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魏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7章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7章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更)

第527章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謝艾自然不會打沒有把握的仗,他雖然是輕裝前行,至少還攜帶了輕便的攻城雲梯。

下馬便成步兵的數百士卒,抬著梯子向城牆衝去,這時城牆上的守軍正準備反擊,就被殿後的騎兵給射得抬不起頭。

涼軍的騎兵和步兵配合得非常巧妙,他們前進著,只要守軍抬頭,他們不必理會,自有後面的騎兵負責弓箭壓制,特別是那種騎兵奔擊攢射,威力非常大。數百上千支箭,如烏雲蔽日,甚是駭人。

僅僅幾次佯攻,守軍就死傷僅百人,作為並不算精銳的部隊,這些守軍的士氣動搖了。

就在常奉恩打算乞降活命時,呼延群到了,事實上他僅僅帶著數十名親衛,以及百餘名騎兵。將近一萬騎兵,居然跑散了九成九,這絕對算是行軍史上的奇蹟了。

常奉恩一聽魏國騎兵出現,心中頓時松了口氣。

謝艾看到城牆上歡聲如潮,就知道對方的援軍到了,也沒有刻意執著,大散關對於謝艾來說,要不要都是一樣的。

他倒乾脆,直接連面也不與呼延群打,下令撤退。

說起劍閣,不得不提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諸葛亮以漢德縣,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裡,連山絕險”,於此“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這也是劍閣關的由來。當然自蜀漢起至隋改道葭萌關牛頭山道,這三四百年間,劍閣就是成都盆地,甘、陝、川的咽喉通道。

作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益州要道,司馬勳當然比較重視此地。不過,正應了那句古話,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駐守劍閣司馬勳部的將領是司馬勳的心腹司馬金壹的小舅子楊詡,楊詡倒不是因為金壹的關係,而成為劍閣守將,而是因為楊詡是司馬勳麾下比較少有的知兵將領。楊詡領兵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寧願錯失戰機,也不會輕敵冒進。這個人謹慎有餘,進取不足,為司馬勳平素所不喜。打發他來劍閣守關,也是為了眼不見心淨。

楊詡以子侄為統兵基層將領,全軍將士忠誠度非常高。訓練和裝備都不錯。按說碰到這樣一個謹慎的將領,褚蒜子根本沒有機會得到這座關隘的控制權。不過,褚蒜子在士族之間有著難以想象的影響力。

劍閣縣一鄉紳名叫馬珂,是劍閣縣比較有名望的鄉紳,平時楊詡為了得到地方支援,和補給問題,少不得與這些鄉紳打交道。時年五十有餘的馬珂新納了一房小妾,按說納妾不比娶妻,也不會大張旗鼓。可是馬珂是劍閣出了名的鐵公雞,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斂財收禮的機會。

作為地方武官,楊詡不得不親自帶人參加酒宴,順便送上錦二十匹,十萬錢。

楊詡不知道,自己進入馬府,就是進入了狼窩,酒宴是有,不過是鴻門宴。埋伏在馬府的刀斧手一湧而上,連楊詡以及一眾子侄心腹將領,全部砍殺一空。就這樣群龍無首的劍守軍非常順利的到控制了劍閣。隨後在梁州部分士族的幫助下,張祚等聯軍也進入劍閣。

當然劍閣這座關隘肯定裝不下將近十萬軍隊。所以這些聯軍士卒就埋伏在大劍隘至劍閣關的三十裡綿延山道兩旁。

要說讓張祚放棄涼國的根基,來到益州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說張祚痛快的答應,這肯定是騙人的。沒有辦法,涼國雖然是一國,可是他的這個國和魏國並不一樣,涼國只算藩國,雖然是事實上的軍政自成體系,事實上的獨立,可是名義上還是屬於東晉領導。和慕容俊稱帝前的燕國、苻堅稱帝前的氐秦、代國都一樣,他們只是東晉的藩國。

這就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劣性了,這叫死要面子活受罪,只要稱臣,他們就不管不問了,名義上得到面子,沒有實際利益他們也就元所謂了。雖然東晉實際控制區並不大,但是歷史上仍把東晉當成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統一朝代,可見這種阿q精神是多麼的擁有市場。

要說區別,涼國和燕、代、秦又不一樣。他們是張氏為主的漢人政權,掌握涼國大權的是張氏一族和地方士族,這些人從內心裡仍尊東晉為天下正統,中央朝廷,他們只是一個地方政府。除了張祚的心腹以外,其他人都唯東晉皇命是從。看益州士族對司馬勳,以及原本歷史上,冀、兗、洛豫等地士族對冉閔的態度,就可以看出,東晉並沒有失掉士族的擁護。特別是對漢人事實上的藩鎮,相反,這些士族表現得都非常忠勇有佳。

