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魏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9章外行指導內行行業大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89章外行指導內行行業大忌

第589章外行指導內行行業大忌

“此事,朕來說!”突然,冉閔一身披掛進入宮殿。冉閔就像一個走向戰場上的大將軍,一臉決絕,一副慷慨赴死的架勢。冉明仔細發掘記憶,他感覺從來沒有見過冉閔如此鄭重的表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記憶就像決堤的洪水,肆意的衝撞著冉閔的心靈。有惋惜、迷戀、甜蜜、也有懊惱、也有深深的自責。就在那個一瞬間,冉明從冉閔的眼眸中,讀出了很多意思。

“說什麼說啊,都是過去的事情了。”董皇後嬌怒道:“這可不是陛下威風凜凜持兵仗上陣殺敵,揚威四邊的故事,說出來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朕要說!”冉閔的眼睛紅了,就像一個賭氣的孩子一樣大吼道:“朕就是要說,要說!”

冉閔暴怒的吼聲,讓宮殿周圍正準備聽牆根的宮娥和宦官,像兔子一樣跑開了。董皇後擰不過冉閔,只好道:“陛下想說那就說吧!”

冉明明明非常好奇冉閔的八卦,可是他卻知道,知道的越多,死得越慘。聰明的人,就是分得清,什麼該知道,什麼該不知道。冉明趁著冉閔沒有開始說,就插話道:“父皇,母後,兒臣想起府內還有一些要事需要辦理,請恕兒臣失禮,准許兒臣先行告退!”

冉閔像一頭瘋狂的猛虎大吼道:“你給朕閉嘴!”

冉明滿臉苦笑,他此時恨不得抽自己幾個嘴巴,自己為什麼那麼犯賤呢,什麼故事不好講,偏偏講還珠,講還珠還罷,還居然和冉閔的經歷撞車。如果再給冉明一次機會,他寧願得罪董皇後,也不會給董皇後講這個故事。哪怕講些趙本山那低俗的段子,也好過沒事找事。

讓兒子聽老子的八卦,恐怕這個世界上也只有冉閔能夠做得出來。冉閔不許冉明告退,冉明硬著頭皮聽冉閔講他的故事。

冉閔慢慢的坐在矮踏上,自己慢慢換下假手的六石硬弓,然後慢慢的裝上牛筋假手,這才娓娓道來:“建武三年(東晉鹹康五年,既公元三三八年),拓跋什翼犍既位代王,定都盛樂。拓跋部鮮卑漸漸開始強大,由於石虎得位不正,天下不服石虎的人太多。當時趙國亦是內憂外患。鮮卑慕容部與拓跋部時常寇邊。朕以遊擊將軍之職,參加了趙國反擊鮮卑慕容部的大戰。昌黎大戰,趙軍盡潰。吾作為偏師,沒有受到鮮卑慕容部的攻擊,所以所部得已保全。

拓跋什翼犍見趙軍損失慘重,也落井下石,率部兩萬攻打西河郡(既現山西晉中市大致範圍),石虎聽聞這個訊息,勃然大怒,命朕晉領軍將軍,率部反擊拓跋什翼犍部。朕與拓跋什翼犍先後三戰,先兩勝後一敗。雖只是一敗,但是朕所部將士損失慘重,無力再行攻擊。由於拓跋什翼犍飛揚跋扈,逼反了依附在代國的高車族狼峒部。朕得到高車族狼峒部兩千餘胡族的支援,隨既發動夜襲,擊潰代軍,取得大勝。

此戰雖勝,但朕卻得了受到了重創,加氣患有氣疾(應該是水土不服一類的病症),臥床不起。眾將士束手無策,只能尋遍周邊,尋找名醫。後來,軍士尋到一名名醫,替朕醫好了氣疾。

當時投降冉閔的高車族狼峒部是高車部的一個異類。高車族大部分人都信仰薩滿教,但是唯獨這個狼峒部則信仰摩尼教。因為信仰的不同,狼峒部與其他高車部落格格不入,甚致仇如敵寇。由於這個時代摩尼教的影響力有限,唯一信仰的部落也面臨著生死存亡。當時狼峒部摩尼教的火雲聖女就感覺冉閔作為趙國皇帝的養孫,肯定可以跟皇帝能說上話。為了摩尼教的發展,火雲聖女就親自照顧病中的冉閔。

冉閔長相英俊,作為皇帝的養孫,十四歲就成為了領軍將軍,也算是年少多金,對於少女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就這樣,火雲聖女與冉閔情素暗生。

