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魏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6章以子之矛(二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6章以子之矛(二更)

第286章以子之矛

年齡小也有年齡小的好處,如果是其他大臣這樣失禮,諸蒜子肯定會發飆了,可是冉明才十四歲,在諸蒜子眼中,冉明也是小屁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到冉明被自己迷得找不著北,諸蒜子心中感覺很是得意。

冉明回過神來,他可不敢當司馬聃的老師,只是推脫。

諸蒜子道:“難道膠東王不願意!”

冉明看了看諸蒜子嬌怒的模樣,艱難的吞了一口口水,道:“願意……當然願意!”

“師尊在上,請受弟子一拜!”

教教小皇帝打打太極拳,冉明沒有意見,可是要拜師,冉明就不願意了!

皇太后諸蒜子讓冉明端坐在正堂的主坐上,雖然這玩意不是龍椅,可是顯陽殿那是司馬聃的寢宮。

主坐哪有一個外臣可以坐的?

冉明連番推辭,諸蒜子突然纖手一伸,抓住了冉明的手,不由分說,把冉明按在了坐位上。

司馬聃讓宮娥送來一杯茶,然後雙手端住,深深一禮至膝,然後曲膝而跪,作俯叩拜禮,道:“師尊在上,受弟子司馬聃一拜!”

三拜後,司馬聃又道:“請師尊飲茶!”

冉明喝著這杯茶水,感覺無比的苦澀。

諸蒜子沉吟道:“膠東王,哀家無法給你帝師尊號,望膠東王莫計較!”

到了此時,冉明真正算是看出來了。

包括今天晉穆帝召見自己,都是出於這個諸蒜子的手筆!冉明現在可肯定,晉穆帝或許會感覺到孤獨和寂寞,但是絕對不會找一個才和他僅僅有一面之緣的人來解悶。諸蒜子真正的用意,恐怕就是讓小皇帝拜自己為師!

走一步,看三步已經優勢棋手。

而諸蒜子則是走一步,看五步甚至十步!

冉明回想起來,今天就算自己不提武功,不提太極拳法。諸蒜子也會慫恿晉穆帝故意引導自己入圈,冉明在世人面前展示的才華可不止於武功。一篇《千字文》讓冉明擠身蒙學大家之列。一篇《三十六計》讓冉明兵法大家地位不可動搖,還是他不經意間剽竊而來的名流千古的詩詞。

冉明雖然駐晉大使,膚淺的人總是以為,冉明失寵了,他成了一個棄子。而真正的智者則從魏國之後的點點滴滴,發現冉明在魏國的力量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增強了!

冉明在青州時,採取科舉選才法,籠絡了數十寒門賢才,這些人,慢慢的進入鄴城的基層單位,充當干將。他們職位雖然不高,可是權力卻不小。同樣,冉明的一百名弟子,大都成為魏軍中的基幹力量。

如果冉明失寵,他的這一系人馬,肯定會受到百般打壓,而非重用。

謝安沒有因為是一個使者而輕視他,主要是他看清了冉閔的用意。王猛沒有接受冉閔的重用,寧願留在冉明身邊,也是因為他看到了冉明的將來,絕非止步眼前。

而這個晉朝的皇太后諸蒜子,以她的政治眼光,冉閔的用意,自然無法瞞騙她!

冉明仔細回想起來,昨天在朝會上,諸蒜子的右手一直撫在晉穆帝的後背上,到後來,小皇帝出列,不顧眾臣反對,堅決要反贈魏國大量急需要的糧食、布帛和各種急缺物資。

冉明現在懂了,諸蒜子那時在投桃報李,向魏國不動聲色的表達自己的善意。

今天,讓小皇帝拜師,恐怕也是一種算計。

她的算計長遠,讓小皇帝與自己交好,其一是藉助魏國的力量維繫眼前的平衡,同時,就是為司馬聃找一個靠山。如果,這個使者是冉智,或者是其他大臣,諸蒜子肯定不會讓司馬聃屈尊降貴,拜一個外臣為師。

諸蒜子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那模樣,有點像偷吃到糖果的小女孩。

不過,冉明此刻沒有心情欣賞諸蒜子的美色。

冉明非常生氣,自己兩世加在一起,活了將近七十歲,卻被一個三十來歲的女人騙了。

真是叔可忍,嬸都不能忍了!

冉明快要爆走了,就在這時,司馬聃鄭重的道:“弟子一定謹遵師尊教誨!”

正欲推脫,就在這時,宦官唱道:“奉聖亭候、國子祭酒、豫章太守孔撫求見!”

