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魏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0章一國兩帝(七更求訂閱為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十萬賞加更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0章一國兩帝(七更求訂閱為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十萬賞加更二)

第170章一國兩帝

“反正訊息在北方已經傳開了,慕容雋是真的死了,不過慕容恪說是慕容評犯上作亂,殺死慕容雋。而慕容評一方卻宣佈慕容恪為謀殺慕容雋的兇手,反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方吵得不可開交,時常火拼!”

冉烽接著道:“非常有意思,慕容評在慕容死後立其次子慕容為帝,定都薊城(今北京)。而慕容恪則是立慕容的嫡長子慕容曄為帝,定都龍城!雙方都說自己是燕國的正統,慕容恪和慕容評二人都在集結兵馬,準備大戰一場,一決勝負!”

“一國兩帝!”冉明笑道:“這倒是有意思,有道是鷸蚌相爭魚翁得利,這確實是魏國一舉解決鮮卑族的最佳機會,可惜啊!”

冉明暗恨晉國太不是東西了,其實晉朝和南宋並不一樣,東晉的國力在這個時期遠比北方各國強大,而且北方長時間內亂,先是有前趙,接著後趙,前燕,前秦,匈奴、羯、鮮卑、氐,你唱罷,我來唱,戰鬥不休,可是東晉卻偏安東南,不思進取。

在平行的歷史上,東晉有很多次機會收復中原,像靳準叛匈奴漢國(既前趙)東晉有機會收復中原,結果錯失良好,讓石勒趁亂而起。

石勒死,石虎篡位,後趙大亂,這時東晉也是一次機會,同樣白白錯過了。

石虎死,冉閔趁亂而起,願意迎接東晉王師,結果東晉這幫腦殘同樣錯過了。

桓溫第三次北伐失敗,前燕陷入內亂,這個時候,東晉仍有機會,結果也錯過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卻白白便宜了苻堅。

在這個時空,冉明利用蠱惑的方式讓苻生篡位,內亂前秦,原本上虛弱的前秦根本不堪一擊。

而同時,燕國、涼國都陷入了內亂,這本是魏國統一北方的絕佳時機,結果東晉不知道哪一根筋錯了,居然發動二十三萬大軍北伐。

冉明也搞不懂東晉朝廷裡那些大臣,歷史名臣賢相,腦子考慮的是什麼東西,東晉可以容忍石勒統一北方。

可以容忍慕容雋統一北方,也能容忍苻堅統一北方,卻偏偏不能容忍冉閔。

漢人有一條劣根,那就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外聖內王,對自己人兇狠,對敵人仁慈。

想到這裡,冉明也滿腔無奈。

隨即冉明反應過來,問道“大兄,父皇有何指示?”

冉烽抹了一把嘴角的油,從貼身內衣中取出一封密信。

冉明接著封信,信是冉閔親筆寫的,告訴冉明,崔通已經陷入絕境,整個晉陽已經沒有了糧食,最多三天,晉城陽必破。

信中還提到一個問題,就是因為燕國內亂,冉閔想趁魏國大勝,北征燕國,奪取幽州、冀州,幷州戰略要地。

但是考慮到時值冬季,天氣嚴寒,糧草,車馬,輜重,御寒衣物,極為短缺,冉閔也擔心,燕國會迫於魏國的壓力,迫使慕容恪、慕容評握手言和,共同對付魏國。到時候燕國和晉朝南北夾擊魏國,魏國兩邊開戰,必將元氣大傷。

最後,冉閔傲然道:“朕意已決,待大魏休養生息三年,積蓄實力,朕御駕親征先取關中,後圖燕國,平定北方,揮師南進,一統天下!”

看到冉閔的戰略佈局,冉明懸著的心放進肚子裡了。

這時,冉烽道:“吾奉父帥之命,率領虎嘯營一萬三千精騎以供殿下驅使!”

“什麼!”冉明奇道:“虎嘯營不是五千兵馬嗎?怎麼短短半年多人馬反而增加了一倍之多?”

冉烽道“這要多虧楚國王相國。當初北上拒敵,王相國故意激怒慕容評,牽著慕容評的鼻子走,將慕容評大軍引至清河夏津,我奉命突襲燕軍防守空虛的遼西,是役順利解救十餘萬被俘虜的漢人百姓。其中青壯大部分願意參加魏軍,現在不光虎嘯營達到一萬三千餘人,就連虎賁軍也突破八千人馬,背嵬軍也有一萬六千餘人,速捷軍達到三萬人馬,而蒼狼營達到七萬餘人,疾風營也兩萬四千兵馬。”

“乖乖!了不得啊!”冉明暗暗咂舌。

“王猛王景略還真了不起。

冉明還沒有回過神來。冉烽又道:“父帥命吾同蘇覺率領三萬兵馬支援殿下,以擊退桓溫!”

