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魏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1章威脅襄陽(二更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1章威脅襄陽(二更求訂閱)

第221章威脅襄陽

冉閔也反應過來了道:“對,光武帝的雲臺二十八將。”

冉明沉吟道:“不過,這些治標,而不能治本!”

冉閔道:“何以治本?”

冉明道:“士族的依仗不過是可以免稅的特權以及文化知識的壟斷。掌握著輿論。若根除士族,只有同時從兩方面著手!對於打破世族對文化知識的壟斷,很好解決,開辦官學,招收寒門弟子入學,假以時日,等這些寒門士族學成歸來,就可以足與士族抗衡。輿論,則是一個國家的口舌,至關重要,因為掌握在士族手中,他們才會肆無忌憚。所以一定要打破這種壟斷。”

古代消息閉塞,遠不像現在資訊爆炸的年代。這個時代的訊息,都是經過士人口書相傳。正是因為如此,一個人的賢名與否,關鍵要看掌握士族的態度。要看此人給士族帶來多大利益。

就好比雍正皇帝,在清史中,關於雍正傳言很多,有的說他繼位不正,說他昏庸無能。其實在清初諸皇帝中,雍正是最務實的一個,可是他頒佈了“改土歸流”,“火耗歸公”設定軍機處,這樣以來就加強了皇權,增加了國家稅負收入,可是卻大大侵害了士族的利益。

在清朝時期,漢人士族的力量已經消失得差不多了。

不過,就是因為如此,雍正一朝,反抗是從來不斷的。而且詆譭雍正的傳言也層出不窮。

冉明非常清楚,光有足夠的寒門士子制衡士族還遠遠不夠,還需要要主導輿論走向,這樣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冉明接著又把報紙的理念和操作流程告訴了冉閔。讓冉閔找心腹之人去打理報紙,哪怕賠再多的錢,也要把報紙辦起來。

同時,對於來往各國的藝伎,也要明暗控制,他們則是這個時代言論傳播的重要節點。

最後冉明說道:“長此以往,士族千年以來擁有的先天優勢將慢慢失去,將無法獨霸朝堂地方。至於土地,則有點難度,因為動了士族的土地,就會徹底激怒士族。我們魏國暫時還不有這個實力去折騰!”

“這麼說,還是要任由士族飛揚跋扈,無法無天?”冉閔氣憤的道。

冉明聞言,搖搖頭道:“兒臣想了一條計策,叫做溫水煮青蛙!”

冉閔雖然不知道的溫水煮青蛙的意思,不過他依靠三千家兵掀翻後趙的統治,本身頭腦也非常靈活,反應敏捷。冉閔哦了一聲“這要怎麼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父皇,對待士族不能下猛藥,下猛藥的話,就會激起他們的反抗,就算能勝,也會兩敗俱傷。要只能文火慢熬。就好比溫水煮青蛙,一個安逸的環境中,人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迷惑,最終導致消沉、放縱和墮落。由於這個過程是一點一點的變化,讓人在不易察覺中完成了整個蛻變,待醒悟過來卻為時已晚。相反,如果將人突然從“天堂”扔到“地獄”,由於落差極大,人的反應也非常強烈,從而迅速做出選擇,不至於最終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冉閔道:“哪怕溫火,士族也總會有覺醒的一天,哪怕剝繭去絲,削弱了士族的力量。可是千年計程車家,底蘊深厚,瘦死的駱駝仍比馬大,他們若是群起反抗,我們仍會損失慘重。”

“父皇英明,眼光獨到,一針見血,直指要害!”冉明道:“這樣仍不足消滅士族,也同樣會激起士族的反抗,所以如果要輔以利益交換,將士族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就可以將他們反抗的動機打消,我們就可以平穩安全解決士族問題,這樣不僅可以維持魏國的政局穩定,同時也可以增加魏國財政收入,富國強兵!”

冉閔不解的問道:“土地是士族的命根子,如何能讓士族心甘情願的從土地上解放出來?”

冉明微笑著又接著道:“很簡單就是興商?”

“興商,這豈不是本末倒置?”

冉明反問道:“兒臣斗膽,敢問父皇,何為本,何為末?”