後來,趙軍大勝晉朝,得勝還朝。狼峒部也正式併入趙國。冉閔與火雲聖女來往越來越多,有一次冉閔酒後,在半推半就之下,與火雲聖女有了夫妻之實。摩尼教從始至終有一點都是不變的,那就是聖女必須是聖潔的是處女,而且是終身的處女。不能結婚,也不能嫁人。更不可能背叛出教,否則就會遭受火刑。可是這個火雲聖女與冉閔有了情,後來還懷孕了。

摩尼教有著摩尼教的獨到之處,隨著狼峒部的歸順,摩尼教正如火雲聖女所想的那樣,在趙國得到了發展的地壤。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摩尼教,在趙國的佛教徒就感覺到了危急。由於佛圖澄有受石虎的信任,就在石虎面前,說狼峒部有謀反之心。石虎命令麻秋屠殺狼峒部。

當冉閔知道訊息,已經太遲了。麻秋幾乎把整個狼峒部殺得精光,只有少數人逃了出去。冉閔怎麼也找不到火雲聖女了。

後來,冉閔多方尋找,終於得到了火雲聖女的訊息。火雲聖女在摩尼教中的地位非常高,甚至比部落首領還要高,而且擁有無數和忠實奴僕。他們護著火雲聖女,進入漠北草原生活。可是這個時候,火雲聖女的肚子漸漸的大了起來,再無瞞不住人了。摩尼教中的長老護法,感覺火雲聖女背叛的摩尼教,執意要對火雲聖女施以火刑。

在執行火刑時,火雲聖女被一群來歷不明的人救走,從此失去訊息。

火雲聖女從此從草原上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些荒誕的傳說,有人說,火雲聖女天授一女,為下一代火雲聖女。她乘著七彩雲朵,飛昇上天,去侍奉火明神了。也有人說,火雲聖女,帶著一百多名忠誠的僕役,在草原生活,慢慢的發展成了一個部落,這個部落就叫火雲部。反正事已至此,冉閔後悔也是沒有辦法。

董皇後是隱約知道這些事情,冉明剛剛講還珠格格時,他還以為火雲聖女的女兒前來鄴城,找到了冉明呢,想要認祖歸宗。哪怕火雲聖女的女兒是庶出,但是年齡比冉智還大,算是冉閔的庶長女。

如果火雲聖女生的是長子,董皇後還會有危急感,不過一個女兒,怎麼也威脅不了她的地位。

冉明很是無語,冉閔和乾隆的故事還不一樣,畢竟夏雨荷受到的苦難遠比火雲聖女要小。

不過,看樣子男人都是一樣。對於自己的初戀也是致死難忘,事情過去了那麼多年,兒子們都長大成人,看樣子冉閔還沒有忘記那個火雲聖女。

冉明在內心唏噓不已,到底這個火雲聖女是何神聖,居然可以霸佔著冉閔的心靈?難道她是風華絕代,擁有絕世風姿?

冉明聽到恍然,冉閔居然會和一個摩尼教的聖女發生了關係。這妞泡得,真讓人無語,冉明暗暗對冉閔豎起大拇指,冉閔攻城掠地,舉世無雙,就連那奪得女人的芳心,也讓人感嘆不已。

冉閔講完這個故事,就像虛脫了一般,有一種解脫暢快感覺。不過這種情緒,只停在冉閔臉上片刻,突然冉閔開始迷茫起來,眉宇中的失落卻是如此明顯,似乎心事重重。

冉明很是迷惑,驍勇善戰的冉閔,怎麼會露出這麼痴情的一面?

突然,冉閔衝冉明道:“蘭靈找你了?”

冉明更加迷茫道:“蘭靈是誰?”

“你不知道蘭靈?”

冉明茫然的搖搖頭道:“不知道!”

“那麼,淺雲呢?”

冉明同樣搖搖頭。

董皇後道:“蘭靈就是火雲聖女,淺雲可能是長公主吧!”

冉閔突地猛瞪雙目,眼裡飽含炙熱如火的火焰。“明兒,你知道為父為什麼反石虎嗎?”

冉明沒有說話,在歷史給冉閔的定論就是背信棄義,理由就是石虎就養育著冉閔,而冉閔卻殺絕了石虎的子孫。

冉閔道:“石虎雖然對朕有養育之恩,可高皇帝(魏烈帝冉瞻追封)生前為趙國攻城掠地,數度身先士卒死戰,奪城五十餘,克敵無數,要說償還恩情,早已償還完了。可是石虎怎麼對待高皇帝的。只是高皇帝武功比石虎高,軍功比石虎大,倍受石虎忌憚。所以,石虎就採取借刀殺人之計,嚴令高皇帝率弱軍出戰,高皇帝以弱克強,大敗十數倍之敵,然石虎見借刀殺人之計失敗,就下令左右兩翼三萬餘趙軍悄悄撤退,故意不通知高皇帝,讓高皇帝所部陷入重圍,最終寡不敵眾,命喪敵手。”

