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0章 三十二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0章 三十二人

香爐峰,一場大雨過後,天朗氣清,燥熱盡除。

清晨,出得門來,分外清涼。

信步來到後山,此地人跡罕至,奇石古木,隨處可見,鮮花綠草,鋪滿小徑,漫步其中,別有風情。

楊叢義在山上住了幾日,精神完全恢復,閒暇無事,趁著雨後空氣清新,天氣涼爽,便到後山走走,看看香爐峰的風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從懷寧進山至今也快有兩個月,沒有一刻不憂心,沒有一天享清閒,在這香爐峰上倒是過了幾天飯來張口的清閒日子。可下山之後,就萬般皆難了,再想遊山玩水,無憂無慮看美景,怕是沒有多少機會。

登上巨石,只見群山都在腳下,擎天巨木此時也不過是一撮嫩綠,抬眼遠望,天邊尚有幾座高山,在翻滾的雲霧裡若隱若現。

“香爐峰上雲霧繞,遠山幾點隨浪濤。他日若遂凌雲志,敢於蒼天試比高。”

登高一望,世間萬物皆在身下,頓時豪情萬丈,將以後諸多擔心,全都視作了煙塵。這一刻,楊叢義雖然還沒有終極的目標,但更遠更高,卻是確定的追求方向。

看著一輪紅日刺破雲霧,放萬道霞光從東邊升起。楊叢義理理思緒,清閒的日子該到此結束了,跳下巨石,轉身下山。

香爐峰上無處不可去,可也不好隨便亂走。每日必去的地方便是演武場,這裡有不少高手,可以隨時切磋。

楊叢義武藝低微,只會那一套岳家槍法,由於出自戰陣,出手必殺,出了天柱山就不打算再繼續做捕快了,若再迫不得已跟人動手,殺了人可就大大不妙。所以在演武場他便有意跟武藝高強的土匪多學一些,特別是防守的武藝和招式。有土匪擅長拳法,有善腿法,有善兵器,楊叢義一概不管,只要有人願意教他就學,學不會也沒關係,能記住一些防守不傷人的招式也是好的。

幾天下來,他見過了不少武藝,讓他最感興趣的還是類似於沾衣十八跌的近身擒拿,用起來不費力,對付一些罪不至死的宵小之徒,最為合適,可惜手法多變,變換莫測,學起來十分麻煩,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學會,關鍵楊叢義並沒有練習拳法的基礎,學這個更為艱難,認真學了多天,也只學會了三五招,不過防身也應該夠用了。

他練了兩年的槍,自然也不會放棄,山上善使長槍的人也不少,各種偏門槍法都有,有自稱羅家槍的,有自稱楊家槍的,看著都還可以,既然土匪不藏私,願意相互切磋交流,他也就趁機會多學學,提高自己的長槍技藝,總不能深入寶山空手回吧,出了天柱山就不會再有這麼好的機會。

技多不壓身,這個時代更需要複合型人才,以後就做官也不能做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官,做不到君子六藝,能學幾樣學幾樣,何況武藝他還有些基礎。

隨著見識到的武藝越來越多,他自己對武藝也有了些理解,切磋打鬥起來也更加順暢,身法靈活,手法多變,受益不淺,自覺武藝比上山之前提升了不少,再要與人相爭,應該就不是出手就置人於死地的招式,少殺人,自己的安全也多一份保障,山外可不比山內,何況他還想參加科舉做官。

練武之餘,他也關心追捕逃犯的程序,五天之後才有第一批兩名逃犯被送回香爐峰,他去詢問口供,確認了逃犯身份,便請峰主把他們關押起來。

王峰主也給他帶來了好消息,忠義盟已經被發動,半月內追回逃犯應該沒有問題。

楊叢義本想讓峰主幫忙,看能不能順便問問有沒有進山的捕快陷落在山上,也幫忙帶回來。但這話卻不好說出口,需得救出宋大哥,官軍退出天柱山之後才好提出來,不然可能會適得其反。

等到第十天的時候,送回香爐峰的逃犯已經達到十三個。對此,楊叢義自然心喜,只是經過核對之後,一直沒有太湖縣二十三名逃犯的蹤跡,這讓他心有不安,這夥人團伙作案,進山之後應該不會完全分散,至今沒有訊息,也許他們重新匯合,自立山頭也說不定,如果是這樣麻煩就大了,二十多人的小山頭沒人會看得上,香爐峰出去的人很可能會忽略掉這樣的微弱勢力。要是抓不到他們,回去可不好交代。

楊叢義專門去找王峰主說這個擔憂,希望能派些人手下山,把那些微小的勢力也掃一遍,以防逃犯合夥佔據一些小山頭小山洞,逃過追捕。王峰主也不能排除有這種情況發生,為了能多找回些逃犯,又抽調了許多人手去山外探查。可兩人都明白,時間有限,山峰峽谷眾多,哪裡跑的過來,也不過是多盡一份力而已。更何況,若是逃犯在天柱山裡有意躲藏,莫說十天半個月,就是三五個月、一年兩年,也找不出來。

