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魏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0章慕容垂的意外之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80章慕容垂的意外之喜

第680章慕容垂的意外之喜

“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官渡之戰暴發。官渡之戰後期,袁紹已經初戰失利中解脫出來,袁紹採取結營緊逼,層層推進的策略,利用兵多將廣的優勢,把曹**得山窮水盡,就連梟雄曹操幾乎喪失信心。在這個時候,袁紹的謀士許攸投奔曹操,並獻計奇襲烏巢,最終大破袁軍!”

冉明朗聲說道:“《孫子兵法勢篇》有云,但凡戰,以正合,以奇勝。官渡之戰我們可以看成這一戰法的經典戰例。袁紹就是採取堂堂正正之師,打得實力稍弱的曹操處處被動。曹操採取了襲奇戰術,並且取得最後的勝利。在官渡之戰的奇襲之戰中,有三個必備條件,第一就是需要知已知彼,因為袁紹謀士許攸的投降,隨著許攸的投降,袁紹的作戰意圖,戰略部署都被曹操知道了,知已知彼這一點,曹操符合了。在局勢無法緩解時,如果不用奇兵,曹操必敗的情況下,曹操只能背水一戰了。曹操同樣也具備這個條件。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因素不可缺少。那就是曹操在襲擊烏巢時,袁紹得知訊息後,只派輕騎回援,主力則猛攻曹操大營。若曹操部將抵抗不住袁紹軍主力的猛攻,曹操在奇襲戰中取得的戰果也將化為烏有。”

秦國講武堂這些新學員都聽得非常入神。按照中國的傳統,這兵法戰策心得可不是可以輕易傳授的東西,通常情況下,都是父子相授。像冉明這樣,肯把自已好不容易總結的經驗講述出來,非常難得。冉明講課都是由淺入深,每一個學員也聽得入神,就連大雪覆蓋全身也沒有知覺。

冉明的身子依然站得筆直,其實冉明心裡早已罵娘了。雖然沒有溫度計,可是上的室外溫度肯定不會低於零下二十度,此時他已經被刺骨寒冷凍得快要麻木了。冉明正色道:“所以說,在奇襲戰中,在情報上必須做到細緻入微。否則一個小小的疏忽,就有可能斷送數百上千,甚至數萬,十數萬人的性命。其次是,不要萬不得已,就不要輕易採用奇襲戰術。同樣是官渡之戰,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袁軍守將淳於瓊在關鍵時刻頂住了曹操的攻勢,那麼官渡之戰是何結果?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這種情況下,痛失其主的曹軍士卒就會像聽聞糧草被劫的袁軍士卒,士氣受挫,兵無戰意。換一句話說,曹操的奇襲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會加速曹軍的敗亡時間。”

“諸位,你們有人是將門(豪強)子弟,在郡武試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也有人是戎馬半生將官,今天孤拿官渡之戰作為戰例講解,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要告訴大家一件事,血性和抵抗意志是多麼的重要。如果袁軍士兵素質再高戰,戰鬥意志再強一點,即使痛失萬餘士卒,對於擁有十餘萬袁軍的袁紹來說,並沒有傷其根本,就算烏巢糧草被焚燒了,前線士卒還有三天的口糧。即使沒有這三天的糧草,袁軍士卒若是報著必死之心,猛攻曹營,打敗曹軍,就食與敵,他們一樣也可以取得勝利。同樣為將者,曹軍大營留守士卒萬餘人馬,卻可以抵抗住十餘萬袁軍主力的猛攻,同樣是萬餘人馬,烏巢守將淳於瓊部萬人馬,卻被曹操打得七零八落。這就是差距離,這就是勝負的根本原因。無論在作戰意志,戰鬥力,還是士氣曹軍都高於袁軍。曹軍可以以少勝多,這是有原因的!”

冉明仍在滔滔不絕的講道:“我大魏青龍元年,時匈奴大舉來襲,陛下以三千漢騎迎敵,破連營十餘里,斬首三萬餘級,逐其百里。永興元年又以漢騎五千破石所部七萬餘騎。為何我們大魏軍隊可以在對外戰爭中勝多敗少,為什麼可以以少勝多?說穿了,那是因為我們都把自己當成一個死人,因為我們都知道不殺掉敵人,就會被敵人殺死。為了活下去,只能殺死敵人。若將不畏死,卒何以所懼?就是因為抱著一顆必死之心,楚霸王才可以在破釜沉舟,韓信才可以背水一戰,我們也能絕地反擊!還是那一句話,我們要克服一切困難,哪怕是敵眾我寡,哪怕是身陷重圍,哪怕是彈盡糧絕,只要還有一口氣,只要還有一滴血,我們都要戰鬥到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百戰百勝,所向睥睨,我們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冉明這段話,聽得講武堂眾學員只感覺熱血上湧,激情澎拜。不少武進士,特別是那些在軍中戎馬出身的學員,他們更感覺熱淚滿眶。