冉閔肯定不相信冉明不知道什麼是本,什麼是末,但是他很想知道冉明的真正想法,於是解釋道:“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農耕為本,工商為末。謂捨棄農耕,從事工商。拋棄根本,追求枝節。”

“用句不好聽的話說,這其實是士族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根本體現。”冉明笑道:“天下間,哪一個士族門閥不參與經商?為了面子當然,他們不會讓直系親屬參與經營,但是真正的上幕後東主,幾乎都離不開各大士族,就以兒臣的外舅(岳父的意思)劉公原為例,他的經商,不過是中山魏昌劉氏的明面代表而已。至於太原王氏控制的鹽、藥材、皮草、以及滎陽鄭氏的鐵器、兵刃製造,這可是天下聞名。”

“只要父皇鼓勵興商,通商,商人階層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展壯大,為國家提供大量的稅收,只要國家稅收足夠每支的開支,父皇就可以逐步削減百姓的田稅稅收,慢慢的做到田地免稅,只要天下間所有的土地都免稅,自然不會有百姓為了逃避稅收,而把土地掛在士族名下,更不會給士族強取豪強,製造藉口和理由。長此以往,種田的收入,遠比不上經商,誰還會傻得努力種地?”

冉閔陷入了沉思,看向冉明的目光有點古怪,坊間傳言,冉明才智幾如妖,以前還不覺得,可現在再看時,冉閔心中不禁冒出一個想法:“這傢伙,果然是個妖孽。”

士族問題,是千百看來,讓統治者最為棘手的問題,多少能人智士,面對這個問題,都截然無策,可是冉明卻直指要害,三言兩語就將士族擁有的優勢化解得乾乾淨淨。

當晚,冉閔和冉明父子二人,在御書房內就對付士族的文化、土地的壟斷、知識傳承、輿論掌握展開攻心之計。

冉明又讓冉閔招王猛入宮,三人就開設學堂、開辦報紙、興商抑士,稅務調整、吏治整頓等魏國棘手的問題展開定計!

等忙完這些,冉明這才發現自己快脫力了。

畢竟冉明如今還不滿十五,加上長途跋涉,熬夜傷神,他看到需要解決的問題已解決,心中沒有壓力,已經慢慢睡著了。

冉閔看到冉明進入夢鄉,就讓宮娥將沉睡的冉明抬到床上去覺。

經過一個晚上的交談,冉閔也發現了王猛的不凡,不論冉閔提出什麼尖銳的問題,王猛總會以滴水不漏的圓滿來回答。

這時,冉閔突然有了考校王猛的意思,於是問道:“朕一介莽夫,國仇家恨,寄於一身,欲匡復我大漢天下,雖然我大魏暫時無憂,卻缺乏戰略縱深。冀州、並兩州處於胡人鐵騎之下,實易受到打擊,要根除胡患,然非一日之功,方天長日久方可建功。現雖然燕、秦陷入內亂,不過,從目前看,燕、秦內亂必不會持久,多年三載,少則一年,燕、秦必結束內亂,日趨穩定。我大魏、南有晉國、西有秦、涼、北有代、燕皆虎狼矣!無論豫、洛、冀、並都是四戰之地,朕欲重現大漢雄風,景略有何見解,還請細說,閔願洗耳恭聽!”

“猛何德何能,如若陛下不嫌汙耳,猛倒有幾個不成熟的意見!”王猛謙虛地拱手行了一禮,道:“冀、並兩地雖廣,然經數十年胡禍,戰火摧殘,百姓生靈塗炭,十室九空,土地荒蕪,若想恢復元氣,最少亦需要十數年,乃至二十餘年方可恢復。若作為根基,實非理想之地。”

“以魏國目前的情況,若以休養生息,以圖統一天下,唯有三條路可圖,猛有上中下三策,供陛下選擇,下策是則南下徐揚,徐揚之地,而且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只要好生治理,豈會不能成勢。但是徐揚之地也有缺點,這是晉朝的根基所在,晉國不會坐視徐揚有失,晉室雖然頹廢,然數十年沒有經過戰亂,擁有民眾幾近千萬,錢糧豐盈,若爭奪徐揚,肯會與晉展開不休不止的戰亂,而且晉之所長,乃其水軍矣,徐揚二州,水網密集,無水師則不利,魏之水師,如今尚弱,不足以取徐揚。即使勉強取之,也會元氣大傷,無力應對來自代、燕、秦方面的威脅!”

“中策”王猛看到冉閔滿意的點點頭,也不放過這個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坦然站立,來到沙盤前,指著沙盤上荊州道:“就是以豫州為跳板,直接正面佯攻南陽、逼桓溫陳重兵在南陽對峙,奇兵則以東西兩路,東路自譙郡出發,步騎潛行,晝伏夜出,經陳郡、潁川郡、汝南、經沁陽、潛至新野埋伏起來。西路以兩萬騎兵自十偃出發,經保康、南漳,繞城面過,直取宜城。宜城乃桓溫的西府水師駐地,在宜城桓溫擁有大小戰艦數千,水師將士近三萬餘人。只要騎兵出現在宜城,既可襲擊桓溫的水師,亦可危脅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