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魏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5章讓人絕望的失敗何談捲土重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85章讓人絕望的失敗何談捲土重來

第785章讓人絕望的失敗何談捲土重來

鄭議眼神之中滿是憤怒與訝異,這才曉得為什麼冉明對事情知道得那麼清楚。鄭六斤雖然不是堵陽鄭氏子弟,而是鄭氏的家生奴。

鄭六斤原本並不姓鄭,祖上倒是姓劉。鄭六斤的父親是鄭議的隨從,而鄭六斤的妹妹,則是鄭議的寵妾。對於鄭議的任何事情,從來沒有瞞過鄭六斤,鄭議這時露出如同吃人的目光,指著鄭六斤道:“你,你……你居然背叛老夫。”

冉明喝道:“你什麼你,還有沒有人願意做證!”

王猛道:“鄭議的帳房總管鄭魏生、幼子鄭銳願意做證,他們都舉證了鄭議在違旨、迫害百姓的罪行,供詞手印,都已經在文書之中。”

冉明看著鄭議道:“還需要讓鄭魏生,鄭銳過堂做證嗎?”

直到此時,鄭議這才辯無可辯,俯首認罪。冉明道:“法曹何在”

“微臣在!”

冉明道:“鄭議之行,按我大魏刑律,當以何罪。”

法曹道:“按律當斬。”

證據什麼的,冉明其實並不在意。他在意的只是一個過程。在古代,斷案往往都是憑藉主官的喜好,法律可以鑽的空子太多。再加上那些春秋筆法,有罪也能判為無罪。冉明其實最在意的還是這個審案的過程,在大廳廣眾之下,陰謀將無處遁形。

包括鄭議、堵陽縣令李錦、縣丞郝全仁、以及鄭議的幫兇,併案進行表決。臨時選擇出來的陪審團共一千一百二十七人,在冉明面前放著四個龐大的箱子打了印泥按下手印就是認為有罪,如果不按手印,則是認為無罪。在場的一千一百二十七人依次將自己的紙片放進筐子裡。

經過將近一刻鍾的收集。

一個大黑板樹立在廣場上,上面寫著有罪,無罪。臨時選上來二十一位鄉老,讓他們監督選票。在罪的地方,一票就是一個筆畫,五票合計寫成一個公正的正字,是多少票就一目瞭然了。最終選票中有一百六十三人選擇棄權,餘下九百六十四人選為有罪。

棄權的人,要麼跟鄭議有點關係,要麼就是認死理的主兒。這些人都是認為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鄭議就是罪,也不能和庶民一樣,直接用法律進行處罰,而是可以選擇贖買。用金錢贖買自己的罪。這當然已經不是重點了,重點是已經超過半數,罪名成立。罪名成立,就要根據進行處罰。鄭議之罪,罪為欺君,這就足以捱上一刀了。

公審了鄭議,接著就是甘綽了。其實甘綽絕對比鄭議有良心多了,他雖然也貪婪,不過卻沒有鬧出人名。而是趁著機會,收去年放出的高利貸,無錢好辦,你不用賣兒賣女,拿你的田地抵帳。

公審甘綽的時候,從私自扣下免稅聖旨,再到正常收稅,經人手,收上來多少糧食,賣給了誰,得到了多少財物,這都是有明確的證詞,甘綽也不抵賴,他知道像鄭議這樣,可沒有什麼好下場,鄭議肯定要處以斬首之刑,而嫡子則被發配西域,家產充公。

鑑於甘綽的認罪態度較好,在投票結束,對甘綽的判決則輕多了。祖宅得已保留,雖然浮財抄空,但是至少幼子可以得到一些不動產,以後生計不成問題。

魯郡泗水縣,泰沂山南,有一個美麗的小鎮,此鎮名曰聖泉鎮。泉多如林,有“名泉七十二,大泉十八,小泉多如牛毛”之說,享有“中國泉鄉”之美譽。主要有:泉林泉群包括珍珠、響水、洗缽、黑虎、紅石、趵突等泉。聖泉鎮是楊運的老巢,在這時,他建立一個塢堡,還有一千多號人手。不過,由於青壯大都在戰死,留守的都是一些老弱婦孺。冉智自從從鄴城逃出來之後,就帶著冉智在這裡隱居了下來。

