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駕著威龍戰機去抗日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章 五年計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章 五年計劃

李又林激動地道:“大哥,我好久沒有這樣高興過了,我終於找到了人生的目標!”

雷霆也正色道:“二弟,大哥相信你一定會接好你父親的班!我們還是來說一說航校的事吧!這航校我們要抓緊時間先建起來,現在我們已經有了試飛員培訓班,地點就在白市驛機機場。我計劃在此擴建為西南航校,從全國各個學校選拔十五六歲左右的優秀學生到航校來學習。第一批大約200人吧,分為兩個專業,一是飛行器設計專業,一是飛行器駕駛專業。這兩個專業所學的基礎課程都是相同的,只是專業方向不同,飛行器設計專業主要培養成為將來的飛機設計師,從事飛機設計包括飛機發動機設計、飛機材料設計研發、飛機氣動設計、飛控系統設計等具體門類的工作;而飛行器駕駛專業主要是培養空軍的飛行員、新型飛機的試飛員。”

李又林聽得很認真,道:“大哥,沒想到這航校教學都這麼複雜,看來建設一支空軍部隊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雷霆點了點頭道:“又林,你說得很對!這建設空軍牽涉到方方面面的事,從人才培養、飛機設計、製造,到飛機的試飛、維修保養,再到飛行員的訓練、空軍戰鬥力的生成,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沒個一年半載怕是見不到什麼成效。所以這第一步,人才培養非常關鍵,這第一批學員只能由我來教學了。另外,我們要讓航空研究所的王助所長來任教,還有第一批這十名學員可以選擇一部分作為未來的航校教師。”

“好!大哥,需要什麼資源你儘管跟我提,我跟父親去說,讓他一定要支援你!這航校建設需要什麼,大哥你儘快做一份計劃出來,我好安排落實,我也想儘快看到咱們航空學校在重慶誕生!”李又林激動地道。

“沒問題!今晚我就開始準備做一份航校專案計劃書,包括航校建設規劃圖以及專案預算等等。”雷霆用充滿了自信的語氣道。要知道,雷霆作為從未來穿越過來的人,掌握了航空史的發展過程,還有航空專業知識,最要的一點是,在他穿越時跟著過來的智能手機裡面,儲存著大量的軍工資料,比如《飛機原理與構造》《飛機氣動佈局設計》等等大學教材,雷霆計劃將這些教材裡面適用於飛機發展初級階段的東西提煉出來,編寫一套屬於航校的教材!

“對了,這所航校,大哥你可想好了校名麼?”李又林問道。

“嗯,就叫做西南航空學院吧!”雷霆欣然道。

話說自從比武慘敗以後,李惜月就像完全變了個人,這從小就崇拜強者的暴力女,被雷霆折服了。身為軍統之花的她,在雷霆面前,完完全全一改冷冷的神色,溫柔熱情得讓雷霆快受不了!想想在二十一世紀的諜戰劇裡面,那些女特工美豔、冷酷的形象不知迷倒多少男人,上至六十的老漢,下至十歲的小男孩,不管是高富帥抑或是矮挫窮,無不對這些女特工形象深深痴迷,yy不已。而今,這場景不再是遙遠的夢,美麗的軍統之花就和雷霆同住一個屋簷下,朝夕相處,個中幸福不足不為外人道也。

在航校籌備和建設工作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龍騰計劃的準備工作也在李又林和李惜月的全力協助下緊張進行。一項項華夏的經濟、教育、文化等資料在不斷地收集彙總,透過最後的分析,雷霆終於得出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結論:這比想象中的還要差啊,妥妥的一窮二白,基礎實在太薄弱了,基本上沒有什麼像樣的工業,原本工業比較發達的沿海都被日寇佔領了,只有少數內遷的工業!

雷霆苦笑著向李又林、李惜月道:“又林,惜月啊!你看看咱們華夏的工業和經濟,真是太薄弱了!有都有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了!”

李惜月接道:“是啊,莫說咱們沒有被日本侵佔,就算是在三七年之前,也不怎麼樣啊。”

雷霆搖搖頭,道:“罷了,我就好好的制定一個五年工業、經濟、教育振興計劃,這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啊!”

有了基礎的資料,雷霆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在這樣薄弱的基礎上建立起工業化的經濟來。

好吧,雷霆想這個時代發展經濟,首先也是要修路,搞基礎設施建設,那麼建一些不是太先進的水泥廠是必不可少的,接下來是鋼鐵工業,不管是修築鐵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軍事工業都離不開鋼鐵,這鋼鐵廠是必須要大力發展的。

……

幾天後,雷霆終於完成了龍騰計劃的第一項工作,《華夏第一個五年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綱要》出爐了!

這第一個五年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綱要的時間跨度是一九四一年初到一九四六年初。

由於是未來人,雷霆已經知道了抗戰勝利已經不遠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也就是抗戰勝利後不久。而且,現在抗戰基本上已經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軍並不會侵佔太多的華夏領土了,因此可以在西南地區、華中地區發展一批基礎工業,以及航空、電子等高科技產業。

綱要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五十個重要工業專案為發展中心,建設一批工業園區。以西南地區為發展重點,以發展重工業為主,建設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以重慶為基地,建設大型航空、航運港口,透過長江擴大對外貿易;建設貫通成都和重慶的城際客貨兩用鐵路,促進西南地區交通發展;以白市驛為基地,在西南航空學院的基礎上擴建成一所軍事大學,並在全西南地區建設新式學校,推行六年義務教育,發展高等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質,培養後備人才;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以重點工業專案為基礎,建立起一系列科學技術和工程研究院所,以科技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