冉閔說得很決然,一字一字狠聲說著,心卻十分痛楚,原來石虎與冉閔不僅有殺父之仇,更有辱母之恨。冉瞻屍骨未寒,石虎欲霸佔王氏,王氏不從,自盡而死。當年,冉閔親眼目睹家破人亡,那個他只有六歲。難怪他會如此恨胡人,這其中也不難說出他有點點私心……

石虎生性殘暴,暴虐好殺,未登上帝位時,不僅用殘酷的手段先後殺死兩位妻子;即使在軍隊中如果遇到與他一樣強健的戰士,他會以打獵戲鬥為由,藉機將對手殺死,以解心頭之快;戰鬥中,對俘獲的俘虜,不分好壞,不分男女一律坑殺,很少有俘虜生還。稱帝後,本性不改,窮奢極欲,勞民傷財,大肆營建宮殿,百姓的勞役負擔超過任何一代。

冉瞻有勇有謀,自然會被石虎所不容,石虎的性格釋然,借刀殺人不足為奇。

冉閔痛恨的道:“佛圖澄那個禿驢,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為了激起石虎對摩尼教的痛恨,不僅誣陷狼峒部謀反,還說蘭靈美豔無雙,蘭靈為了不牽連朕,所以才匆忙逃走。”

原本,還有這麼多的隱情。

冉明想想,如果換成自己,在國仇家恨之下,殺光石虎子孫也不足為奇。

得到冉閔根本沒有遇到蘭靈,也沒有看到淺雲,所謂的還珠公主,以及女千里尋父不過是一個巧合,冉閔頓時非常失落。

突然,冉明想到了一個離開朝堂這個混亂漩渦的辦法。冉明並不想和冉智爭,不是不想當皇帝,而是冉明很聰明,以冉閔的身體情況,他至少還有十幾二十幾年可以活,就算他能打敗冉智,就算能當上太子,也不見得就能順利當上皇帝。

就像唐朝的李二的兒子李泰、李承乾倒是爭得不亦樂呼,可是最終便宜了李治這個小屁孩。現在魏國和唐朝的情況差不多,隨著冉裕慢慢長大,難道他作為嫡子,沒有奪嫡的希望嗎?

現在,冉閔恐怕不會輕易放權。他還沒有當夠皇帝,太子平庸了冉閔會不喜,但是太能幹了,威望太高,也會讓冉閔感覺到危脅。

如果冉智的權柄日益增加,讓冉閔感覺到了威脅,哪怕自己不爭,冉閔也會為了平衡太子的權柄,支援自己。既然爭或不爭,都是一個結果。冉明自然不想爭這個太子之位。

或許可以借這個機會,離開中樞,遠離是非之地。

冉明道:“父皇,兒臣願意走一趟漠北!”

“你!”冉閔冷冷的看著冉明,半響沒有言語。

冉閔緊皺雙眉,臉上彷彿痛徹心扉。冉明所講的那個還珠公主,那個千里尋父的孤女,就像一雙無形的大手,撕開冉閔那塵封已久的記憶。從冉閔內心裡的感覺來講,他希望冉明去漠北草原上去尋找自己尚未蒙面的女兒。

要從茫茫草原上,尋找一個不知長相,不知高矮胖瘦,只是依稀知道年齡的女兒,無疑是大海里撈針。這個難度雖然不比登天,事實上比登天還要難。想到這裡,滿心期待,化為一腔憤恨。

冉閔咄咄逼人的目光,突然渙散了。

“此間正值大魏多事之秋,國事要緊!”冉閔收回了渙散的目光,淡淡的望著冉明“朕清楚,不論朕讓你去做什麼事,你都不會讓朕失望。你做什麼事,向來不會讓朕的失望。但是,朕不能私而忘公。”

“朕登基已經六年了,在這六年中,看過了太多了悲歡離合,妻離子散。”冉閔接著道:“朕不僅要讓我大魏數百萬百姓,重拾尊嚴,更想讓百姓們吃得飽,吃得好,穿得暖,穿得好。明兒在民生內治方面,做得非常不錯。青州富了,但是冀洛並豫的百姓現在還很窮,他們更需要明兒,帶領著他們過上富裕的日子!”

冉明以為冉閔一直是一個喜歡打打殺殺,冷酷無情的將領,直到現在,冉明才感覺到冉閔是一個心繫天下的皇帝。這一刻,冉閔在冉明心中的形象高大起來,這才是一個高高在上,俯視眾生的皇帝。

冉閔道:“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非常正確。以往物資轉運,消耗甚重,有了好路,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消耗,也能快速把所需要的物資,運到需要的地方。比如,軍糧、輜重調撥,糧食救災,如今不其抵達鄴都的路也基本修好了,但是這還不夠,朕要修鄴都到洛陽、到長安,到大魏各州郡的道路。”

冉明道:“修高速公路的技術,目前已經成熟。大魏的工匠已經學會了製造水泥,也學會修建高速公路,既使不用兒臣,其他大臣也可以勝任這個工作。”

冉閔抬了抬頭,看了看已經黑透的天色,然後道:“現在已經亥時三刻(既二十一點四十五分)了!”