要說冉智也是一個狠人,為了不讓別人把他認出來,他居然用火燒傷了自己的面部,臉頰上佈滿猙獰的疤痕,看上去異常嚇人。恐怕,此時就連生母董皇後來到他身邊也認不出他。

當冉明自告奮勇要去查侵稅一案時,冉智得到訊息後就興奮的對楊運道:“不料機會來得如此之快,冉明不該跳進那個漩渦,他的已經是太子了,要功勞何用,既無遠識,又不知權衡!嚴懲河洛士紳,河洛必亂,此天亡冉明也!楊將軍,我們的機會到了。”

冉智的計劃也不算複雜,他想利用河洛士紳把河洛地區的水攪渾,由於豫州東部與晉國徐州接壤的地帶,眾流民帥和庶族地主都是冉智招降的,在這一塊,他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作冉閔辛苦培養的接班人,冉智自然清楚冉閔的想法。冉閔不願意對漢人同胞動手,不是打不過,而是根本不想打。所以,他就針對這個冉閔的軟肋,依靠流民帥,成就他的向晉國晉身之資。

冉智是魏國的皇帝,哪怕是廢帝,在他身上可以利用的東西太多了。如果司馬聃不是傻子,他就會在冉智身上動腦筋。

可是冉智卻沒有瞭解士紳豪強的本質,士紳豪強本質就是欺軟怕硬的角色。就連冉氏事實上也算豪強,可是冉閔為何不在石虎活著的時候反?因為冉閔也知道,石虎活著的時候,以石虎對軍隊的控制力,他根本沒有半點成功的希望所以他選擇蟄伏。

現在河洛士紳豪強也是一樣的,冉明表面上南下,是只帶了五千軍隊,一個步軍第六營,如果光計算戰鬥力,河洛豪強可以組織起來的軍隊,絕對可以完滅步軍第六營。可是那麼後果是非常嚴重的。石越所部在東、謝艾在西,南部還是張溫,北面還駐鄴城的魏國精銳,冉閔起家的老底子,這是十數萬軍隊,士紳豪強只要敢反,這就會給冉閔一個殺光他們的藉口。

哪怕是死,他們也不敢反。鄭議死了,可是他的子孫並沒有被殺光,只要香火得已延續,一時的榮辱,並不算什麼。

可說,經歷過失敗,冉智養氣的功夫可是見長了,他每天煮茶水讀書,閒暇的時候就教聖朱泉鎮裡的孩子讀書。也是看到了冉明自己培養人才的好處。學識自認不比冉明差的冉智也走上了這條路。

可是冉智毀容以後,他面容太嚇人了。剛剛開始,冉智還被眾學生抵制,慢慢的這些學生發現這個老師非常厲害。聖泉鎮冉智的學生並不多,只有區區百餘名,但是被冉智收為入室弟子的,卻只有四位。大弟子羅玉虎,二弟方玉成。三弟子就叫楊玉坤,楊玉坤是楊運最小的兒子。四弟子裴玉剛。裴玉剛則是裴弼的小兒子。今年剛剛六歲。

當然,這些出身貧寒的弟子連名字都沒有,都是冉智所賜名,這也是後來大大有名的冉門四學士。

冉氏的家學,並非以武聞名,事實上先祖乃是孔門十哲的冉有,最擅長的領域,恰恰是內政。但是,冉智也不是不懂兵法,只是不如冉明而已。在冉智教學中,他似乎是沒有想過冉明的矛盾,以《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為啟蒙教材,在武的方面,也是採取仿效冉閔的策略。

初時,聖泉鎮傳出了朗朗讀書聲,甚至撫琴弄蕭的絲竹聲,周圍百姓非常好奇,慢慢的也就不奇怪了。這裡並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是封閉之地,自然不時的有人前來,聖泉鎮冉智的名聲慢慢的傳開了,不管是誰,見了冉智都會躬身行禮,恭恭敬敬的說一聲“子異先生”。

進入十月也是進入了深秋的季節,西伯利亞的寒流,讓聖泉小鎮一夜之間從秋季進入了嚴冬。聖泉小鎮並不是商業重鎮,原本蕭條的小鎮罕見人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在響水泉邊建起的一座小書院,卻顯得生氣勃勃。自從煤炭的大量開採使用,魏國幾乎到處都修起了地龍、火牆、暖坑。儘管聖泉小鎮的百姓仍然非常貧困,可是對於冉智建立的學為堂卻非常大方。原本只是楊運出錢,出力修建了十幾間青磚瓦房。可是附近的百姓都想著讓自己的孩子有點讀書的機會。

