名金榜,封侯封王!”

兩人鄭重互施一禮,清塵道長轉身離去。

一聲施主,一聲道長,緣分散盡,萍水相逢,終是他鄉之客。

一別路途遙遙,相隔萬水千山,一個逍遙山水,煉道修仙,一個紅塵打滾,奔忙為官,當是後會無期,再見無緣。

楊叢義看著清塵道長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山林枝葉間,直到再也看不見,轉身進門上山,面帶笑意,眉頭舒展,香爐峰當是他扭轉一切的起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