這番開場白結束之後,講武堂開始正式操練,風雪似乎在這一刻停止了,這些學員分成了指八八六十四方陣。操作的第一課,其實還是老一套,三大步法。

作為一個曾經的軍人,冉明對解放軍的軍事訓練情有獨衷。三大步法和四面轉法,這些軍事基礎動作,最能何現一支軍隊的軍容。只有透過這種近乎苛刻的訓練,才能把這些懶散的學員擰成一個緊密的整體。

整齊的佇列,當然這只是在靜止的下情況下,如果一動,他們現在肯定會亂。這只是一個開始,冉明希望的開始。

就在上大雪紛飛時,位於上近兩千裡的敦煌卻陽光明媚。雖然正月裡的陽光不夠溫暖,但是卻比紛雪的大雪,能夠給人帶來好的心情。大魏前鋒將軍慕容垂此刻正在帥帳裡望著沙盤。

自從冉明創立立體沙盤,魏國的軍事地圖就以沙盤為主。但是地圖並沒有消失,相反,地圖是很多時候沙盤無法取代的。慕容垂望著沙盤,望著那些黑色的小旗子插上的地方,目光森然。

作為慕容垂的參軍賈堅卻病歪歪的道:“河西之戰,魏國已經取得全功。其實在楊榮棄城逃跑時,這個結局就定下了。敦煌、酒泉不戰而下,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結局。宇文率領著七八萬族人遷移了天山,天山腳下都是茂密的草場,在那裡,他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整。”

慕容垂道:“這個結局其實比垂預想的要好多了,如果酒泉、敦煌不降,一番苦戰,天知道會死多少人啊!恐怕秦王殿下現在也會氣得直跳腳,因為他的借刀殺人之計落空了!”

“秦王殿下不會失望,相反,他肯定會很高興。”賈堅笑道:“秦王的目的是把地方之權收回魏國中樞,不管過程如何,秦王殿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消除了不必要的戰爭,對雙方而言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只是可惜,魏國的勢力越來越大了,天下大勢……哎……”

“天下之地,魏國獨得三分之二,南北對立,晉弱愈來愈明顯了!”慕容垂頗有感慨的道:“昔日晉失其鹿。天下群雄並起,你爭我奪,形勢比漢末更亂十分。父皇當初從龍城起兵時,立下大志要掃清寰宇,掃平天下群雄。然而今我大燕復興仍遙遙無期啊!”

“主上不必沮喪!”賈堅撫須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分分合合,(冉明的三國演義開篇,賈堅知道不足為怪。)乃大勢所趨。既使魏得其半壁江山,亦不會久長。惜日晉之八王之亂亂起,耗盡大晉的元氣,這魏國也會如此。現魏主冉閔健在,太子與秦王之爭已凸顯,若冉閔駕崩之後,魏國必亂,那時定是主上的機會!”

慕容垂微微一笑道:“恐怕垂沒有機會等到那一天。”

賈堅道:“惜日曹魏武帝(曹操)終身侍漢,魏武帝沒有完成的宏願最終被魏文帝完成。就算主上無法等到那個時候,主上還有兒子,兒子還有孫子。”

慕容垂道:“世固啊,你也不用拿曹操來寬慰垂,垂何德何能,能與不世梟雄曹孟德相提並論,此人無能才能,還是胸襟氣度,都遠勝於垂啊!”

慕容垂說得實話,儘管他在打仗方而成績不俗。可是他哪裡能跟曹操比?曹操當初勢力可比他們慕容一氏差遠了,可是人家就是善於借勢,在天下群雄之中脫穎而出。慕容垂的軍事能力不弱,可是政治手段跟曹操差得太遠了。其實他自己都不算是一個合格的政客。曹操不同,對外滅烏桓,徵鮮卑,破突厥戰無不勝,而對內挾天以令群臣,任何敢反對他的大臣,如伏皇後一族,荀,孔融說殺就殺,強橫無比。寧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這是何等胸襟,何等氣勢才能說出這樣的豪言壯語?

賈堅道:“主上派出聯絡太子與苻堅的使者都傳回了訊息,聲稱太子願意幫助主上。只是如何幫助主上,他還要考慮一下!”

其實說要考慮一下,這只是政客向來使用的婉拒語言。賈堅不管有沒有聽出這句話的潛在意思,可是慕容垂卻聽出來了。這事不用想了,再無任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