當然在這個時候,魏國的學堂還不能直接做官。可是識字卻和不識字,有著天壤之別。即使同樣的跑堂夥計,一個識字的夥計,可以拿到半個掌櫃的薪水。至於會讀會寫會算的,那更加了不得。一個帳房學徒,第一年倒是沒有工錢,可是從第二年開始,就開始拿著泥水匠的工錢。只要學成,一個帳房一年輕輕鬆鬆可以掙四五萬錢。

聖泉鎮的百姓,都想著讓冉智教授自己的孩子,識點字,將來可以多掙點錢養活家人。可是冉智卻有著自己的打算。也是放羊式的管理,不過在三百多名學生中,冉智還是發現了不少好苗子。

要說學識,冉智可比冉明這個瓶水強多了。拋開冉明在後世的知識,對於古代文化的學習,冉明還真比不上冉智。別看冉明有著赫赫軍功,事實上他的軍事知識也並沒有冉智多。在軍事方面主要依靠的無非四樣,既權柄、威信、機變和經驗。冉智所缺的不過是經驗而已。但是由於之前冉智被冉閔貶到軍中歷練,這一個短板也彌補上了。

特別是冉智經歷了這次大敗,他的性格又發現了非常大的變化。要說兵書戰策,冉氏的家學也算不錯了。早在高祖冉隆時期,冉隆就是晉朝騎都尉。在這個時候,冉氏就整理了一套冉氏兵法。當然這個時候,冉氏兵法並不是所謂的戰略兵法,而是戰術層面的東西。這一套兵書最早是冉隆開始總結自己的經驗,書中詳細介紹了比如胡漢諸族勢力,以及各族戰陣的介紹。

在這個時候,冉氏兵法還不算兵法。充其量只是一個雜記。但是到了冉瞻時期,冉瞻就延續冉隆的筆記,加入了城池攻防、野戰戰陣、刀、盾、槍、戈、矛、弓、弩、炮特點諸兵種的圖解,像投石機如何打造、各種兵刃、甲冑的制式規格。當然還有冉瞻戎馬一生的各種戰術經驗。

冉隆死時,冉瞻只有十二歲,冉瞻死時,冉閔也只有十二歲。冉氏就是利用這種方式延續了冉氏的家學。這部大書並沒有真正刊印出來,只是以筆記的形式一代一代往下傳的。到了冉閔掌握這個傳承的時候,冉閔又在整理了自己的經驗和思想,特別是對於騎兵戰陣戰略戰術思想。不過,也柔和了部分冉明所帶來的後世思想,這樣冉氏兵法開始大成。

以選拔、束伍、操令、陣令、諭兵、法禁、比較、行營、操練、出征、長兵、短兵、盾牌、弓射、拳法、旌旗、守哨、馬經、城防、攻城、諸胡、天文、地理等共三十二門,七百八十小類。這裡面也是圖文並茂,若是留給後世,將是南北朝時期最全面的軍事資料。這些東西,並沒有對外出示,作為冉閔的嫡長子,冉智倒是看過,學過。雖然學得不全,至少懂得七八成。

冉智以前是沒有機會親自培養學生,可是看到冉明利用自己的知識,培養人才為自己所用。冉智也動了這個心思。四大入室弟子,還有三十多個不錯苗子,就是冉智最初的班底。

一騎踏著晨霜而來,打破了聖泉小鎮的寧靜。騎士帶著河洛的訊息而來,但是這個訊息,卻不是冉智想要的訊息。河洛沒有亂,河洛被冉明公審了,處決了二十多個首要,往西域流放了一千多號人。可是河洛仍一片平靜。冉智希望的河洛亂局並沒有到來。

“這難道是天意?”冉智喃喃的說道,嘴裡盡是苦澀。而楊運心裡也充滿了矛盾,他此時就是一個兩面派,別看保護著冉智,那是因為這是王猛的命令,他不得不從。可是跟著冉智,他真的已經沒有前途可言了。

冉智已經絕望了,殺的殺了,流放的流放了,可是河洛居然不敢反,甚至連異動都沒有,這讓冉智也看到了士紳豪強欺軟怕硬的本質。冉明什麼時候有這麼大的威懾力了?