冉明道:“兒臣今天叨擾父皇、母后了,此時時間也不早了,兒臣就先行告退!”

董皇後聽到這話,也發現時間已經晚了。後宮是除了皇帝之外,任何男子的禁地,哪怕作為兒子的冉明也不能違背這個原則。

冉閔冷聲喝道:“朕讓你走了嗎?”

“那父皇的意思是?”冉明忐忑起來。

冉閔道:“如今大魏需要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可是這方面不是朕之所長。”

冉明聞言很是尷尬,別人不清楚,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別看他名聲在外,實際上肚子裡的東西太少了,掏出一點,就會少一點,冉明多少要留著一點後手。於是道:“朝廷有文武百官,三省六部皆有部堂大臣,各司其職,此皆國家柱石,父皇可將此事詢問,又何須來召兒臣答話!”

“大臣有大臣的心思,他們的心可不純啊,不會單單為了這個國家,更多的都是為了他們自己,為了他們的家族!”冉閔感嘆道:“這個天下,說到底,也只有你我父子,才能毫無保留的付出!”

冉明內心那個惡汗,不足言表。他豈會沒有私心,雖然明面上沒有什麼表示,可是心裡卻死死的盯著冉閔的那個位子。冉明不知道怎麼說:“兒臣慚愧!”

冉閔道:“朕相信你,今天晚了,先回吧,明天上個條陳!”

“是!”冉明心中更加不安。他試著問道“父皇,那兒臣前往漠北的事……”

冉閔道:“此事朕已有計較,無須擔心!”

冉明離開皇宮時,街道上已經沒有了人跡。車輪滾滾行走在寂靜的大街,聲音來得格外刺耳。冉明突然感覺到內心有一股莫名的燥熱,他把腦袋伸出馬車之外,冷風撲面而來,這才感覺好受一點。

突然,冉明感覺到臉上一涼,定眼一看,天空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又開始紛紛揚揚的下起了大雪。僅僅一會兒功夫,街道上出現了一層雪花。

冉明腦袋子很亂,畢竟他在後世只是一個大佬,振興一個社團或是一家公司,冉明有經驗,也有辦法。可是大至一個國家,冉明卻感覺一籌莫展。

在這個時代,有好多東西,你可以做,但是絕對不能拿到朝堂上來說。比如這個華夏商盟以及各種興商之策,如果冉明想到制定成國策,肯定會受到天下眾臣的集體抵制。

士農工商,商的地位比農民更低。不是歷朝歷代看不到興商的好處,只是他們被禁錮的思想,束縛了手腳,整個宋朝各項政策都傾向於興商,可惜,任何字面上的政令,卻偏偏沒有興商,重商的字樣。

因為階級鮮明,仕人,也就是官僚高高在上,看不起商人,對農民也不大看得起。朝廷很重視農業的,可官員在沒有做官之前,只是苦讀經義,招朋喚友,高談闊論,差不多每一個士族出身的官員,都是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瞭然無策。而且中國官員學會的只是權謀,鑽研的是官場,他們非常厲害,很少有官員把心思放在農業上。即使有官員真正重視農業,也只是勸農務耕務桑,對農業還是不懂。

外行指導內行,本來就是行業大忌,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最普通的現象。

依靠官員,別提興商了,就是想把現有的做法,形成政策法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冉明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可是興商富國勢在必行。冉明只好打著興農的策略,行興商富國之實。

至於開金手指,什麼製造火槍、火炮,還有火車,魏國就會統一世界。這不過是單純的意淫而已,製出火藥不難,改變鍊鋼技術也不難,製造出水泥也不算太難,難的是,以一已之力,完成整個國家工業從零到有的改變,這才是太難。

沒有完備的工業基礎,冉明知道這其中的難題有多大,比如製造槍,一個簡單的槍管,利用冉明手中掌握的大量人力物力,根本打造不出來,那些技術精湛的匠師,倒是可以手工打造出來,可惜,質量不僅無法滿足需求,而且代價太高。

試問一根造價幾乎等同黃金的槍管,世界上有幾個國家可以用得起?魏國如今的財政收入,大藥相當於唐貞觀年間的三分之一,北宋時期的二十分之一,除了要養活二十餘萬軍隊,還有大量的官員,國庫勉強收支平衡。如果沒有冉明私掏腰包,那條高速公路永遠只能留在紙面上。

冉明嘆了口氣道:”時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