不惜家破人亡,也要成就忠義之名。

張祚逼於穆郎的威脅,不得不聽從褚蒜子的命令,只要他敢不聽從褚蒜子的命令。褚蒜子肯定就會瞬間變臉,宣佈張祚為叛逆,號召涼國眾士族和謝艾、苻堅夾擊他,在謝艾、苻堅以及涼國士族夾擊之下,張祚沒有一絲勝算。而且還會落一個叛逆的罵名。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張祚在順利進入劍閣之後,立即反客為主,順利拿下劍閣這塊險關,只要他險關在手,無論對司馬勳、還是魏國,張祚就得到了先手。

就在張祚剛剛得到劍閣之後,張祚還沒有來得精蟲上腦,他就得到了董潤大軍前鋒進入大劍隘口的訊息。

張祚和謝艾不一樣,他吃過魏國的虧,面對魏國軍中第一人,大將軍董潤張祚打心裡有點害怕。

可是現在劍在弦上,不得不發。張祚並沒有回援的餘地。在焦急的等待中,太陽快要落山時,董潤部大軍終於姍姍來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也不怪董潤所部慢,他們這一部軍隊雖然是魏國精銳,可是隨軍運送的物資是實在太多了,光襄陽部件就足足三百餘車,而且還有糧食,鹽和甲冑、兵刃,自然少不了還有十萬餘支弩箭。這些東西足足裝了一千六百余車,整個軍隊前後綿延十數裡,前面的尖兵到達了劍閣關前,後面的殿後部隊剛剛才進入大劍隘。

按照穆郎的原先計劃,是要騙董潤入關,然後關上關門,再關門打夠,失去董潤的魏軍就會顧此失彼,方寸大亂。可是這不幸中的萬幸是,董潤入蜀時,連番顛簸,偶遇風寒,他沒有隨先頭部隊入城,而是隨中軍坐車慢行。

魏國是穿過而行,眼見魏軍先頭部隊進入關中即將超過千人,就在這時,異外發生了。一名魏軍將領發現這些守關的將士明顯不似司馬勳軍,司馬勳中的將士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漢人,可是張祚軍卻擁有一定數量的羌人。羌人雖然與漢人外表差別不大,可是卻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是遊牧民族都是食肉的,食肉的人身上氣味比較大。

這個細心的魏軍先鋒發現不妙,就故意上前與守軍搭訕。

不說話還說,一說話張祚軍就露出了馬腳。雖然蜀中土話和涼州話有明顯的區別,這個魏軍前鋒倒也大膽,直接搶先出手,上前奪門。

一時措不及防的張祚軍反而被突然出手的魏軍先鋒殺得節節敗退。

在後面觀陣的張祚以為陰謀敗露,果然的下令伏兵盡出。一時間劍閣關內殺喊聲震天。

然而,穆郎絕對沒有想到的是,偏偏董潤和他的想法撞車了,董潤也想趁敵不備,奪下關城。

好在,魏軍早有秘密下達過時刻準備出手,強行奪關的準備。前面出現的殺喊聲,讓董潤以為自己巧奪劍閣的計劃失敗,反正撕破臉就直接強行動手吧。

雙方大打出手,箭來箭往,刀槍相撞,打得熱鬧非凡。總體來說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古代作戰,很正常現象出現了,那就是消息傳遞不便,在城外埋伏聯軍士卒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見城內動手,也先後出手了。

這下董潤明白過來了,原本司馬勳也沒安好心。在城內有埋伏不可怕,哪怕損失掉前面的千餘先頭部隊,對董潤的影響也不大。可是在三十裡山谷中處處都是埋伏,到處都是戰鬥,讓董潤不淡定了。雖然魏軍作戰勇敢,裝備精良,可是最不利的是,他們地勢太被動了。

在居高臨下,人數眾多的聯軍士卒突然襲擊之下,哪怕魏軍做好了準備,可是損失也非常慘重,而且狹長的山谷,讓董潤根本沒有辦法擺成堂堂正正的軍陣。而且魏軍雖然善戰,可是他們並沒有受過像白桿兵那種山地的訓練,所以一時間全線被動。

“大將軍,現在局勢不妙,我們應該怎麼辦?”

董潤看了看風向沉吟道:“我們太被動了,必須搶佔幾個山頭,然後穩住陣腳,再找機會殺出去!”

聯軍雖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矛盾,不過苻堅卻是非常知兵的人,而且看到魏軍居然攜帶了這麼多裝備,苻堅的眼睛當時就紅了。

“這下我們發財了,命令下去,任何人不得採取火攻,這些糧食本將軍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