冉明一聽這話,對於擊敗桓溫的信心大增。

這一次桓溫北伐,幾乎是他第三次北伐的規模,區別只是進軍路線不同。

事實上冉明並不知道,桓溫這一次也騙了冉閔,他根本沒有在中路大軍,而是帶領其部冠軍將軍毛虎生,首席謀士郗超來到譙城。

戴施和殷浩準確的說都是會稽王司馬昱的人,他們和桓溫根本不對付。

譙城中軍大營,殷浩和戴施吵了起來。

按照殷浩的打算,他就直接從譙城經梁城(今商丘),直撲黃墟(今蘭考)經開封,直撲鄴城。從而一勞永逸。

可是戴施卻不認同,他的打算是從譙城出發,東進沛縣,至徐州彭城,進湖陸,克任城,然後轉道進攻青州。

意見不同,二人就開始吵。

殷浩不願意退讓,他的理由非常充分:“從從譙城經梁城北上黃虛,這樣的距離是他們採取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

戴施當然反駁道:“將軍有何不知,我們若是不攻打青州,到時青州魏軍突然從我們後背殺出,切斷我軍糧草,不知道將軍以何禦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這……這個。”殷浩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顯然他並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殷浩道:“只要我們多加小心一點,多派出一些士卒保護糧食,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戴施無奈的嘆了口,官大一級壓死人,殷浩擔心戴施繼續和他扯皮,就主動道:“戴將軍所言有理,只是本將乃三軍之首,考慮糧道乃戰勝之關鍵,所以請戴將軍在譙城坐陣,負責指揮我們大晉軍隊攻打梁城。”得,自己堅持自己的策略被殷浩全盤否定,戴施也悶悶不樂。

就在這時,中軍大帳之外,傳來一聲巨吼:“大晉大司馬桓溫到!”

這時,戴施也忐忑起來,低聲道:“桓溫他怎麼來了?”

殷浩起身躬身施禮道:“末將參見大司馬!”

在平行的歷史上,桓溫是一個悲劇人物。

功高震主,雖有篡位之心,怎奈身體不好了,結果被謝安和王坦之二人合力玩死了。

然而在這個時空,桓溫可以說是春風得意,他剛剛經歷消滅成漢政權建立的無尚威望,而這次北伐比歷史上的第一次北伐提前了兩年。

而且兵力更加強大,在這個時空,北方的形勢比平行歷史上對桓溫更有利。燕國遠比沒有平行歷史上強大,不僅沒有佔領中原,反而連冀州的地盤都沒有保住。

而氐秦更加不堪,別說進攻了,就連關中門戶函谷關、潼關都丟了。此時桓溫根據情報得知,魏軍主力都集中的北線,南線兵力極為空虛。

一個黃毛小子冉明,區區數萬新軍,桓溫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桓溫北伐不是真正想收復中原,而是志在立威,企圖透過北伐,樹立個人威信,伺機取晉室而代之。

懷著這個心思,桓溫在魏晉兩國尚未開戰之際就把屠刀對準了自己人。

殷浩的中軍大帳內,近百名牙門將聚集一堂,桓溫反客為主,坐在了主座上。

中軍大帳內氣氛有點詭異,桓溫雖然是名義上的北伐主帥,事實上他和殷浩、戴施並沒有主從隸屬關係。

相反殷浩的出現,其實就是有了牽制桓溫。

所以殷浩部曲將校,對桓溫並沒有什麼好感。

“各位將軍!”眾人見禮之後,身為桓溫的首謀謀士郗超,率先站出來大聲道:“想必諸位都已知道,陛下志在收復中原,消滅逆賊冉閔。要想收復中原,打敗悍賊冉閔,所有大晉軍隊必須團結一致,必須統一指揮!為此,南郡公、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揚州牧、錄尚書事桓公擬定統一號令,全面接收北伐三路大軍指揮權!”

郗超的話音剛剛落,殷浩就站出來道:“敢問大司馬,可有陛下調兵軍符?”

桓溫搖搖頭“沒有!”

殷浩又道:“大司馬可有陛下聖旨授權、任命?”

桓溫答道:“亦無!”

“呵呵!”殷浩冷笑道:“既無軍符、亦無聖旨,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也!如此名不正,言不順。贖浩難以從命!”

桓溫喝道:“本公有都督中外諸軍事之權,接受東路軍權有何不可?”

桓溫的這個都督中外諸軍事之權,其實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意思差不多,根本就是一個虛銜,偏偏桓溫拿著雞毛當令箭,誰也無可奈何。

戴施是謝尚的部將,向來和殷浩同進共歸。

不過他沒有殷浩直接頂撞桓溫的勇氣,與是軟中帶硬的道:“統一號令,團結一致倒是擊敗冉閔的好辦法。出現戰事考慮,大司馬之提議亦無不可,大司馬要接收東路軍的兵權是不是要等一等,等陛下聖旨到達,我等再聽從大司馬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