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紅樓之弟弟是隻戰鬥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八章

熱門推薦:、 、 、 、 、 、 、

第二日,林黛玉接到趙潤兒的帖子,過府賞花。趙家雖然有經商的天分,耐不住從上至下皆崇拜有學問之人,趙老爺一輩子的心願就是把自家從銅臭裡邊□□,因而很贊成兒女培養一些文人雅士、大家閨秀間的雅緻愛好。

趙潤兒繼承趙家一脈的經商天分,同時也深受趙老爺的影響,沒事兒讀讀詩書養養花,可俗可雅。自打趙元初與林銳走得近,趙潤兒又與林銘玉合夥做買賣,兩家的關係就如同蜜裡調油,親近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林黛玉回府,對林府是大事,趙潤兒先就遞來名帖過來相見,只是那時是林銘玉的壽辰,府裡人多事雜,兩姑娘沒多少時間說說私密話。

不過人與人看對眼,原也就是頃刻之間的事兒,趙潤兒見了黛玉,那是見者了知音——黛玉多美啊,不僅美,還有才,所謂鍾靈毓秀,不過如此。趙潤兒一見之下,就決定要與黛玉成為知交。

恰好府裡養的綠菊遲遲開了花,即刻便遞了帖子過來相請。林銘玉騎著馬,護送著姐姐的馬車往趙府。

趙府外頭瞧著不過是兩扇金柱大門,低調得很,入了門內,繞過影壁,便豁然開朗,前頭是寬闊的青石道,左右兩面都連著月亮門,各自通向兩邊的院落。馬車從正中的通道駛過去,到前廳前換了轎子,由兩個青衣小廝抬著,四個婆婆丫鬟子引著黛玉進二門。林銘玉被管家親自引著入正院見趙元初。

到正院,二門管事的過來迎道:“林公子,我家大爺在書房陪客,今兒姑奶奶帶著表少爺表小姐回府,同來的,還有姑爺家的杜三爺。女眷們在內院,表少爺杜三少爺在書房。大爺吩咐,您來了,若是方便就請書房走一遭,若是不方便,便先在花廳裡歇歇,大爺馬上就過來。”

林銘玉聽了,笑道:“既然是你家表少爺來了,少不得要見一見,帶我過去吧。”對林大使了個眼色,林大點點頭,便退下了。

管事的先領著林銘玉去見過趙太太,問過安,再領著來到書房,趙元初與裡邊的人都已經站在了門前。趙元初給林銘玉介紹兩人。指著其中一個穿水青色細布直綴,面容俊秀,唇邊帶笑的二十上下男子道:“這是我姐夫的三弟,杜府三少爺杜春和。”杜春和俊容帶笑,滿面文雅,與林銘玉互相見禮。

趙元初又指了另一個穿碧色錦袍,面容稚嫩的少年道:“這是我外甥杜淇安,比你小兩歲,如今在族學裡進學。”

杜淇安笑嘻嘻地給林銘玉見禮,林銘玉細細打量了他,見他眼神靈活,春紅齒白,長得與杜淑惠有七分相似,卻比他那個調皮的姐姐看起來安靜多了。

林銘玉從林大手裡接過一個木匣,開啟遞給杜淇安:“來前不知道淇哥兒在,沒有準備禮物,這是我前兒得的一套扇子,有春夏秋冬四季扇面,你拿去玩兒。”

杜淇安並不推辭,道了謝便接過去。只是一雙眼睛,時不時便往林銘玉身上不動聲色的掃上那麼一回,林銘玉看在眼裡,並不點破。

杜春和是杜春明的同胞弟弟,杜春明如今是吏部堂官,杜春和卻在戶部聽用,擔任清歷司司吏一職,雖然比不上其兄二品大員尊貴,但他年紀,在戶部前途大好,杜家在朝堂的力量無人敢輕視。

趙元初自己是個慣於打算盤的,見到姐夫沒多少話講,與杜春和,那是一拍即合,又是年紀相當,感情非常的好。杜春和在戶部,時常監管各部支出,又常與稅銀賬目打交道,對各類營生的情況,如數家珍。林銘玉與這二人在一起,倒不覺得時間難熬,不過杜淇安卻是小孩子心性,坐不了多久,屁股上便像生了釘子似的,左右扭動不休。

趙元初見了,便道:“淇哥兒,你許久不來,外祖母念你得很,你去陪陪她老人家說說話。”

杜淇安正嫌這裡無趣,從善如流,立刻就去了。

杜春和已經說起了海商之事:“……朝廷對海商重視得不夠,如今的稅銀還是按照前例,但海上貿易的利潤比之十年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規模也不可同日而語。我聽說如今最大的海商是四大海商之家宋黃結盟的海盟,不知已經發展得如何了。”