諸蒜子道:“宣!”

不一會兒,冉明發現一員身裝緋紅色官服的中年官員進入顯陽殿。

此人就是孔子的二十四世孫孔撫,世襲豫章太守、奉聖亭候,國子祭酒,倒是依靠他真才實學得來的。不過這個老夫子倒也古板,他不是不認識冉明,只是非常憤怒的是,冉明居然坐在主座上,而皇帝卻在下首。

孔撫鼻眼朝天的怒斥道:“豎子,不知禮儀廉恥之徒!”

諸蒜子皎潔的一笑,解釋道:“奉聖亭候有所不知,膠東王乃陛下剛剛拜的師尊!皇帝正在聆聽師尊的教誨!”

諸蒜子不說這話還好,一說就是火上澆油。孔撫怒了,指著冉明道“汝有何德,亦或何能,妄為帝師焉!”

冉明明明知道諸蒜子在使激將法,但是冉明也自願入套。

反駁道:“孔子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不分先後,達者為師!”

用孔子的話,反駁孔子的世孫,讓孔撫啞口無言,無從駁辯!不過,冉明自己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和孔撫辯論,他倒是不怕,怕的是專門研究孔孟之道。這樣做無疑是班門弄斧。

孔撫道:“孔子雲。。。。。”

冉明不待孔撫反應過來,立即胡攪蠻纏道:“這句話我說過了,鸚鵡學舌,有意思嗎?”

孔撫氣得臉色發白,鬍鬚都扯斷了幾根,小皇學忍禁不止,很想大笑,可是看到兩個師尊在場,恐怕又要訓斥自己,只要忍著。可是想笑不敢笑,那種滋味,非常難受!諸蒜子,大袖一揚,遮住臉部,轉過身子,看著她的背影,一動一動的。

孔撫道:“豎子好膽,居然膽敢拿聖人說笑!”

“非也!”冉明道:“只是就事論事罷了!”

孔撫道:“你這是強辭奪理!”

冉明道:“聖人所言,難道全部都是正確的?”

孔撫道:“這是自然!”

冉明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何解?”

冉明在後世就知道好多孔子的原話,被斷章取義曲解的。這只是其中一句,還有最著名的以德報怨。

對於《論語》的研究,孔撫自然可以甩冉明九條街,但是冉明在後世知道的知識,都是千百年來,無數能人志士心血的結晶,自然比閉門造車的古人強太多!

孔撫道不假思索的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的意思是應該讓百姓得到的,就讓他們知道,不應該讓他們明白的,他們就不需要明白!”

冉明指著孔撫道:“您是孔聖人二十四世孫!”

孔撫臉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突然,冉明的話鋒一轉。

怒斥道:“孔聖若在天有靈,定會為此不孝子孫而蒙羞!”

“你……”孔撫指著冉明,你了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冉明道:“吾說錯了嗎?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話就是說,詩、禮、樂這三樣東西是教育民眾的基礎,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詩禮樂,好,讓他們自由發揮,如果人民還玩不來這些東東,我們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和明白這些東西。”你看,這才是“有教無類”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話,被你們這些不學無術的人改得面目全非!”

孔撫非常震撼,仔細回味著冉明的話。

其實,以他的智慧,在學術上的研究,自然不難看出,冉明的這個解釋,並不算是牽強附會,而是很有道理!

就在這時,冉明又丟擲了“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的說法,其實孔聖人在好多言論中,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就像這個論點,並不是告訴人們,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而是告訴我們,別人對你好,你也要對人家好,人家對你不好,你也要對人家不好!

就像那句,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是血債,當然要血償。而且是加倍償還!

有人說西方人的骨子裡本性是狼性,而東方人的骨子裡的本性是羊性。其實這是非常好荒謬的觀點,中國不是沒有狼性,只是被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而採取了愚民政策。漸漸的,統治是容易了,可是,漢人的血性也消耗光了!

為什麼近戰中國會給世界留下那麼一個任人魚肉的印象嗎?

說穿了,就是因為那些腐儒。特別是董仲舒、程朱,為了自己的利益,閹割了整個民族的血性。讓陳湯那句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然遠必誅”成為了絕唱!

此時,冉明沒有注意到諸蒜子臉上露出了久違的溫柔。

老師是一個光榮而又偉大的職業,是人類最偉大的靈魂導師。

然而,正是因為許多人誤人子弟,反而把人給帶歪了。

“何以為師?“冉明接著道:”就是因為你們這些頑固自封,自以為是,卻狗屁不通的腐儒,斷章取義,曲解聖人之言,誤人子弟,害人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