好在是他們多慮了,在第十二天的時候,香爐峰迎來了最大一批逃犯,足足有十六個,比前幾天追回來的加起來都多,這其中就有十四個是太湖縣小松坡血案的兇手。

等到第十三天,又有兩個逃犯被送回香爐峰。

第十四天,帶回來一個。

當第十五天最後一波土匪空手回山,追捕行動就此結束。至此,總共帶回來三十二個逃犯,其中太湖縣小松坡血案案犯十七人。

當晚議事廳內,楊叢義與王峰主以及幾個重要頭目齊聚一堂。

“楊捕頭,這三十二人都是兄弟們這些天不辭辛勞,把他們從各山各谷各洞帶回來,香爐峰也欠下了諸多人情。這些人想來也夠捕頭帶回去交差了。”王峰主神情有些凝重。

楊叢義笑道:“雖然少了幾個,但能從山裡抓回去大部分,也算是有個交代。多謝諸位鼎力相助,等把他們帶出山,一定把宋大哥營救出來,不枉諸位一番苦心。”

“那就仰仗捕頭了。宋教頭對我香爐峰十分緊要,不要有失才好。這些逃犯,捕頭一人也帶不回去,為了順利出山,不節外生枝,王某安排了一些兄弟一路護送,捕頭覺得如何?”

楊叢義一聽峰主這話,就覺出其中另有深意,但他心裡沒鬼,卻也淡然,只聽他笑道:“王峰主有心了。方才我還為如何安全出山憂心忡忡,不想峰主早已安排好,峰主如此安排正和我意,求之不得啊。”

“還有些事,王某在此一併說明,免得捕頭心裡沒底,出山之後難做。”王峰主又道。

“還有何事?峰主請直言。”楊叢義收斂了笑臉。

王峰主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才道:“捕頭給的名單上尚有八人沒追回來,這八人不在山外,難以追回,以後也不要在他們身上做文章,打主意了。王某只能告訴捕頭,這些人無法追回,來多少次,來多少官差都一樣。”

“為何?”楊叢義眉頭微皺,脫口而出。

王峰主有些無奈的回道:“王某方才說了,他們不在山外,進了最裡邊,我們根本沒那麼大的面子去要人,這些人就不要想了,只當是死了吧。捕頭可要小心些,別因為這些人栽了跟頭,失了救出宋教頭的先機。”

“峰主該是有話,不妨直說,如此含糊,卻讓我難做了。”楊叢義心裡一緊,他當是知道一些特別的訊息。

“那王某就直說了,此次官軍進山,其實不少人都已提前知曉。有人為此也謀劃了許久,其中劫獄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引官軍進山正是他們所想,如今你們避重就輕,只提追捕逃犯,不說劫獄,已經讓他們的謀劃出了偏差。而今香爐峰又幫官府追捕逃犯,更讓他們的謀劃大受打擊,如若官府追到一些逃犯後就此罷手,再不提起,他們一年多來的謀劃就全部付諸東流。因此,他們極有可能在你們帶逃犯出山的時候使絆子,或者乾脆在沒追回的逃犯身上做文章,如此一來,逃犯追不回,捕頭要在山裡,官軍也得在山裡,而宋教頭也回不來。”

“慢點慢點,我腦子有點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峰主能不能跟我細說?”楊叢義一陣頭大,好似這山裡上外一團亂麻,理不清楚。

王峰主道:“這其中具體是怎麼回事,王某也不太清楚,只是聽人無意中說起。我的要求只有一個,帶回宋教頭。”

這其中應當隱藏了許多資訊,楊叢義理不出頭緒,但跟他關係比較大的就只有一點,把三十二個逃犯全部帶出天柱山,憑藉這個功勞,進一步博得陳大人的信任應當沒有問題,如若能把官軍也弄出山去,那自然是最好的結果。他能做的只有這些,至於其他隱藏的東西,他搞不清楚,也不想費那個力氣,關鍵是跟他關係並不大。

“王峰主放心,如果我們能順利出山,一定會把宋大哥救回來。”

“如此就拜託楊捕頭了!”接著王峰主又道:“明天一早捕頭就帶人下山吧,王某就不送了。”

楊叢義道:“正有此意,叨擾半個月,只能空口道一聲謝了。”

“程文兄弟、程武兄弟,你們兩人對山下較為熟悉,明天就由你們帶隊押送一幹逃犯,隨楊捕頭出山,順便接回宋教頭。”王峰主看著兩人下令。

程文、程武兩人齊聲答是。

楊叢義起身抱拳跟諸位告辭:“王峰主、諸位,那就多謝多日款待,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諸位頭目和王峰主起身回禮,王峰主回道:“楊捕頭一路順風,後會有期。”

楊叢義當即告辭離去。

第二日一早,楊叢義便在程文程武陪同下,押送三十二名逃犯下了香爐峰,一路往山外而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