林銘玉與趙元初對視了一眼,見趙元初也是一副意外的樣子,心裡一動。

杜春和的話若非故意,那他話裡的意思就要好好琢磨了。朝廷要改變對海上貿易的政策了嗎?這件事對海盟至關重要。海盟發展到現在,瞧著已經壯大了,但根基還是不夠。就說四大家族,還有兩家沒用明確表態,這就是未知的變故。即便這兩家連手,也不一定能阻止海盟的發展,但攪亂發展速度,卻是必然的。林銘玉可不想在外患還沒用解決的情況下,朝廷在來個大的變動,內憂四起。

趙元初多少知道他跟海商有關係,但並不知道他就是海盟的幕後操控者之一。目前來看,他似乎也不知道杜春和的打算,杜春和對他又瞭解多少呢?

趙府之行,林銘玉帶著困惑回來,林黛玉卻有她自己的收穫。“趙家姐姐養的菊花稀奇得很,顏色碧綠剔透,花開有碗口大。趙姐姐送了兩盆給我,我覺著,一盆放你房間裡,一盆放爹爹的書房剛剛好。”

“我那房裡就不要放了,我若想瞧去爹爹那兒瞧是一樣的,姐姐要是喜歡,就帶回宮裡,也給公主瞧瞧。”林銘玉隨口說著,見黛玉抿著嘴衝著他笑,郝然:“宮裡什麼好菊花沒用,別說綠色的,就是五彩的應該也不奇怪了。那放我這兒吧。”

黛玉道:“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哪有什麼心事,我只是想起塗大哥了。自從福建回來,再沒有見過他,再過幾個月,便到了年尾,他應是會被召回京供職。”說起此事,林銘玉便想到塗凌光送過來的賀禮及隨禮一起來的一封信。年底外地的皇族大部分會回京面聖,如昌平王府這樣的地位,塗凌光必然會被召回,這次召回很大可能會得到晉升。塗凌光在信裡便露出了這種自信。

若塗凌光離開福建,海盟之事勢必會受到影響,但要為此讓林銘玉期待塗凌光不回來,這又違背了他的本心。平心而論,塗凌光才是他在京都最信任的一個人,他其實是想他回來的。

林銘玉想的這些林黛玉未必都知道,不過這卻提醒了她:“明兒我邀了趙姐姐、惠姐兒過來品嚐新做的糕點,正好也許久沒有見過郡主,待會兒你讓林大幫我送張帖子。”

林黛玉像想起什麼事,輕輕笑了起來:“銘哥兒,你是不是得罪過惠姐兒,我瞧著她一說起你就氣鼓鼓的。”

“冤枉,你覺得你弟弟有那麼無聊麼,欺負一小姑娘。那就一小孩兒,我逗逗她呢。”

林黛玉好笑:“人家只比你小一歲,她若是小孩兒,你便是大人了?我瞧著惠姐兒率性坦誠,你別老是欺負人家。”

林銘玉無語,這才多久,他姐怎麼就認定他欺負人了?

回到府裡已經是掌燈時分,恰遇上週照青與宋文寧回來,見黛玉從馬車上下來,匆匆避到一旁,頭也不敢抬。宋文寧走在前頭,站得稍微近了一些,燈籠裡的光灑在茜色裙裾上,泛起一層薄薄的暈光。鼻端一縷清香,隨著婀娜的身姿走遠,慢慢消失在空氣中……

轉日,林黛玉在府中招待了趙潤兒,雲華郡主,幾個姑娘說起了悄悄話,雲華郡主神色不同以往,帶上了一絲的扭捏,如同一朵玫瑰暫時收斂了身上的豔光,整個兒都顯得溫婉柔和了。

這一日很快就過去,林黛玉假期結束,要迴歸宮廷生活。林家父子十分不捨,但皇宮的規矩比天大,當晚林黛玉便被宮裡來人接走。

林銘玉一面交待宋文寧幫著打聽杜春和這個人,一面又要囑咐周照青海盟的事情,並且給塗凌光寫信。

過完生辰,周照青也要回福建了。林銘玉知道他與吳大郎分開這些日子,定然心中掛念,便也不留他,給他準備了豐厚的儀程,又備了許多京都風味帶去福建,有宋家的,黃家的,也有塗凌光的。

隨著周照青啟程了,還有林銘玉尋訪來的高人,充當海軍學校的夫子。這件事,是林銘玉後續計劃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林銘玉千叮萬囑,周照青慎重地應了。

等周照青也走了,林海給林銘玉放的假也到頭了。

林銘玉履行對臨海的承諾,開始專心投入到科舉考試的準備當中去。而此時的賈府,也即將迎來最輝煌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